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如何做好雙創教育

2020-12-15 06:50方顯峰
青年時代 2020年27期
關鍵詞:雙創教育共青團高職院校

方顯峰

摘 要: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創新思維與創業能力兼具的技能人才、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是擺在地方高職院校面前的重要問題。對此,要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共青團的號召力,推動技術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形成,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讓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關鍵詞:高職院校;共青團;雙創教育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活動以培養高素質的雙創型人才為目的,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出發點。雙創教育是國家建設發展的一項系統工程,能對國家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雙創教育將產、學、研、創、投、融于一體,將校、政、企融入一個鏈條,聯合雙創鏈條上的各個主體、各個環節、實施系統謀劃、頂層設計,并以創新創業教育的生態圈建設為宗旨,找好抓手、層層落實。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一)雙創教育的背景

近些年,高職院校共青團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取得極為顯著的成績,但仍舊存在些許問題。切實有效地解決當前高職院校共青團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問題極具現實意義。

2015年5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逼浒汛龠M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擺在了更高的位置,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各高校經過深入細致的教學改革,雙創課程、雙創學院等形式更加多樣化,并把大學生雙創教育納入人才養方案中,形成特有的大學生雙創教育教學課程體系,充分激發了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課程和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大學生依托專業學習進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教師能力不足

目前在高職院校中,擔任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從其他管理崗位上調來專門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工作者,另一類是之前從事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師或者是職業指導師。兩類教師都存在不足,其或缺少創新創業的實踐,或不具備與專業結合的教學實踐能力。所以學校必須不斷為青年教師創造培訓學習參與專題講座的機會,通過加強與校外培訓機構的深度的合作,讓骨干教師多參加各類的實踐創新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提高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質量的具體措施

(一)培養學生雙創能力

雙創能力是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對于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成為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很多高職院校會通過專項獎勵資金、校內模擬創業孵化器等方式來加強對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也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為雙創教育實踐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讓相關項目得以順利開展,為學生雙創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與保障。

(二)建設高職院校雙創教育機制保障體系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是植根于我國獨特的社會和文化環境中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突破口。高職院校需要協調各方面力量,在組織機制上加強創新,做好保障。另外,針對創新創業教育,國家和社會要建立預防和糾錯機制。

(三)建設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測評體系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測評評價體系建設中包含的項目非常復雜,相關的指標比重、側重點不盡相同。為了能夠搭建一個支持創新創業教育順利開展的測評體系,相關部門應制定公開透明的雙創教育測評體系,參與雙創教育的全過程,監督日常教學的全過程,日常教學與每一位教職員工的績效、評比等因素進行掛鉤,以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

相關部門應遵循循環迭代統計原則、實際可操控原則。循環迭代統計主要體現在資源整合過程中教育目標的達成,同時還要整合高職院校、服務政府、社會資源的相關發展目標,對其進行循環交叉利用。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測評體系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科學的測評體系引導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同時教育改革的進程也促使測評工作更加規范和具有實效。實際可操控原則重點強調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無論理論層面多么全面科學,都必須進行實踐驗證能。

(四)構建全方位的“三全”推進機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推進離不開來自各層級各領域的力量支持,隨著產業升級、經濟發展轉型、文化迭代進步,如果不采取合理措施,創新創業教育就會跟不上腳步。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必須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參與進來,要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需求,以社會和市場需求為依據,以地方經濟的主導產業和支柱行業為依托,輻射區域經濟的特點,建立雙創教育的優勢學科,與地方企業合作,增強校企合作、科研合作、技術創新等,發揮自身科研優勢,實現高校與區域經濟的有效對接。

(五)構建多角度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機制

要構建融課堂教學、實踐訓練、組團參賽、專利申報、成果孵化、創業體驗、專班實驗、創業實踐為一體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將專業課程融入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中促進學科交叉建設,拓寬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計的思路,強調創新創業的實用性,不斷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高職院校要搭建系統化的參賽機制,從資金獎勵方面支持在校生組隊參加各種創新創業活動,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各類型的創新創業創意大賽,提高獎勵力度;要注重教學相長,提倡寓教于樂。高職院校要突破地域限制,不斷進行跨校交流合作,多股合力、開放合作,以最終形成多元性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和良好的實踐環境,讓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力競相激發、充分釋放。

(六)構建立體式的多元教學機制

要構建融課堂教學、在線教育、創業實踐學習為一體的多元教學機制,鼓勵更多的在校大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的活動中來,通過線上慕課、微課的授課以及模擬沙盤的線下教學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增強其創新創業興趣;組織不同規模的創業講座,讓學生親身體驗,并做到實崗真訓、工學交替,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最終實現主動式的學習參與。學校開展的線上的課程也應嘗試跨學科、跨學校、跨學歷層次的交流學習,充分運用網絡直播平臺,充分運用學生業余休息時間來發掘優質的項目,進而形成線下面授、線上網課學習、視頻網絡學習為一體的創新創業學習平臺。

(七)構建專業化的師資隊伍

要構建融合教師自主學習、院系組織培訓、學校組織培訓、學校選送國內培訓、學校選送國外培訓、學校選送國外深造為一體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師資建設體系應當是創新創業的支柱,只有支柱穩,發展才會快。高職院校重技能、輕科研、重實踐、輕創新的問題十分突出。教師在結合專業搞創新,搞研發轉化等方面積極性不高,即便有想法,有積極性,在外界等因素的影響而得不到施展。因此,要建立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師資隊伍,通過“以培養為主,培養和引進相結合;以專職為主,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的思路,建立起理論和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兼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

三、結語

高職作為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的高等院校,肩負著科技強國、制造強國的歷史使命,高職院校在培養好技能型人才的同時還需要不斷融入創新的教學理念,這也是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對從事共青團和創就業工作者的艱巨的考驗。當今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更離不開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是高職院院校持續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只有適應力提升了,學校才會有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鄭志穎,劉欣.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9(12):76-79.

[2]王占仁.創新創業教育的歷史由來與釋義[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4):1-6.

[3]趙芬.教練技術在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J].文教資料,2017(5):126-127.

[4]陳曉華,吳君明.高校圖書館支撐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選擇[J].科技經濟導刊,2016(31):128,59.

[5]李瑞星,艾健.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2(14):31-34.

猜你喜歡
雙創教育共青團高職院校
第二課:共青團的創立之時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團大事采擷
社區教育促進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探索
相約二零一七,遇見魅力共青團
抗洪中的共青團
“雙化”視角下培養高職雙創型護理人才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