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三維考察

2021-01-16 16:29沈秀芳史張麗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思政理論時代

楊 斌,沈秀芳,史張麗

(1.長安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安 710064;2.西安郵電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安 710061)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思政課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使思政課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能力,來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思政課學習需要。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當前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效果與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還不匹配,與其高校公共基礎課的課程定位還不符合,與青年學生思想成長發展的受教需求還不合拍[1]。這使得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成為新媒體時代思政課建設的重要主題?;诖?,本文從教學主體、教學方法與教學機制等維度,探討提升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的路徑,為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一、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維度

第一,從教學主體的維度提升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是基礎。教師隊伍是思政課教學的主體,是思想政治理論的傳播者,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技術應用及更新的核心參與者。新媒體時代,無論網絡技術多么發達、思想政治理論的感染力多么強大,要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離不開教師主體的參與。教師是思政課教學方法創新的探索者,是思政課教學機制完善的參與人。

第二,從教學方法的維度提升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是重點。教學方法的更新是實現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點。新媒體時代的教學方法、手段與傳統媒體時代有較大差異,如何用好新媒體技術,是思政課教師教學必須面對的核心問題。同時,教學方法的轉變,正是新媒體時代思政課教學思路轉變的重點與核心。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為教師創新大學生思政課教學方法提供了新載體[2]。

第三,從教學機制的維度提升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是補充。教學機制是否優化關系到思政課教學的效果,關系到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與能力,關系到合理運用教學技術的效果。為了促使思政課教學方法更好實施,提升思政課教師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力,增強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實現思想政治理論的“入腦入心”,需要進行教學機制的創新與優化。

二、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基于“人才”維度的分析

(一)樹立科學的思政課教學理念

第一,樹立由“單向溝通”到“雙向溝通”轉變的理念。傳統的思政課教學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輸方式,這種方式是典型的單向溝通,引發了課堂抬頭率、聽課率雙低的問題,且容易造成大學生因被動接收知識帶來思想政治理論獲得感降低等問題。調查發現,在950名學習思政課的大學生中,有95.1%的大學生將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列為最不喜歡的教學方式,有85.5%的大學生希望思政課教師能創新教學方式,87.2%的大學生希望教師能了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需要。新媒體時代網絡的互動性特點促使思政課教學由“單向溝通”向“雙向溝通”轉變,應在思政課教師與大學生之間尋求思想理論知識供求的“交集”,促使思政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在思政課教師與大學生之間及時的溝通、互動成為可能,從而提升思政課的抬頭率、聽課率,增強思政課教學效果。

第二,樹立“以大學生為主體、以思政課教師為主導”的理念。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思政課教學離不開教師的主導,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3]。應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教學的重要論述精神,在思政課教學方面改變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式,思政課教師要深入了解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程度,掌握大學生對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價值實現的看法和態度,以及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發展的愿望和要求,并對大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調查,以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需要為目標,根據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努力尋找思政課教學與大學生需要的“契合點”,合理完善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及手段,使思政課教學融入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

(二)提高思政課教師運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

第一,提高思政課教師利用新媒體的學習能力。深入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的重要內容,及時把握思想政治理論的發展方向是思政課教師的重要任務。思政課教師應合理運用各種學習平臺,如“學習強國”APP,及時了解和掌握新時代、新思想的內容,擴充自身的知識儲備量。同時,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教師熟練掌握網絡技術,熟練地應用各種教學軟件,如網頁制作、視頻拍攝與剪輯、圖片處理等,實現教育形式多樣化。

第二,培養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創新思維,首先要培養教師對思想政治理論的興趣,這是進行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創新的基礎;其次要對前人研究的成果加以批判和質疑,對思想政治理論進行科學解讀;再次應掌握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創新能力,將創新后的思想政治理論成果與新媒體技術加以結合,創新思想政治理論傳播的載體、方式與手段,實現理論創新與技術創新的結合。

三、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基于“方法”維度的分析

(一)充分借助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技術

傳統媒體受到時間和地域的影響,有較大的限制條件,如存在知識更新速度慢、互動性差等問題。新媒體則能夠克服傳統媒體的缺陷,但卻面臨信息傳播失真、權威性不高的問題。從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特點出發,可嚴格把關信息來源和渠道,加強對錯誤信息的屏蔽,以提高新媒體傳播信息的可信度,同時可通過將報紙、期刊、講座、領導人的講話等書面形式的資料網絡化,建立專門的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網絡平臺,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論為主題的信息庫等,把思想政治理論融入大學生的生活,以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有機結合,促使高校思政課教學范圍更廣、影響更深、效果更明顯。

(二)在教學中牢牢占領網絡陣地

應深入調查大學生對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理論價值實現的看法和態度、對思想政治理論講述中運用新媒體技術的需求,并根據大學生對思政課教學的要求,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牢牢占領網絡陣地。新媒體時代網絡傳播圈是大學生掌握信息的集散地,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平臺,是大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輿論場。當前,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要牢牢占領網絡陣地,借助專門的網絡平臺,針對思想政治理論,通過專門的網站對大學生進行宣傳和講解,要緊緊抓住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契機,努力把思政課教學的理論性與大學生的的日常網絡生活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在新媒體時代下思想政治理論“入眼入心入腦”。

