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節日文化在幼兒剪紙活動中的實踐與研究

2020-12-14 04:17馬華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傳統節日文化幼兒教育

馬華

【摘 要】幼兒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初始階段,起著啟蒙幼兒思想、為其今后系統化學習做準備的作用。因此,如何在幼兒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是十分重要的話題。本文簡要介紹剪紙藝術的特點,分析傳統剪紙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探索傳統節日文化在幼兒剪紙活動中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傳統節日文化;幼兒教育;剪紙活動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2006年,剪紙藝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幼兒教育是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初始階段,幼兒教師有責任、有義務為幼兒講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使他們從小受到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的熏陶。剪紙活動是學習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很好的切入點,可以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技藝的魅力,深刻體會傳統節日文化對中國人的意義。

一、剪紙藝術的特點

剪紙藝術出現的時間非常早,距今已有1500年。剪紙藝術產生、發展于民間。在古老的農耕社會,中國人就利用剪紙表現出了當時的生產生活,淳樸而自然,栩栩如生,具有十分豐富的想象,也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

剪紙的工具種類也很多,有的用剪刀,有的用刻刀,有的直接用手撕。剪出來的樣式紛繁復雜,有的是平面的,有的是立體的,有的是一整幅畫,有的是重復綿延的。人們通過這種鏤空藝術,展現通透精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美的享受。剪紙具有千刻不落、萬剪不斷的特點。它的裝飾性和實用性的特點使其在民間廣為流傳。

二、幼兒剪紙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

在開展剪紙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剪紙的紋理、構圖、表現內容的講解分析,可以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例如,在春節時,民間都喜歡剪紙來貼窗花。剪紙的內容很多,有的是魚,寓意著“年年有余”;有的剪出來的是牡丹花,寓意著“花開富貴”,等等。在欣賞不同剪紙和體會剪紙寓意的時候,幼兒自己也會在心中有一個評價標準,會對不同的圖案產生不同的感受。在他們日后的成長過程中,這種感受會不斷地發酵,會有新的發展,這就是審美意識培養的過程。通過剪紙活動,幼兒在心中埋下了審美的種子,接受到了優質的傳統文化。

(二)有利于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專注力

剪紙是一項十分需要運用手部技巧的活動。在真正開始剪紙之前,幼兒需要自己熟悉或設計出想要剪的圖案,再考慮怎么動手,剪的先后順序是怎樣的。在剪紙的過程中,幼兒需要控制自己手以更好地與剪刀配合,使剪的過程中盡量沿著自己希望的方向進行。3~6歲的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卻很難在一件事情上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而剪紙活動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專注力,提升幼兒的活動參與感,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三)有利于培養幼兒的交流協作能力

在開展需要動手的操作活動時,不同的幼兒動手能力不一樣。有的幼兒動手能力很強,一學就會;有的幼兒可能不太善于動手活動,容易失敗。這時,教師應該鼓勵幼兒互助互學,對于有困難的幼兒,大家一起幫他發現問題,交流解決方法。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幼兒會無意識地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學會與同伴溝通。當幼兒遇到自己一個人沒法解決的困難時,可以多人合作,共同完成,這也鍛煉了幼兒的團隊合作能力。

(四)有利于促進幼兒對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學習

剪紙活動在我國傳統節日中的應用范圍很廣,如春節、元宵節、七夕節等。剪紙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不同的場合和節日都有不同的文化意蘊。幼兒通過剪紙,可以了解不同傳統節日的文化習俗。例如,在春節,民間藝人會用紅紙剪出年畫,通過將年畫貼在門上,來期盼來年的平安好運;在元宵節,人們用紅紙剪出紙燈籠,懸掛于梁上,討一個好彩頭。

三、剪紙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一)保證活動開展的安全性

開展任何教學活動都應該將幼兒的安全問題擺在首位。幼兒階段的孩子比較活潑好動,又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各種工具在他們眼里都有可能成為新穎的玩具。在挑選工具時,應選擇兒童安全用剪,保證剪刀要前端圓滑,不會過分鋒利。教師應該在事前先教會幼兒如何正確使用剪刀,如何正確放置剪刀。同時,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幼兒座位間的間距,讓幼兒有足夠的發揮空間,又不會無意間傷害周圍的同伴。在活動后,應及時收回剪紙工具,并且清點數目,防止疏漏,避免幼兒在無人照看的情況下玩剪刀。

(二)選擇合適難度的剪紙活動進行教學

剪紙活動對手的控制能力要求比較高,教師應選用適宜難度的剪紙開展活動。幼兒階段的孩子,大肌肉群發展相對良好,小肌肉群發展相對落后。如果選擇太難的剪紙活動,大家在動手之前興致勃勃,但剪的過程十分艱難,不容易成功,會使幼兒產生挫敗感。如果選擇適合幼兒水平的剪紙活動,幼兒上手比較快,也不容易緊張。合適的剪紙活動,可以讓幼兒比較容易成功,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三)邀請幼兒家長一起參與親子活動

剪紙可以給幼兒和家長提供良好的親子互動條件。通過家長的幫助,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有針對性的指導。同時,家長的幫助可以有效降低受傷的可能性,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設計剪紙的內容時,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在自己的剪紙中融入一些個性化的元素,或是反映幼兒的性格,或是體現家庭的和睦,或是承載著某種特別的意義,這都能使剪紙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四)在剪紙活動中融入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剪紙藝術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良好的載體,幼兒在學習剪紙藝術的過程中也可以同時感受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教師可以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分時段、有計劃地融入剪紙課,向幼兒講解不同傳統節日的不同文化。例如,教師通過指導幼兒剪出菊花剪紙,可以引導幼兒了解菊花在重陽節中的意義,進一步對幼兒介紹有關重陽節的各種文化習俗。另外,可以讓幼兒通過學習相關文化知識,自己設計剪紙的圖案,在圖案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元素,舉辦剪紙設計稿的展覽,分享大家的想法。分享互動的過程,也是幼兒所學知識不斷內化的過程。這種良好的互動可以讓幼兒真正將傳統文化牢記在心中,逐步成為一種文化的烙印。

四、結語

在幼兒學習中,剪紙活動可以讓幼兒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對幼兒的長遠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時,必定會遇到各種問題。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班級幼兒的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嘗試,促進幼兒良好的活動體驗感,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在剪紙活動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麗.趣味剪紙 其樂無窮——淺談大班幼兒剪紙的組織與實施[J].美術教育研究,2016(8).

[2]湯彩萍.走近剪紙,感受藝術魅力——幼兒欣賞剪紙作品初探[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6).

[3]劉桂珍.析剪紙藝術在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12).

[4]陳磊.問題解決過程中教師支持幼兒自主學習的策略——一個幼兒剪紙案例引起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1(6).

猜你喜歡
傳統節日文化幼兒教育
傳統節日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分析
中國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功能研究
傳統節日文化失落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農村幼兒禮儀啟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在幼兒園課程中的開發與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