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醫學院校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的構建研究

2021-03-06 09:12方,潘晨,張靜,唐晴,劉
衛生職業教育 2021年12期
關鍵詞:醫學院校育人思政

孟 方,潘 晨,張 靜,唐 晴,劉 瑩

(徐州醫科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4)

課程思政以課程為載體,以立德樹人為核心[1],要求高校要充分挖掘蘊含于各門專業課程中的德育元素,將思政教育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實現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以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召開,對高校思政建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與新任務,也拉開了新時期加強與改進高校思政工作的大幕,全國各地高校迅速掀起了以“課程思政”為切入點、以構建“大思政格局”為核心的課程改革和探索之路[2]。2020年6月,《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出臺,為高校系統性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高等醫學院校作為高校開展思政工作的重要陣地,其課程思政建設情況不僅將直接關乎我國醫療衛生人才的培養質量,而且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教育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實現有重要影響,本文從高等醫學院校課程思政的建設現狀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的構建路徑兩個方面進行探討,以期為高等醫學院校課程思政工作的開展與提升提供參考。

1 高等醫學院校課程思政的建設現狀

2017年《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建設專項計劃》的出臺,推動了上海高校課程思政的全面推廣建設,上海中醫藥大學作為其中的典型代表,也是最早開展課程思政的高等醫學院校之一。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先后制定了《上海中醫藥大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試點方案》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教師培訓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將思政育人元素融入所有課程教學中,對所有授課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意識、教學方法與策略、思政研究能力等的培訓;同時,重新修訂教學大綱,增設醫學教育課程思政教學目標;針對二級學院和全校,設立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的研究專項;制定了課程思政的評價標準體系,并修訂了人事制度,將教師的師德與課程思政成果納入聘用考核體系。近兩年,不少高等醫學院校也進行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全國來看,像上海中醫藥大學這樣進行系統設計、有力組織保障、分層推進課程思政的仍屬少數。當前,大多數高等醫學院校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政教育仍未能有機融合,形成1+1>2的育人合力,高校各類課程協同育人的功能亦未能充分發揮,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大背景下,部分高等醫學院校的領導層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衡量辦學水平的指標提升上,課程思政建設不可避免地被弱化,改革工作推進遲緩,這表明高校領導層對課程思政的認知不足。另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推進離不開科學的頂層設計和有力的組織保障,然而,目前在許多高等醫學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相關文件中很難見到諸如工作方案制訂、責任落實、督查檢查、師資培養、財力保障等頂層設計。在組織協調方面,高等醫學院校對課程思政建設缺乏整體性規劃和系統性協調引導,更多的是安排學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學工處、宣傳處、教務處等少數部門承擔,且各部門在一定程度上還停留在各自為政的階段[3],政策導向的缺失,整體協同性不夠,課程思政建設效果必定會大打折扣。

高等醫學院校教師承載著傳授醫學專業知識技能、啟迪醫德思想、傳播生命科學真理的神圣使命,肩負著塑造醫學生靈魂與生命的時代重任[4],是醫學教育方針政策的落實者,是仁心仁術醫學人才的培養者,是推動“三全”育人的重要執行者。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高等醫學院校部分教師認為課程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的關聯度較低,很難在課程中去推行[5],重視專業技能,忽視職業精神,“只教書,不育人”的現象仍然存在[6],甚至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政課程以及輔導員的任務,這導致課堂教學的價值引導與知識傳授呈相互分離的狀態,與“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要求相距甚遠。此外,調查顯示[7],專業課教師人文知識儲備欠缺,對思政理論的理解和掌握不足的現象普遍存在,絕大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做不到有效地將思政理論糅合到專業知識教學中,提示部分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育人能力欠缺。

