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溶耐溫抗鹽聚丙烯酰胺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2020-12-17 03:27王歡周傳臣羅曉龍劉存輝劉潔毛艷妮
當代化工 2020年11期
關鍵詞:速溶丙烯酰胺黏度

王歡 周傳臣 羅曉龍 劉存輝 劉潔 毛艷妮

摘? ? ? 要: 聚丙烯酰胺(簡稱PAM)是一種線性高分子聚合物,其水溶液的黏度較高,因此被用來降低水相滲透率,調整水油流度比,改善油層的非均質性和油水層面的特性,擴大波及體積,從而提高采收率。但由于常規聚丙烯酰胺耐溫抗鹽性差,溶解較慢,使其在海上油田的應用受到限制。本文通過優化引發體系,引入合適的功能單體,成功制備出適應于海上油田的速溶耐溫抗鹽聚丙烯酰胺,摸索出較優的實驗條件,并成功地進行了工業化生產。

關? 鍵? 詞:聚丙烯酰胺; 提高采收率; 速溶耐溫抗鹽; 海上油田;驅油劑

中圖分類號:TQ016?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1-0460(2020)11-2462-05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Instant Soluble

Temperature and Salt Resistant Polyacrylamide

WANG Huan, ZHOU Cuan-chen, LUO Xiao-long, LIU Cun-hui, LIU Jie, MAO Yan-ni

(Tianjin Dagang Oilfield Bingang Petroleu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ianjin 300270, China)

Abstract: Polyacrylamide (PAM) is a kind of linear polymer. It can reduce the permeability of water phase, adjust the flow ratio of water and oil, improve the heterogeneity of oil laye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water layer, expand the swept volume, and improve the oil recovery. However, due to the poor temperature and salt resistance and slow dissolution of conventional polyacrylamide, its application in offshore oil field is limited. In this paper, by optimizing the initiation system and introducing suitable functional monomers, instant soluble temperature and salt resistant polyacrylamide suitable for offshore oil field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and the bett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found out, and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Key words: Polyacrylamide; EOR; Instant soluble temperature and salt resistance; Offshore oilfield; Oil displacement agent

聚丙烯酰胺(PAM)是帶有側基和極少量支鏈結構的線型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絮凝、降阻、黏合、增稠等性能,由于其在石油開采、水處理、造紙、選礦中得到廣泛應用,故有百業助劑之稱[1]。聚合物驅油劑是目前公認的使用效果好、增產原油高、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三次采油化學品,在國內各大油田得到廣泛應用,其中大慶油田使用量最大,達到19萬t·a-1,中石油每年使用量在25萬t左右,取得了顯著的增油效果。

海上石油開采因投入及運行成本等原因,使用壽命較短,為了加快出油效率,提前水驅甚至水驅未結束就進入化學驅的情況非常普遍。相對于陸上油田大規模應用聚合物驅油,海上油田聚丙烯酰胺驅油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由于海上油田使用清水配制、海水稀釋的配注工藝,高礦化度、多種類金屬離子的海水對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性和耐溫抗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規聚丙烯酰胺難以滿足要求。

1? 研究思路

1.1? 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溫抗鹽性的主要途徑

驅油用聚丙烯酰胺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受海水高礦化度的影響,黏度下降,需引入特殊性功能性基團提高分子結構達到耐溫抗鹽性[6-8]。

1)引入耐鹽基團。在分子結構中引入對鹽不敏感的磺酸基可提高耐鹽性,如引入2-丙烯酰胺? ? 基-2-甲基丙磺酸(AMPS),利用SO3-基團對外界陽離子不敏感、電荷密度高的特點提高水化作用。

2)引入剛性側基。聚合物分子鏈的柔順性是其發生剪切降解的主要原因,在分子結構中引入環狀結構和支鏈結構可提高聚合物鏈的剛性及耐水解性能,如引入N-乙烯基吡咯烷酮,可明顯抑制聚合物中酰胺基的水解,同時環狀結構的引入極大提高了抗剪切性能。

