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迷你型黃瓜新品種比較試驗

2020-12-14 03:59歐陽敏枝鄧彩聯劉政
農業工程技術·綜合版 2020年9期
關鍵詞:比較試驗黃瓜廣州

歐陽敏枝 鄧彩聯 劉政

摘要:為了篩選出優質、高產、廣適的迷你型黃瓜新品種,更好地將之應用于生產種植,筆者進行了迷你型黃瓜新品種比較試驗。通過迷你型黃瓜新品種對比試驗,分析不同黃瓜品種的商品性能,如單瓜重、前期產量、全生育期產量、早熟性以及抗性等特征特性。試驗結果表明,綜合性狀最佳品種為水果小青瓜、1436迷你型黃瓜和華藝小青瓜。該試驗為當地今后迷你黃瓜種植產業的新品種引進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迷你型;黃瓜;品種;比較試驗;廣州

歐陽敏枝,鄧彩聯,劉 政,等. 2019年迷你型黃瓜新品種比較試驗[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6):17-18.

黃瓜是一種世界性蔬菜,適應性強,栽培廣泛,一年可栽培多茬,供應時間長,市場價格高,經濟效益好。中國黃瓜栽培面積較大,在世界蔬菜栽培面積中居第4位[1]。目前,全國栽培的黃瓜品種主要有華北型、華南型和迷你型。迷你型黃瓜一般表面無刺,口味甘甜、汁多,無苦味,主要用來生食,因其體型小、形態袖珍,特別適宜當做酒宴的清口菜[2-3]。2019年春季引進了7個迷你型黃瓜新品種,在廣州市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研基地進行比較試驗,重點從黃瓜的品種、產量以及商品性等方面進行對比,以篩選出適宜當地種植的高產優質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種子由相關育種單位、種子公司提供,共7個品種,其中以津美10號為對照品種,詳見表1。

1.2 ?試驗方法

試驗地點設置于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高禾村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試驗基地?;鼐哂辛己玫呐殴嘣O施,地力中等,前茬作物是玉米。試驗參照品種區試的標準和方法進行,采用隨機區組排列設計,設3次重復。畦長6.5 m,寬2 m,四周設置保護行。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進行種植,播種期為3月7日,移植期為4月1日,株行距為30 cm×100 cm,每小區植36株。統一播種、定植、水肥管理、采收與調查統計,確保試驗結果的精確性。試驗數據運用DP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對比不同品種之間存在的差異。

2 ?結果與分析

2.1 ?商品性比較

以津美10號為對照種,供試品種中平均瓜長均大于津美10號10.4 cm,其中以華藝小青瓜23.5 cm最大,水果小青瓜23.3 cm次之,迷你型黃瓜36號13.8 cm倒數第2,其余品種介于15.1-16.7 cm之間。

瓜橫徑以對照種津美10號46.9 mm最大,其次是迷你1號黃瓜39.6 mm,迷你型黃瓜43號38.6 mm排列第3,華藝小青瓜32.1 mm最小,1436迷你型號黃瓜32.6 mm倒數第2。

肉厚以對照種津美10號13.3 mm最大,水果小青瓜和迷你型號黃瓜43號11.1 mm次之,其他品種介于10.2-10.5 mm之間。

從瓜形上分析,華藝小青瓜呈圓筒形,其他品種均為短圓筒形;皮色水果小青瓜和華藝小青瓜為深綠色,對照種津美10號為油綠色,其他品種青綠有棱溝;刺瘤照種津美10號表現為極少,其他品種都偏少且較小,呈白色;以上品種肉質都非常脆。

2.2 ?豐產性比較

2.2.1 單瓜重。通過對比試驗品種,平均單瓜重比對照品種津美10號青瓜158 g大的有2個,分別是水果小青瓜200.8 g和華藝小青瓜169.7 g;最小的是迷你1號黃瓜111.2 g;迷你型黃瓜36號和1436迷你型黃瓜均為118.6 g,排倒數第2;迷你型黃瓜43號150.8 g,排倒數第3。

2.2.2 前期產量。前期產量以水果小青瓜470.1 kg最高,比對照品種津美10號增產66.64%,差異顯著;其次是華藝小青瓜353.8 kg,比對照種增產25.42%,差異不顯著;排列第3的是1436迷你型黃瓜290.6 kg,比對照品種增產3.01%,差異不顯著;迷你型黃瓜43號76.9 kg排倒數第1,比對照品種減產72.74%,差異顯著;迷你型黃瓜36號132.5 kg排倒數第2,比對照品種減產53.03%,差異顯著;迷你1號黃瓜145.3 kg排倒數第3,比對照品種減產48.49%,差異顯著。

2.2.3 全生育期產量。畝產量高于對照品種津美10號青瓜的有3個,以水果小青瓜2129.9 kg最高,比對照增產54.97%,差異顯著;1436迷你型黃瓜1497.4 kg排第2,增產8.95%,差異不顯著;華藝小青瓜1446.2 kg排第3,增產5.22%,差異不顯著;迷你1號黃瓜509.4 kg排倒數第1,減產62.94%,差異極顯著;迷你型黃瓜43號786.32 kg排倒數第2,減產42.79%,差異顯著;迷你型黃瓜36號788.89 kg排倒數第3,減產42.6%,差異顯著。

2.3 ?早熟性比較

供試品種中,以水果小青瓜、華藝小青瓜、對照種津美10號和1436迷你型黃瓜表現為熟性最早,從播種至始收57天;其次是迷你1號黃瓜和迷你型黃瓜36號,從播種至始收59天;迷你型黃瓜43號,從播種至采收為62天,表現熟性稍遲。

2.4 ?抗性比較

生長勢迷你1號黃瓜、迷你型黃瓜36號和迷你型黃瓜43號表現弱,其余4個品種表現中;耐熱性和耐旱性所有品種均表現為中和強;耐澇性以迷你1號黃瓜和迷你型黃瓜36號表現弱,其余品種表現中;霜霉病以迷你1號黃瓜和迷你型黃瓜36號表現弱,華藝小青瓜表現中下,其余品種表現中;疫病和枯萎病所有品種均表現中抗和高抗。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綜合性狀最佳品種為水果小青瓜、1436迷你型黃瓜和華藝小青瓜。在實地種植中以上品種的小青瓜不僅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還具有長勢好、周期短、抗逆性強等特點,可有效降低枯萎病、霉霜病等常見病害的發生概率,非常適合廣東種植,并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尹 彥,顧興芳. 黃瓜高產栽培[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

[2] 葛雙桃,顧玉成,萬 進,等. 水果型黃瓜的離體快繁及大田對比試驗[J]. 西南園藝,2005,33(2):5-6.

[3] 孟憲峰. 論北方大棚黃瓜種植技術[J]. 農民致富之友,2018(20):162.

猜你喜歡
比較試驗黃瓜廣州
黃瓜
廣州的千萬富豪們
宣城市2016年早秈品種比較試驗分析
黃瓜黃瓜你是不是菜
周末玩什么去【坐標:廣州】
涼拌黃瓜
廣州車展展位圖
我學會了做涼拌黃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