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成立以來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演進、現實挑戰與未來展望

2020-12-20 16:34何愛平安夢天
山東社會科學 2020年3期
關鍵詞:內陸地區沿海地區中西部

何愛平 安夢天

(西北大學 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 710127;西北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新中國成立以來,區域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中國經濟總體的快速增長,中國從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業國迅速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沿海與內陸地區的經濟建設均成果斐然。但我國區域之間仍然存在著發展不協調、發展差距擴大、無序競爭、生態破壞等問題??s小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對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提出了新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2)習近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19年第20期。。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區域發展政策經歷了從沿海轉向內地、沿海優先、沿海內地共同發展、沿海內地協調發展四個階段,梳理區域發展政策的歷史演進,深入分析新時代中國區域發展的現實挑戰,對我國未來區域發展政策的制定、實現經濟高質量協調發展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一、新中國成立以來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演進

新中國成立以來,根據政策的導向變化可以把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演進劃分為四個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出于區域平衡發展與國內外軍事與政治形勢的需要,我國區域發展政策的導向是重點投資內地,追求沿海與內地的均衡發展;從改革開放初期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基于效率優先的考慮,政策導向由內地轉向沿海地區;九十年代至十八大之前,我國相繼提出西部大開發與中部崛起戰略,政策導向是沿海內地共同發展;十八大以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已轉化成為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政策導向轉變為沿海內地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區域協調共享發展的目標。

(一)1949-1978年“均衡布局”的區域發展政策:由沿海轉向內地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生產力布局不合理、區域發展差距較大,沿海地區是主要的工業發展基地。經濟結構以第一產業為主,第二產業主要以輕工業為主,主要的重工業集中于東北三省與沿海部分地區,僅占國土面積12%的東部沿海地區貢獻了全國工業總產值的77%,占國土面積68%的西部地區僅貢獻了全國工業總產值的9%。同時,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采取敵對的態度,加上朝鮮戰爭的爆發與美國干預臺灣問題,我國沿海地區與東北地區處于容易遭受進攻的地區。因此,中央政府吸取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決定新的工業集中在國防建設上,優先發展重工業,提出了“均衡布局”的區域發展政策,在內地快速發展工業?!耙晃逵媱潯碧岢觯骸霸谌珖鞯剡m當分布工業的生產力,使工業接近原料、燃料的產區和消費地區,并使工業的分布適合于鞏固國防的條件,逐步提高落后地區的經濟水平”。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明確提出了各個地區均衡發展的區域發展政策,提出“沿海的工業基地必須充分利用,但是為了平衡工業發展的布局,內地工業必須大力發展”(3)《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0頁。。他認為“新的工業大部分應當擺在內地,使工業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備戰”(4)《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0頁。,但大力發展內地產業必須更多地利用和發展沿海工業特別是輕工業。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中蘇兩國交惡,原有的工業基地處于蘇聯、美國的威脅之下,中央政府審時度勢地提出要加強“三線建設”。1964年開始,我國的國防、科技、工業與交通基礎設施大量向西部地區轉移。這使得中國東西部之間的經濟差距快速縮小,生產力布局趨于平衡。

這一時期我國的區域發展政策采取了均衡發展的思想,雖然“三線建設”主觀上是出于國防安全的需要,但是客觀上逐步改變了我國的生產力布局,實現了工業布局由沿海轉向內地的大調整,使得西部落后地區獲得了快速發展,西部地區的工業化水平得到提高,大大改變了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但是由于當時過高估計戰爭風險,政府采用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手段把一批重點項目向西部三線地區轉移,加之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落后,搬遷至西部地區的工業企業在長時期內經營發展困難,也造成大量的生產資源浪費和低水平的經濟發展效率。

