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歌唱教學中提升識譜能力的研究

2020-12-21 03:50趙文君
關鍵詞:歌唱教學小學音樂

趙文君

摘 要:在小學音樂課歌唱教學中,歌唱方面的教學是最為基本的內容,在音樂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想要真正學好歌唱,識譜是最關鍵的一步。從當前教育現狀來看,小學音樂識譜能力教學在歌唱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師生之間因為缺乏溝通互動,導致學生的興趣并不高漲,識譜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本文將針對四個教學方面著重研究如何提高學生在歌唱教學中的識譜能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歌唱教學;識譜能力

在傳統的歌唱教學中,音樂教師大多更加關注歌曲演繹方面的培養,往往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產生了一定的忽視,這就導致了理想的教學目標無法達成。因此,音樂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要充分意識到識譜教學對于歌唱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對音樂的理解程度,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歌唱教學。本文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不同教學方法下對于小學生識譜能力的影響。

一、從興趣出發

對于小學生而言,識譜是比較陌生枯燥的,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趣,會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導致喪失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歌唱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有意識地培養小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對識譜的學習。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有著抽象的思維模式,對于任何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培養他們對于識譜的興趣。一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由教師主導,而是選擇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交流,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習音符時,教師可以制作“音樂樹”,將寫好音符的水果卡片放置在“樹枝”上,開始游戲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水果卡片的音符高低去擺放再將其唱出來。再例如,在學習節奏時,如果小學生對于音符沒有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形象的描述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一段旋律中有很多小節,每個小節中的時值都是相同的。老師可以將旋律比作小火車開來,每一個小節為一節火車車廂,音符便是貨主上載著的貨物。如果每節車廂的貨物都要相同,請小朋友,將你認識的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填在小火車的車廂當中,并且將其讀出來。

此外,教師還可以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將小學生對識譜的學習興趣做進一步的刺激。例如在學習《蒲公英》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準備好《蒲公英》的歌譜的圖譜視頻,然后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邊看邊學習。根據高低不同的蒲公英結合音符的高低唱一唱,幫助學生在演唱中掌握音高的位置的判斷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帶動了整個音樂教學課堂的氛圍,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識譜的學習興趣。

二、唱譜方面學習的研究

對于剛接觸音樂教學的小學生來說,唱譜是一條通往音樂學習的必經之路。在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很容易出現開小差的情況,而通過唱譜不僅能夠讓他們可以鞏固已經學習的內容,還能夠更好地把握音高的變化。樂譜的音符只是符號,而通過唱譜可以將符號變成音樂。通過唱譜,教師可以不再只是枯燥地進行講解樂曲該如何處理,學生通過唱譜就能夠體會相應句子之間的情緒對比。例如,在學習《大鼓和小鼓》這首歌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敲鼓的方式,讓學生通過邊唱邊模仿敲鼓。分組比賽時,哪一個學生能準確、迅速地判斷大鼓和小鼓的音高差異。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將旋律樂句的不同音高找出來,并且通過唱譜進一步加深了對歌曲的印象,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識譜能力。

另外,在唱譜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方面,幫助學生做到正確的唱譜。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在唱譜時要學會打節拍。一般情況下,剛學習唱譜時如果不會打節拍而只是一味地進行唱譜,那么很容易造成節奏有些混亂的情況,因此建議在唱譜的同時需要打節拍,一般是用腳或者是手來打拍子。其次,在唱譜時建議加入相關的樂譜記號。在唱譜時如果只是唱音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偏離的,可以將各種記號也加入到唱譜當中,例如針對跳音就需要唱得短些,相反,對重音就需要唱得強些,連音就需要唱得連貫一些。另外,唱譜還要做到情感的表達,要意識到唱譜不是呆板、程序化地將音符表現出來,而是需要具有靈動性。最后,唱譜時要盡量保持音色一致,避免出現聲音的忽大忽小、忽強忽弱。

三、節奏學習方面的研究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加入節奏體驗的方法是一種比較常見且十分有效的識譜教學方法。在識譜教學中,教師通過指導小學生對唱區對應的音進行了解把握,做到將音樂的節奏做到合理把握,有利于學生識譜能力的提升。學生也可以通過樂譜了解音樂節拍所呈現出來的強弱規律,進一步加強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對于節奏方面的學習,可以主要從以下三種方式進行。

第一種方式,可以將節奏融入到音符訓練當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三組,每組分別用2/4節拍發do、re、mi的音符,用不同的節奏發聲,等到學生已經熟練以后進行小組之間的統一合練,形成多種節奏的效果。通過讓學生參與到其中,做到真正地掌握節奏,激發學習興趣。

第二種方式,可以讓學生通過肢體語言來感受節奏。課程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基本的節奏動作,如X和XX兩種節奏來訓練學生。教師可以通過敲鼓的方式擊打節拍,如拍打一次,代表X,就讓學生根據節拍走一步,拍打兩次,代表XX,就讓學生根據節奏連續走兩次。學生通過這種方式逐漸可以掌握到節奏和步伐相結合的情況,感受到樂譜學習的樂趣。當學生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節奏對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并講解,讓學生感受到節奏的重要性。

最后一種方式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一些簡單的名句來感受節奏。例如在2/4節拍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2/4 X X丨XX X丨XX XX丨,加入人名或者對人物的稱呼。當學生熟練以后教師也可以采取變換語速和音量來對學生進行訓練。通過以上練習,可以幫助提高學生對節拍的掌握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感受豐富的學習內容,還可以通過對多種節奏的訓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節奏感。

四、歌唱中視聽唱的結合

小學生在獲取信息的時候,視覺層面的獲取占據比例最大,視覺獲取信息在歌唱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的特點,將音樂以及相關圖片或者動畫結合在一起,合理地應用到識譜教學當中,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視覺,還能夠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小貓圓舞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其中固定的音樂節奏,讓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做加強訓練。與此同時,教師可以使用聽唱法進行視唱曲譜,找出與訓練的節奏中不同的地方,這就是小貓的躲藏之處。不僅帶動了整個課堂的活躍度,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再比如在學習《白云》時,繪制出高低不同的云朵代表了音樂的旋律高低,學生可以對聽覺進行訓練,創編簡單的歌詞代替旋律模唱。另外,從圖譜入手,還能進一步增加音樂教學的有趣程度,幫助學生更快地識辨出樂曲的曲式結構。在學習《鉆山洞》的過程中,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連用存在一定難點,教師可以采取適當的方法通過多媒體的展示,來克服教學中存在的難點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反復學唱,發現具體存在的問題并加以修正,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歌唱學習。

綜上所述,在小學歌唱教學中,識譜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學習音樂的基礎內容,教師應當根據小學生目前階段的理解能力,采取適宜的方法來進一步開展歌唱教學,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當然,以上四種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特點選擇其中一種或者多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輔助教學,進一步刺激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識譜能力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邱玲賢.點擊識譜教學,開啟音樂之門[J].華夏教師,2018(12).

[2]王婷.小學音樂識譜教學的幾點思考[J].漢字文化,2017(21).

猜你喜歡
歌唱教學小學音樂
讓學生快樂歌唱
聆聽,讓生命如花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新時期歌唱教學三部曲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新課程背景下歌唱教學方法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