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區域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科技產業融合的政策研究

2021-02-10 18:53吳琳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21年8期
關鍵詞:科技融合設計

吳琳

(中國印刷博物館,北京 102600)

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任務中,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興業態成為推廣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因素。新科技成為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與趨勢,文化產業逐漸演變為科學技術的競爭,而高新科技向文化領域的選擇性切入,不斷建立新的“商業模式”,催生新業態,以科技手段推動群眾文化普及,刺激公眾消費,產生經濟價值。國際上文化與科技融合已進入高速發展期。

為推進文化與科技產業的融合,從2012年至2019年,科技部與中宣部會同相關部門共認定55家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經過多年發展,這些基地形成了以文化為內容核心、以科技創新為重要支撐、文化科技交互融合的產業業態①。我國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等地都對文化與科技產業的融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分別出臺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政策與規劃。2014年3月《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等新型、高端服務業發展,促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14年8月,原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特批外文局引進出版發行國際最具權威的專業設計類雜志《INTERNI》的中文版(《設計時代》),擬以此為切入點和基礎,整合國際最尖端設計領域的前沿信息內容資源、設計師資源和廣告資源,通過參與、策劃并組織國際性設計會展、設計賽事等活動,逐步搭建國內外設計師及產品的國際交流平臺,切實服務中國設計產業發展并引領“中國設計師”和“中國設計產品”走上國際舞臺。

在此背景下,為促進區域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科技產業的融合,本課題組走訪了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海淀文化促進會、牡丹集團、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等機構及企業,進行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北京市、區政府機構重視文化創意與科技產業融合,已深入進行了研究,設立了文化和科技融合專項資金,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政策,為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科技融合,以及相關企業、項目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文僅就政策未能惠及部分進行查缺補漏,并對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科技產業融合過程中還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政策性探討。

一、北京市對文化創意與科技產業融合的扶持情況

北京市是文化、科技、金融、教育產業聚集地,在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科技融合產業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發展空間。市政府部門充分意識到文化與科技融合的重要性,在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雙輪驅動”戰略指導下,出臺了多種扶持政策,在文化與科技協同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2012年12月11日,北京市政府授權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成立國有獨資公司——北京文投集團,作為首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重要的投融資平臺,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帶動民間資本投資等方面不斷突破創新,為區域文化和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笆晃濉逼陂g,中關村核心區文化與科技融合產業增加值每年四百億,“十二五”期間每年大概增加五百億,占了北京市總量的42%。2012年,中關村核心區被確認為國家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特別是海淀區出臺了《海淀區文化和科技融合新興產業技術路線圖和三年行動計劃研究報告》,細致研究了當階段海淀區文化和科技融合產業的發展重點,細分了重點發展新媒體、網絡應用、數字設計、數字出版、動漫游戲五個產業,并制定了切實的發展計劃。該報告特別提出了文化創意與科技產業融合中的關鍵要素,即創意(能與科技相融合的創意創造)、人才(文化和科技融合技術人才、創意人才、技術與創意復合型人才)、技術(能與文化相融合的技術研發),也是全國文化創意與科技產業融合的問題所在。報告還根據海淀區的資源,結合技術攻關方向及研發項目組織,圍繞公共平臺建設、示范應用推廣等環節,布局一批重大項目,數字設計領域:遠程數字設計協同工作平臺項目,創意設計轉化平臺項目;網絡應用領域:三網融合應用促進工程、網絡教育推廣工程、互聯網文化金融服務平臺建設;新媒體領域:新媒體協同創新平臺、三山五園文化科技應用工程、重大歷史文化科技再現工程;數字閱讀領域:數字閱讀普及工程;動漫游戲領域,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工程等。

二、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科技產業的融合點

從狹義的文化概念來談與科技融合,其創新融合點在于以文化為內容、科技為載體;從廣義的文化角度來談與科技的融和,在于當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數字化、虛擬現實技術等,對接文化傳播,創新文化業態,形成社會整體行為認知、價值觀,乃至文明的深刻革命。就當前雙向融合現狀及趨勢有以下幾點:

