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產糧區如何應對糧食安全風險

2020-12-18 16:10肖步金邱永祥
中國種業 2020年10期
關鍵詞:儲備糧食應急

肖步金 王 振 邱永祥

(1 福建省清流縣農業農村局,清流 365300;2 福建省清流縣糧儲局,清流 365300;3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福州 350000)

清流縣是福建省的糧食產區縣,糧食產能穩定,自給能力強,相對沿海地區風險系數小。然而,福建是缺糧省,正常年份域外輸入消費份額占比大,當遭遇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時,沿海地區的缺糧風險將激發連動包括內陸產糧區的全省糧食安全風險,更加突顯了糧食保障社會穩定的不可替代屬性。福建省產糧區該如何構建糧食安全觀,本文作如下剖析,希望與同行們共同探討商榷。

1 清流縣糧食安全供給現狀

1.1 清流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清流縣是福建省25 個重點糧食產區縣之一,現有耕地資源大約1.37 萬hm2(一、二等高產耕地占31.6%,三、四等中產耕地占51.6%,五、六等低產耕地占16.8%),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11 萬hm2,水稻生產功能區面積8400hm2。2019 年統計年報糧食產能播種面積1.46 萬hm2、總產7.87 萬t(其中稻谷的播種面積9327hm2、總產5.88 萬t),按清流縣常住人口13.6萬人測算,人均占有量579kg,其中稻谷占有量達432kg(按清流縣戶籍人口15.46 萬人測算,人均占有量510kg,其中稻谷占有量達380kg),遠高于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人均占有量400kg)和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350kg)。追蹤清流縣多年糧食產能軌跡,糧食總產7.8 萬~8.0 萬t,其中稻谷近6 萬t,產能穩定,波動系數小,自給能力足。

1.2 清流縣糧食儲備管理能力清流縣現有1 個縣中心糧食儲備庫和2 個鄉鎮儲備點,儲糧總倉容3.3 萬t。其中縣中心糧食儲備庫經近年提升,已建設成為“四合一”智能化、現代化的花園式糧庫,倉儲設施和智能化管理已達到全省縣級先進水平。2019 年全縣儲備稻谷1.97 萬t(其中省級儲備1.51萬t、縣級儲備0.46 萬t),應急動態儲備成品糧60t、食用油20t。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后,市政府為提升全市糧食應急能力,要求2020 年清流縣按照產糧縣的安全儲備口徑進行儲備,全縣以13.6 萬常住人口和50%城鎮化率測算,新增縣級動態儲備稻谷0.04 萬t,達到0.5 萬t 水平,高于國際糧食安全儲備率18%的指標線,新增應急動態儲備成品糧30t,達到90t,清流縣糧食儲備工作落實到位。

1.3 清流縣糧食應急保障能力清流縣現有日產50t 以上糧食加工企業2 家,其中指定應急加工企業(鴻旺工貿)1 家,日生產能力80t。各鄉村基本擁有小型糧食加工廠,擔負鄉村居民日常加工需求,日常糧食加工能力有保障。自疫情發生以來,據縣發改局(糧儲局)對城區5 個大型超市、22 個糧店及鄉鎮13 個應急網點的監測統計,大米日銷售量約9t,并且質量和價格平穩,成品糧市場供需穩定,應急需求保障能力較高,并經受住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引發的糧食應急供應實戰的考驗。

2 清流縣糧食安全保障存在的問題

2.1 糧食生產任務壓力大上級下達清流縣糧食播種面積1.48 萬hm2、總產7.98 萬t 的約束性任務,并追加各項指導性指標,清流縣超負荷承載,壓力大。一是種植糧食比較效益低,第2 輪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及之后發展的烤煙、花卉、苗木、竹蓀、薯芋、蓮子等經濟作物,由于與糧食的收益差異大,農民不會輕易放棄種植而恢復改種糧食作物。二是每年追加的生產任務欠科學,超越了各地的產能負荷底線。三是統計數據存量與實際種植面積存在較大差距,糧食實際產能少于存量數據。以上種種原因,給實際生產帶來重重壓力。

2.2 農業專業隊伍老化斷層嚴重一是農業技術隊伍參公和事業在編在崗52 人,50 歲以上20 人,并有10 人3 年后退休,35~50 歲24 人,35 歲以下僅8 人。二是縣糧食購銷國企在冊員工16 人,12 人擔負縣公司、縣中心庫和2 個鄉鎮儲糧點的運營,2 人在鄉鎮管理物業,2 人內退;50 歲以上10 人,其中4名公司管理人員3 年內全部退休,31~50 歲4 人,30歲以下2 人。兩支隊伍青黃不接,老化斷層嚴重,需要招聘年青干部、職工,補充新生力量。

2.3 糧食應急保障體系有待加強一是清流縣現有糧食加工企業多數以本地銷售為主,由于銷量小,企業開工不足影響了業主投資信心,至今還沒有日產100t 以上的糧食應急加工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清流縣成品糧的應急保障水平。二是清流縣現有糧食加工廠尤其是鄉村加工廠,以零星代加工為主,沒有倉庫和糧食庫存,應對糧食緊張狀態的能力差。