3)引入疏水基團。疏水締合改性是將一定量的疏水長鏈基團引入親水的大分子中形成分子內或分子間締合,其物理性能受親水基團和疏水基團的比例影響。由于鹽離子對疏水長鏈烷基的締合結構影響不大,可阻止黏度的迅速下降,提高其耐溫耐鹽性能。

1.2? 提高聚丙烯酰胺溶解性的主要途徑

在丙烯酰胺聚合反應過程中,影響相對分子質量和溶解性的因素主要有:單體濃度、聚合體系pH值、引發體系和聚合體系中的雜質含量等[2-3]。聚合過程選擇合適的助溶劑、添加合適的鏈轉移劑、優選合適的引發體系可以提高相對分子質量和溶解性。本研究采用后兩種途徑提高溶解性。

2? 原料與儀器

2.1? 主要原料

純水(電導≤2.0 us·cm-1),自制;丙烯酰胺(精制生物單體),自制;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優級品(純度≥99%);N-乙烯基吡咯烷酮,工業級;粒狀氫氧化鈉,工業級(山東濱化);EDTA二鈉,分析純;甲酸鈉,分析純;偶氮二異戊腈,分析純;叔丁基過氧化氫,分析純;硫酸亞鐵,分析純;尿素,工業純;硫脲,工業級;亞硫酸氫鈉,工業級;無水亞硫酸鈉,工業級。

2.2? 主要儀器

恒溫水浴鍋,控溫達100 ℃;1 000 mL玻璃燒杯;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 1 g;杜瓦瓶;高純氮氣,純度≥99.99%;磁力攪拌器;酸度計;黏度計DV-Ⅱ;恒溫烘箱;烏式黏度計;1 mL微量滴定管;小型絞肉機等。

3? 實驗過程

本研究通過在聚丙烯酰胺主鏈上引入含有磺酸基團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與含有環狀結構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進行三元共聚,合成出具有耐溫抗鹽性的速溶型聚丙烯酰胺。同時優選合適的助溶劑和溶解性更好的氧化還原偶氮復合引發體系來提高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性。

3.1? 制備方法

1)在燒杯中稱取定量的去離子水,先后加入AM、AMPS、粒狀氫氧化鈉、吡咯烷酮使其充分溶解。

2)溶解完全后調節pH值在10.0~11.0之間,然后加入尿素。

3)將溶液調整到所需溫度,移至杜瓦瓶中,通入高純度氮氣除氧15 min,同時加入離子屏蔽劑、鏈轉移劑、引發劑。記錄反應時間與溫度。

4)反應結束取出膠體造粒,加入適當粒堿與亞硫酸氫鈉放入水浴鍋中,于80~90 ℃下水解8 h。

5)水解結束后取出膠體通過造粒,干燥,粉碎,篩選粒徑即得成品[3-4]。

3.2? 實驗結果與討論

3.2.1? 鏈轉移劑質量分數對聚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的影響

鏈轉移劑質量分數過高會導致相對分子質量降低,質量分數過低會使溶解性變差,為了優選最佳鏈轉移劑質量分數,開展實驗研究,結果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鏈轉移劑質量分數為? ? ? 50 μg·g-1時有利于提高溶解性,使相對分子質量達到最高,因此優選出鏈轉移劑質量分數為50 μg·g-1。

3.2.2? 功能單體對聚合物黏度的影響

對功能性單體AMPS及吡咯烷酮的加量通過不同的實驗量調整,結果見表2、表3。

AMPS是強極性陰離子功能單體,具有良好的絡合性、水解穩定性及熱穩定性。加入AMPS后,剪切性能降低,導致相對分子質量下降,但是抗鹽能力增強,它使得PAM產品對溫度和礦化度的敏感性降低。由表2可以看出,AMPS加量為30 g·L-1時黏度和相對分子質量達最佳結合點,優選出在高鹽礦化度下合適加量為30 g·L-1。