1.以文化內容為核心,以科技實現為手段已成為推動文化產業升級的主要辦法。依靠新信息技術、多維處理、VR、AR等數字化信息技術,進一步豐富了文化的生產、傳播、展示形式,其所呈現出的藝術效果和新奇體驗,已經是產品高附加值的保證。如電影產業中新技術的應用已成為票房保障,《阿凡達》《變形金剛》《流浪地球》等電影應用了一批最先進的視聽技術。

2.科技對人的思維、行為、體驗的影響,以及重大科技變革,直接形成新的人文,演變出新的文化業態,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文化智庫和創意空間。例如,一款名為Snapchat的拍照軟件正大熱,其特性是“閱后即焚”——上傳10 秒鐘后自動刪除,被別人截屏會提示主人。這個限制消除了自拍愛好者的擔憂,促使大量在其他社交網絡上很難看到的個性照片產生,同時又激發了外人的獵奇心理,吸引大量用戶去看。目前,Snapchat照片分享數量超過10億張,在攝影類軟件排行中僅次于YouTube 和Instagram。小米通過網絡社群黏合了百萬級用戶,創造出了一種新的營銷文化。社交網絡開始流行,Facebook 的月活躍用戶超過10億,微信聚成不同的網絡群體“圈子”,形成以科技為手段的社交文化和營銷方式。

3.文化+科技+其他產業資源要素的融合,改變了教育、就醫、旅游等傳統的業態,與物聯網結合跨越了地域和空間,彌合了欠發達地區的空間落差,推動地域均衡發展,促進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

隨著新冠疫情的全球傳播,防疫成為常態化,將催生出更多的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文化與科技融合性企業,做強做大該領域文化與科技融合性領軍企業將成為我國建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軟實力的必然要求。

三、存在問題

1.文創和科技企業仍然存在兩張皮問題。文創和科技企業一般和各自同行業以及上下游的交往比較多,在展示習慣、物理集聚、特長優勢、企業家圈子、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兩種產業的互動和結合還不夠緊密,“文化+互聯網”“文化+研發”“科技+設計”等各類合作模式不夠豐富,存在一些文化產品缺乏高科技研發,一些文化產品在推廣和營銷上沒有利用好科技工具、科技產品缺乏人文內涵的價值提升等現象。

2.文創行業的生存穩定性相對低于高科技企業。技術壁壘低,版權保護不到位,容易被模仿,所以文創企業一般缺乏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加大人才引入,來提高內部研發實力,和進行產品升級,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的動力。一般文化企業為輕資產,在科技研發上投入有限,發展有制約。

3.文創行業享受政策困難度高于科技企業。文創量化難度高,政策落地難,協助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的第三方機構也比較少。

4.文化與科技相融合的缺乏想象力,缺乏實現手段。在調研中發現,無論是政府管理層還是企業或機構管理層,在推動和具體落實文化和科技相融合要求時,許多企業不知如何融合,在政府要求下常常牽強附會,難以找尋突破點。

5.在實現新動力的發展目標上融合發展速度低于發展預期,文化與科技融合項目及企業的盈利造血機能相對緩慢。

6.文化與科技產品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標準。例如在數字顯示技術上,色彩飽和度、亮度、流明、分辨率、精度、體感等方面缺乏標準,特別是涉及未成年人使用的視聽產品,傷害使用者視覺等方面健康,用戶體驗低于國際標準,同類產品優化度不夠等。

7.設計服務薄弱。就北京市而言,數字內容研發生產、文化軟件開發、互聯網信息、影視設計制作、建筑及專業設計服務資源豐富,但創意與設計服務相對薄弱,而創意與設計服務對科技產品價值的提升無法估量。以風靡世界的蘋果公司為例,蘋果系列產品以獨特的設計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樹立了自己在市場的絕對影響力,堅持其一貫多年的“極簡”設計理念,在造型設計上獨樹一幟、精益求精,在材料設計上追求極限,在互動設計上前瞻性地改變人們的操作習慣,變革了產業,引領了潮流,給消費市場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強烈沖擊,市值不斷沖高,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顯而易見,蘋果的成功中,設計是不可或缺的制勝法寶,以設計制造“流行”,以“流行”擴大消費,從而擴大消費需求總量,帶來生產力的提升。