2.4 糧食產業化有待突破清流縣雖為糧食主產區,但缺乏糧食產業龍頭和糧食品牌的帶動,優糧不優價,產品價值低,影響農戶種植優質糧的積極性。由于優質糧源不足又反過來掣肘業主在清流縣建設高標準加工企業和打造糧食品牌的信心。

3 國際衡量糧食安全的基本指標

國際糧農組織衡量糧食安全與否,主要包含糧食儲備率、糧食自給率、人均糧食占有量、糧食產量波動系數、低收入階層糧食保障水平等5 個指標,即糧食自給率不低于95%、糧食儲備率不低于18%、人均糧食占有量不低于400kg、糧食產量波動系數小、低收入階層糧食保障水平高,以及市場暢通的糧食供應通道與適配的居民消費價格。

對照上述指標要求,理論上,清流縣具有較高水平的屬地糧食安全供給保障能力,幾項重要標值均遠高于國際安全標值和世界平均水平。

4 全省缺糧風險將連動產糧區同擔風險

2019 年10 月,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了《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我國經過70 年來的不懈努力,糧食安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人口占世界的近1/5,糧食產量約占世界的1/4,2018 年產量近6.6億t,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70kg,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實現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中國依靠自身力量端牢了自己的飯碗[1]。但是,國內各省區域間產能與供給的不平衡依然突出。

福建省是糧食輸入省,糧食缺口量大,區域安全風險高,作為產糧區的清流縣依然存在潛在的安全風險。白麗月[1]采用營養方法預測福建省平衡膳食水平模式下的糧食需求量,推導預測2020 年全省糧食需求量為1276.7 萬t。國家統計公報2019 年福建省糧食播種面積82.22 萬hm2,總產494 萬t[2]。這個量相當于全省預測需求量的38.7%,也就是自給率只達38.7%。理論上福建省每年需要補充輸入綜合用糧(含加工、飼料糧等)700 萬~800 萬t,糧食缺口靠外補給量大,安全風險系數高。全省9 個地級市85 個縣(市、區),25 個糧食主產縣主要集中在閩西北的南平、三明、龍巖市,以及寧德、漳州市的個別縣。閩西北的南平、三明、龍巖3 個市糧食基本自給有余,沿海等其他市區是糧食輸入的主消區(縣、市級居民是主消人群),基本依靠域外輸入或者國外進口,當遭遇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時,存在高等級的安全風險。糧食保障社會穩定的不可替代性,在突發事件中尤為突顯,當遭遇戰爭、特大自然災害、特發性疫情等公共安全事件時,保障生活物資的應急之策,首先需調度省內的儲備庫存糧食,其次是打通域外支援輸入通道。屆時沿海城市的缺糧風險,將激發連動包括內陸產糧區的全省糧食安全風險,內陸產糧區依然不能高枕無憂。

5 清流縣保障糧食安全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

5.1 站位全省區域風險,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生產糧食生產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關系到民生溫飽和社會穩定,保障糧食安全供給,既是經濟任務,也是政治任務。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波及全球的狀況下,國際市場糧食安全風險不斷升級,越南、泰國、印度等國限制大米出口,十幾個國家限制農產品出口,迅速拉動了大米、大豆、玉米、飼料及生豬價格的上漲。國際市場釋放的信號,時刻警醒我們要繃緊“自己的碗裝自己的糧”這根弦,警醒福建糧食缺口的高風險,將連動產糧區的潛在安全風險,清流縣要融入全省糧食安全戰備布局,增強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壓緊壓實糧食生產責任,按照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要求,千方百計地鞏固提高屬地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5.2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一是持續建設高標準農田。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以全縣1.11 萬hm2基本農田保護區和8400hm2水稻生產功能區為重點,爭取財政建設資金,逐年完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陸續提高高標準農田的面積比例,使全縣中低產田比例提高1~2 個等次,逐步消除低產田面積。二是持續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全面發展可持續耕種模式,徹底屏除掠奪性耕作習俗,實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肥藥減量化工程,推廣水稻秸稈粉碎還田、水旱輪作,種植紫云英、豆科綠肥,實施用地養地相結合,積極培肥地力,努力提高耕地質量等級。三是嚴防耕地拋荒撂荒。認真組織實地堪察,嚴厲管控耕地拋荒撂荒,摸清邊遠耕地的拋荒原因,分清類別,及時調劑“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煙基、水利”等項目資金,組織復墾復耕,傾斜扶持糧食生產的經營實體。對新出現的耕地拋荒撂荒現象,啟動收回承包權、集體流轉、經濟處罰、行政追責等嚴厲的管控手段,嚴禁耕地拋荒撂荒。四是用好扶持激勵政策。全盤考慮現有糧食生產扶持政策,把“耕地地力保護、糧食產能區高產模式攻關、優質稻示范、機收再生稻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水稻種植保險”等項目資金,傾斜扶持發展雙季稻區、優質稻區、再生稻區的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等糧食生產經營主體,提高補助力度,切實降低水稻生產的投入成本,推動稻作面積的恢復性發展。五是良種良法與農機農藝結合。大力推廣良種良法、農機農藝結合的“五新”農業,著力發展優質稻、優質甘薯、鮮食玉米,提高單產和品質,增強經營實效。針對當地主栽的糧食作物,大力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煙稻水旱輪作,烤煙/甘薯、蔬菜/玉米、大豆/玉米的旱雜糧套種”等生產模式,積極推進糧食耕作方式,向輕簡化栽培改良變革,有效降本減耗,提高經營效益。

