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探究

2020-12-08 10:51張青賢
數碼設計 2020年16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

張青賢

摘要: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把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放在了首要地位,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小學語文也包括在內,在核心素養角度下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時對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幫助,最終實現促進學生不斷進步的目的。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6-0199-01

核心素養是指于特定時期,通過相應協助,使其展現自我、更好地融入社會、了解日常生活知識、能力等。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對語文的語感,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其中語文語感是指學生對客體即語文現象、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領悟能力;學習方法是指學生以其自身行為、心理特征為主要前提的一系列學習活動;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行為與心理傾向。核心素養可使學生對字詞句篇進行良好積累,提升自身語言邏輯、語感能力,加強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使其養成正確的語文學習習慣。

1 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作用

在我國經濟文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知識已經逐漸成為另一種形式的生產力。在這樣的環境下,提高學生自身競爭力的前提條件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具有較高的語文核心素養,不僅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提供了助力,而且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不小的幫助。另外,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既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理解能力,進而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保障。要想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同時還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

2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分析小學語文教學優化策略

2.1通過字詞教學,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字詞教學的基礎性較強,只有打好地基,才能為日后的語文學習提供保障。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生字的發音、筆畫入手,加深學生對所學生字的印象,之后教師可以依次引導學生對生字進行組詞、造句。并且,教師應將所學課文中的生字作為重點教學內容,以此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

2.2致力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千萬不可忽視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階段,教師要想了解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水平,就需要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考查。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語文教師僅僅只是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提到了日程上來,忽視了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但是就小學生本身來說,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同樣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致力于學生“說”“寫”兩個方面能力的提升。

2.3致力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一共由三部分組成,即學生發掘美、感受美、締造美的能力。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挖掘語文教材中包含的審美內容,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審美規律,由外到內,由挖掘到創造,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

2.4完善教學目標,做好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要考慮不同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劃分教學目標層次。這樣才能保證綜合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但是,部分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認為只要完成教學大綱的內容就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還有部分教師認為,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是讓學生記憶課文知識、會讀寫語文知識。這就導致學生的語文素養不高。

2.5開發生活資源,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生活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素材。教師可以挖掘學生身邊的語文現象,將生活素材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收集信息的能力,拓展小學語文實踐教學的資源。生活化教學能夠使學生認識到語文在生活中的作用,鍛煉學生的語言構建和運用能力,糾正學生在生活中的語文誤區,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2.6融合其他學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突出綜合性特點,鼓勵學生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解決語文問題,通過跨學科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結束單元教學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美術、數學等學科總結所學知識,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2.7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改變傳統老師為主導的授課方式,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由學生占據主體地位,形成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核心素養導向下,應充分利用語言架構的優點,以語言架構為中心,采用朗讀方式體會語言魅力,從而會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例如,若課本中對植物進行描繪,可使學生對相應植物進行朗讀,體會語言特色,并自主結合形容詞進行朗讀,加深認知,可逐漸使學生樹立語言意識,語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2.8為學生營造閱讀環境。為學生營造環境的基礎在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強化學生思維能力。小學生思維模式為形象思維,老師應指導其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教師應對相應課本內容進行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自主思考,并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想法,鼓勵學生對內容中涉及的人物進行思考。

3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師生一起努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創新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致力于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結合,以此為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最終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鄒俊紅.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優化策略探析[J].才智,2020(4):200.

[2]黃哲停.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探析[J].考試周刊,2019(67):37.

[3]陳春梅.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素質拓展,2018(5):66.

[4]萬智微.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之研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3):170.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