8.缺少配套的制造業。北京缺少制造業集群,科技產品和設計產品需到各地尋找廠商。小規模的企業、個人以及以單體存在的項目在尋找應用制造環節時容易脫節,造成成品周期延長。無法采用深圳制造業聚集,以前店后廠的模式迅速生產設計產品上市。

9.對小型和微型個體機構扶持不夠。地方政府部門通過與本地創意產業龍頭企業(一般是國企)的合作,對一些大型文化產業項目進行執行、管理及贊助,例如深圳市文博會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設計之都”計劃等。諸如深圳報業集團這樣的大型文化集團(不一定是國企)往往會被授予“重點文化企業”,負責重點文化項目的開發,某種程度上也擔任當地的“創意產業推廣中心”功能。但為在經濟發展中發揮巨大作用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小企業甚至個人提供相應的扶持政策少,關注少。在中國,中小企業占總工業產出的60%,占稅收的40%以及出口的60%,同時創造了75%的城市工作崗位。在文化創意產業,大多數的文化創意企劃來源于微型和小型企業的文化創意企業主。僅深圳就有6000多家設計企業和超過6萬的員工。在歐洲,中小企業比例達到99%,提供2/3的就業崗位。在印刷領域,85%到95%的企業只有少于10名員工,在建筑設計領域,大部份的行業人員是自由職業者,尤以意大利最為突出。

四、對策與建議

(一)管理層融合發展理念需要更新

當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領域融合性發展是世界趨勢,方向明晰,受到各層面認同,但仍有多行業、多領域、多角度的疊加領域屬于淺層融合,甚至尚未觸及。各種非傳統的新鮮事物不斷涌現,對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從政府到企業、到行業機構的管理層面對新鮮事物保持開放、學習、觀察、持續不斷探討的態度,并建議請專門機構出版并在管理層面發放融合類信息???,研究制定有利于新鮮事物發展的土壤。

(二)發揮區域特點,創新改革試驗田

以北京市為例,雖然在科技和文化融合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但有環境、空間、人才引進等的限制,并且政策和服務管理效率的優勢并非在全國范圍內領先,在全國各地爭搶人才與創新要素的無硝煙的戰爭中,優勢將趨平。為此,在政策上,需要依托區域科技企業扎堆的優勢,出臺能夠量化落實的融合性發展的地方政策;在管理上,打破業態管理、注冊類型、稅收類別等領域限制,輔之以綜合監管;在服務上,參照上?!耙淮巴ā本W上服務平臺,以及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能夠一次性協同辦理幾十項手續。確保政策到位、開放到位、服務管理到位。

(三)打通多極化交流溝通路徑

融合發展首要因素是對接需求與資源,其次是在矛盾與困難中對撞出新思路與新思想。因此,如何匯聚民眾需求、社會管理需求、技術需求、設計需求?如何聚集海內外創新及融合要素?如何能讓各領域對撞出創新和融合的火花?需要打通科技平臺、文化平臺、協同創新平臺,建立以政府主導,行業協會統領,由企業、機構、園區、科學城、高校承辦的多極化、定主題、定期的實體交流溝通空間。也可采取線上溝通+線上展覽+定期互訪+電子雜志來搭建跨產業或跨行業線上交流平臺,形成“文化+互聯網”“文化+研發”“科技+設計”等各類企業集聚平臺,服務于不同地區的不同產業鏈的不同位置的企業。

(四)拆解文化與科技融合主題

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提法相對籠統,需要向更具體的分支領域延伸才更利于解答和思考。兩兩融合如“科技+教育”“科普+娛樂”“科技+出版”“人工智能+人文心理”“文化行為+城市生態設計”;也可以疊加融合,如“科技+生活+社會行為習慣”“特色社區構建+便民技術+宜居設計”;還可以一種要求貫穿其他,如以人文設計或藝術設計的要求貫穿。疊加性融合的結果是雙向或多項增值。因此,主管機構年度召開文化與科技融合細化會議時,可將融合要求拆解,以國企為龍頭企業,向民企和有意愿的執行機構開放,討論認領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融合任務,逐漸形成突破點。

