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仿真系統在英語實踐教學中應用探索

2020-12-15 06:50胡媛
青年時代 2020年27期
關鍵詞:虛擬仿真英語教學

胡媛

摘 要:傳統英語語言實踐教學模式在可視性、交互性、評價體系等方面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而虛擬仿真系統除了可以彌補當前語言實踐教學的不足,還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索的能力。本文基于虛擬仿真系統交互性強,可個性化定制實踐環節和實踐內容豐富逼真,評價體系全面等優勢,探索其在語言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期望對語言實踐教學有所啟示。

關鍵詞:虛擬仿真;語言實踐教學;英語教學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也迎來了新的挑戰和變革。實踐教學作為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而語言實踐教學又是英語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眾所周知,語言的學習需要環境的熏陶,而語言環境的缺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語言實踐教學的效果。在語言實踐教學過程中,以聽力、口語、口譯及語音語調等為代表的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雖然教學目標很明確,但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本文以虛擬仿真系統特點和優勢為支撐,探索其在語言實踐教學中的運用,希望對日后語言實踐教學有所啟示。

二、傳統英語實踐教學分析

(一)傳統語言實踐教學以教材為核心

教師的教學是以人才培養方案為教學目標,以教材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過程。從教師角度看,教師在傳統英語實踐教學中,會基于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和設計思路,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以教材為核心的教學過程。而實踐類英語教學課程,教材內容雖然在延展性方面比非實踐類語言課程要強,但總體來說,內容還是相對比較固定的,在時效性方面相對滯后,對于與焦點事件有關的語言學習內容需要進一步補充和加強。從學生角度看,由于教材內容具有相對固定性,學生在語言實踐學習中,很難按照自己的學習水平和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實踐,因此對于語言能力的提升速度和效果是有影響的。

(二)語言實踐教學中交互體驗不佳

交互性是英語課堂教學課程的動力,而在英語實踐教學中,有效的互動是課堂教學目標和本質。據筆者統計,在本校英語實踐類課程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及交互效果不盡如人意。經分析發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當學生對實踐教學主題不熟悉或不感興趣時,無論師生間還是學生間,互動的過程及效果均不佳。第二,互動過程數量和成敗還取決于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的駕馭能力和水平。當學生對某個英語教學主題感興趣時,雖然非常想參與到互動中,但受到語言能力的限制,互動的過程可能進行的并不順暢,會令部分學生逐漸對互動過程失去興趣。第三,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在互動過程中,語言駕馭能力較弱或性格內向的同學,在交互時,通常心存膽怯,可能在交互開始階段就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而導致交互失敗了,更別提深入互動交流。

(三)語言教學實踐過程中可視環節缺乏

在我們認知世界的過程中,大腦對視覺信息往往更加敏感。因為視覺信息通常不僅清晰直觀且生動有趣。而當我們審視語言實踐教學課程時會發現,可視環節通常局限于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實踐課堂上師生互相可見;第二,教師能用PPT等現代授課方式,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可見。由此可見,語言實踐類教學可視環節設計還不太完整。在筆者所在學校的語言實訓室承擔的實踐課程中,均有可視化實踐教學環節,但可視數量還是相對不足。在已經設置的可視化環節中,教師還是扮演主導角色,學生的真正能動性并未完全被激發。實踐教學信息的獲取有效性和逼真性不夠充分。其次,學生在語言實踐學習中,學習的過程和結果并未得到可視化的監控,語言實踐學習數據并未得到可視化記錄,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并不強烈。

(四)語言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不全面

在筆者所在的學校,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主要是基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學校會以問卷的形式讓師生對于授課和聽課的效果進行互評。另一方面,期末考試分析系統會根據班級的期末成績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和有效的評價,讓教師做出相應的反思,改進教學方式,以促進教學效果。這樣的評價體系對學生和教師各自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學業結果進行了有效的分析。而教學效果優劣的呈現,是由實踐教學過程中哪些因素影響或哪些教學內容和方法導致的并沒有準確的數據記錄,大多是憑著師生的主觀印象和判斷。其次,在語言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和不同學生的學習層次也并沒有詳細的、客觀的記錄或評價。最后,對于學生易錯易混及知識難點,也并沒有準確的數據記錄。綜上所述,目前對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多半是基于師生彼此主觀的分析和判斷,并未使用客觀有效的后臺數據來作支撐。

三、虛擬仿真系統在語言實踐教學的優勢及應用探索

基于以上對于英語語言實踐教學的分析和反思,筆者認為利用當前備受矚目的虛擬仿真系統在語言實踐教學中能非常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實行目標導向,同時還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一)因材施教,緊跟時代熱點和焦點

