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下,中學公共安全教育的策略與方法

2020-12-14 17:54景臨秋
錦繡·上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價值論認識論世界觀

景臨秋

摘要:當下的新冠肺炎,不僅一度威脅學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嚴重影響高校的正常教學科研秩序,文章主要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在學生安全教育問題上,培養學生憂患意識的世界觀,底線思維的認識論,學生中心的價值論,問題導向的方法論。確保疫情期間學生的安全保障。

關鍵詞:公共安全教育;世界觀;認識論;價值論;方法論

人的思維和行動是根據他們的行為和方法來進行的,這就是人們的世界觀,代表人們對世界的看法;具體做事會有一個認識論,認識論決定了我們對事情的一個認識狀態,一個尺度;價值論,價值論來決定一個事情值不值得做;方法論,我們怎么去做一件事,使用什么樣的方法,不同方案怎么選擇方法論。具體到公共安全教育,實際上離不開世界觀、認識論、價值論、方法論,通過這次疫情,學校門口的門衛都開始會問三個哲學問題,你是誰,來自哪兒,要到哪里去,實際上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論、認識論、方法論就是要解決這些本質性的問題,,從世界觀來講,是要培養學生生一個憂患意識的世界觀,這是中國人這么多年以來形成的一個看待世界的方法論,即使在太平盛世,我們也要想到風險與危機的來臨,還有底線思維,危機發生以前,我們怎么意識到危機有沒有到來,這里有一個度,這個度就是一個底線性的東西。就像這次新冠疫情,進學校就要量體溫,37度就是一個度,一種底線思維。在事件發生之中,我們在做事的時候,都面臨一個選擇,這個選擇是怎么決定的呢,是一種價值論在決定,就是一種文明中心的價值論,決定了我們好多行為的選擇,在事后是一種問題導向的方法論,就像在線新冠肺炎的診斷標準已經到了第7版,從第一版到第七版,就是在問題導向的情況下,醫護人員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的方法論的東西。

一、憂患意識的世界觀。

世界觀決定了我們日常的怎么樣做好風險管理,中華民族經歷了5000多年生生不息的歷程,創造了屬于我們民族的文化密碼,那就是憂患意識的世界觀,面對自然地理環境的惡劣性,如泥石流、瘟疫、滑坡等,從秦到清末死亡人數上萬的大型災難有5000多次,瘟疫200多次,這是其它國家和民族不可想象的,所以正是我們經歷了長期的挑戰模式,形成了我們獨特的憂患意識的世界觀,“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從歷史興替中得出的重要經驗也是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重大原則。憂患意識在進入新時代以后,要有一個系統性的方法,就是處理好發展與風險的關系:

(一)在監測預警方面,采用傳統手段如:信息搜集,分析檢測,以及現代工具如:互聯網,大數據觀測等,了解現在疫情的發展趨勢以便調整策略及時應對。

(二)軟件硬件方面,進行預防準備:如學校師生所必需的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應充分保障到位,合理調整班級人數,保證學生之間的安全距離。

(三)自身建設方面,對師生來講,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抵抗力,對學校來講,提高抗風險能力。

(四)在模擬測試方面:如情景模擬、模擬建構等,設想校內疫情可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采取何種應對方式,如:隔離室的設置、接收疑似患疫人員的校醫護人員及送醫路線等。

讓學生了解并參與整個過程,培養他們憂患意識的世界觀。

二、底線思維的認識論。

什么時候判定風險來臨,什么時候進入危機時刻,這需要我們在底線思維方法的指導下,提高認識論,底線就是風險的度,超過這個度,可能就會發生風險甚至發生危機,教育學生日常做各類事情的時候,都要有這種底線意識,設定底線,估算最壞情況,爭取最好結果,設定底線,不是要作為努力目標的“低線”,而是強調主動預防、應對最壞情況。如當學生體溫超過正常值,或有與可疑患者的接觸史,應立刻報告老師,老師應引起警惕,采取隔離、就醫等措施。只有把握紅線日常生活中時刻保持警剔,才能清楚認識到風險的到來。習近平書記在安全生產、國家安全、金融安全、軍事斗爭、外事外交、重大風險方面都強調了底線思維的重要性,并說到“我為什么經常要講底線思維,就是要有充分的準備,要有戒懼之心,要有憂患意識,萬一有的事發生了會怎么辦,然后對萬一要有所防范?!笨梢钥闯龅拙€思維是植根于傳統文化中憂患意識的基礎上并對憂患意識做出的一個充分深入的發展,是新形勢下的一個進步。

三、學生中心的價值論。

疫情環境下,學生的直接需要是安全,體現了學生中心的價值觀,背后的意義: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物質文化的需要轉向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里面安全是最根本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上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因為安全二字符合了人民的根本需要,在事中應對行動時這種價值論起著決定作用,價值論在事中應對行動選擇起著核心作用,所以我們在應對新冠病毒時應堅持以學生安全為中心的價值論,把學生的生命放在首位,考慮每個學生的安全,以學生為本位,合理到位的恢復教學秩序。

四、問題導向的方法論。

事后的改革創新不僅在事件完全完結后,有時候在階段性事件完成時也有改革創新的需要,如新冠肺炎的治療方案出到了7版,實際就是在每個階段對相關的診療標準進行修改和完善,達到最后一個愈見完善的結果,實際上,危機之后通常會有一些進步在里面,危機這個詞包含著兩個意思,危險和機遇,危險表現在事件發生過程中,機遇在事件發生后,對原來的行為改善,符合人的行為因素,如學校在這次的新冠肺炎事件中,應在管理方面加強疾病預防及應急管理;使后勤醫療物資的儲備更加多元、充足等,讓學生也體會到并學會應用問題導向的方法論。

這次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學校安全教育方面應教育學生樹立直面危機挑戰的世界觀、認識論、價值論、方法思維與行動策略,其最終目的是達成學生憂患意識的世界觀,底線思維的認識論,學生中心的價值論,問題導向的方法論等,提高學生事前、事發、事中、事后的風險危機應對能力。

參考文獻

[1] 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R/OL].(2018-04-12)[2019-11-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804/t[…]

[2] 褚積挺.淺議校園安全文化建設[J].科技信息,2010,(09):169.

[3] 楊中英,燕東,閆建科,董笑含:試論新時代高校安全教育的新使命[J].社會科學前沿,2018,7(05):624-629.

[4] 我國中小學校開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思考[J]. 吳沈寧.當代體育科技.2017(31)

猜你喜歡
價值論認識論世界觀
中國現代美學發生的內在線索與本土話語
超越認識論與價值論之爭的技術實踐真理研究
世界觀(二)
價值論視閾下的環境價值
重讀《夜讀偶記》
史蒂夫·富勒社會認識論思想的分析
泛目的資產評估
價值論視域下網絡文化的特征研究
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小鎮“序曲”
關于世界觀與方法論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