?

以企業為主體的職業技能認定第三方評估體系探究

2020-12-08 03:44李義容
數碼設計 2020年16期
關鍵詞:產業工人資質校企合作

李義容

摘要: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產業工人主力軍的巨大作用不可忽視,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提升產業工人技能是現階段的關鍵改革任務,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體系的建立健全優勢提升產業工人職業技能的關鍵因素,所以以通過政府職能部門營造良好環境,搭建行業交流平臺,打破行業間、企業間的壁壘為基礎,以規?;瘍瀯萜髽I為先頭兵帶動企業全面參與,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行業監督機制為著力點,構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體系是必由之路。

關鍵詞:產業工人;職業技能認定;資質;校企合作;監督

中圖分類號:C9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6-0174-02

我國的產業工人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骨干,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生力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產業工人主力軍的巨大作用不可忽視,然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現階段以創新驅動為主要特點的新常態形勢下,我國現行的職業資格制度已經凸顯出與社會經濟發展不一致的深層次的矛盾,致使產業工人的職業發展通道愈趨狹窄,不僅未能促進產業工人的發展、擴寬產業工人的發展空間,反而已經嚴重影響到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2017年2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該方案緊密圍繞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提出了六大舉措,其中包含有一要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加強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機銜接,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創新個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二是要改進產業工人技能評價方式,優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完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政策,引導和支持企業、行業組織和社會組織自主開展技能評價。綜上所述,逐步構建一個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聯合職業院校的貫通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學歷教育與繼續教育、職稱與職業技能等級有效對接轉化的職業技能認定、監督、監管、評價機制勢在必行。

1 營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良好環境

自2013年其至今,國務院逐步分批次有序地取消了400余項職業資格,2019年12月李克強總理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決定要分步取消水平評價技能人員職業資格,推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在原有的職業資格證書取消和新的職業技能認定體系未形成之前,整個職業資格制度必然出現職業技能評價的空白窗口期,這個階段期間容易讓廣大產業工人出現職業焦慮,增加對未來愿景的不確定性。所以各級地方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根據2018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以及人社部2019年8月發布的《關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的意見》等文件的相關精神,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出臺政策,推動創新技能人才評價模式的建立健全,為行業、企業作為技能等級認定實施主體積極參與進來創造條件。

1.1制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資質。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主張“誰認定,誰負責”的原則,理論上講所有的用人單位和企業均有資格作為評價的主體對廣大產業工人進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但是考慮各地區的發展差異、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行業內發展差異以及認定結果的社會認可度等綜合因素,因此需要制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對相應的單位進行資質進行定期審核,對符合資質的則可作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對不再符合資質的企業則需調整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名單。

1.2搭建行業交流平臺,打破企業、行業間壁壘。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實施主體為企業,在短期內其權威性可能受到質疑,且行業內的各個企業內部制定和執行的標準有所不同,可能在實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初期會導致企業自己評定的職業技能等級只能在企業內部使用[1],不能再行業內得到通用;另一方面,行業之間的差異可能導致認定的結果在行業之間不能產生橫向連接,比如同樣是高級工程師,因為行業之間的認定標準高低的不一樣,可能導致沒有可比性。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序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在建立健全以企業為實施主體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體系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一是要要通過調研、論證,通過頂層設計確定職業技能等級的通用標準,二是要通過各種途徑搭建行業間與企業間的各層次和各類人員之間的交流平臺,論證行業間和行業類的技能等級標準。三是要構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統一平臺,健全認定機制和配套體制,使職業技能認定、證書發放、結果查詢等環節便利化、網絡化、規范化。

2 以市場為導向,逐漸實施多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2.1以規?;髽I為試點,全面帶動企業參與。任何一項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改革也是需要逐步完善、優化,為確保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結果的權威性、對于市場的適應性以及技術指標的先進性,首先需要發動區域內的龍頭企業或者行業內標桿企業等規?;钠髽I參與到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改革中來,通過已經獲得市場和社會認可的規劃化企業的參與,充分發揮其行業優勢和市場優勢來進一步提升社會對認定結果的認可,另一方面也可以帶動其他企業的逐步參與進來。比如我國的著名的民營通訊企業華為,在2001年開始就開始以思科認證為藍本構建網絡通信技能等級認定體系,搭建起華為認證體系,通過多年的發展,華為認證已經從最初主要用于華為內部人才培養的認證體系發展成為了整個網絡、通信行業的在國際上都已取得高認可度的認證體系。通過規劃化企業的參與,不但可以帶動行業內其余企業的全面參與,更能帶動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和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行業內的產業工人的技能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2.2深化校企合作,技能認定、培訓相統一。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雖然主體為企業,但是要健全完善整個體系,就離不開職業院校及相關科研機構的參與。企業與職業院校之間在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中個有優勢,企業將技能轉換為產能,在生產過程之中也可能對某些技術進行改良,但是這個過程是具體的、單一的、歸結于經驗的;而職業院校是可以將單一的、經驗化的生產流程進行抽象總結,并進一步進行優化,讓技術得以大規模的推廣。深化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和企業可以獲得共贏的結果,通過發揮各自的優勢,有效彌補了相互之間的欠缺,企業通過與職業院?;蛘咝燃寄芘嘤柣氐纳罨献?,可以讓企業的職業技能認定的標準更加科學化,更有信度和效度,其認定結果也更有代表性,同時,可以通過職業院校的師資、實訓實驗設施,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評審專家進行專業化、標準的培訓,確保認定的公正與公平。

2.3建立行業監督評價機制,確保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結果的科學性。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結果要在行業內得以認同和推廣,就必須確保其結果的科學性以及公正性、公平性。一方面相應職能部門需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主體企業的資質進行審查,建立相應的進入和退出機制,另一方面還需要建立行業內的監督評價機制,通過行業內各企業或者市場的第三方研究機構等對認定主體企業在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事前的實施準備的科學性、事中的認定公正和嚴肅性、事后認定結果準確性進行全流程的監督評價。

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體系的建立完善是關乎我國社會整體發展的利益,整個體系的建立完善離不開政府部門和各行業、企業以及職業院校的多層次多方位的深度合作。所以以通過政府職能部門營造良好環境,搭建行業交流平臺,打破行業間、企業間的壁壘為基礎,以規?;瘍瀯萜髽I為先頭兵帶動企業全面參與,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行業監督機制為著力點,構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體系是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田野.職業技能等級評價認定制度的探索,勞動保障世界:77

猜你喜歡
產業工人資質校企合作
產業工人討薪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關于新時代產業工人人才培訓的思考
推進產業工人隊伍 建設改革的動員令
2017年農藥生產資質合并企業備案申請名單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華北產業工人推動愛國熱潮
2014年第四批農藥生產資質合并企業名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