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校教育管理與高校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2020-12-15 06:53劉紅李興旺劉金龍
商情 2020年47期
關鍵詞:教育管理思政教育高校

劉紅 李興旺 劉金龍

【摘要】社會的運轉離不開有知識、有能力、品德好的高校大學生。每逢高校畢業時期,全國各大高校會往社會的各個行業和領域,輸送一批值得企業信賴,值得企業委以重任的高素質人才。當今時代是科技的時代,科技由人類創造而出,時代也正是年輕人的時代。然而,物質條件日漸豐富的背景下,國民知識儲量和思想亮起了“紅燈”。高校輸出的人才與企業有多高的匹配度,取決于高校教育管理質量,以及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效果。有能力,不代表思境界高;思想素質高,不代表能力強。教育管理與思政教育并重,才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后浪”。

【關鍵詞】高校;教育管理;大學生;思政教育

一、高校教育管理和大學生思想的現狀

1.1教育管理現狀

教育管理的最終落腳點在于,合理調配高校的各種教育資源,如設備齊全的媒體教室、學富五車的教授、有限的教育資金,通過實現教育資源的最佳組合,將教育資源的作用發揮至最大的程度。也就是說,高校需要盡量用較少的教育資源,培育出知能高、性格好、魅力強的學生。不過,根據筆者的觀察,教育管理的初衷非常美好,也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是,多數高校教育管理存在著漏洞,嚴重阻礙了高校的健康壯大。如果僅從宏觀層面來分析,不免有點“不接地氣”。因此,接下來將從具體的現象入手。

其一,許多高校畢業生臨近畢業,對職業未來非常迷茫,從側面反應高校針對學生的職業規劃不夠具體,落實程度不夠。其二,許多畢業生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要么由于能力不足,要么由于市場過熱,“飽和了”,表明部分教育資源被浪費了,或許與用人單位的合作力度不夠,或者高校開設專業與市場脫軌等。其三,許多高校的上課出勤率較低,甚至出現了考試舞弊的情況,可見高校對在校學生的管理存在漏洞。教育管理具有滯后性的特征,但是教育管理中的“頑疾”常年得不到解決,會破壞群眾對高校的好印象。

1.2政治思想教育現狀

政治思想教育這一課程,部分學子認為可有可無。再來說說思政課的考試,思政課考試之前,部分思政教師會給學生“劃重點”,讓學生牢記書本的某些知識點。有了教師的鼎力相助,多數學生會選擇考前幾個星期,臨陣磨槍,將思政知識的重點背熟。終于,思政考試來臨,學生們翻開試卷一看,發現不少熟悉的題目,唰唰寫下來??荚嚱Y束,不想拿獎學金的學生秉著“60分萬歲”的想法,將思政拋之腦后??梢姼咝4髮W生政治思想教育令人擔憂。

當然,此現狀也不可能僅是學生本身造成的,還與思政教師的教學水平脫不了關系。一方面,幾千年來,人類的大腦更傾向于理解故事類的信息,不喜歡純理論的知識。缺乏對思政知識的興趣,其思想境界也難以提高。一來,純理論理解難度高,太費精力。二來,純理論太過遙遠,難以解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具體問題。三來,思政教師的復述式教學模式,讓聽者昏昏欲睡。另一方面,學生尚未認識思政重要性,不重要的事情自然不會上心。

二、高校教育管理和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改進策略

2.1教育管理需優化迭代

時代再進步,陳舊、過時的教育管理模式會逐漸與時代脫節,其模式勢必要跟隨時代的變化,進行小步伐的優化迭代。一方面,教育管理改革影響甚大,不可能邁出太大的步伐,容易影響高校的整體發展。比如,不少高校創辦的會計專業,已經開始跟不上時代了,此專業市場已經逐漸飽和,企業又需要會計人才,不可能將其撤銷掉。企業又不需要如此多的會計人才,繼續大規模地招生,只會加劇此專業的飽和度,可采取逐年縮小招生數量的手段。另一方面,不同版本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可能一步到位,甚至會犯一些錯誤,需高?!懊^過河”,不斷嘗試不同的改革措施。比如2020年,清華大學已決定,不再對會計專業進行招生。此舉措是否會給會計領域帶來波蕩,是否可以降一降國民對會計專業的溫,是否可以緩解會計專業人才多,市場飽和的矛盾。

2.2思政教育需改進方法

教育活動應當是愉快的,學生也需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學科知識。無論是實用類型的計算機知識、小語種知識,還是藝術類型的美術、音樂,或者是理論類型的哲學、思政等,每一種學科知識的學習,都應順應人類喜歡“有趣且有用信息”的本性,從而開發出有趣有用的課程。如果教授理論知識的課程無趣,一定是未找到讓課程變有趣的大門。正如復旦大學的思修教師“陳果”,其不同于一般思修教師的復述式教學方式,而是探索出屬于自身的妙趣橫生的教學方式。不同于其他高校,學生在思修課程“打瞌睡“,陳果教師關于”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等的課,一座難求。因此,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相關教師,需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將枯燥的理論課程化為有趣的課程。

2.3高校學子需為自己負責

教育質量的高低,與高校、教師、學生三者有緊密的關聯。缺少一個,則三角形會解體?,F實中各種不確定因素太多,千里馬也難找到伯樂,伯牙子期也可能擦肩而過。如果僅有高校和教師兩方努力,學生一點不配合,那么教育質量也難以提升上去。因此,學生需要正視學習態度,為了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擁有可選擇的能力。比如,相比于985高校,多數大專院校的學習氛圍差,師資力量不好,仍然有極少一部分大專生殺出重圍,變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由此可見,高校是否能夠培養出素質人才,不僅取決于學校和教師,還取決于學生的努力程度——即使深陷泥潭,也要仰望星空。

三、小結

綜上所述,社會的運轉離不開批量的人才。高校作為批量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是其他機構不能與之比肩的。教育管理和學生思想教育是高校人才質量的影響因素,萬不能大意。建國幾十年,以往部分熱門的專業和工作崗位被取代,消失?,F有的專業和工作,十多年后又能留存多少,不得而知。全國各大高校更需具備自我進化的能力,關注且解決因社會變化而產生的教育問題,進而成為國家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

參考文獻:

[1]王永花.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狀況及發展對策[J].當代旅游,2019(03).

[2]張旭.新時期高校教育管理現狀和創新[J].智庫時代,2019(09).

作者簡介:劉紅,河南鄭州人,河南農業大學教務處教務科。李興旺,河南鄭州人,講師,河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劉金龍,河南鄭州人,上海大學研究生。

猜你喜歡
教育管理思政教育高校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ERP系統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