(二)1979-1990年“效率優先”的區域發展政策:沿海率先發展

改革開放初期,由于沿海地區工業基礎好、交通便利、勞動力資源充足,中央決定優先發展沿海地區。鄧小平指出:“在經濟政策上要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發展,使整個國民經濟不斷地波浪式向前發展”(5)《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頁。。1979年7月,允許沿海的廣東省、福建省可以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中央在制定“六五”計劃時指出:“要積極利用沿海地區現有的經濟基礎,充分發揮它們的特長,帶動內地經濟進一步發展”(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六個五年計劃(1981-1985)》,《人民日報》1982年12月13日第1版。。1980年中央批準在南方沿海地區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并通過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1984年5月,從東北到東南地區的大連、秦皇島等沿海14個港口城市獲得了開放,并確定在這些城市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傲濉庇媱潟r期,沿海地區基礎建設投資分配占到了全國總投資的47.7%,首次超過了內地,沿海內地之比為1.03:1。1985年,“七五”計劃的建議首次提出根據地理位置與經濟發展水平,將我國劃分為東、中、西三個經濟地帶,并指出:“‘七五’期間,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布局是要加速東部地帶的發展,同時把能源、原材料建設的重點放到中部,并積極做好進一步開發西部地帶的準備”(7)《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人民日報》1985年9月26日第1版。。1987年底,中央決定在沿海地區設立經濟開發區,包括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廈泉漳三角地區、山東半島及遼東半島?!捌呶濉睍r期,國家的基礎建設投資進一步向沿海地區傾斜,沿海與內地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基礎建設投資之比擴大至1.29:1。1988年,鄧小平在總結中國經濟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兩個大局”戰略:內地首先支持沿海地區的發展,沿海地區發展起來以后再支持內地。

這一時期我國放棄了帶有平均主義色彩的區域均衡經濟發展政策,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則,優先發展沿海地區。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推動了中國對外開放與市場化的進程,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益,產生了擴散效應,推動了中國整體經濟發展效率的提高,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1952-1978年間,東中西部地區人均國民收入年均增長分別為4.63%、2.92%、3.53%,在1978-1992年間為8.28%、6.73%、7.1%(8)林善煒:《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戰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頁。。但是,長達十余年的沿海優先的不均衡區域經濟發展政策,不可避免的導致區域經濟發展差距進一步擴大,1980年東中西地區占全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52.9%、31.4%、15.7%,而1991年這一比重分別為58.5%、26.6%、14%。沿??焖侔l展的同時還出現了區域產業結構趨同,過度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生態保護與資源節約等問題。

(三)1991-2012年“統籌規劃”的區域發展政策:沿海內地共同發展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始關注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實現沿海與內陸地區共同發展成為區域發展政策的主題。1991年4月,“八五”計劃提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則:“統籌規劃、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利益兼顧、共同富?!?9)《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0頁。。1995年9月,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熬盼濉庇媱澗V要提出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二十字原則:“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分工合作、協調發展”(10)《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8頁。。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從多方面努力,逐步縮小地方發展差距”,“國家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和資源開發項目,鼓勵國內外投資者到中西部投資”。1999年9月,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了“西部大開發”戰略。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強調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同時提出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和改造,加強東、中、西部經濟交流和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對區域發展的協調和指導,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出臺了《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2004年,中央針對中部地區提出了“中部崛起”戰略,并在2006年4月出臺了《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2007年,中央在1月、8月相繼出臺了《關于中部六省比照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范圍的通知》和《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同年7月,為了更好地統籌協調區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中央提出了主體功能區的概念,《國務院關于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意見》將我國土地劃分為四類: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提出在區域發展規劃制定中要充分考慮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現有開發密度、未來發展潛力。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強國土規劃,按照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完善區域政策,調整經濟布局”(11)《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頁。。2010年8月,中央提出了長三角、珠三角等十三個區域的發展規劃。

這一時期,著眼于解決改革開放初期沿海地區優先發展導致的地區發展差距不斷擴大的問題,在沿海地區發展的同時,加大對內陸地區發展的支持力度,力求沿海內地共同發展,這也是中國共產黨要帶領人民實現“共同富?!钡默F實實踐。2011年,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經由1991年的14%上升到18%,可以看出,縮小差距的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沿海地區產業升級改造的同時,沿海向內陸地區轉移的產業主要集中在高污染、高耗能、勞動密集型的第二產業,這導致內陸地區在發展過程中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產生了大量的環境污染。2012年,全國、東、中、西部地區的綠色發展效率分別為0.339、0.496、0.267、0.235,中西部地區的綠色發展效率僅為東部地區的1/2,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2)何愛平、安夢天:《地方政府競爭、環境規制與綠色發展效率》,《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9年第3期。。內陸地區承接沿海地區的淘汰產業、缺少高新技術產業等十分不利于縮小沿海與內地的經濟發展差距,資本、人力資源仍向沿海地區集中,中國要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實現區域協調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

