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大學生“四個自信”培育現狀及路徑探析
——以廣西某高校為例

2021-01-26 12:41凌靜怡
時代人物 2020年35期
關鍵詞:四個自信少數民族培育

凌靜怡

(廣西財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3)

2016年習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第一次提出“四個自信”整體戰略要求。這是我們黨的領導核心首次把“四個自信”作為一個整體思想提出,堅定“四個自信”對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事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意義。青年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者和繼承者,青年學生能否堅定“四個自信”直接關系國家發展的生死存亡,少數民族大學生是我國青年學生大學生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參與未來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的中堅力量,因此培育少數民族大學“四個自信”工作,直接關系到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成長成才與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建設的未來。

研究方法及調查研究數據分析

研究方法

廣西壯族自治區除了漢族以外還有11個少數民族,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壯族人口占廣西總人口約33%,也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本次課題組以廣西某高校為例,隨機抽取該校大一至大四共計450名學生通過問卷隨機抽樣調查。收回有效問卷420份,問卷有效率93.3%。其中,男生169名,女生251名。大一學生90名,占總人數21.42%;大二學生100名,占總人數23.81%;大三學生125名,占總人數29.76%;大四學生105名,占總人數25%。其中漢族學生比例72.62%,壯族學生比例25%,其他少數民族比例2.38%。從政治面貌來看,中共黨員比例9.52%,中共預備黨員比例14.29%,共青團員比例70.24%,群眾比例5.95%。問卷分別從培育現狀、效果以及學生期望三個維度來查找存在問題,探尋培育路徑。

調查數據分析

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大學生對“四個自信”認知不夠全面深入

表1 你了解“四個自信”的內在關系及內涵嗎?

根據問卷調查的數據反饋,共有86.90%學生能夠正確回答出“四個自信”全部內容,說明仍有部分學生對“四個自信”基本內容尚未了解。在對“四個自信”內涵掌握的調研中,只有8.81%同學表示非常清楚“四個自信”內在關系及內涵,超過一半的學生對“四個自信”內在關系及內涵表示“完全不知道”,這說明目前“四個自信”培育效果尚未達到最佳。

“四個自信”培育積極作用凸顯

表2 你認為培育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四個自信”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建設是否有積極作用?

從統計數據來看,45.71%的大學生認為在少數民族地區高校開展大學生“四個自信”培育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建設“非常有用”,48.57%的學生認為“比較有用”,這說明在少數民族地區高校開展“四個自信”培育積極效應凸顯,整體上學生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充滿信心,這也對持續開展高校大學生“四個自信”培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四個自信”培育方式較為豐富

表3 你接觸過的“四個自信”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哪些?(多選題)

表4 你認為這些教育方式和方法效果如何?(單選題)

就目前調查數據來看,同學們接觸到的“四個自信”教育途徑主要有課堂講授、社會實踐、校園文體活動、網絡平臺、自我學習、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等,普遍反映目前教育方式和方法得到同學們的接受和認可。對于“四個自信”培育,同學們希望能通過思政課堂、專題講座、社會實踐活動、校園文體活動中得到學習機會。這就要求我們要把牢思政課堂作為“四個自信”教育主戰場,提升思政教育教師理論水平及授課技巧,不斷提升專題講座質量,持續開展各項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提升校園文體活動質量等。

“四個自信”培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是,理論教育深入不夠。雖然已經將“四個自信”培育列入高校思政課程體系,為“四個自信”培育提供保障,但是根據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四個自信”教育主要來自于思政課堂理論教育,主要采用還是知識灌輸方式,一定程度上忽視大學生對“四個自信”的價值認同和理論內化。

二是,不可避免社會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目前國內存在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大、權力尋租、教育不公等問題,給價值觀形成期的大學生帶來些許負面影響。

三是,西方文化滲透。西方反華勢力通過多種滲透手段發布反華言論,誤導大學生對中國特設社會主義認識,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帶來思想的迷惘。

少數民族地區“四個自信”培育路徑探析

把握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特點,充分發揮思政課堂的主場地位

由于少數民族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社會發展狀況和獨特風土人情使得少數民大學生也有獨特的民族心理素質和思想狀況。大多數少數民族學生來自于邊遠地區或者山區,信息相對閉塞,經濟相對較落后,因此少數民族學生有較強進取心和渴望成才建設家鄉強烈欲望,但往往又會對消極的思想文化缺乏必要鑒別力及對民族或者家鄉發展不自信。而“四個自信”的培育,其本質是開展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根本任務是充分提升大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因此,要充分掌握少數民族學生特點,要切實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在理論教育中把“四個自信”的理論體系和邏輯向學生講清楚、講透徹堅定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四個自信”。激發他們學習和生活的熱情,使其能夠秉持中國立場,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最終堅定“四個自信”理想信念。

結合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有效利用實踐教育的重要途徑

實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要充分結合少數民族的實際,把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四個自信”的認知和價值的共鳴與認同打通。在大學生“四個自信”培養中,一方面,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就業創業活動等提高大學生對“四個自信”的認知程度,將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四個自信”的思想認識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認同,從而不斷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四個自信”的價值認同度。例如,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參觀民族博物館、瞻仰紀念碑,拜訪民族革命先輩等典型民族人物等方式

從歷史角度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帶來的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在實踐中探尋“四個自信”的歷史根據。也可以通過到民族地區基層開展暑期政務實習活動,在民族地區一線,真正體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從實踐中驗證“四個自信”。另一方面,“四個自信”教育是并非單一乏味的理論宣講,而是飽含思想情感與溫度的理想信念教育。所以在對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四個自信”教育中,應通過與學生溝通情感、幫扶貧困大學生、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進行大學生就業指導等實踐活動,解決大學生在思想、心理、社交、經濟、就業等方面困難,使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能夠感受到學校關懷和社會溫暖,從而自覺對“四個自信”產生思想認可和情感認同。

融入少數民族文化,豐富“四個自信”的教育平臺

新時代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四個自信”教育不僅與思政課堂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密切相關,還與“四個自信”教育平臺建設密切相關。因此,要充分利用少數民族地區豐富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在進行“四個自信”教育中,不斷吸收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精髓,將此融入到“四個自信”教育各個平臺中,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四個自信”教育力度??梢越Y合少數民族特色、挖掘少數民族先進事例等方式,通過新媒體開展新時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多樣的“四個自信”宣傳活動,以通俗易懂、輕松活潑、生動具體的事例講解“四個自信”的思想內容、重要意義等,為高?!八膫€自信”教育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高大學生對“四個自信”的認識程度和理解深度。

猜你喜歡
四個自信少數民族培育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少數民族的服裝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蟑螂
黨的歷史為“四個自信”提供史鑒支撐
黨的歷史為“四個自信”提供史鑒支撐
厚植“四個自信” 不斷夯實意識形態陣地
堅定“四個自信”增強意識形態話語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