N-乙烯基吡咯烷酮分子中的環狀結構讓含有磺酸鈉基團的聚合物分子鏈的黏彈性變高,提高抗剪切性,加量不適宜會使聚合物的溶解性變差。通過實驗結果確定適宜加量為5 g·L-1。

3.2.3? 引發溫度對聚合物黏度的影響

由圖1可看出,在較高溫度下增加了自由基的碰撞機會,使體系鏈轉移常數K1大于鏈增長常數Kp,反應速率加快導致相對分子質量下降,黏度降低。但如果更低溫度引發則減少了自由基碰撞機會,鏈增長變慢,同樣會導致相對分子質量降低。因此篩選出引發溫度為-4~0 ℃。

3.2.4? pH值對聚合物黏度的影響

由圖2可以看出,pH值在10.5左右時聚合物體系水解產生氮川丙烯酰胺,而氮川丙烯酰胺屬于鏈轉移劑,它的產生抑制了酰亞胺化交聯反應,相對分子質量大增,而后隨著pH值的提升,氮川丙烯酰胺逐漸增多,鏈轉移劑的增多又導致相對分子質量下降。根據實驗發現,體系在酸性條件下反應產生了酰亞胺化交聯反應,水溶性變差,相對分子質量變低。因此聚合體系在一定的pH值下反應有利于保持相對分子質量的增長和黏度穩定。

由表4可以看出,聚合物體系中加入AMPS、吡咯烷酮后初始黏度增大,熱穩定性提高,30 d黏度保留率達80%以上,加入自制穩定劑后30 d黏度保留率提高至85%以上。

3.2.5? 引發體系對聚合物的影響

優選目前最優的氧化還原偶氮復合引發體系,實現低溫引發、中溫反應,可有效控制殘余單體含量。對其中的偶氮鹽及加量進行優選,結果見下表5。

由表5可以看出,使用偶氮引發劑3與氧化還原劑組合后,合成的PAM具有相對分子質量高、黏度高的優點,優選出偶氮鹽3。繼續對復合引發體系中的氧化劑、還原劑和偶氮鹽的比例進行優選,結果見表6。

由表6可以看出,通過對不同比例下相對分子質量、黏度和殘余單體的評價,優選出黏度和相對分子質量最高、殘余單體相對較低的合適比例為a∶b∶c= 1∶0.5∶12.5。

4? 性能研究

4.1? 耐溫性

在礦化度32 631 mg·L-1下,與常規PAM進行黏度比對。

由圖3知,隨著溫度的升高,速溶耐溫抗鹽聚丙酰胺的黏度呈小幅下降趨勢,比常規聚丙烯酰胺的黏度明顯提高,說明耐溫性較好。

4.2? 抗鹽性

在溫度85 ℃下,與常規PAM在不同礦化度下的黏度對比,結果見圖4。

由圖4可知,隨著礦化度的增加,速溶耐溫抗鹽聚丙烯酰胺的黏度有大幅度提升,說明抗鹽性較好。

4.3? 溶解性

在85 ℃下,質量分數為2 000 μg·g-1的速溶耐溫抗鹽AM與常規PAM在不同礦化度下的溶解時間對比見圖5。

由圖5可以看出,速溶耐溫抗鹽PAM的溶解時間明顯比常規PAM低,平均控制在90 min以內,具有較好的速溶效果。

4.4? 抗剪切性

在85 ℃,20 000 μg·g-1礦化度下,質量分數為2 000 μg·g-1的速溶耐溫抗鹽PAM與常規PAM溶液的黏度隨剪切應力作用時間的變化曲線見圖6。

由圖6可以看出,隨著剪切應力的增大,聚丙烯酰胺表現出明顯的剪切變稀現象。速溶耐溫抗鹽PAM呈平穩下降趨勢,而常規聚丙烯酰胺則明顯下降,說明速溶耐溫抗鹽PAM有較好的抗剪切性能。

