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德育之花在初中班級中盛放

2020-12-14 04:17艾小寶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主題教育初中德育

艾小寶

【摘 要】為了將“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滲透在初中教育管理體系中,初中班主任要重視學生的道德發展情況,并且主動地探索培養學生高尚品格的方法,幫助學生在實現智力發育的同時,實現道德素養的穩步提升。對此,筆者從自身的德育策略出發,提出注重德育主題活動、注重制度文化建設、彰顯學生主體價值等方案,探討如何讓德育之花在初中班級中綻放。

【關鍵詞】德育;初中;主題教育;班主任

初中階段是學生生理和心理不斷趨于成熟的階段,也是學生發展自身世界觀、人生觀的關鍵階段。身為班級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應當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在關注學生學習水平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讓學生在班主任的指引下形成高尚的情操。然而,許多班主任不知道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指導,無法使學生在實現智力發育的同時,得到道德素養的提升。所以,為了更好地踐行“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班主任有必要針對學生的特點以及班級管理的需求,解決以往德育工作中的弊端,從而逐步落實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

一、注重德育主題活動

主題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指導,是一個相對宏觀的概念,包含許多瑣碎的內容。如果班主任直接將所有的德育內容告知學生,勢必會影響學生對道德品質內涵的理解,從而影響學生的道德素養的提高。所以,為了真正地提高學生對各項道德素養的認識,教師有必要開展德育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真正地認識德育內涵,從而促進自身高尚品格的發展。

例如,在以“無私奉獻”作為德育主題,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班主任就可以采用系列活動,向學生闡述這一主題,從而促進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首先,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與“無私奉獻”這一主題相關的電影,讓學生在直觀化的影視資源中,迅速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德育主題的學習上,并基于電影中主人公的言行,真切地認識到無私奉獻的言行應該是怎樣的。隨后,班主任給學生介紹這一德育主題,讓學生真正地認識到無私奉獻精神的具體內涵以及其對初中生的具體要求,使學生可以樹立理論意識。然后,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對教室和后黑板進行裝飾,在班級中營造德育氛圍,讓學生沉浸在無私奉獻的精神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最后,班主任還可以在班級中開展演繹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進一步提高對無私奉獻精神的認識。

由此看出,班主任開展德育主題活動,能強化學生對各種道德素養的認識,使學生在有針對性的理解中,形成高尚品格。

二、注重制度文化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健全的制度是學校打造良好教育體系和教學氛圍的基礎,也是對學生起到約束作用的有形規定。所以,為了引導學生形成行為的自覺性,班主任應當重視班級中的制度文化建設,對學生的言行舉止做出細致的要求,使學生不違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逐步形成高尚的品格。但是,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教師都是直接為學生制定各項管理制度,這會使學生感受到被動和壓迫,從而刺激學生的逆反心理,出現不遵守規章制度的現象,最終影響學生品行的發展。因此,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有必要聽取學生的意見來制訂班級管理制度,提升學生參與班級制度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以便學生在自己制訂的規章制度中提高自我約束力,真正地助力自身高尚品格的形成。

例如,班主任可以按照學生在校生活、學習的需要,確定規章制度的各個方向,并以此為依據,在班級中開展制訂制度的活動,更好地傾聽學生的心聲。在聆聽了學生對班級規章制度的建議后,班主任可以與學生一起整理,選擇其中較為合理的內容,形成班級中的管理制度,以便最終生成的管理制度更能體現本班學生的特色,也更加適合本班學生。隨后,為了提高學生遵守規章制度的自覺性,班主任還可以根據規章制度上的內容,制訂量化考核表,讓學生在追求更高的分數中,主動地按照班級的規章制度行事,從而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此外,針對量化考核的情況,班主任也可以直觀地看到學生的道德素養發展情況,發現學生在哪方面的道德素養發展有問題,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

可以看出,制度文化的創建,能促使學生以各項制度作為依據來開展學習和生活活動,不斷地約束自己的言行,從而在發展良好習慣中形成高尚的情操。

三、彰顯學生主體價值

從現代建構主義學習理念中我們知道,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基于自身已備知識和能力,理解新認識的內容,才能逐步實現對知識的建構。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指導時,班主任也應當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德育知識建構中的主體作用。而指導后進生進行轉化,是班級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班主任可以利用后進生轉化的工作,創造德育機會,讓學生在體現主體價值的同時,逐步提高道德品質。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過詢問各科教師以及日常對學生的觀察,區分出班級中哪些學生是后進生,哪些學生是資優生。之后,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知識儲備情況以及學生的性格特點等,根據優勢互補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使每個小組中既有資優生,也有后進生,既有性格相對活潑的學生,也有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這樣,就有利于形成一個個互助學習的小組。當后進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地向同組的其他學生詢問,從而快速解決問題,并逐步掌握學習的技巧,摘掉“后進生”的帽子。在這一過程中,資優生能體會到幫助他人的快樂,后進生能體會到被幫助的快樂,從而在營造班級良好學風的同時,促進學生互助意識的形成。

顯而易見,班主任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空間,能讓學生擁有互助學習的機會,促使學生在不斷發展自身道德素養中逐步提高學習的能力,真正地助力學生實現道德素養的內化。

四、強化師者德育風范

陶行知的師德教育思想中指出,教師應當主動調整自身的行為舉止,發揮師德風范。學生擁有模仿的天性,喜愛向同伴、向教師學習,并影響自身的言行。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指導中,班主任也應當認識到自身對學生的影響,主動地規范自身的言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以便學生在對班主任各項言行的模仿中,促進高尚品行的發展。

例如,班主任應當從日常言行和課堂施教言行等方面出發,為學生做好榜樣。首先,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班主任應當調整自己的著裝,不穿奇裝異服,讓學生通過班主任的穿著,認識到學校是一個嚴肅的地方,從而主動地從衣著出發,體現出對學校的尊重。其次,在課堂施教方面,班主任也要不遲到、不早退,尊重學生的每一次發言,在言行中體現對課堂的尊重,讓學生通過模仿教師也可以做到不遲到、不早退,尊重教師的講解等。

總而言之,道德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落實的目標,而是一個不斷實踐、不斷累積的過程。所以,在培養學生道德素養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從各個方面出發來進行教法的優化設計,以便在完善德育體系中,逐步提高對學生道德素養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于建濤.淡妝濃抹總相宜——對德育一體化教學的思考[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24).

[2]張明明.如何實現初中德育的生活化[J].西部素質教育,2017(24).

[3]葛愛春,葛昌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實踐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12).

[4]容遠鳳.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中學教學參考,2019(6).

[5]張曉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策略[J].教育界,2015(9).

[6]楊成香.淺談做好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4(6).

[7]劉來喜.例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42).

猜你喜歡
主題教育初中德育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增進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實效性之應然選擇研究
“中國夢”哲學邏輯視域下高校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
高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融入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研究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幼兒園主題教育背景下的環境創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