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商科人才需求與培養

2021-01-13 19:04張樂融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1年1期
關鍵詞:通才商科青年教師

□文/ 張樂融

(山西工商學院三牛學院 山西·太原)

[提要] 新時代背景下,技術變革與產業轉型對人才的需求和傳統商科既有的培養體系存在供需結構的沖突,新商科應運而生。本文探討新商科產生的背景、內涵,同時探討新商科人才需求與通才教育理念的關系,提出新商科通才人才培養對教師提出的挑戰與要求。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演變,云計算、智能技術、大數據等對人們的生活、學習、思維等都產生重大影響。在新技術背景下,商科專業如何發展,如何求變,如何培養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成為值得研究的話題。

一、新商科產生的背景及內涵

商科教育與商業市場經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傳統商科是以工業經濟為背景的,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人類社會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經濟的出現改變了商業發展的環境,也催生了許多新型學科。自2017年提出新工科之后,在現有商科的基礎上,為了滿足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提出了新商科這一概念。2019年3月,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在上海對外貿易大學召開了年度第一次會議,會上第一次針對新商科的概念、內涵和路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

(一)新商科是一種交叉融合學科,需要工科、理科與傳統商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傳統商科教育是在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基礎上設計形成的,注重學科的分類、獨立、封閉和自成體系。但新時代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及在商業領域中的運用,促使產業結構發生調整和變革,催生了新的技術和技能需求,這種需求急需工科、理科重新與商科進行交叉與融合。

(二)新商科需要商科教育與產業之間的產學進行深度融合。傳統商科教育與企業的合作并不緊密,通過調查發現,高校雖與企業有校企合作,也有實習實訓基地,包括有頂崗實習等合作形式,但這些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或者短期的實習不能滿足學生提升技能的需要,或者不能立即滿足企業生產實踐的需要,人才供求脫節,供需結構矛盾逐步凸顯。技術變革導致知識信息更新速度加快、產品更新換代頻率升高,要求企業發展、轉型和升級的速度加快,因而不斷對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而傳統的校企產學合作不能快速滿足這些新要求,尤其是無法提供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術的人才。

(三)新商科需要不同領域的跨界融合。傳統商業時代,行業和行業之間存在技術壁壘,有明確的界限。在互聯網背景下,行業與行業跨界融合,行業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傳統單向型企業向綜合型、平臺型企業轉變,催生出很多新崗位、新職業、復合型工種崗位,這就要求新商科教育也進行相應的交叉和融合,并且在未來促使商業與更多行業交叉融合。

二、新商科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現代信息技術改變了商業模式和產業結構,也對人才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數字經濟迫切需要一批具備復合型特征的新商科人才,他們能夠掌握運用數字商業規律、具有全球視野和數字商業價值觀、能將多種思維交叉融合、智商情商雙高、知識技能跨界復合、終身學習持續發展等,能夠不斷為商業轉型升級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傳統商科以職能為導向,而新商科要以行業為導向培養跨學科復合型人才,例如金融科技、云營銷等。因此,新商科要增加數字經濟時代賦予商科的新內涵,對新商科人才需求要有更清晰的認知。

(一)知識層面。傳統商科一直以來以單一學科為教學前提,以職能為導向,培養出來的是具有單一技能或專業素質的專門人才,如人力資源管理專員、會計、銷售人員等。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要求人們不僅要具備專業技能、管理技能,還需要具備與時代相適應的數字技能,成為兼有多種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同時,為了避免理論教育與生產實踐脫節,培養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快速適應新時代產業和企業發展的需要,產業和教育必須進行深度融合。產教融合對新商科教育出的人才要求更高,不僅要具備學科專業知識,還要懂得相應的行業知識,比如高校通過建立行業學院等方式,使人才培養更加精準適應人才需求。而行業與行業之間的交叉融合會出現很多復雜多變的新局面,因而要求新商科培養出來的人才同時具備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能夠通專結合,融會貫通。

互聯網縮短了各地的距離,加快、加深了商業合作,作為全球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各國之間的合作在進一步加強。為了適應復雜的國際化商務環境,新商科教育還需要進一步加深文化與教育的融合,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商業人才。

(二)能力層面。能力需求方面,主要是由單一技能型向復合型轉變,能將知識融會貫通,有分析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團隊協作能力等。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與商業的深度融合,商業變遷的節奏逐步加快,行業和行業之間的跨界融合加深了商業轉型的復雜程度。同以往相比,商業環境更加瞬息萬變、變幻莫測。面對快節奏和復雜的商業環境,商科人才需要具備很高的情緒管理能力,以緩解壓力、對抗挫折、自我激勵。

(三)素質層面。素質要求方面主要是從專業素質型向交叉型、綜合素質型轉變。

1、關注道德等人文素質的培養。商科和工科、理科之間的交叉融合更容易導致商科教育重視理工科,忽視人文素養的培養。傳統商科教育過分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以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營銷管理等課程為主,忽視人文素養的培養,缺乏文、史、哲、法、道德等人文素質類課程,容易使學生養成利益重于一切的思想,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容易培養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導致學生在未來工作中只顧個人利益而忽視組織利益和社會利益。但是,在數字經濟時代,互聯網每天生成海量數據,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利用海量數據為商業提供了各種機會和利益,但也對用戶個人的隱私和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新商科教育應該更加關注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等人文素養的培養,承擔起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2、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素養。新技術與商業深度融合、行業與行業跨界融合,最終靠的是創新、創業,這是新商科人才的基本素養。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未來,創新仍然是社會發展、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的主旋律。因而要注重對“雙創”精神與素質的培養。