4.5? 熱穩定性

在85 ℃,32 000 μg·g-1礦化度下,質量分數為2 000 μg·g-1的速溶耐溫抗鹽PAM熱穩定性見圖7。

由圖7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延長,速溶耐溫抗鹽PAM的黏度變化平穩,而常規聚丙烯酰胺的黏度則明顯下降,到60 d時,速溶耐溫抗鹽PAM仍具有較高的黏度,表現出較好的熱穩定性。

5? 工業生產

根據小試中總結出的聚合水解等條件,在天津博弘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工業化生產試驗。

5.1? 生產工藝流程

在中和罐中,配制AMPS和粒堿的水溶液,在調制罐中加入丙烯酰胺、吡咯烷酮,降溫至需要溫度,打入聚合釜聚合。然后經一次造粒后加入水解劑水解,再經二次造粒,進入流化床干燥,研磨篩分后得到速溶耐溫抗鹽PAM成品[4-6]。

5.2? 基本工藝參數

生產工藝流程中配液、聚合、水解等過程的工藝參數見表7。

5.3? 產品穩定性

在85 ℃下,采用礦化度32 868 μg·g-1模擬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采用高純度氮脫氧密封,在剪切速度7.34 s-1條件下測量溶液黏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見表8。

隨著時間的延長,速溶型PAM較常規PAM的黏度變化平穩,具有明顯優勢。由表8可以看出,速溶型PAM熱穩定性突出,90 d黏度保留率達83.8%,遠遠優于常規PAM。

5.4? 性能評價結論

本文采用丙烯酰胺單體與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及N-乙烯基吡咯烷酮三元共聚的方法在低溫下通過氧化還原偶氮復合引發體系引發聚合,采取后水解的方法合成了海上速溶型耐溫抗鹽聚丙烯酰胺。在高溫和高鹽下,溶解性有了較大提升,90 d黏度保留率保持在80%。產品經過中海油采技服初步篩選,基本滿足海上油田驅油的要求[6-7]。

6? 結 論

1)優選出合適的引發體系和聚合條件。

2)小試樣品經評價,完全符合標準要求,溶解時間控制在90 min以內,耐溫抗鹽性、黏度和熱穩定性明顯優于常規PAM。

3)通過工業化生產,成功生產出適合海上油田驅油用速溶型耐溫抗鹽聚丙烯酰胺產品,并經初步性能評價達到現場使用要求。

參考文獻:

[1]吳蒙,鄧生富, 魏發林,等. 聚丙烯酰胺合成技術及其在油田開發中的應用[J]. 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11,12(12): 1-4.

[2]劉音, 常青, 于富美, 等. 聚丙烯酰胺在油田生產中的應用[J]. 石油化工應用,2014,33(4):9-10.

[3]周華, 胡瑞, 李田霞, 等. 制備陰離子聚丙烯酰胺影響因素的研究[J]. 化學工程師,2005,19(7):5-6.

[4]孫宏磊,張學佳,王建,等.聚丙烯酰胺特性及生產技術探討[J]. 化工中間體,2011,8(2):23-27.

[5]張海波,陳嵐嵐,楊艷平,等.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應用研究進展[J].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6, 32(8):178-181.

[6]楊博, 孫賓賓. 聚丙烯酰胺合成研究進展[J]. 當代化工,2017,46(2):286-288.

[7]趙端. 聚丙烯酰胺特性及生產技術研究[J]. 化工管理,2018,(27):164.

[8]王玉普,羅建輝,卜若穎,等.三次采油用抗溫抗鹽聚合物分析[J].化工進展,2003,22 (3):271.

猜你喜歡
速溶丙烯酰胺黏度
測試條件對橡膠改性瀝青黏度的影響分析
內燃機油黏度特性和分類標準
考慮驅油影響因素的疏水締合聚合物黏度表征模型
換包裝背后的玄機
換包裝背后的玄機
速溶咖啡換包裝
換包裝背后的玄機
氣相色譜-質譜法檢測食品中的丙烯酰胺
透過劑量,看星巴克“致癌”
睡前一杯水可以預防腦血栓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