(四)2012年至今“全面協調”的區域發展政策:沿海內地協調共享發展

十八大以來,區域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僅僅依靠沿海地區的高速發展不足以支撐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必須激發內陸的發展潛力,實現沿海內地協調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提出了許多符合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需要的區域發展思想。2013年9月,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提出了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使得原本交通不便的內陸地區由于地理位置接近歐亞內陸而獲得新的發展機會;10月,習近平出訪東盟各國,進一步提出要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使得沿海地區也可以獲得發展的新機遇;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4年2月,習近平首次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2015年4月,中央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功能互補、區域聯動、軸向集聚、節點支撐”的布局思路;作為全國首個跨省市的五年規劃,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于2016年發布實施。2016年1月,習近平提出“要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同年9月發布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空間布局,將推動經濟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發展,實現上中下游協調發展。2017年1月,中央批準了《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指出西部大開發必須“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引領,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緊緊抓住基礎設施和生態環保兩大關鍵,增強可持續發展支撐能力”。2017年11月,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提出:“不斷探索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新路徑,大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建設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2019年9月,習近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要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支持各地區發揮比較優勢,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13)習近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19年第20期。。

這一時期,中國內地與沿海地區協調發展的新戰略由點到線至面,從沿海到內陸至沿邊,打破了單純的行政區劃甚至國界限制,把區域經濟規劃擴大到跨市、跨省乃至跨國,力圖使生產要素擺脫行政區劃束縛,在更大的空間內進行流動和組合。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內陸地區發展中長期存在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生態破壞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中、西部地區的綠色發展效率由2013年的0.263、0.226降低為2016年的0.230、0.199,仍然遠低于東部地區的0.456(14)何愛平、安夢天:《地方政府競爭、環境規制與綠色發展效率》,《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9年第3期。。新時代實現內陸沿海地區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必須注重對內陸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保護內陸地區的生態環境,決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二、新中國成立以來區域經濟發展的現實挑戰

新中國成立以來,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以促進經濟發展為目標,堅持與時俱進,將兼顧效率與公平作為實踐原則。在此基礎上,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經濟都獲得了飛速發展,沿海與內陸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有所縮小,但是總體來看,我國區域間的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協調。新時代,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國區域經濟要實現協調發展,仍面臨新的現實挑戰。

(一)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仍比較突出

新中國成立以來區域發展政策的演變歷程,是中國追求全面經濟發展,改變積貧積弱舊中國面貌的實踐過程。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也經歷了較低發展水平上的差距縮小、快速發展中差距拉大的發展過程。目前,我國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差距擴大的速度開始減緩,但是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內陸地區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大,2018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中,東部地區的生產總值占比仍然接近1/2。在發展過程中,東部地區長期處于經濟快速增長中,但是東部地區的快速發展卻吸收了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資源、能源資源,使得中西部地區發展過程中缺少充足的生產要素,不利于其經濟發展。相關數據表明,東部地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從2009年開始逐漸下降,但是仍然長期超過50%,超過了中西部地區生產總值的和(15)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由2009-2018年《中國統計年鑒》整理獲得。??梢?,雖然中央為了縮小地區間的發展差距提出了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區域發展戰略,但是區域發展不平衡、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發展差距較大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構成了新時代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現實挑戰。

(二)區域發展過程中缺乏生態環境的協同治理

中國經濟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區域發展均存在為了促進經濟快速發展而犧牲生態環境的問題。但是當國家開始注重中西部地區發展之后,中西部地區為了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縮小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差距,均將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作為自身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由于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居住人群要求提高環境質量,迫使東部地區加大環境規制力度,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企業的生產,這就導致這部分企業不得不向環境規制力度較弱、能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轉移。1999年和2004年之后,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與中部崛起戰略,東部發達地區大量的高污染、高耗能企業轉移到中西部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2017年的廢水排放總量比2004年分別增長了38%與57%,西部地區2017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42.3%,西部地區2017年的固體廢棄物產生量是2004年的3.6倍,占全國產生總量的35%(16)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由2004與2017年《中國統計年鑒》整理獲得。。中西部地區為了促進區域發展,不得不承擔發展所帶來的能源耗竭與生態環境破壞;同時由于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中西部地區處于東部發達地區的生態上游,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又通過“跨界污染”導致了東部地區的環境污染,進而制約全國生態環境的整體改善;此外,由于地方政府之間存在區域的經濟發展競爭,也導致區域的環境治理政策并未考慮到污染的外部性,區域發展中的環境治理缺乏協同,生態治理政策的效果有限,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僅使得我們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更威脅到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不利于我國產業的有效轉型升級,使我國難以實現區域的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三)區域經濟發展的開放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但是,由于我國中西部地區深處內陸,地形復雜,在交通往來上具有先天的不足,同時由于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也存在著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相關合作政策不完善、國際往來的渠道不暢通等問題,因此,中西部對外開放水平與東部地區一直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并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進入新時代,為了促進內陸與沿海地區進一步擴大開放程度,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提出了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為內陸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但其與沿海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2017年,東部地區外商直接投資企業數接近45萬家,而中西部地區均未超過5萬家(17)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由2009-2017年各省統計年鑒整理獲得。。從2005到2017年東部地區的北京市、中部地區的河南省、西部地區的甘肅省對外經濟合作合同額的變化可以看出,東部地區對外經濟合作水平在不斷提高,中部地區對外經濟合作水平呈現先增長后下降的趨勢,西部長期以來對外經濟合作水平較低(18)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由2005-2017年《北京統計年鑒》、《河南統計年鑒》、《甘肅統計年鑒》整理獲得。。因此,在新的國際形勢下,結合我國新時代的發展目標,如何與內陸地區深入合作,發掘與廣大新興市場和國家之間的合作關系,成為我國區域發展、國際經濟合作的新機遇、新挑戰。如何通過與內陸地區的深入開放合作帶動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長期充分發展,也是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