(三)發揮網絡意見領袖的作用

充分利用網絡意見領袖的優勢,在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中培養專業的網絡教師,通過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內涵進行加工處理,形成通俗易懂的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微博、微信以及各種論壇上發布大量的信息來促進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和接受。網絡意見領袖具有極強的辯論能力,在互動過程中與大學生就思想政治理論的時代內涵進行深入的討論,在加深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的同時,也增強了高校思政課網絡教師的影響力。網絡教師通過發布信息以及與大學生的互動、辯論來引起大學生的關注,引發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深層次的思考,促進大學生精神世界的深刻反省。

四、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基于“機制”維度的分析

(一)完善思政課教學的溝通協調機制

一方面,完善思政課教學工作的“內部”溝通機制。應在使用傳統媒體的教師和使用新媒體技術教學的教師之間實現良好溝通。新媒體時代,使用傳統媒體的教師與使用新媒體技術的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內容等方面存在典型差異。實現兩種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機結合,提升大學生思政課滿意度與獲得感,是新媒體時代思政課教學的重要目標和方向。這要求通過舉辦教學研討會、座談會、講座等形式加強使用傳統媒體技術的教師和使用新媒體技術教師之間的溝通,增強使用傳統媒體的教師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與掌握能力,提高新媒體運用的素質與能力;提升使用新媒體技術的教師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力,促使其對思想政治理論有更深刻的了解。

另一方面,完善思政課教學工作的“外部”溝通機制。新媒體時代思政課教學工作應該從現實世界擴展到網絡世界,思政課教學的任務不再局限于單一的部門,環境的復雜性要求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完善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機制。一是完善高校與網絡信息監管部門的溝通機制。在思政課在線教學工作中,要把握住思政課教學工作的現實性與虛擬性的環境,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控,規范思政課網絡教學活動。二是完善高校與其他思政課教學主體之間的溝通機制。擴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的影響力,需要發揮政府、高校、企事業單位等不同主體的作用,完善不同主體之間的溝通機制。思想政治理論的成功案例、典型事跡孕育在全社會中,各行各業涌現出的先進代表和典型人物,也是思政課的重要案例,部分模范代表也是思政課的教學主體。應通過加強高校與其他主體之間的溝通,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鼓勵其他主體進入高校講思政課,也要鼓勵高校教師走出校門講思政課,從而塑造“大思政”的環境。如在疫情防控中,各行各業涌現出很多的抗疫英雄和模范人物,他們親自參與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救治工作,是疫情防控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他們對疫情防控中的中國精神、中國制度的理解更加深刻。思政課的教學可以通過加強高校與其他主體間的溝通,將先進模范請入課堂,為大學生上一堂生動、鮮活的思政課,促使思想政治理論與鮮活的案例、先進的事跡結合起來,實現思想政治理論進頭腦、進生活。

(二)優化虛擬教學團隊管理機制

第一,明確思政課虛擬教學團隊的目標和愿景。思政課虛擬教學團隊的建立,跨越了單個學校的邊界和單一地區的邊界,實現了聚集優勢教學資源、打造高水平團隊的目標,并有助于教學資源的互通有無,實現思想政治理論在更廣范圍的傳播。在思政課虛擬教學團隊中,應明確思政課虛擬教學團隊的目標和愿景是弘揚思想政治理論,實現思想政治理論的時代價值。在團隊成員內部實現信息、資源、成果的分享與共享,并在實現思政課教師教學水平的個人目標和共同打造高水平教學團隊的組織目標之間進行協調。

第二,選擇有效的溝通技術和渠道。在思政課虛擬教學團隊中,思政課教師以網上交流代替網下交流,有效的溝通是虛擬教學團隊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有助于減少思政課教師因價值認同、文化差異、人生經歷的不同而產生沖突的可能性,有利于實現群策群力。在虛擬團隊中,應選擇實用的、可靠性強的溝通渠道,同時通過完善信息技術設施、保證技術手段更新,來跨越溝通技術障礙。

(三)開創思政課教學工作“全媒體”范式

在思政課教學工作中,在整合各種媒體團隊的基礎上,通過全媒體建立一個大的網絡虛擬團隊。在這個大的虛擬團隊里,各種媒體之間要統一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發布的計劃,共同策劃重點選題,遵循“一次生成,多方發布”的模式。統一的教育內容使得思想政治理論的內涵能夠最大程度地實現最廣泛的傳播。在整個全媒體團隊里,明確不同媒體的定位,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優勢,實現教育價值的最大化。在思政課教學工作中,不同的教育者掌握不同的媒體技術,應通過統一的教育平臺,整合現有的人力資源,建立相對穩定的網絡虛擬傳播團隊,在機構設置、人員匹配、任務分工三個方面實現不同媒體之間的融合。在全媒體框架下,首先整合思政課教學內容。根據思想政治理論內容的不同方面以及大學生接受信息的時間、條件和手段的不同,選擇適合的媒體形式。對學生來說,手機、電腦是最常用的媒體,新媒體時代思政課教學應優先借助手機、電腦等移動媒體,在教學內容上應充分考慮思想政治理論的內容以及大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特點,瞄準滿足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的需要,整合思政課教學內容。其次,協調傳播時間。根據各種媒體集中使用時間段的不同,利用好時間差,把重要的信息在第一時間發出并及時更新信息。再次,整合傳播途徑。根據各種媒體的形式和特點,取長補短,從而達到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優化。

猜你喜歡
思政理論時代
堅持理論創新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神秘的混沌理論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