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生聽說能力培養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2020-12-21 21:49潘立穎
視界觀·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聽說能力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潘立穎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聽說讀寫是四項重要的基本能力,也是開展語文教學實踐的重要手段,教師必須要充分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教學,通過有效手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們的聽說能力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開展策略,希望能夠語文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支持。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聽說能力;教學策略

通過學習語文,學生們的人際交流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口語交際是語文的重要作用,也是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重要要求[1]。學生們必須要培養自身的聽說能力,首先要能聽懂別人講的話,其次要能說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必須要加強對小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讓小學生能夠順暢的與其他人進行交流,充分運用語文知識于生活之中,并且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加強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一、培養學生“聽能力”的教學策略

聽能力屬于一種接收信息的能力,我們要充分考慮到被動輸入機制,從而探究培養策略。小學生年齡尚小,對于事物的了解不夠全面,對于語言信息的加工接受理解能力也存在局限,只有提高聽能力,才能夠讓學生們更多的接收信息,從而增強對于內容的理解[2]。與此同時,聽能聽教學的有效性也取決于教師的表達性,要在語文課堂上盡可能的用清晰的話語傳達信息,立足于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開展聽教學,契合學生的心理特征,為學生的輸入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是聽的主體,其需要主動接收外界輸入的語言信息,才能夠更加容易的開展聽力訓練。要激發學生的傾聽興趣,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進行考慮:

首先,要重視情境創設,激發傾聽興趣。聽雖然是一種被動的內容,但是能否聽進去聽得懂則取決于主體的態度,教師要重視情境創設,選擇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開展教學,增強傾聽內容的主題鮮明性。與此同時,教師要注重自己的語調,增強說的幽默性和親切性,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們增加聽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教學資源開展聽能力的培養,選擇一些合適的音樂作品和詩詞朗誦,增強語文教學感染力。

其次,要細化教學目標。在聽能力的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要充分意識到聽不僅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3]。要意識到習慣培養的長期性,教學目標應當切合實際,按照小學語文低段、中段和高段學生的差異設定目標,逐步讓學生養成專心用心的傾聽習慣。

第三,加強傾聽訓練。聽力訓練大部分局限于英語教學之中,然而,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聽力訓練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這是社會所普遍忽視的一項內容。教師必須要充分結合小學語文知識標準,不斷探索傾聽培養內容,加強學生對于聽力訓練的正確認知,例如,可以組織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讓學生通過傾聽教師的聲音書寫漢字,也可以借鑒英語聽力教學方法,在不提供文本對照的情況下,讓學生傾聽散文、詩歌等等,提高口頭表達模式,從而提高聽能力。

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策略

當學生能夠順利的傾聽之后,就需要用嘴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因此,說屬于信息的主動輸出機制,教師要從專業的角度培養學生的能力,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構建輕松活躍的課堂,讓學生想說。說具有主觀能動情緒,是學生們思想的主觀表達,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學習,讓學生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意識。因此,教師要以和藹可親的精神狀態面對學生,鼓勵學生自由溝通和交流,讓他們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想說就說[4]。一方面,學生所說的內容要符合課堂教學主題,例如,可以鼓勵學生們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對其他同學的看法進行評論,從而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說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另一方面,學生們所說的內容要與課程內容有相關性,不能過度的發散思維,否則會偏離教學內容,言之無物。

其次,要綜合整理語文教學資源,鼓勵學生多說。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們的溝通和交流比較少,教師的主體地位比較強,學生往往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位置,教師成為了知識的權威,輕易的就判斷了學生們的對錯,更容易導致小學語文課堂一言堂現象,課堂氛圍比較沉悶,學生們能少說就少說,甚至害怕教師的提問和點評[5]。必須要充分改變這種狀況,重新界定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系,要統籌語文教學資源,把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要盡可能的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自己則應當起到一個引導性的作用,從而讓學生多說。

最后,多方主體合理評價,讓學生會說。當學生樂于表達自己并且說話時,教師需要正確評價學生們的能力,及時查漏補缺,幫助學生們找到缺陷,不斷提升自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評價往往是由教師完成的,這種評價具有主觀性,比如背誦是否正確、發音是否準確,都由教師說了算。一些教師認為說的差的狀況,學生家長可能認為說的好,因此,評價要具有多樣性,學生、教師和家長三方共同開展評價,從而實現多方主體的參與,讓學生更加科學的認知自我。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聽說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關系到日常交際和終身學習的有效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不斷探索聽說能力的培養策略,完善培養機制,創設教學情景,細化教學目標,加強教學訓練,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劉淑英.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聽說能力培養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0):112-113.

[2]于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誤區及應對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9(07):94-95.

[3]張秀蓮.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5(05):59.

[4]李麗.淺析小學語文聽說訓練的途徑[J].赤子(上中旬),2015(02):167.

[5]謝志紅.我國八套小學語文教科書內容結構比較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

猜你喜歡
聽說能力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英文電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