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防御機制視域下的《秀拉》中異化的黑人母女關系分析

2020-12-15 06:50李娜
青年時代 2020年27期
關鍵詞:秀拉弗洛伊德

李娜

摘 要:自我防御機制最早由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其認為是人基于挫折、焦慮而下意識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借助歪曲現實,達到心理平衡的保持?!缎憷窞槊绹谌伺骷彝心帷つ锷淖髌?。小說主要對母女關系展開了探索,其作品中共有四對呈現異化關系狀態的黑人母女。

關鍵詞:自我防御機制;黑人母女關系;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認為,當自我面對一定程度上的威脅、傷害風險時,將下意識產生相應的反應防御機制,這便被稱之為自我防御機制。而這一特點在小說《秀拉》中被得以集中體現。故事以四對不同黑人母女展開,當家庭男性缺失時,在自我防御機制的作用下,母女關系逐漸呈現出異化現象。

一、基于否認與抵消視角分析夏娃與漢娜母女關系

自我防御機制下的否認主要指對存在痛苦記憶的客觀事實予以承認拒絕。通過逃避現實,以達到舒緩心中苦悶的目的,使內心中焦慮現象得到有效緩解。這種否認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以減輕心理痛苦作為出發點。以夏娃與漢娜母女為例,在結婚五年后,丈夫波依選擇離家出走,徒留下夏娃獨自支撐沉重的家庭。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夏娃利用將腿放在火車下的行為,得到了一萬元賠償,并在“木匠路七號”創建了獨屬于自己的王國。三年后,丈夫波依歸來后的冷酷無情深深刺痛了夏娃的心,最終,夏娃以大笑了結痛苦。

在之后的時間內,夏娃開始下意識回避對丈夫的記憶。從心理上抹除了丈夫的存在,并不再與孩子們討論有關丈夫波依的話題。同時,夏娃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各種雜事的處理中,以減少對丈夫的情感依賴。在生活中不停奔波的夏娃很少有時間提供孩子交流。即使家庭已經富裕,甚至還收養了三個“杜威”,但是夏娜更注重對孩子物質生活的滿足。在較少的溝通交流下,女兒漢娜產生了對母愛的質疑。在漢娜的行為中,燒死兒子“甜心李子”是一種與人情常理相悖的行為,其本意是為了使兒子重塑自身男子漢的形象,但是在否認的態度下,兒子的死去掩蓋了夏娃理解中兒子的痛苦現實。這種做法也與漢娜產生了嚴重的分歧,但是夏娃的母愛是不可否認的,當女兒衣服著火時,夏娃跳下三樓用身體為女兒撲火的行為是其母愛的集中體現。但漢娜直到死去,沒有感受到夏娃內心深處的愛。就整個故事而言,為了孩子,夏娃的一生犧牲良多,但是在語言極度缺乏交流的情況下,孩子們很難感受到她深沉的母愛?;谙耐扌愿竦娜毕?,對孩子疏于管教,使孩子的成長不僅缺少父親的參與,同樣還缺少母親的參與。在夏娃身上凝聚著一股仇恨感,使其擁有自我保護的精神力量,對夏娃處理生活瑣事予以支撐[1]。

基于自我防御機制,其存在的抵消作用具有一種超我的指導效果。針對一些已經發生的痛苦回憶,借助某種象征性行為,可起到贖罪彌過的作用。在丈夫離家出走的情況下,造成家庭中男性形象的缺失,夏娃通過不斷從其他男人身上尋找安慰,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使自身從丈夫離開的陰影中擺脫出來,正是這種行為的傳遞,使女兒漢娜以男人的青睞作為生存方式,即使在丈夫死后,漢娜仍然沒有重建家庭的想法,僅僅依靠在朋友、鄰居之中獲得精神依賴。

二、基于合理化、認同視角分析漢娜與秀拉母女關系

漢娜在丈夫離世后,開始將朋友、鄰居作為情人,其將隨意的性行為視為一種合理行為,即使被女兒發現也認為無不妥之處。這也給女兒秀拉得到這樣的思想傳遞:性是一種隨時進行的愉快行為,體現出合理化作用。即捏造一種自我能夠接受的理由用于掩蓋真實目的,從中得到超我的寬恕。母親漢娜影響了秀拉的認知,導致其將一種不正常的行為逐漸正?;?。這也導致秀拉一生的悲劇,其很難明確真正的愛心,也無法找到真正的愛人組建家庭。

弗洛伊德強調認同作用是精神層面上的感情聯系表現行為。在認同作用下,人會不自覺將身邊人的行為歸為己有,作為自己的表達方式,最終形成為自己解除煩惱的防御手段。漢娜在自己的母親身上得到對男性變態依戀感的遺傳,又進一步將這種思想潛移默化延伸到女兒秀拉中。當秀拉大學畢業后,重返梅德林,祖母對秀拉提出了穩定家庭生活的期待,而秀拉在受到祖母、母親的行為影響下予以拒絕。在性生活態度方面,秀拉表現出更加明顯的隨意態度,甚至與最好朋友奈爾的丈夫裘德發生了性行為,造成奈爾的悲劇。但是當奈爾對秀拉的愛產生質疑時,秀拉以與奈爾為朋友的身份,將與裘德的關系視為一種合理性行為。這種坦然自若的神態,使她避免了與奈爾之間的尷尬氣氛,心中負罪感得到降低。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自身控制欲