基于虛擬仿真的系統自身仿真的特點,可在語言實訓室先嘗試建立英語語言類的虛擬仿真實訓模塊,打破傳統以教材為核心的教學模式。課前,用多維度的實踐模塊對學生語言駕馭能力及主題熟悉度進行評測,依托評測數據及每堂課程核心主題與目標,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自動匹配實踐學習內容和互動實踐對象。這樣能更充分發散教材內容,使其在實踐性和時代性方面走在前列,彌補傳統教學以教材為核心的內容的滯后性和局限性,同時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樣。這個模塊中資料的采集及搭建當然是一個細致而且長期的過程。在資料的選擇過程中,不僅可以搭建課本版塊,實時熱點版塊,易混淆或出錯版塊,還可以模仿日后工作場景,搭建對應語言運用的版塊。同時根據學生學習程度和興趣自動匹配實踐版塊。眾所周知,語言能力的運用不是獨立存在的,是要依托于別的學科的,如商務,教學,翻譯等,學生如果能根據自己選擇的方向,匹配內容進行實踐練習,這樣非常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逐步有效的提高,又是對于日后工作的提前演練。

(二)充分滿足學生的互動需求

在前一部分我們分析討論過,語言實踐教學效果受到學生對于主題熟悉度和興趣,自身的語言的駕馭及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會呈現互動不充分或效能不足等缺陷,而虛擬仿真實驗系統的優勢能從不同角度強化這些劣勢。首先,在課前,虛擬仿真系統能對學生的語言程度、興趣度及主題熟悉程度進行全面評估,為課中的互動建立基礎做好準備。在課中,學生能根據核心主題進行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定制和選擇,系統會自動根據學生綜合評估結果,進行聽力、口語、口譯匹配互動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在課后,學生根據自身學習的情況和學習程度記錄和評價,可選擇虛擬對象進一步互動,有針對性地復習,提高能力。自主匹配真實或虛擬的互動對象進行有效的學習,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同時讓語言駕馭能力強的學生走向更高的層次,讓語言駕馭能力弱的學生突破心理的因素,建立自信心,逐步在仿真實踐中提高語言駕馭能力。

(三)為學生個性定制學習計劃,強化劣勢學科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語言實踐類課程過程中,難免會有強勢或劣勢學科,而語言的能力展現又是多種課程的一個綜合能力的駕馭和表現,那怎樣來平衡自己的能力,或者說強化自己的劣勢學科,使自己的語言實踐能力有一個綜合的提升呢?由于仿真實驗技術有自由搭建系統,自由組建對象的特點,因此如果能在傳統的語言實訓室中建立虛擬仿真模塊,根據學生語言能力評估的結果,針對同一主題,既可以在不同課堂中學習,又能把不同的課程中的內容,進行匯總,進行聽、說、譯全方位有針對性的訓練和提高,這樣既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又強化學生的劣勢學科,提高學生綜合語言能力表現。

(四)打造仿真情景化外語教學課堂,全方位有效評價

語言的學習,不僅僅是單詞語法的學習,還有語言思維的轉換和文化的習得。缺乏語言環境會使很多語法牢固、單詞量大的學生,口語、聽力等實踐能力弱。虛擬仿真模塊能為學生模擬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讓學生逐步適應不同語言的思維模式,告別中式英語。同時為學生構建和創造真實的情景化課堂,讓學生在不同情景中,習得異國文化,同時形成專業的語言構建模式。在這樣虛擬的情景學習環境中,學生不僅能體驗到真實的語境,也能體會學習的樂趣并且收獲成就感。同時,系統會對學生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進行記錄和糾錯,并通過曲線圖對整個學習過程做出全面有效的評價,教師可以通過曲線圖對于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語言能力的變化實時后臺監控,并進行線上和線下的比對和指導。這種評價體系以實踐教學中收集的數據為支撐,客觀有效,不僅僅局限于師生主觀印象,而且對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教學過程有效性,學生不同層次等多個維度進行全方位的監測。

四、結語

英語語言實踐教學更多依賴于語境及情景化的課堂構建,虛擬仿真實訓模塊的眾多優勢能突破傳統的語言實踐教學模式,在互動性、新穎性、個性化及客觀性方面獨樹一幟,以耳目一新的實踐教學模塊和方法為學生語言駕馭能力的提高途徑提供新的突破口和發展思路。

參考文獻:

[1]曹怡.高校語言實驗室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海外英語,2018(10):58-59.

[2]王飛.情景化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0):114-115.

[3]杜健.語言實驗室對專業英語實踐教學隱性價值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29):170-171,174.

猜你喜歡
虛擬仿真英語教學
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漫談
虛實結合和科教融合的計算機實驗教學體系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