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實踐探索

2020-12-14 04:19楊鴻濱
讀寫算 2020年33期
關鍵詞:有效教學高中化學新課改

楊鴻濱

摘 要在新課改價值導向下,教師應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將新的教學理念和思想融入教學實踐之中,將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作不懈追求的目標。只有實現了有效教學,才真正符合課程改革和生命成長的主旋律,才可以為學生提供真正意義上的求知、探索與體驗的空間,促進學生的學業進步與全面發展。下面,本文就對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方法與策略做些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3-0004-02

在實行新課改之前,就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而言,仍以傳統的“師講生聽”為主,由于教師習慣性地占據主導地位,這便在極大程度上壓縮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索與體驗的時間和空間,進而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要想使高中化學教學長期以來低效的現狀得以及時扭轉,教師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優化課堂結構,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當中與學生實際以及課程改革不相適應的環節進行及時地優化調整,以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內在的主體價值與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有效改善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教學。

一、注重課堂導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一個成功的導入環節既可以聚焦學生的思緒,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心向,亦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引出奠定基礎。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在充分認識到課堂導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在結合學生特點與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采取靈活多樣的導入方式,以便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創造一個有利前提。

在教學《溶液的酸堿性》這一單元之初,筆者先是出示了一盒酸奶,問學生喝一口有什么感覺,學生答道:“會覺得酸?!庇谑?,筆者繼續問道:“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質給我們留下了酸的感覺?”“檸檬?!薄按??!薄伴僮??!薄捌咸??!薄龑W生回憶了生活中帶有酸味的物質后,筆者順勢引入了新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嘗來知道酸味,但化學試劑的味道是不可以嘗的。那么,我們如何確定溶液的酸堿性呢?”如此,通過從身邊事物入手,引發學生對如何判斷溶液的酸堿性進行思考,不僅聚焦了學生的思緒,而且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運用信息技術,化解教學難點內容

由于化學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微觀性,且與初中化學相比,高中化學在教學內容方面更加偏向專業性,決定了單憑教師一味地口頭講授非但不能深化學生的理解認識,甚至還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信心,導致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低下。此時,信息技術的出現為優化化學教學效果提供了有利契機,教師不妨在這一現代化教育手段的輔助下將抽象的化學知識以直觀化的形式呈現出來,以此來巧妙化解教學難點,優化化學教學效果。

由于《微觀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這部分內容中的化學基本概念較多,內容抽象,學生雖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較差,更易接受感性認識。于是,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先是運用信息技術播放了鈉與氯氣反應的視頻,啟發學生認知鈉原子和氯原子的結構是決定鈉原子和氯原子結合生成氯化鈉的根本原因。之后,筆者播放了鈉原子和氯原子結合生成氯化鈉的動畫,并引導學生思考離子鍵的成鍵微粒、成鍵本質,使學生掌握離子鍵的內涵。最后,筆者讓學生通過觀看氯化鈉形成的動畫體會了“相互作用”的含義,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了離子鍵。如此,不僅豐富了化學教學內涵,而且還化解了教學難點,深化了學生的理解認識。

三、開展合作學習,發揮學生主體價值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課堂中,信息的傳遞往往局限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留給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機會卻少之又少。而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改所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不僅是對傳統灌輸式教學的顛覆與變革,其在發揮學生主體價值、促進學生能力發展方面同樣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在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做好自身角色的轉變,通過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來感悟科學的本質,以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價值,實現教與學的相互促進。

在教學《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限度》這一單元時,筆者先是通過投影展示了洗衣粉去污、魔術師表演、月餅保質期延長、銹蝕的鐵器、可降解塑料的降解過程,引導學生思考了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快慢的因素,以及應如何控制化學反應速率的快慢。之后,筆者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富有價值的猜想板書在了黑板上。接下來,筆者將全班學生分為了四大組,要求其分別探究溫度、催化劑、濃度、物質本身性質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在這之前,筆者利用課件出示了實驗的基本思路和步驟,以供學生參考。如此,通過開展合作學習,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價值,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

四、實施分層教學,充分落實以學定教

由于受多方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個性特點都不盡相同,僅憑單一的“無差別”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鑒于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承認學生之間的主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并據此對化學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分層,以充分落實以學定教,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潛能和稟賦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開發和釋放。

《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這一單元涉及到的知識點有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二氧化硫對空氣的污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二氧化硫的還原性和漂白性等。為充分落實以學定教,筆者在課前根據知識深淺、難度高低對其進行了分類。其中,關于物質概念性的認識屬于基礎知識,筆者便將其歸到了針對基礎層學生的教學目標中;關于實驗操作等屬于基礎知識的深化部分,筆者將其歸到了針對中等層學生的教學目標中;關于根據物質的結構示意圖與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式來判斷該物質的相關信息,并將這種方法運用到分析陌生元素中,則是針對優秀層學生的教學目標。如此,通過設計分層教學目標,不僅理清了上課的思路,而且還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

五、采取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高中化學學科向來是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方式,此種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差異和個性發展。鑒于此,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注意結合學生實際,積極推動評價方式由“單一化”轉向“多元化”,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為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將學生由被動接受評價者轉變為評價的主體和參與者,首先應建立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即實現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與家長評價相結合,以便在最大限度上保證評價的全面、客觀。其次,教師還應采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在評價學生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對學生課堂表現、合作意識、學習態度等方面素質與能力的考核一并納入評價體系,以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情感,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總而言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體現了“以生為本”,反映了新時期下素質教育對教育教學的最高要求。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樹立對“有效教學”執著追求的理念,繼而在結合學生學習特點與化學學科特點的基礎上,不遺余力地探索和尋求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望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換取最大化的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劉紅利.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7(03):217-218.

[2]郭維通.淺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的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6,3(30):337-338.

[3]張遠.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6(03):111-112.

猜你喜歡
有效教學高中化學新課改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高中化學解題技巧分析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基于“336”模式構建高中化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