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我國幼兒園游戲活動組織與實施的經驗與不足

2020-12-15 06:50王子涵
青年時代 2020年27期
關鍵詞:游戲活動不足經驗

王子涵

摘 要:幼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其貫穿幼兒的一日生活,對學前兒童意義重大。筆者通過閱讀文獻,并結合我國幼兒游戲活動的開展現狀,將列舉我國幼兒游戲活動組織和實施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和不足之處,并據此提出改進措施,以期改善我國幼兒園游戲活動組織與實施現狀。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活動;經驗;不足

一、游戲活動組織與實施中的經驗

(一)幼兒游戲活動區角的環境布置和空間布局較為合理

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倡給幼兒一個“有準備的環境”,不僅玩具要具有美感,而且環境本身要具有和諧的氣氛。大多城市里比較好的幼兒園,無論是公立園還是私立園,無論是戶外游戲環境還是室內游戲環境,都能給人一種整體布局合理,大方美觀,可以激發幼兒游戲興趣的感覺。室內游戲區的布局大致按照動靜干濕的規則劃分;活動區的顏色搭配也以淡紫、粉紅、淺藍為主,清新明快;活動區也根據功能不同設置成大小不一的區域;每個活動區也多有設置進區卡,限制每個游戲活動區的幼兒人數,以提高游戲活動區的使用質量。

(二)幼兒園游戲環境的清潔衛生工作值得肯定

幼兒園游戲區的干凈衛生是幼兒游戲的一個重要前提。以筆者在華中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看到的幼兒園教室的保潔工作為例,保育員每天在幼兒進班之前和幼兒離園之后都會對教室進行全面的清潔打掃,不光清潔幼兒游戲后留下的垃圾殘余物,還會定期對玩教具進行清潔。像建構游戲區的積木和角色扮演游戲區的玩偶、服裝,保育員都會定期擦拭或進行清洗。對戶外游戲活動場地和幼兒所使用的小車、皮球、杠桿,保育員也會進行定期打掃,以保證給幼兒一個清潔、安全、健康的游戲環境。

(三)幼兒游戲中安全問題得以保證

安全問題是幼兒游戲活動時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個方面,我國在這一點上做得尤其好。如果在幼兒游戲活動中出現沖突行為,包括言語爭吵和肢體沖突,幼兒教師會及時制止,以防幼兒在打鬧中受傷。對于有一定危險性的戶外游戲,幼兒教師會在游戲活動開展之前做好防御措施,如幼兒走平衡木這樣的游戲活動,教師會在場地周圍鋪上海綿軟墊以免幼兒不小心摔傷;在幼兒走平衡木的過程中,教師也會緊盯著幼兒,以便在意外情況發生時及時作出處理。

當前,我國十分重視幼兒游戲中的安全性問題也和我國國情有關。二胎政策開放之前,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多數家庭就一個孩子,孩子成為家庭的核心,更是父母、祖父母的掌上明珠。很多家長因為孩子在幼兒園受一點小傷就去找教師理論,教師也害怕幼兒受傷,所以格外關注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安全問題。

二、游戲活動組織與實施存在的不足

(一)游戲活動種類少、缺乏特色,戶外游戲時間少

很多幼兒園的游戲活動大多中規中矩,開展像傳統的角色扮演類的娃娃家游戲,建構游戲搭建積木等,很多幼兒園缺乏園本游戲課程的開發,沒有結合當地的地理條件和歷史文化因素開展特色的幼兒游戲活動。而且,出于安全因素的考慮,幼兒園很少開展冒險性游戲,也很少組織讓幼兒走進自然、親近自然的游戲活動。這一點上,許多歐美的幼兒園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如國外幼教界提倡的“臟玩”(Messy Play),還有源于北歐丹麥的森林教育理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队變簣@工作規程》提出,幼兒園戶外活動每天不得少于兩小時,寄宿型幼兒園幼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得少于三小時。但實際上,很多幼兒園戶外游戲時間都沒有達到章程中規定的標準。

(二)混淆游戲的本體價值和工具價值,忽略游戲的價值

依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學前兒童處在前運算階段,這一時期的兒童思維能力和智力發展水平停留在表象階段。所以,學前階段適宜采用游戲活動的方式,教授給幼兒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識,以游戲的方式促進幼兒語言、情感、大肌肉運動小肌肉運動的發展。很多教師以游戲為工具,以游戲為載體進行課程開發,有時會使游戲顯得刻板生硬,這就是過分強調游戲的工具價值帶來的弊端。而對幼兒來說,游戲更多應體現其本身的本體價值,即游戲首先要使游戲者在游戲中得到滿足[1]。

在一些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的幼兒園,甚至存在“重知識,輕游戲”、幼兒園小學化現象。這些現象不單是混淆游戲的本體價值和工具價值,是根本沒有意識到游戲活動對幼兒發展的絕對作用,完全忽視了游戲的價值。

