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2020-12-17 08:42江蘇省如皋市外國語學校
小學時代 2020年8期
關鍵詞:目標課文閱讀教學

江蘇省如皋市外國語學校 陸 穎

在中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學生獲取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徑,是學生與文本的交流之橋,也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鍛煉語文綜合能力的助推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構建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已成為備受廣大語文教師關注的課題。在此,我結合教學實踐,對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進行了一些探究和分析。

一、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小學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量和相應的閱讀能力。在當前課外閱讀資料非常豐富的環境下,很多學生被課外讀物所吸引,而對于教師在課堂上要求閱讀的內容,他們會感覺陳舊、無味,缺乏吸引力,因而沒有閱讀興趣,導致了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積極性、參與性難以調動,閱讀教學的效率不如人意。

2.閱讀教學目標模糊。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設置閱讀教學目標時要參照新課改的標準所規定的教學目標。但有的教師感覺這些目標較為寬泛,做到高效化操作有一定難度,因此目標的制定缺乏創新性且比較模糊。

3.忽視閱讀技法的指導。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虝W生閱讀技法,就等于引領學生走向了自主閱讀、高效閱讀的發展之路。但是,很多教師基于對學生閱讀能力、識字量等方面的考慮,不重視閱讀技巧和方法的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直接給學生指出哪些需要背誦,哪些需要熟讀,學生完全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安排。長此以往,學生在閱讀中就逐漸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4.學生主體地位沒有體現。很多中年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沒有很好地轉換角色,依然是“獨裁者”和“嚴師”的形象,不能尊重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都沒有很好地落實,導致學生對閱讀教學失去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效率的提高失去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對策

1.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興趣是開展好閱讀教學的催化劑,興趣會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中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興趣愛好、生活體驗等,創設以激趣為目的的課堂教學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到閱讀中。比如,在《扁鵲治病》的閱讀教學中,我結合學生喜歡模仿、表演的特點,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選出一個女生來扮演扁鵲,一個男生扮演蔡桓公,一位學生讀蔡桓公的旁白。我相機指導參與表演的學生要認真領會人物的情感,讀出扁鵲的誠懇、耐心,表現出蔡桓公情緒的變化。同學們觀看了這三位同學的表演后,也產生了表演的欲望,他們認真閱讀課文,感受人物特點,并分組進行分角色表演,有效提升了這篇課文的閱讀質量。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的教學方法,應用比較普遍。如在《麻雀》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利用多媒體一邊給學生展示很多麻雀的圖片,一邊說:“麻雀也許是大自然中最平凡的一種鳥了,它沒有孔雀那樣美麗的羽毛,沒有畫眉那樣悅耳的叫聲,人們也都對它熟視無睹,可就是這么一只小小的麻雀身上,發生了令著名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感到十分震撼的事,他寫下了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講的什么呢?這就是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麻雀》?!边@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使他們在興趣的引領下進入課文的閱讀之中。

2.設計具體明確目標,通過閱讀有效落實。要改善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目標模糊的問題,首先我們要結合教學內容確立指向清楚、主次分明、聯系緊密的目標。在一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確立多個目標,只要結合課文的主題,設計不多于兩個的主要目標即可,主要目標落實了,也順理成章地帶動了其他目標的落實。其次,目標應該是清晰的,讓學生在一篇課文中學習的內容、掌握的知識要清清楚楚地表述出來。第三,目標表述要準確,通過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達到什么目的,都要做出詳細的交代。這樣的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明確的,能夠通過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得到有效落實。

比如,在《陶罐與鐵罐》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在深入解讀課文的基礎上設計了三個教學目標:(1)會讀會寫10個生字,19個詞語;(2)能夠抓住句子人物神態或者動作描寫的重要詞語,感受鐵罐的傲慢與陶罐的謙虛,以準確的情感讀出它們之間的對話;(3)通過學習懂得看到別人的好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的道理。這樣的教學目標具體明細,可操作性強,為閱讀教學設定了起點和歸宿,使閱讀教學有方向、有效率。

3.教會閱讀技巧方法,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在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會學生閱讀的技巧方法,就是將學生引領到了一條獲取知識的通途。

(1)閱讀技巧。首先要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的了解,即文章的文體、結構、主體等,為下一步的精讀做初步準備;其次,不同文體的閱讀要求也不同,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掌握共同的閱讀規律外,還要把握不同文體的閱讀規律;第三,從熟讀到精讀,并通過課文中各種閱讀的練習讓學生的閱讀不斷躍升到新水平。

(2)閱讀方法。結合中年級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學會應用恰當的讀書方法,對他們閱讀很有裨益。我推薦給學生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幾種。

批注閱讀:即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生字生詞、精彩的句子、有疑問之處、有感悟之處,就用教師教學的批注符號畫出來。應用批注閱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閱讀內容,強化多重點內容的記憶。

朗讀法:朗讀是中年級學生語文閱讀的基本方式。教師要結合課文閱讀給學生講解讀音、語感、情感、語氣等方面的表達方法,讓學生的朗讀使文字靈動起來,展現出生命的活力。

精讀法:精讀就是讓學生從一篇課文的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自然段等,細細品賞琢磨。這是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一定要學會的重要方法。

復述法:復述是要求學生把讀完的內容,用自己的話敘述出來。復述可以促進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鞏固,能夠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4.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新課改理念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人。因此,在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多種閱讀活動的開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讓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成為學生的歡樂谷,讓他們可以自主閱讀、合作交流、暢談自己的閱讀感悟,讓閱讀綻放精彩的個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閱讀思考訓練,從而一步步實現教學目標。比如,在《觸摸春天》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我設計了“角色轉換,揭示課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自讀自悟,理解詞語”“合作研讀,深入體驗”等教學環節。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通過閱讀表達自己的感受,通過自己的閱讀思考課文講了什么?有哪些字詞是自己不認識的,自選一種方式,學會這些字詞,再通過合作交流,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環環相扣的自主閱讀,讓學生在積極愉快的學習狀態下完成這節課的學習目標:認識7個生字,正確讀寫9個生詞;背誦課文表達出自己感受;領悟重要句段內涵;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無限熱愛,感受文中作者對生命的熱愛、珍惜,激發學生用想象去創造美好世界的激情。學生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出色地完成了一個個閱讀學習的任務,使教學目標一步步得以落實。

綜上所述,無論是小學低年段、中年段,還是高年段,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都是核心。在教學中不斷總結探究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讓閱讀教學更精彩、更高效,需要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付出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我們要針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激發興趣、明確目標、傳授技法、發揮主體作用等方面為切入點,創新性地開展閱讀教學,使學生成為“會閱讀”的人,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綜合能力打好基礎。

猜你喜歡
目標課文閱讀教學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談小學低年級有效閱讀教學
背課文的小偷
小學閱讀教學“六法”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