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南芥栽培關鍵技術研究

2021-01-08 07:22王連軍李艷美宋昌梅
園藝與種苗 2020年12期
關鍵詞:草炭篩子擬南芥

王連軍,李艷美,宋昌梅

(1.上海辰山植物園,上海201602;2.黑龍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擬南芥,拉丁名為Arabidopsis thaliala(L.),屬于十字花科擬南芥屬植物,又稱為阿拉伯草、鼠耳芥,在我國山東、內蒙古、甘肅、云南、西藏等省份均有分布,同時在非洲和歐洲也有分布。擬南芥植株矮小,高20~30 cm,生長周期較短,種子多,然而卻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模式植物。

作為重要的模式植物,國內外對其研究報道非常多。將擬南芥的基因轉入水稻中表達,可以提高水稻對水分的利用能力[1],也有對擬南芥中生長素基因開展的研究[2-5],目前,國內外關于擬南芥栽培方法有一些報道[6-9],然而,擬南芥的栽培卻面臨一些問題,比如植株生長特別弱小,花期提前。該文從最基本的擬南芥栽培介質入手,來解決以上問題,可以為擬南芥的栽培提供重要參考價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采用野生型擬南芥為試驗材料。

1.2 試驗方法

1.2.1 擬南芥培養。試驗采用直接點播法,即先用75%的乙醇將擬南芥種子消毒5 min,再用質量分數為0.5%的次氯酸鈉表面消毒,于4℃黑暗條件下放置3 d后,直接點播于不同類型的小型花盆中,并在22℃、光照16 h、黑暗8 h的條件下培養。

1.2.2 傳統擬南芥培養介質。傳統擬南芥栽培介質即為草炭、蛭石、珍珠巖,按照1∶1∶1的比例配置,配好混勻后即可用于擬南芥的培養。

1.2.3 改進后的擬南芥培養介質。改進后的擬南芥栽培介質:草炭、蛭石、珍珠巖,按照1∶1∶1的比例配置,在混合之前,分別將3種介質過80目的鐵篩子,將大顆粒的介質捏碎過篩子,最后不能通過篩子的大顆粒棄用,通過篩子的3種介質再按照1∶1∶1的比例混勻,混勻后即可用于擬南芥的培養。

2 結果與分析

2.1 兩種土壤介質的對照

如圖1A所示,傳統的土壤介質,草炭、蛭石、珍珠巖,按照1∶1∶1的比例配置,配置后顆粒較為粗糙。如圖1B所示,3種介質通過80目的篩子后,土壤介質變得非常精細。

2.2 傳統土壤介質培養擬南芥

如圖1所示,用傳統土壤介質培育的擬南芥,幼苗生長很慢,植株非常弱小,而且在植株生長2周左右就開花,這是非常不正常的。這樣的植株很難收到種子,即使能收到種子,種子也很少很不飽滿,表明擬南芥的生長受到了脅迫。

2.3 改良介質培養擬南芥

如圖3所示,用改良后土壤介質培育的擬南芥,擬南芥種子消毒后,播種于改良后的土壤介質中,1周后,種子萌發成2片子葉的幼苗,在顆粒細小的擬南芥培養介質中,幼苗生長迅速。2周后可長出6個葉片以上。幼苗生長非???,植株生長非常健壯,植株底座較大,3~4周后開始逐步開花,花大果莢多,種子飽滿,相比于傳統介質培養的擬南芥,效果非常顯著。

2.4 多個參數的比較

相同生長環境中,傳統介質培養的擬南芥,平均植株高度為8 cm,此時植株開始開花,距離播種的時間為14 d,單個植株的果莢個數很少,平均個數小于8個;而改良后的土壤介質,平均植株高度為20 cm,此時植株開始開花,距離播種的時間為25 d,單個植株的果莢個數非常多,平均個數為23個,如表1所示。

表1 各種參數數值

3 討論

20世紀90年代,由于擬南芥植株相對較小,種子多,生命周期短,基因組也比較小,便于遺傳方面的分析和操作,因此開始被研究者作為首選模式植物,2000年,擬南芥全基因組測序完成,迄今為止,關于擬南芥的國內外學術論文達到5萬篇以上。然而擬南芥的生長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土壤介質、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狀況等,該文為了探索擬南芥生長的主要影響因素,采取控制變量法,即把土壤介質作為主要因素,同時控制其他因素如濕度、光照、溫度等條件不變。從研究結果來看,改良后的土壤介質,擬南芥生長較快,植株健壯,種子飽滿,這表明土壤介質是擬南芥生長的重要因素。改進后的土壤介質,可解決擬南芥植株矮小、早開花等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猜你喜歡
草炭篩子擬南芥
問題篩子“鏈”著問責篩子
施加發酵甘蔗渣對番茄穴盤育苗基質的影響
說話前,請用這三個篩子過濾一遍
不同草炭配制基質對草莓高架育苗的影響
擬南芥
口水暴露了身份
臉大
不同基質配比對草莓根際微生物的影響
一株特立獨行的草
三個篩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