(五)建立文化與科技融合工作的綜合評價體系

對文化與科技融合工作的好壞是以經濟效益為衡量標準?還是以社會效益、民生效益、生態效益為衡量標準?是管理層打分還是服務對象打分?直接決定融合工作的走向,做實做深的程度,以及對執行單位、執行部門和人員的考評。如果說新的GDP評價體系更加突出創新對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具有鮮明的創新驅動導向是對量的要求,那么建立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環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則是對質的要求。建立兩者協調發展的綜合性評價體系是融合工作平衡發展的保障。

(六)對初步成業態的制定暫行行業標準

新出現事物往往良莠不齊,管理滯后,只能通過市場機制來自動優勝劣汰,坐視這一發展規律會有礙于產業高質發展,并且因國內市場龐大,足以養活低質的新生事物,企業惰于國際競爭。對已初步形成業態的事物,讓有標準制定職能的管理機關或行業機構制定標準,建立專業備案,讓有檢測和判斷能力的企業和機構負責市場的把關。例如數字顯示由信產部下屬協會制定標準,委托有資質和能力的企業和機構進行市場抽檢,避免傷害少年兒童、有害大眾身心健康的數字產品上市。

(七)建立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體系

制定具有適應性和公信力的評估標準,對文化產品版權的經濟價值進行評估,為金融機構處置文化類無形資產提供保障。宣傳文化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實現文創企業知識產權快速通道全覆蓋,提升全區文創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幫助區文化產業建立科技研發投入習慣。

(八)專設文化創意的小微企業和個人投融資、擔保、業務交流平臺

小企業和個人是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的商業模式嘗試者,是最有創意活力的群體,在成長過程中很難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非常脆弱,因此如何保護他們、激勵他們是實現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科技產業融合的一個重要部分。由于信用級別低,缺少財產質押,很難向銀行融資,建立信用擔保平臺。歐洲的“創意增長”由無數的小型和微型個體機構(少于10 個員工)組成,如創業者和自由工作者,特別是在音樂領域,80%的公司是中小型企業。韓國在2010年推行的一人創意事業計劃,目標是培育一萬間由年輕人創立的科技創意公司。大公司和小企業之間的交互是催生新人才誕生的必要條件,大公司經常需要借助中小型創意企業來發掘和贊助新的創意人,因此有必要給予小微企業和從事文創的融資擔保平臺。同時舉辦相關決策者和創意產業的面對面交流會;資助中小企業或項目個人在各自的創意地區發展考察活動、組織推廣活動,營造品牌效應;每年資助海淀區的十個中小企業代表參加重要的大型國際博覽會(通過招標程序,在各個創意產業門類中甄選出最佳的項目);制定中小型創意企業緊密聯系的交流戰略(包括創建網站,在歐洲和中國分別舉辦文化創意產業的年度峰會,出版及發布投資機會指南等)等。

(九)注重內容建設,聚焦“小而美”

內容(即故事)是文化產業的核心的理念。一個內容產品經過創意發酵,經過技術加工,結合多種要素,配套以完備的市場營銷,創造相關的系列產品,就能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乃至形成產業鏈。參考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做法,提出“一個簡單故事也能發展成為世界級文化產品”,在以內容為核心的文化產業發展理念指引下,韓國原創了一大批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影響、受到人們喜愛,從而獲得客觀市場回報的文化產品。

綜上,相對于其他工業和重資產行業,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融合的成果更加輕盈,增值和賦能效果更加明顯。深度挖掘其新動力方面,仍然需要政府主導,自上而下地推動產業間逐步實現自發的互動,培育、引導、助推文創企業和科技企業形成創新、開放、自發的跨行業合作模式,培育文化科技兩個領域自發融合的土壤,構建產業新格局。

注釋:

①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34家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發展特色大揭秘![EB/OL].(2018-10-29),中經文化產業,https://www.sohu.com/a/272062866_ 160257;中國經濟網.新增21個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EB/OL].(2019-9-12),中經網,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4451831128895797&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歡
科技融合設計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科技助我來看云
設計秀
科技在線
有種設計叫而專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