(四)區域間經濟分工協作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憑借著自身具備的區位、資源等發展優勢,我國東部地區利用國家設立經濟特區、建立自由貿易區等政策帶來的歷史性契機,成功實現了經濟飛躍。以長三角和珠三角為代表的東部地區經濟增速多年排名全國前列,經濟實力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內地與沿海地區的長期經濟往來中,中西部地區為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大量的勞動力和原材料等生產要素,并通過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促進自身工業化進程,從而實現自身的經濟發展。然而由于人力資本積累、制度環境等因素的差異持續存在,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并不具備同步性,且二者之間的發展差距顯著擴大,呈現出經濟發展水平的趨異化現象。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中西部地區通常以模仿東部地區的發展模式,發展東部地區已有產業,承接東部地區部分淘汰產業來促進自身經濟發展,2003到2017年,中西部地區的制造業固定投資增長速度遠遠高于東部地區,其中中西部地區2017年的制造業固定投資分別是2003年的25倍與17倍,而東部地區僅擴大了9倍(19)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由2003-2017年《中國統計年鑒》整理獲得。。中西部地區在經濟發展中過度模仿東部地區的產業發展模式使得東中西部產業發展出現趨同現象,中西部地區并未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導致中西部地區投入大量生產資源卻在市場競爭中落后于東部地區。另外,由于行政區劃的隔離與政府官員之間晉升錦標賽的激勵,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區域經濟競爭、區域產業趨同等問題。各個區域間以經濟發展速度、生產總值作為競爭指標,地區間缺少橫向的生產分工和經濟協作,這在促使經濟發達地區更加迅速發展的同時,也使得經濟落后地區更加難以取得有效進步,并且造成了大量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的問題,不利于地區間的經濟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并進一步對我國總體經濟的質量提升形成阻礙。

三、新時代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未來展望

協調發展是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將協調發展融入高質量發展的各個維度,在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過程中促進中國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新時代,促進區域間的協調發展應該以創新作為引領,不同區域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地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將綠色發展作為根本原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以開放發展作為出發點,擴大沿海、內陸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營造一個良好的區域發展新環境;以共享發展作為目標,縮小地區間經濟發展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最終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一)推動創新引領:因地制宜培育區域發展新動能

新時代,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的轉換至關重要。為此,必須將協調發展融入創新發展,根據沿海、內陸地區的不同資源稟賦與經濟基礎,因地制宜地培育各自的經濟發展新動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四大板塊區域布局奠定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基礎。要以此為指導思路,形成東、中、西部經濟互聯互動、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因地制宜,取長補短,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首先,對于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要繼續發揮“龍頭”作用,充分依托其城市化水平高、技術力量雄厚、資金充足、交通便利、開放程度高等優勢,加快研發新技術,實現產業升級,加快發展信息產業與綠色產業,并進一步實施“走出去”戰略,更好融入全球產業價值鏈。其次,在東部率先發展的過程中,中西部地區應全力推進體制創新,促進傳統產業升級,積極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一是重視加快內陸地區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充分利用區域內設備制造業體系龐大的堅實基礎,振興裝備制造業,以市場化促進經濟結構的加快調整;二是加快中西部農業規?;?、專業化和機械化發展,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將中西部地區建設成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三是充分利用中部崛起與西部大開發戰略所提供的政策優勢,加快完善中西部內陸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將中西部內陸地區建設成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四是中西部內陸地區在發展第一、二產業的同時,也要通過加速人力資本投資與科技研發投資,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與技術水平,最終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形成現代化的產業體系,與沿海地區協調發展。最后,要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必須促進沿海內陸地區的合理分工,減少重復建設與資源浪費,從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等方面全方位推動地區間的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建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統籌機制來促進區域間橫向的經濟聯合與協作。一是堅持以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為引領,調整區域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促進區域間相互協作分工;二是要統籌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發展,將發達地區先進的技術與欠發達地區豐富的勞動力、土地、能源等資源相結合,在生產過程中根據區域特點合理分配產業鏈,建設合作產業基地。

