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性化護理改善精神障礙患者行為障礙分析

2020-12-20 15:59王玉佳李海霞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56期
關鍵詞:行為障礙精神障礙個性化

王玉佳,李海霞,楊 慧

(濰坊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三科,山東 濰坊 261000)

精神障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可引起患者行為障礙,包括意志缺乏、精神運動性抑制型、意志減退型以及意志增強型等,不同的精神障礙患者出現的行為障礙不同,不僅需要藥物治療,還需要重視護理工作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個性化護理是針對患者的個人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并實施,將其應用在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中,分析其改善患者行為障礙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照組36例患者,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別為20例、16例,年齡范圍21歲~54歲,平均(37.5±4.6)歲;觀察組36例患者,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別為19例、17例,年齡范圍23歲~55歲,平均(36.9±4.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方法:嚴格按照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流程工作,即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落實心理疏導、指導并監督患者用藥等。

觀察組個性化護理方法:(1)飲食行為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對不進食、拒絕進食以及暴飲暴食患者展開綜合評估,采取喂食、勸食等方法對患者實施個性化干預,必要時可按照醫囑采用鼻飼方法處理;對于暴飲暴食的患者或者有搶食行為的患者,則需要采用單獨進食的方式進行護理,對其進食量進行嚴格控制[1]。(2)睡眠行為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為有失眠行為的患者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并從心理上對患者進行疏導,消除不良情緒對患者產生的影響;對于比較吵鬧的患者要安排單獨病房,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處理。(3)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護理熱源需要了解患者的個性、掌握患者病情以及文化程度等基礎資料,在這個基礎上制定心理支持方案,告知患者疾病基礎知識、治療方法、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同時,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要予以及時解答,在不影響治療的同時滿足患者個性化需求[2]。此外,還要注意與患者溝通的方式與態度,保證護患輥系的和諧性,使患者接受護理干預。針對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出現的緊張以及恐懼情緒,需要及時進行有效疏導。在此基礎上,對患者合理的護理需要需要最大限度的給予滿足,在此基礎上,多給予患者一些鼓勵及安慰,使患者能夠具備康復的信心。與此同時,護理人員在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學會換位思考,要能夠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針對患者的疑惑要做到耐心解釋、耐心傾聽,必要時給予幫助。對于患者痛苦的內心體驗需要給予充分的了解,若患者出現心理壓力過大而自身無法消解的情況,一方面需要給予必要的精神支持,另一方面需要給予足夠的心理疏導,在此基礎上,使患者內心的矛盾沖突能夠得到有效化解,確?;颊咴诮邮苤委熯^程中能夠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4)要針對患者的精神疾病癥狀做好護理工作。正式開始護理工作之前,責任護士需要先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包括患者的病程、發病原因,以及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在此基礎上,合理評估患者病情,針對患者發病后出現的暴力、抑郁或過度興奮、焦慮等方面的臨床癥狀需要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護理,以此為前提,使患者的精神疾病癥狀能夠得到有效緩解。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ADL和CCMD評定結果。評定依據是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患者情況觀察量表。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后,ADL評定結果為(35.01±2.97)分,CCMD評定結果為(36.94±2.31)分。對照組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后,ADL評定結果為(42.06±3.03)分,CCMD評定結果為(42.85±2.57)分。兩組患者在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ADL和CCMD評定結果對比分析,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從現階段精神科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多數精神障礙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精神活動異常的問題,其中,不僅包含常見的情感活動異常以及行為活動異常,與此同時,也包括意志活動異常以及認知活動異常,通常情況下,精神障礙患者都具有較強的個性化表現。除此之外,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對于治療的態度以及疾病的認知,也會因個體情況的不同而出現較大的差異,患者的病程、年齡性別、個性、受教育程度的都會影響患者接受治療的態度。以往,在針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多數情況下采用的都是常規護理模式,但是,這種護理模式只能為患者提供基礎的護理需要,很少考慮患者的個體情況。相比之下,個性化護理方式更重視從患者自身的情況出發來為開展護理工作,強調給予患者更多的人文關懷,在此基礎上,使患者在康復期間能夠接受到更到位、更貼心的護理。

精神障礙患者的病程較長,需要長期服藥治療,并且容易反復發作,而精神障礙對患者的行為會產生嚴重影響,不同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行為障礙,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對此,需要實施高效的護理干預,改善精神障礙患者的行為障礙。個性化護理是針對患者個人性格、病情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制定護理方案的一種護理模式,將其應用在改善精神障礙患者行為障礙的護理工作中,可取得顯著效果。這是由于個性化護理可針對患者出現的失眠、焦慮、暴利、飲食異常等行為實施干預,做到從心理、生理以及社會等方面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關心患者,緩解患者身體上的不適,并且消除負面情緒,達到減輕患者身心痛苦、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目的[3]。護理人員在正式開始護理工作之前,首先要對患者的個體情況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在本文的研究中,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ADL和CCMD評定結果的分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并且P值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個性化護理在改善精神障礙患者行為障礙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不僅能夠使患者對自身疾病錯誤的評價和認知得到有效糾正,與此同時,還能有效轉化患者自身的行為方式,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在此基礎上,使患者對挫折的耐受力以及治療的依從性能夠切實得到提升,進而真正實現患者整體生活質量的提升,為患者精神癥狀的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基于精神障礙患者行為障礙產生的不良影響,在治療期間為患者提供個性化護理,提高護理的針對性,進而改善患者的依從性,使其配合護理工作,最終實現改善其行為障礙的護理目標,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行為障礙精神障礙個性化
自擬醒腦湯聯合體外反搏治療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的效果
超聲心動圖評價酒精所致精神和行為障礙患者心臟形態及左心功能的應用價值
老年阿爾茨海默病伴有精神和行為障礙采用奧氮平聯合多奈哌齊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堅持個性化的寫作
奧氮平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伴發精神障礙臨床觀察
新聞的個性化寫作
常做噩夢要當心快動眼睡眠行為障礙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奧氮平治療對改善老年癡呆精神行為障礙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
聯合用藥治療偏執性精神障礙的臨床經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