三、新商科理念與通才教育理念的關系

通才教育是在高等教育中以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育。從歷史維度講,通才教育理念源遠流長,通才教育秉承“能力為本、人文為魂、通專結合、重在應用”的教育理念,著力培養具有健康體魄與健全人格、人文底蘊與科學精神、家國情懷與全球視野,具備較強的學習力、執行力和創新力,富有社會責任感、適應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通才教育理念越來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視,通過對企業、行業進行調查,發現通才教育培養出的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發展,數字經濟的發展對新商科的要求,讓具有跨學科能力融合的“新商科”通才人才越來越受社會青睞,新商科的內涵與通才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

四、新商科通才人才培養對教師的要求

在現代化信息背景下,新商科通才人才的培養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要注重產業轉型和技術轉型,只有將兩者融合,才能夠更好地突顯出現代化人才培養的核心。而現代化培養人才的關鍵就是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教師必須要走在社會發展的前沿,才能更好地將兩者融合,培養的學生才能夠適應社會需要。

(一)政策支持、管理改革。隨著近年來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教師數量逐年增加,導致青年教師的比例越來越大,尤其是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比例更為突出。目前,青年教師已成為高校教師的主力軍,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而能力和水平直接決定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如何打造一支高質量、高水平的高校教師隊伍成為各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高校在選拔人才時要注重交叉型人才的引進,同時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引導現有教師學習新技術,更新知識結構,向交叉型、融合型教師轉型,引領帶動更多商科教師轉型成為新商科教師。

培養新商科師資力量,要給高校教師提供實踐機會。尤其對青年教師,大多青年教師雖然熱情高漲,但教學經驗不足,生活閱歷和社會實踐能力欠缺,影響教學的質量,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大多青年教師畢業于學術型院校,知識結構與專業結構單一,缺乏學科之間知識融合的能力。因而要給教師提供實踐機會,學校要和現代企業合作,讓青年教師去電商行業、物流行業等掛職鍛煉,熟悉這些新行業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項,觀察這些行業存在的不足,利用自己的力量來進行完善。

培養新商科師資力量,要給高校教師提供學習機會。對青年教師的進修、培訓、選拔、外出訪問等需要進一步加強重視。比如在選拔提升方面,不能唯論文,評職稱的方式也要進行改善,將創新、綜合實踐能力作為首要條件,而不是單純地總結教學經驗。同時,要思考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體制建設及效能如何發揮出來。

(二)教師自身層面。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更應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學、思、踐、悟”的能力。新商科通才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通才”。

教師應堅持“立德樹人”的理念,具備良好的師德、超強的教學能力、實踐能力、研究能力和服務社會能力,因為新商科人才也需要具備綜合能力才能滿足社會需求。所以,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心理教育的培養,來提高學生的內在修養。新時代的教師,只有將自己的“一桶水”貯滿,才能給學生“一碗水”,時代變化發展非???,教師需要不斷“貯水”,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這就需要教師要具備終身學習的觀念和創新理念。教師要明確培養目標是利用最新知識來服務社會,而不是單純地傳授傳統文化知識。因此,在教材設計方面要有自己的特色。教材設計應該緊跟社會發展,這不僅是商科,還包括其他專業,都應該具有前瞻性。在內容設置上要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以實現國際視野下的中國化,教學重點在于創新,時代在變,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都要變。

教師應參加社會實踐,新商科屬于服務社會型專業,在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還要教會學生服務社會的操作能力。這種能力首先需要教師自己具備,而教師具備這種能力就需要去社會進行實踐。通過身體力行,利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教育學生。因此,對于學校的掛職鍛煉,要認真對待,不能應付了事,要真正融入到相關企業、行業中去,了解市場最前沿信息,掌握基本技能。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其中,新商業的發展也產生了大量生動的案例,要將新案例及時融入課堂,將立德作為新商科的靈魂,講清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不講信用、不守規矩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引導學生誠信經商,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以價值觀塑造和能力培養為核心,樹立正確的新商業倫理觀,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同時,也要突出法律素養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新商科教學的全過程,向學生講清合法賺錢、合法經營的重要性,講清不守規矩、不合法經營雖然可能會帶來短暫繁榮,但卻埋下了巨大隱患,一旦觸發將產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在區塊鏈在信用領域日益得到廣泛運用的今天,企業或個人一旦出現不良信用,則會迅速產生連鎖效應,其后果的嚴重性是超乎想象的。

融入新時代、服務新經濟、打造新商科,立足“專業教育、通識教育、綜合能力提升教育、養成教育”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力培養具有跨學科思考力、能解決復雜商業問題的人才,以適應新經濟、新商業發展的需求,有效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

猜你喜歡
通才商科青年教師
如何指導青年教師上好一節數學達標課
青年教師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沈括:一個通才的治水路
通才,時代的召喚
楊通才:無限眷戀無限情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基于商科人才培養的通識教育課程建設之思考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