(二)促進綠色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協調

在經濟發展由高速度轉為高質量的新時代,綠色發展不僅是出于環保的需求,更是當下發展高質量經濟、未來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保證。因此,我們的區域發展政策必須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首先,實現傳統產業的綠色轉型。一是必須加速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實現從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轉變,發展綠色低碳循環型經濟;二是要大力發展綠色產業,與傳統產業相比,綠色產業的優勢在于生產過程中投入了更少的自然資源,產生了更少的廢棄物,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保護和改善了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將為內陸地區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大力發展綠色技術,傳統的技術創新將重點主要放在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生產資源投入上,綠色技術創新將重點放在減少環境污染、開發新能源、資源循環利用上(20)何愛平、安夢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綠色發展思想的科學內涵與理論創新》,《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期。。其次,為了協調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還需要建立健全相關生態法規。一是針對“跨界污染”問題,必須建立跨區域、跨流域的共同治理機制,加大對全流域環境污染企業的監管監督,建立嚴格的生態環境準入標準,推動上下游生態環境的共建共治;二是針對“污染轉移”問題,按照區際公平、權責對等、試點先行、分步推進的原則,不斷完善多元化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三)形成開放新局:擴大內陸地區的開放程度

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不斷擴大開放程度,才可以促進經濟快速發展。開放程度的擴大,一方面可以吸收發達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生產經驗,吸收更多的人力與物質資本;另一方面可以拓寬產品的銷售市場,擴大生產規模。新時代,中國經濟要持續發展必須在堅持沿海地區持續開放的同時,充分利用我國內陸地區靠近中亞、歐洲的地緣優勢,進一步擴大內陸地區的開放程度?!敖z綢之路經濟帶”給長期開放程度不高的內陸地區帶來了一個開放的新機遇,應以此為契機,全面發掘中國與廣大新興市場國家之間潛在的互補互利機會,全面深化與新興市場國家及區域經濟體之間經濟貿易、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合作關系。首先,要加強內陸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克服內陸地區由于交通不便帶來的物流成本劣勢。其次,內陸地區要轉變發展觀念,把區域開發的重點集中到完善區域開放經濟發展基礎和條件、優化開放經濟發展環境上,打造良好的開放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先進技術與高層次人才,助力快速發展,縮小沿海與內陸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四)實現共同富裕:縮小地區間經濟發展差距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要求我們在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必須貫徹共享發展理念,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必須縮小我國區域間的經濟發展差距。首先,協調推進黃河流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充分利用各地區不同特點和發展優勢,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其次,推動東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的均衡化,給予中西部內陸地區更多政策支持,加快其基礎建設投資,在內陸地區構建一個交通方便、環境優美、資源充足的宜商宜居環境,吸引沿海發達地區與國外資本到內陸地區投資,吸引高層次人才在中西部內陸地區創業,只有內陸地區獲得充足的人力資本、物質資本投資,內陸地區經濟才可以快速發展,逐漸實現內陸與沿海地區的經濟協調、共享發展;最后,推動沿海與內陸地區公共服務的平等化,堅持將區域協調融入共享發展的維度,讓東中西部地區人民可以享受平等的高質量公共服務,要促進內陸地區教育、醫療、衛生、支農、環境保護等公共服務領域的快速發展,滿足中西部地區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實現區域間協調共享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猜你喜歡
內陸地區沿海地區中西部
“天宮課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點燃航天夢
影響防城港市沿海地區母乳喂養相關因素分析
讓航天夢想在中西部地區揚帆啟航
海陸風對廣東沿海地區秋冬季污染物的影響研究
農民工回流釋放中西部崛起積極信號
北京冬奧會背景下沿海地區冬奧項目發展的研究
中部內陸地區風電行業發展現狀及信貸風險管控
內陸地區:創新鏈視角下的科技成果轉化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場人才保衛戰
論山東省內陸地區縣域經濟綜合評價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