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衢州話和普通話的位移性趨向范疇對比研究

2020-12-21 03:50楊洋
關鍵詞:衢州對比研究方言

楊洋

摘 要:本文以動趨式的概念語義結構為對比框架,整理了衢州話中常見138個動詞的趨向表達,與普通話進行對比,探究了衢州話和普通話在位移性趨向范疇中的異同。衢州話和普通話在概念語義要素“襯體”和“移動路徑”的表達順序上存在差異,且在用趨向補語表達“移動路徑”時,衢州話比普通話的表現形式更復雜。

關鍵詞:衢州;方言;動趨式;位移性趨向;對比研究

動趨式是由“動詞+趨向補語”構成的句法結構,表達“跑上”“跳下”等運動事件。王宜廣和宮領強重新分析了漢語動趨式的概念結構,指出漢語動趨式包含五大概念語義要素:參與者要素,空間要素,運動要素,路徑要素以及主觀視點。參與者要素還包括主體(即運動的物體)、襯體(主體的背景)和使事(致使事件中的動作發出者)??臻g要素指趨向性動作發生的空間,運動要素指動作本身,路徑要素則主要由趨向補語來表達,顯示運動的軌跡,主觀視點則主要出現在復合動趨式中,由趨向補語“來/去”附加在其他趨向補語之后表達。

借助這五大要素,王宜廣和宮領強(同上)還重新分析了漢語動趨式的語義要素,根據語義功能將動趨式劃分為位移性趨向、狀態性趨向和時體性趨向?!拔灰菩在呄颉笔腔绢愋?,指主體相對襯體發生的位移變化,表達趨向范疇的原型范疇。目前國內對位移性趨向的相關研究包括功能、配價、認知、習得等,體現出了重現代漢語和重應用研究的特點,但是對不同語言/方言的動趨式對比研究則有待加強。

衢州話屬于吳方言中的金衢語系,相較普通話而言,在位移性趨向的范疇表達上有明顯不同。本文將借助其他學者對位移性趨向范疇的相應概念語義結構的研究框架,在衢州市檔案局和衢州市檔案學會統計的基礎上,分析衢州話中常見138個可表達趨向范疇的單音節動詞,與普通話進行對比,探究二者在位移性趨向范疇的語義結構和表現形式上的異同。

一、 概念語義結構上的異同

根據位移變化的力量來源,位移性趨向可分為自主位移事件和致使位移事件。自主位移事件中,位移動作的主體同時也是動作的力量來源;致使位移事件中,動作的力量來源為使事,而非動作的主體(王宜廣,宮領強,2017:29)。

(一)自主位移

自主位移事件中,普通話的動趨式概念結構原型為“主體-運動方式-運動路徑-襯體”,其中主體多為有生命的個體,運動方式則主要由可自主移動的動詞來表達(走、跑、跳、跨等),運動路徑為趨向動詞,襯體為表空間處所或為主體位移提供參照的事物(同上),如例①:

衢州話和普通話在基本概念語義結構上主要有兩點不同:(1)表達“運動方式”的動詞有差異;(2)運動路徑和襯體的表達語序不同。

首先在自主位移事件中,衢州話中表“運動方式”的動詞和普通話的動詞不完全對應,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和文言色彩。如普通話中的“跑”對應衢州話的“逃”,“跳”對應“縱”,“追”對應為“蹩”等。不過,受普通話普及影響,現在衢州話中某些表示自主運動方式的動詞已和普通話相同,除音調仍有差別,用字基本和普通話中的動詞相同。即普通話中的動詞可能對應衢州話中的一種或幾種的表達,如“跳”在衢州話中已經可表述為“跳”或“縱”,這兩種表達在衢州話中不管是語義還是用法上都非常相似。

其次在運動路徑和襯體的表達語序上,衢州話中不存在完全對應“運動方式+運動路徑+襯體”的概念語義結構。比如說上文例①中的句子,在衢州話中表述為:

由例②可見,衢州話在表達自主位移事件時,由趨向補語表達的“運動路徑”并非像普通話例①的“進”那樣位于襯體“教室”前面,而是位于襯體后面,并且在描述整個位移事件時,襯體的前面需要添加介詞“到”,與后面表運動路徑的趨向動詞形成一個框式結構,凸顯襯體。

(二)致使位移

普通話中,在表達致使位移事件時,基本概念語義結構根據襯體的不同,主要分兩種:一種為“使襯體”,概念語義結構為“使事-襯體-致使方式-運動路徑-主體”;另一種“把襯體”,概念語義結構為“使事-把主體-致使方式-運動路徑-襯體”。衢州話在表達該類事件時,基本概念語義結構和普通話相似,但在襯體的具體表達形式上存在差別。