5.3 未雨綢繆開展規劃設計,完善糧食儲備體系建設一是重視“十四五”專項規劃。當下,國家和省級糧儲部門,正緊鑼密鼓開展糧食和物資儲備“十四五”專項規劃,這是機構改革后組建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以來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是構建統一物資儲備體系的重要攻堅期,清流縣要主動融入這盤棋,組織項目策劃對接工作。二是把握機遇,健全糧食產業保障體系規劃設計。針對防疫期間暴露的問題短板和制約當地糧食產業的瓶頸,從全縣、全市乃至全省的糧食安全戰備布局的高度設計策劃項目,圍繞優質糧食產、購、儲、加、銷的“五優聯動”,健全完善地方儲備糧、優質糧食工程、糧食產業經濟和倉儲能力提升改造等方面,積極策劃縣糧食產業物流園、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和南面糧食儲備庫建設等項目。三是培育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加大力度引進和培育糧食加工龍頭企業,打造優質糧品牌,提高清流縣糧食的市場知名度和占有率,適時啟動申報“中國優質糧食工程”項目建設,全面提升清流縣糧食優質化率,打造在全省有一定影響力的糧食品牌。

5.4 健全糧食應急供應體系,提高應急保障能力一是全面落實糧食儲備任務。一則糧儲部門和各有關鄉鎮要針對2020 年農戶售糧期望值較高的情況,提早研判,充分利用好糧庫智能化管理網絡,積極探索總結訂單糧食收購方式,嚴格落實糧食訂單收購任務;二則糧儲部門要嚴格規范把好糧食質量、數量的收購和儲存出庫關,確保糧食儲備安全。二是加大爭取政策支持。向上申報項目扶持,進一步整合現有資源,加快引進日產100t 以上的龍頭加工企業,提升糧食應急加工保障水平。三是加強糧食應急供應監測與管理。以“合理布點、全面覆蓋、平時自營、急時應急”為原則,加強對全縣13 個鄉鎮糧食應急供應網點的監測和管理,完善城區22 個糧店和5 個超市以及農村家庭糧食庫存監測網的建設,監測分析屬地城鄉居民的實時糧食市場應急需求。

5.5 重視專業隊伍建設,增員進人輸血換血以增強活力農業技術隊伍、縣糧食購銷國企員工2 支隊伍青黃不接,老化斷層嚴重,必須補充新生力量,增員進人輸血換血以增強活力,隊伍建設應當列入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日程。

6 清流縣糧食安全愿景目標

根據國際衡量糧食安全指標,結合福建省糧食缺口大,將連帶全省糧食安全風險同擔的局面,清流縣應該站位全省區域風險的高度,謀篇布局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制定清流縣糧食安全愿景目標[3]。

6.1 糧食產能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糧食播種面積1.48 萬hm2、總產7.98 萬t 的約束性任務指標(其中稻谷播種面積9333.33hm2、總產6 萬t),按照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人均占有量400kg 水平,全縣以常住人口13.6 萬人測算,需求消費糧食近5.5 萬t(以戶籍人口15.46 萬人測算,需求消費糧食近6.2 萬t),尚余1.78 萬~2.48 萬t,納入省級儲備糧和地方儲備糧,部分由糧農參與市場交易流通。

6.2 儲備管理一是完成縣級儲備管理任務,稻谷0.5 萬t、成品糧90t、食用油20t。二是完成省級稻谷儲備管理任務1.85 萬t。三是加強全縣13 個糧食應急供應網點的監測和管理,完善城區22 個糧店和5 個超市以及農村家庭糧食庫存監測網的建設,監測分析屬地城鄉居民的實時糧食市場應急需求。四是在“十四五”期間,利用全省糧食儲備布局調整和清流縣南面鄉鎮糧源充裕等有利條件,建設清流縣中心糧食儲備庫(分庫),新增3 萬~6 萬t 的稻谷儲備倉容,全面提高清流縣糧食儲備能力和水平。

6.3 應急保障以《清流縣糧食應急預案》為指南,各鄉(鎮)、農業、發改(糧儲)、市監、工信(商務)、財政、交通等部門各司其職,適時啟動應急加工廠、應急糧店、應急配送、限量供應、價格干預、質量監管等措施,為群眾在應急期間提供數量、質量、價格穩定的糧食供給,全力維護糧食市場穩定,確保社會安定穩定。

猜你喜歡
儲備糧食應急
珍惜糧食
釋放鉀肥儲備正當時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2021年3月國有糧食企業糧食購銷量初步統計
國家儲備林:為未來儲備綠色寶藏
情景構建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
應急救援要訣“少 快 短”
應急管理部6個“怎么看”
外匯儲備去哪兒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