(三)忽略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

蒙臺梭利提倡給幼兒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教師在該環境中應扮演觀察者、旁觀者、玩教具游戲環境的提供者,而不應該過分干涉幼兒游戲。但是,當前我國很多幼兒園的游戲活動都是教師主導的,教師規定幼兒什么時候可以開始游戲,規定幼兒的游戲時間,甚至限制哪些幼兒可以做哪些游戲。這些規定看上去使幼兒游戲活動井然有序,但忽略了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實際上,幼兒的游戲活動應是自由的,應強調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性,自主選擇游戲區域、游戲伙伴、游戲時間,使游戲活動從教師主導的“要我玩”到發揮幼兒主體性的“我要玩”轉變[2]。

三、應對游戲活動不足的策略

(一)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樹立正確的兒童游戲觀

教師自身要關心幼兒,積極參加專家名師講座,樹立努力向卓越幼兒園教師發展的目標。蔡迎旗、張娜提到,幼兒教師成為一名卓越的幼兒園教師,要提升對幼兒的觀察和支持能力,掌握提問和理答的技巧[3]。因此,教師要認真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可以采用軼事記錄法等方式進行記錄,做好游戲后的反思。深度挖掘幼兒游戲背后的教育意義,結合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給予幼兒評價和未來發展的方向。對于幼兒游戲活動過程中產生的疑問,教師要積極回應,掌握理答技巧,幫助幼兒在游戲中促進自身“最近發展區”發展,同時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使游戲活動的價值最優化。

幼兒是積極的學習者,要尊重幼兒游戲的主體性。教師在幼兒游戲中扮演游戲環境的準備者,游戲活動觀察者,不可過多地介入游戲,更不可安排游戲,限制游戲的自由選擇。

(二)豐富游戲形式,選擇適宜的游戲材料,自制玩教具

除了角色游戲,建構游戲等傳統的游戲活動,教師也可以開發其他的游戲資源開展游戲活動,拓寬游戲形式,使游戲的內涵更加豐富。

在游戲材料的選擇上,游戲材料要以人為本,安全舒適,更要具有發展適宜性;要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幼兒發展的不同領域來配備玩教具,從適合幼兒發展的基礎配備開始到更加復雜的高級設備拓展[4]。

教師還可以拓寬游戲材料的來源,不局限于從市場上購買玩教具,可以自己制作玩教具,也可以和幼兒一起動手做玩具。通過研究自制玩教具,教師可以更好地發揮玩教具的教學價值,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自制玩教具也培養了幼兒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態度[5]。幼兒參與做玩教具的過程也是游戲的過程,也是對“教學做合一”教學目標的貫徹。

(三)推進家園合作,讓家長參與幼兒游戲活動

借助家長的力量進行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開發和組織,也是提高我國幼兒游戲實施效率的一個重要措施。教師帶孩子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到自然界開發幼兒游戲資源,但教師數量少,難以保證幼兒游戲活動中的安全問題。這時,就需要借助家長的力量讓家長參與幼兒戶外活動的組織,確保戶外活動的順利進行。

同時,家長也是游戲課程開發的重要資源。有的家長是廚師,那么幼兒教師可以邀請家長過來給孩子上烹飪課,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制作糕點,豐富了幼兒游戲的活動形式的同時,也將游戲融入一日生活,推進生活游戲化、游戲生活化。

(四)游戲融入生活,體現當地文化特色和歷史底蘊

不同地區的地理位置、人文風情不同,相應的不同地區的幼兒園也應該體現不同地區的文化,借助當地獨有的地理優勢和文化優勢,發掘合適幼兒的游戲活動[6]。比如,農村依山傍水,多有種植瓜果蔬菜,農村的幼兒園可以因地制宜開發供幼兒游戲的沙水區,還可以打造“幼兒農家樂”,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接觸自然、體驗生活。再比如,安塞腰鼓是陜西延安傳統的民俗舞蹈,陜西的幼兒園可以開發幼兒模擬跳安塞腰鼓的游戲,促進幼兒大肌肉動作發展,加深幼兒對當地特色文化的理解,同時對我國傳統文化也是一個傳承。

參考文獻:

[1]吳航.游戲與教育——兼論教育的游戲性[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1.

[2]劉焱.我國幼兒教育領域中的游戲理論與實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2):55-61.

[3]劉焱,石曉波.國外幼兒園裝備規范的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4(9):77-82.

[4]劉焱.幼兒園自制玩教具活動的意義、指導思想和評價標準[J].學前教育研究,2007(09):24-30.

[5]張娜,蔡迎旗.卓越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行為特征[J].學前教育研究,2019(9):24-36.

[6]李巧巧,吳航.張雪門幼兒園玩具裝備配備標準及其啟示[J].兒童發展研究,2019(1):46-49.

猜你喜歡
游戲活動不足經驗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農村幼兒園游戲活動開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淺議游戲在小學體育課中的運用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關于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