對應普通話中的“使襯體”(例③),衢州話的表述為“他從屋里頭拎出一只包來/拎出來一只包”。衢州話中,襯體中包含的方位詞“里、上、下”等后面必須要添加“頭”字,且在運動路徑“出”或主體“一只包”后面也必須添加趨向補語“來”或“去”。

對應普通話中的“把襯體”(例④),衢州話中基本概念語義結構大體一致,但是在具體表述方式上為“我拿/擔包拖過河去了”。即普通話中的“把襯體”,在衢州話中對應“拿襯體”或“擔襯體”,并且運動路徑并非由簡單的黏著式趨向補語(動詞后緊跟的趨向補語,如拖-過)表達,而是由分離式的復合趨向補語(動詞和趨向補語分開,如拖過……去)表達,需要在“襯體”后面添加和表達運動方向主觀視點相關的“來/去”,導致語義概念結構并不完全相同。

二、表現形式上的異同

從2.1和2.2的分析可見,衢州話和普通話在運動路徑的表現形式、即趨向補語的使用上存在差異。

(一)構成復雜程度的異同

趨向補語(又稱趨向動詞),根據構成的復雜程度,可分為簡單趨向補語和復雜趨向補語(陸儉明,2002)。普通話中,簡單趨向補語包括“上、下、進/入、出、回、過、起、開”,這類趨向補語既可跟在動詞后形成動趨式,也可單獨使用,還可同表主觀視點的“來、去”組合,進一步形成復合趨向補語,包括“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過來、起來、開來”以及“上去、下去、進去、出去、回去、過去”。

衢州話中簡單趨向補語基本不存在,幾乎所有位移性趨向范疇均由復合趨向補語來表達。比如在衢州話中,并不存在完全對應普通話例③和④的句子,如需表達相同意思,那就必須在表具體移動路徑的趨向補語后加上“來”或“去”,如“拎過去”(對應例③),“拖到河那邊去”(對應例④),這點是衢州話與普通話在動趨結構的表現形式上最明顯的差別。也就是說衢州話在表達位移性趨向范疇時,移動路徑后必須要添加和說話人相關的主觀視點,以“來/去”表達。

此外衢州話中表位移性趨向范疇的動趨式存在一種動詞疊詞的構式,即VVC結構,如“逃逃走”“跌跌去”等,但這種構式在普通話中很難看到。

(二)各類位移中的異同

王宜廣、宮領強(2017:41)根據普通話中的位移性趨向,將趨向補語劃分為兩種:從終點到起點,以及從起點到終點(如趨向補語回)。在起點到終點的大語義框架下,又可以根據主體在空間上的位置變動,可分為發生在豎直空間(上、下)、水平空間(過、上)和三維空間(出、進、過)的變化。衢州話中這三種方向上的位移變化都可以找到相應的趨向補語,表達同樣的位移方向。但就如3.1中討論的那樣,衢州話中所有和普通話里“上、下、過、進、出、回”相對應的趨向補語,都必須后接趨向補語“來/去”。

并且,我們通過梳理了138個可表達趨向范疇的單音節動詞及相應的動趨式,發現衢州話中還有“起,開,掉、牢、倒”也可作為趨向補語使用。和常見趨向補語不同,這五個趨向補語都具有簡單形式,構成動趨式時不需要添加“來/去”,可直接構成“爬起、撬開、敲(音同克凹)掉、抓(音咔)牢、摔(音抓)倒”等表達,且當這幾個補語和“來、去”組合時,只能和其中的一個組合,比如“起-起來,開-開來,掉-掉去,牢-牢來,倒-倒去”。

三、結束語

本文借助動趨式的概念語義結構研究框架,整理了衢州話中常見的動趨式,與普通話進行對比,探究二者在位移性趨向范疇中的異同。自主位移事件中,衢州話中的動趨結構為“運動方式+襯體+運動路徑”,和普通話的概念語義結構不同;致使位移事件中,衢州話必須在“襯體”后添加表主觀視點的“來/去”。即衢州話中基本不存在簡單趨向補語,“起、開、掉、牢、倒”則是例外,可作為簡單趨向補語和部分動詞組合。

參考文獻:

[1]方迪.現代漢語動趨式的顯赫性及擴張效應[J].世界漢語教學,2018,32(2):229-240.劉廣和.說“上_2、下_2……起來_2”──兼談趨向補語、動趨式[J].漢語學習,1999(2):3-5.

[2]王宜廣,宮領強.動趨式的事件表達及概念語義結構分析[J].語文研究,2016(3):44-51.

[3]王宜廣,宮領強.由意義到形式——漢語動趨式的功能轉向[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7.

猜你喜歡
衢州對比研究方言
衢州爛柯山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滲透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試析陜西方言中的[]與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個講方言很重的老師是種什么體驗?
詩歌里的低訴,蒼涼中的守望
模因論視角下的英漢網絡語言對比研究
漢藏數詞對比
傳統中藥學與生藥學的對比研究
偃師方言里的合音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