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新型班級團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021-03-10 09:32孫士洋常開清
求學·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關鍵詞:團隊班級管理實踐

孫士洋 常開清

摘 要:文章就當前初中班級中的團隊建設的意義、過程及方式等做了論述,結合帶班經歷中的活動,闡述了團隊建設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指出團隊能激勵學生愉悅參與到班級管理,提高學習的動力,進而優化學生的品質。

關鍵詞:班級管理;團隊;實踐

作為一個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一線的教育工作者,20多年的從教經歷使我清醒地認識到,社會在發展,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也在逐步改變。當下獨生子女居多,即使是二孩家庭,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也在逐步增強,團隊意識逐步淡薄,稍有不順,稍稍不合自己的心意或稍有挫折,他們不會考慮家庭、學校和班級等團隊利益,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核心是協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并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新型團隊班級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發展的有效途徑,對當下獨生子女居多的學校教育特別有效。在學校教育中,建設“新型班級團隊”,能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合作意識,從而讓其學會接納與包容,并敢于超越,克服厭學情緒,形成以進步為標桿的學習共同體,實現學生主動學習和發展,構建學生更加健全的人格和更優良的品質。

我校地處城鄉接合處,德育實踐缺乏系統性。在平時的品德教育中,大多注重紀律教育,注重學生的成績,看重升學率,忽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其中就包括團隊建設,導致學生看重成績,輕視素質的培養。近幾年,網絡、電視、手機等傳媒工具飛速發展,特別是簡單線性的教育管理,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團隊精神在初中生的身上缺失。很多學生合作意識差、責任感淡薄,但這類問題的出現還沒有引起大部分教師的充分重視,教師忽略了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很多教師感到茫然和無奈。

一、提出明確的班級目標

班集體的形成和鞏固是以共同的奮斗目標為前提的。班級中有了鼓舞人心的共同目標,就能把所有學生吸引到集體中來,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強烈愿望,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共同奮斗中逐步形成堅強的班集體。共同奮斗目標的提出要體現出方向性、整體性、針對性、可行性、激勵性和參與性。

二、強化團隊意識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行為是思想的外顯。要建設班級新型團隊,首先要有團隊意識。通過班會活動,要讓學生明白一些道理,如“團結就是力量”“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同學就是成長的資源”“承擔責任,不拖累他人”“做團隊中不可替代的人”,等等。其次,教師要打消優等生的顧慮。成績較好的學生往往認為輔導他人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利用班會時間,告訴學生們,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學會后講給別人聽。最后,開展團隊拓展活動,強化團隊意識。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團隊拓展活動,如“團隊浮橋”“信任背摔”“逃生墻”等,增強學生團隊意識。

三、搭建團隊建設的平臺

團隊需要每一個成員高度參與,其氛圍一定要民主、和諧?!栋嗉壒s》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參與討論和制定,自己制定自己執行,剔除教師認為十分正確和必要,但學生實現不了和不便于監督執行的條目。團隊組長帶領本組成員確定團隊名稱、團隊口號、團隊目標,明晰成員分工。團隊的每一名成員在團隊中都要擔任不同的任務,班上不再有班干部,值周的團隊負責本周的一切班級事務的管理和安排。成熟的團隊各成員會自覺地維護團隊榮譽、履行《班級公約》,乃至達成團隊目標。

四、基于班級團隊文化,跟進教育教學活動

一般情況下,團隊采用異質均衡分組,說明團隊內各成員的學習能力有差異,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要充分考慮這種差異。教師可依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的思想,按照認知層級,使學習目標成為階梯狀,便于開展學習活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其獲得不同的收獲,不斷強化學習動機。

活動是學習最好的載體,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它強化了課堂,提高了效率,讓班級里面的同學充分展示自己,增進相互了解,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在各類的班級活動或者聚會中,要重點抓以下幾種。

1.新班級組建時的見面會。新同學初次相識,第一次自我介紹給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尤為重要。

2.不定期的班會。班會一般由班長主持,班級成員共同討論。班會以實體方式將團體成員凝聚在一起,大家在同一時空共同商討、決定關乎團體組織自身根本利益的事務,是參與團體管理的“直接民主”形式。

3.運動會。運動會不僅為運動員提供賽場,更為團結團體提供舞臺。同學們對班里參賽選手的鼓勵、賽前賽中的幫助等,既可以拉近同學間的距離,更可以在大家的心中激蕩起強烈的團體榮譽感。

4.團體里某些同學的個人比賽。大型的比賽往往需要強大的團體支持,舞臺下班上同學的助威吶喊無形中就促成了強大的團體凝聚力。譬如演講比賽等,臺下出現一陣陣以班級為單位的區域性的歡呼,這對選手、對團體都是一種振奮。對于選手而言,收獲了自信和團體歸屬感;對于團體而言則收獲了班級自豪感和榮譽感。

5.讓學生在競爭中學會生存。為了讓學生學會競爭,我提倡在班里搞競爭:班里有兩套班委,每套班委輪流值日一個月,看誰干得好;班干部也實行競爭上崗,讓他們體會一個位置的來之不易,他們就會珍惜機會,努力工作。競爭帶給學生無限的樂趣,培養了他們堅強的性格,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克服種種挫折,將來才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才能向著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地前進,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6.用夢想來激勵學生。我們的生活是由夢想塑造成的。魏書生老師說過,學生成績的優秀與否取決于學生的思想意識而不是方法。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如果孩子的夢想是射一只鷹,最低也會射中一只麻雀;如果孩子的夢想是射一只麻雀,最后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兩手空空。

7.活動育人。平時課堂上,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每個組員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過生日,為他送上一束鮮花;利用課余時間或班會課教同學們唱歌、打乒乓球、打籃球;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誦讀國學知識;帶領學生深入工廠考察,走上街頭,采訪農民工,體會生活的艱辛。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增進了師生間的友誼,同時也使學生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團隊的作用。

團隊精神是班級文化核心價值。 我引領孩子們逐步建立以“責任、規則和卓越”為核心的團隊精神,并引領孩子們勾畫班級愿景,樹立較為明確的班級目標,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班風?!耙蛭易儤?,隨時隨地”的責任文化、“遵守規則是最大的文明”的規則文化、“做最棒的自己”的卓越文化……班級凝聚力逐步顯現,班級集體榮譽感空前高漲,班級正沿著預定的方向闊步先前。

班主任和學科教師專業化成長與發展,是建立在學?;虬嗉壍幕A上的,與團體建設和教師的課堂教學直接相關,通過不斷地學習、研究、反思、總結、升華逐步發展而來的。在研究過程中我們要對自己所習以為常的課堂進行新的審視,對自己行為的意義進行不斷的追問……這樣教育論和教育實踐二者在相互的滋養過程中都得到豐富和提高。近兩年的課題研究,教師的觀念在不斷地更新,大家更深刻地認識到,班級文化是班級深層次發展的必然選擇和必經之路,建設好班級文化,班級管理才能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參考文獻

[1]查慧園.如何在班集體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J].江西教育,1997(1):38.

3729500338217

猜你喜歡
團隊班級管理實踐
政校行企協同育人的路徑探究
打造團隊促建設堅持創新彰顯專業特色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