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教的威力

2020-12-30 10:08霍貴高
河北教育(教學版) 2020年9期
關鍵詞:樂記樂教雅樂

○霍貴高

孔子認為,美好人格形成的過程是這樣的: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詩來感發對美的向往,禮來確立行為規范,樂來最終完成美好人格的構建。

那么,究竟什么是樂呢?《樂記》中認為,聲、音、樂就像三個臺階,是從低級到高級的關系。人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產生情感,情感出現就會發聲;聲按照一定的美感形式組合起來,就叫音。比如說,我們“啊”的一聲,這叫聲,如果把“啊”按照一定的旋律唱出來就叫音。如果把“啊”唱得很優美,不快不慢,恰到好處,唱出“和”的感覺就是樂。音,是從人心中產生出來的;樂,則是與人們的倫理相通的。在古代,人們的倫理既強調規則,也強調和諧。這個特點跟樂是一樣的。因此,《樂記》認為,知聲而不知音,就是禽獸;知音而不知樂,是一般老百姓。顯然,只有仁人君子才懂得樂。

前幾年,浙江衛視推出的音樂欄目叫“中國好聲音”,欄目的名字起得很恰當。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很多歌手的演唱,確實沒有達到樂的境界,不能叫“中國好音樂”。很多歌手的演唱過于悲傷,或者過于熱烈,或者過求新奇,都不符合古代儒家的溫柔敦厚之旨,有失于和。這種失和的聲音(當然不能叫樂)對人的成長、人格的完善并無過多裨益。試想,一伙青少年在燈紅酒綠中唱著搖滾,肆意發泄著內心的情感,時而眉頭緊鎖、如怨如慕,時而捶胸頓足、悲痛欲絕,對他們的心靈世界有怎樣的影響呢?再想,學子二三,正襟危坐,彈著古琴,唱著《詩經》,對他們的人格形成又會如何?

正是因為樂的巨大力量,中國古代才非常重視樂教?!对姟啡倨?,孔子都彈唱一遍,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钡搅藵h代,獨尊儒術,又把《詩三百》尊為《詩經》,此后,歷代傳誦,不絕弦歌。不過,漢魏以后,樂教低迷,清末民初的新文化運動,又是對樂教的一次沖擊。時至今日,改革開放、經濟大潮、信息科技革命裹挾著物欲,也把很多人帶進了享樂主義的泥淖。網絡提供了無限豐富的視聽資源,多數人選擇的是極欲享受,經年不休。當此時,試問雅樂何在?有多少人還在彈唱欣賞?

面對這樣的社會現狀,教育界應該擔起恢復樂教的重任。我們首先應該做到的是去劣揚善。在學校不播放情感過于悲傷、過于纏綿、過于搖滾的音樂,也要教育學生,少聽那樣的音樂;同時,要精選情感健康、音韻和諧優美的音樂,多播放,多教唱。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學彈古琴、唱《詩經》。

樂教的恢復任重道遠,不過,如今的網絡時代也為此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只要我們認識到位,想學習正音雅樂還是很方便的。

猜你喜歡
樂記樂教雅樂
樂籍西譯:五種《樂記》西文譯本、譯者及其傳播
朝鮮李朝時期宮廷雅樂的傳承與發展
日本雅樂的傳承與流變兼論中國雅樂的價值重構
唐雅樂大曲存辭考略
雅樂的來龍去脈
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改變小學語文教學觀念
《樂記》哲學思想研究的文獻綜述
語文課堂的樂教與樂學
值得肯定的《樂記》兩版本比較研究
論孔子的樂教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