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人教版高中化學新教材與學生人文素質培養淺談

2020-12-14 04:19沈佳歧林紅
讀寫算 2020年33期
關鍵詞:人文素質新教材高中化學

沈佳歧 林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改革,越加重視“以人為本”教育方針?;瘜W是中等教育的必修課程,教材作為傳播媒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本文針對《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版)》及新人教版化學教材第一冊對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內容和優勢加以闡明。

關鍵詞人文素質;高中化學;新教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3-0001-02

黨的十九大曾提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瘜W作為高中一門基礎學科,看似與人文素質培養沒有太大關系,實則它在培養學生環保意識、能源意識、人文素質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镀胀ǜ咧谢瘜W課程標準(2017)》(以下簡稱新課標)是教材編寫的根本依據,同時也是教師教學工作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人文素質教育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在高中化學課堂中人文教育途徑主要有教師的人文知識積累、教材的人文教育內容、學生自身的積累,其中教材是滲透人文素質的主要途徑。

一、人文及人文素質

在《周易·象傳》中曾出現過“人文”一詞,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天之理也;以察時變;觀乎人文,化成天下”。由此可見,古人將人文與天文相并論,更是暗指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則與自然界的運行規則,同時也是人們心中理想的、有秩序的、文明的社會。

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它包括人文知識、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人文素質教育旨在把人類智慧的結晶、經驗閱歷傳輸給下一代,教學生“怎樣做人,為何而生”,期許學生能夠完善自身的氣質與修養,提升其內在品質,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新課標培養人文素質的優勢

新課標課程性質發生改變,首次凝練了核心素養,提出更新教學內容,重視化學史和學科發展史的講授,將教學內容結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細心傳授給學生。同時,新課標又指明化學與經濟、社會文明、生命科學、環境、能源的密切聯系,揭示著化學對促進人類文明、對人文實施素質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課標的課程目標發生改變,不再是三維目標,而是以學科發展為核心,以落實素養五維目標為宗旨?;瘜W學科核心素養尊重客觀規律,符合高中生的發展需求。同時新的課程目標要求學生能夠辨識物質宏微觀現象,辯證看待問題,合理運用證據推理發現有價值的化學問題。利用所學知識使學生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綠色化學”的可持續發展觀,能正確地對環境問題做出判斷,培養學生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終生學習習慣。

新課標的教學評價標準發生改變。相對于以往的教學評價,新課標中教學評價不再只局限與評價學生的課業成績,而是基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生進行全方面評價。靈活利用課堂測試、活動表現、紙筆測驗等多樣評價,實現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有機結合。由此體現出新課標對學生多方面的人文關懷。

三、新教材中培養學生的人文教育的內容

隨著我國日益重視素質教育,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人文教育的實施也日趨受到廣泛關注。因為教材對學生實施人文素質教育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精準把握教材中人文教育內容就顯得很有必要。2019人教版高中《化學》第一冊教材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人生觀,升華內在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表1是教材人文教育內容及目標:

1.1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物質的分類、丁達爾效應

系統學習分類方法,感受大自然之美,化學宏觀世界之魅力。

1.2離子反應

濕手導電、NaCl導電示意圖

從生活入手,感受奇妙的微觀化學世界。

1.3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發展、鋼鐵蝕銹、燃料的燃燒

引入化學史實,感受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發展過程,發現化學與生活的聯系。

2.1鈉及其化合物

鈉與水反應、過氧化鈉制氧劑、侯氏制堿法、焰色反應

明確化學與科研的聯系,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社會責任感。

2.2氯及其化合物

氯氣既有毒也可以消毒、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學會用辯證思看待問題,認識化學與生產、生活的聯系。

2.3物質的量

物質的量為1mol的幾種物質

宏微觀結合,感受定量化學之美。

3.1鐵及其化合物

鐵在地殼中的含量、我國發現最早的鐵器、人體中的鐵元素

從古至今,化學影響人類生產及生活各個方面。

3.2金屬材料

鐵合金、鋁合金、稀土金屬

化學材料應用于各個行業生產制造,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使命感。

4.1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原子結構模型演變、門捷列夫制造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感受化學演變過程。

4.2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性遞變規律

有規律學習化學元素。

4.3化學鍵

分子結構模型

直觀體現化學鍵,易于學生理解。

觀察生活、認識科學。

四、新教材中人文素質教育的優勢

(一)“三序結合”,探尋化學規律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新教材將章節重新編制順序,符合學科邏輯順序,學生心理發展順序和認知順序。例如在《物質的分類》與《物質的量》兩節上,將《物質的分類及轉化》變為第一節,同時從生活角度對物品分類,從而引申到化學物質分類,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既能幫助學生重新梳理初中所學的知識,又能給學生提供學習高中化學的科學方法。由此,新教材有利于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施。

(二)圖文并茂,易于學生理解

新教材插圖可以分為科學推廣圖、實物圖、化學史圖三類。插圖與書中理論相結合,相輔相成。新教材將化學學習更多地融入生活元素,可以直觀展示文字難以表述的內容,幫助學生更快理解所學知識。例如,教材第24頁中的燃料燃燒圖片、食物腐敗圖片等。圖片上的內容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證明了氧化還原反應發生在每個人身邊,讓學生覺得化學離自己并不遙遠。

在語言文字上新教材人文化有所提升,從學生學過的知識入手。在新教材中??吹健拔覀冊诔踔袑W過”“在初中,我們已經學過”“在生產生活中”的字樣。這些用語拉近了學生與課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建立起學習化學的信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打破以往教材內容過于呆板的現象。同時,新教材的語言文字也加入情境的創設,將社會生產以及人們的生活緊密地與化學聯系在一起。例如,在學習氯及其化合物時,將情境設置在富含氯元素的海水、鹽湖、鹽礦中、化工原料中,讓學生更加了解化學與生產生活的聯系,從而輕松地學習化學知識。

(三)德、美育并舉,增強社會責任感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一直是我國教育的目標。新教材在對學生進行德、美育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首次在教材中增加了化學與職業欄目,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同時更加了解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職業。同時新教材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感受化學之美,在欄目中增加化學前沿知識,讓學生知道當前所學習的知識應用于哪些科研一線,為國家做出哪些貢獻。由此可以看出,新版化學教材在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結語

當今社會人文素質教育已然成為一種趨勢,在化學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往往是隱性的、含蓄的。順應時代要求,新課標及新教材在人文素質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層面滲透人文素質教育。但是,教材并不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唯一途徑,應該與教師教學手段、方法、環境和化學教育中的方方面面有機結合,同時,也要掌握好“度”,不可以讓學習成為學生的負擔。為此在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道路上,教師作為“掌舵者”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李小燕.基于人文素養的高中化學讀本編寫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9:1-24.

[2]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

猜你喜歡
人文素質新教材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解題技巧分析
地理新教材封面圖像解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課本之中的“樹”
基于“336”模式構建高中化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
校園文化對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意義
高職高專院校養老服務類人才人文素質的缺失及對策
南通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狀況調研分析
拾級而上 順流而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