三、基于壓抑、反向視角分析羅歇莉與海倫娜母女關系

以現代精神動力學理論視角展開分析,其認為壓抑具有促進個體保護以及成長的作用。弗洛伊德強調,思想上的壓抑通常會受到有意識的審查和無意識行為的影響。以羅歇莉與海倫娜母女關系為例。羅歇莉是一位具有里奧血統的妓女。因此,外祖母極為避諱羅歇莉的身份,在將海倫娜接走后,將其困居在圣母瑪利亞的目光之中,竭力使其擺脫母親的野性血液。在十六年時間內,海倫娜在外祖母的監視下長大,與母親聯系阻斷。將危險對象排除在意識之外后,焦慮就不會出現,同時,選擇的不同將以直接、間接的方式造成人的行為差異。一旦與危險對象產生聯系,就會導致焦慮的產生,人會自動開啟自我防御,避免一些秘密在意識、行為中滲透,形成一種宣泄行為。

壓抑自我將使自身對危險事物的到來降低恐懼感。海倫娜的結婚對象是一名海員,盡管兩人之間相聚甚少,但是海倫娜沒有絲毫怨言,長期的壓抑環境,使她已經適應了孤獨的生活。通過強烈的自我約束,她將自己塑造為一個正統性人物,強化了自身的權威性。在本能自我壓力施加驅使下,將自我意識樹立在本能的對立面之中,這也就是自我防御機制中體現出的反向作用。

當外祖母病危時,海倫娜對歸家的排斥情緒十分強烈,她拒絕接納母親妓女的身份。在見面對視的一瞬間,兩人并沒有及時確認對方,但是母女的身份使其難以回避兩人的關系。在反向作用的趨勢下,海倫娜對待母親態度冷漠刻薄,羅歇莉也并沒有表示出任何溫情的舉動。羅歇莉能夠感受到海倫娜對自己身份的排斥,即使想對外孫女小奈爾表示親情,也會被海倫娜阻止。例如,當羅歇莉詢問奈爾名字時,海倫娜冷漠回應奈爾不會克里奧爾話。同外祖母的方法一致,海倫娜竭力避免女兒與羅歇莉產生交流。羅歇莉僅能通過短暫的擁抱表達對奈爾的喜愛之情。海倫娜甚至阻止奈爾學習克里奧爾話,杜絕奈爾與羅歇莉有任何溝通的機會。在美國黑人女性社會底層的身份壓迫下,反向作用的影響,使海倫娜與羅歇莉始終以仇恨的情緒面對兩人的關系,母女之間愛的流動被掩蓋[2]。

四、基于壓抑、投射視角分析海倫娜與奈爾母女關系

基于自我防御機制視域,弗洛伊德認為當軟弱不得不被承認后,將會出現焦慮。因此,將危險對象予以排除,可有效擺脫其在意識中存在的焦慮情緒。人們往往會選擇一種后天壓力行為對秘密的滲透予以阻止,完成本我的宣泄。正如,在《秀拉》故事中,海倫娜外祖母的行為。外祖母通過將海倫娜與母親相隔離,全面壓抑海倫娜追求快樂的天性。在漢倫娜成年結婚后,其完成了對自身衛道士身份的轉變,在加入最為保守的黑人教會后,在不斷的努力中得到地位的提升,擁有支配他人的權利。她享受具有控制權的生活,并在對丈夫、女兒的管教中獲得滿足感。她將這種被壓抑的行為進一步轉嫁到女兒奈爾身上,借助訓斥、命令等語言,嚴厲管教奈爾,使奈爾被迫完成本我的壓抑,將奈爾身上所有的熱情平息。在為外祖母辦喪事的過程中,海倫娜看似優雅的行為進一步摧毀了奈爾的想象力。奈爾將海倫娜討好白人列車員的笑容視為一種挑逗性行為,并將海倫娜與母親之間存在的冷漠隔閡看在眼中。奈爾對母親表現出明顯的排斥,甚至討厭家里整潔的環境,更喜歡好朋友秀拉家中呈現出的雜亂狀態,同時喜歡漢娜不訓斥孩子的教育態度。

投射作用是指個體將自身行為特征向他人轉移的情況。具體而言,就是將自身心理特征作為參考,推測他人是否存在同樣特征的一種行為。透射的否定性必然會帶來一種對象的畸變。海倫娜注重自身的身份地位帶來的影響,因此,以排斥母親身份的行為實現最終目的。她將這種生活理念進一步灌輸到女兒奈爾的思想中,致力于將奈爾培養成具有傳統性質的淑女。當丈夫裘德離開后,奈爾將貞操、孤寂作為沉重生活壓力的支撐。受到秀拉與裘德非正常關系的影響,奈爾對孩子的愛逐漸扭曲,避免因為母愛的強大而變成一種沉重的負擔,使她拒絕表露母愛。在充斥著順從、壓抑的生活下,她將自己的生活圈逐漸封鎖起來[3]。

五、結語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著筆于對黑人母女關系的關系,《秀拉》是她的代表作。通過對四對呈現異化關系的黑人母女進行刻畫,莫里森以獨特的視角完成了對在黑人男性缺失的家庭環境下,黑人女性身份的剖析。在底層生活的壓迫下,黑人女性被迫采取自我防御機制緩解自身焦慮,造成母女關系的不同尋常。

參考文獻:

[1]趙一霏,張弛.從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看《秀拉》中女性主體意識的重建[J].英語廣場,2020(8):3-8.

[2]趙輝輝,黃依霞.空間視域中黑人女性的身份建構——以托尼·莫里森的《秀拉》為例[J].外語教學,2020,41(2):108-113.

[3]呂紅蘭.自我防御機制視域下《秀拉》中異化的黑人母女關系[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39(9):70-74.

猜你喜歡
秀拉弗洛伊德
《秀拉》人物命運之狂歡化理論新解
從弗洛伊德入門精神分析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托妮·莫里森小說《秀拉》中的快感
小說《秀拉》的隱喻分析
漫畫
花開一朵,至情綻放——從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看杜麗娘
《夢的解析》出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