2 高等醫學院校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的構建路徑

2.1 糾正理念偏差,補齊組織機制短板,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的展開

高等醫學院校的領導管理層首先要轉變育人理念,高度重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從根源上認識到高等醫學教育是醫德醫風培養與醫術醫技提升并舉的過程,培育醫學人才是高等醫學院校的立身之本、工作之基,也是應對當今疫情挑戰、助力“健康中國”實現的內在要求。高質量醫療衛生人才的培養必須將樹立救死扶傷的價值觀、傳授醫學專業知識和培養臨床工作能力三者相互融合統一。另外,要由學校黨委領導牽頭成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組,對課程思政進行創新性的認知分析、全面規劃、系統設計,循序漸進地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形成學校黨委組織統一領導、行政主管部門和教務部門牽頭主抓、其他部門協同共建、二級學院積極推動落實、具有本校特色的工作格局,真正將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落到實處。應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工作方案》,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的指導思想與工作目標,對主要建設內容、各部門工作任務與要求、整體規劃與進度安排等進行詳細闡述,有針對性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把救死扶傷、仁心仁術的價值塑造貫穿于所有醫學專業課、公共基礎課、臨床實踐教學的始終。構建完善的醫學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情況考核評價與激勵體系,把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教師的參與度與思政教學效果作為教師教學績效考核、崗位聘用、選拔晉升、評優評先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把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及課程建設納入學校教學改革及質量工程建設項目[8],根據自身建設計劃,統籌各類資源,落實好專項經費的設置,加大對課程思政建設的投入與支持力度。

2.2 引領價值理念,助力思政技能,全面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育人能力

課程思政的根本是要看到課程“背后”的人,只有教師自己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才能在課堂上“潤物細無聲”地給學生以正確的價值引領。高等醫學院校首先要通過文件、講座、校園文化宣傳等途徑,引領價值理念,激發內在動力,使廣大教師對課程思政具有深刻的認知和理解,明確自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責任,對自身角色進行再定位,踐行課程思政新理念,適應課程思政新要求。

培養高素質醫學專門人才是醫學院校課程思政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生力軍,高等醫學院校教師的人文底蘊、對思政理論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對所教課程育人資源的挖掘能力等,將對其有著直接而重要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雖有主動進行課程思政的意識,但課程思政執教能力不足,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為此,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師要主動加強學習,關注社會事件,從醫學專業視角解讀背后真相。同時,高等醫學院校要通過積極舉辦研討交流會,了解專業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困惑;制訂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提升計劃,選派教師參加培訓學習,邀請專家面向全體教師進行系列專題講座,幫助教師立足自身學科的特點,深入挖掘所授課程蘊含的愛國情懷、人文精神、社會責任、文化自信等德育要素,優化教學設計,創新教學方法[9];通過舉辦課程思政教學比賽、評選師德標兵、培育示范課堂等方式,以點帶面,有效輻射,提升全體教師的育人能力,使之成為在課程教學中展現“大視野”、建立“大課堂”、涵養“大人格”,最終實現“大價值”的好教師。

2.3 遵循思政育人規律,借助多種載體及途徑,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

相關調查顯示[3],絕大多數大學的有關部門及相關人員對于自身專業課程的思政方面認知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甚至完全不了解,沒有對課程思政的背景與意義進行深入思考,尚未認知到高校課堂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因此,高等醫學院校在今后的課程思政建設推進工作中,除第一課堂教學外,還要充分利用第二、三課堂,借助多種資源載體與校園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比如,以新冠肺炎抗疫先進個人為原型,創作一系列藝術作品,優化醫德育人校園軟環境,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醫德修養,升華醫德境界,發揮文化育德功能;有效利用醫學院校特有資源,組織學生在生命科學館、解剖標本陳列館、中醫藥傳統文化博物館等場所進行研學體驗,發揮資源育德功能;通過開展醫學技能競賽、致敬逆行者演講比賽等活動,提升其人文素養及職業素養,發揮活動育德功能;通過開展當代先進醫學人物事跡講座,引發學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通過組織開展案例教學,將學生引入實踐的場景中,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橫面和縱面來提高學生解決職業道德問題的能力。此外,高等醫學院校還要把思政教育搬到社會實踐大課堂,通過健康義診、下鄉送診等活動,加強學生服務群眾的意識,發揮社會育德功能。同時,在專業實習中增加醫德評價與考核模塊,將基礎學習與臨床實習相結合,兩者形成相輔相成優勢互補的醫德培養模式。

猜你喜歡
醫學院校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醫學院校中小組教學模式的建立和實踐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