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

2021-02-08 03:39歐陽小紅
學校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關鍵詞:教學效率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歐陽小紅

摘要: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工作中,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培養和提高,讓學生能夠在相同的課上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而時代的發展和教學手段的進步,意味著教師需要從飛速發展的社會和教學改革中獲取更優化的教學手段,以滿足社會對學生的語文基礎素養需求。而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是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創新設計與改進的,教師需要讓學生更大程度的參與課堂學習并對課堂知識進行高效率的感受和理解。本文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探討,希望能夠找教學效率最大化的最優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教學策略

教學效率如何提高,教學手段如何精進,是每位教師都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考慮的問題。而小學語文作為學生進行開始學習的初期階段,影響著學生的各科學習,教學效率更是應該被教師所重視。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進行更高質量的教學,對教學過程進行研究和改進。

一、引導性教學,進行思考

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注意,小學生實際上是比較抵觸單一枯燥且僵化的填鴨式教學的,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活潑且思想發散的,一昧的限制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能力,會泯滅學生探索的天性,讓學生對語文產生抵觸。語文教師則需要以學生的需求、天性為導向,調整教學過程,可以通過疑問性的語言進行課堂導入,引導學生的思想和思維進行探索,才能夠實現課堂效率的提高。

比如說在進行《望廬山瀑布》的教學時,學生可能沒有直面觀察過瀑布的飛流,也沒有聽過瀑布流下來的震耳欲聾的聲音,所以對詩中的描述感受不是很深,甚至還有的學生進行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改編,讓李白來到了烤鴨店,這實際上是學生思考能力的體現,但是卻用錯了方向。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引導性的語言,將學生的思維用于正途:“我們今天的學習是對瀑布進行認識和感知,你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與家長一起郊游的經歷?有沒有觀察過水流的聲音呢?想一想小溪激蕩的聲音是什么樣子的?是嘩嘩的水流聲還是啪啪的拍擊巖石的聲音呢?有沒有在遠處觀察過河流的樣子呢?想一想,如果是大量的水形成的瀑布,景象和所發出的聲音大概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跟隨老師一起,通過李白的視角來觀察一下瀑布的樣貌和聲音,并在紙上畫出你所想象的瀑布是什么樣子的?”這樣的連續發問會讓學生的思想緊緊跟隨教師,在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下,進行快速思考,從而提高課堂導入的質量,實現高效課堂。

二、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是對學生進行概念性的灌輸,以教師的訴說為主,學生在座位上進行筆記和粗淺記憶,顯然,在遇到學生沒有經歷過的情景時,會難以理解教學過程中的內容,只能進行毫無概念的死記硬背,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學習氛圍差等問題的出現。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效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收獲,教師需要認識到,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還是比較薄弱的,他們只能夠對生活中已有過、經歷過、觀察過的現象進行感知,而在對學生可能認識不夠的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通過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的概念化直接轉為圖片,視頻等等形式沖擊學生的思想,讓學生直接結合圖形對語文知識進行記憶和理解。同時,多媒體以其獨特的豐富性,引導學生在樂趣中進行學習。

比如說在學習《科利亞的木匣》時,因為學生閱歷不足,認知也是以自己的體型進行的,與科里亞一樣,很可能認識不到,經過時間的變遷身體在不斷的長大,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直接展示人的一生,或者展示種子從發芽變成參天大樹的過程,將小孩與成人的體型差距直接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讓他們認識到大人與自己身體素質的不同,從而理解科利亞口中的“時間在變化,我們也在變化?!睂Ρ疚牡闹行乃枷脒M行深刻的認知,省去解釋過程,提高課堂效率。

三、游戲化教學,創設情景提高參與度

同時教師也需要注意課堂上學生的反饋,當學生普遍表現出對學習的疲倦時,教師要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進行重新設計,用游戲化的方式和語言,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刷新學生的課堂態度,為學生思考指明方向,尊重并提高學生在課堂的主體性地位,實現主動學習,從而對課堂教學效率進行提高。

比如說在進行生字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采蘑菇的游戲,即將需要學生進行認知的生字生詞寫在形狀類似蘑菇的小卡片上,隨機粘貼于黑板上,讓學生來“采蘑菇”,將“蘑菇”采摘下來之后,先讀一下“蘑菇”上的詞語或生字,用該詞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即為采摘成功,最后比一比,哪位同學手里的蘑菇最多?當然也可以鼓勵學生一次采兩個蘑菇,用兩個詞組來完成句子,并額外給予獎勵,提高學生的表現欲和競爭欲,讓學生在興趣的促使下完成對生字生詞的認識。

四、生活化教學,聯想想象提高感悟

語文是發現于生活而又升華于生活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將語文知識于生活實際相結合,就能夠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加廣泛和全面,在學習過程中完善自己的學習體系。一昧的對學生進行概念性的講述,只是空中樓閣,學生無法對其進行實際應用和掌握。因此,教師也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各種事物與知識結合起來,通過生動的教學方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發現語文知識,完成語文知識體系的填補。

比如說在進行《飲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聯想生活中下雨之后的陽光彩虹和通透的天空,對湖上的景色進行想象和類比推移,感受自然的魅力。在進行《一次成功的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他們的實驗直接轉接到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通過“你先,你第二個,我最后的?!敝t讓,和同時拉扯繩子的爭先恐后進行對比,感受謙讓精神的可貴之處,從完成本篇文章中心思想的記憶。

總結:想要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需要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問題進行不斷反思,并以此為借鑒對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選擇更加貼合學生思想的方式進行教學,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完成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

猜你喜歡
教學效率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論花樣游泳運動員選材和初級教學模式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培養樂學情趣提高化學教學效率探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