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藝術談片

2021-03-13 23:17施葉萍
人物畫報 2021年12期
關鍵詞:法治道德青少年

施葉萍

作為象征著我國蓬勃未來的青少年,是我們祖國的未來。對于初中生思想品德和法治意識的培養,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言。然而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之中,我們教師不僅僅要做那個傳授知識的人,更要做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同時,我們要積極探索,新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思考如何在當下的教育背景之下培養學生成人成才。

一、做學生最貼心的傾聽者

初中教育與大學教育的不同。在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身心成熟程度、學習能力、自制力等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差異。在大學里提高獨立自主的學習,而在初中,就需要我們教師提高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沒有人一開始就成為偉人,同樣,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勢必要經過重重磨難,犯很多錯誤,不斷吸取教訓。才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棟梁之才。

那我們作為過來人,要在這個過程中,基于我們的學識與能力,提供我們的見解,來幫助學生早走彎路,岔路。要以更耐心的態度,去關心學生學習以及生活狀況,為學生出謀劃策。對于老師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也可以求助于學校。申請相應的幫扶政策,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讓他們能夠專心的在學校中學習。

青少年在形成正確的三觀之前,總是有很多的困惑。但因為沒有人進行交流,沒有人對他進行教育。就有步入歧途的危險。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內心憤懣,對遇到的困難出現了錯誤的認識。這個時候,教師如果能引導他們,很多時候學生都能重歸正道。而我們日常生活中都聽聞的那些青少年犯罪問題,正是因為周圍成年人的大意,才讓事情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

無疑,對學生關注度的提高,是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我們不能機械的向學生灌輸道德法律知識。而不關心學生們是否真的理解了其中的含義。僅僅是告訴他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學生就不能明白其中的邏輯。教師定期要為學生答疑解惑,讓他們明白之所以這么做的含義,當然對教師的個人素養,無疑是一種考驗。

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互助

過去傳統道德與法治教育存在的弊端,就是老師與學生缺乏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教育。我們可以采取學生劃分成小組的形式。給予課堂供他們討論研究,教師把控大的方向,讓學生們自由發揮,自由討論。要避免對于討論小組的過多干預,塑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對我們的法律制度,對生活中的道德現象,都可以拿到小組里進行討論。加深學生對于教育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不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拓寬學生的思維。

可以適當加入當下熱門的話題,對于社會中存在的道德困境,變成一個個辯題。例如,扶老人等熱度較高的話題,讓學生各持一方,開展辯論賽,有理有據地區講述自己的觀點。既培養了學生的道德法治意識,又提高他們的邏輯思辨能力。嘗試讓學生辯證的去看待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從頭至尾參與到討論中來,對于事情的起源發展,結尾都有深刻的理解,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同時,小組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對于培養學生合作團結的意識,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要顧及所有學生,鼓勵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教導他們虛心聽取身邊同學的意見,教導他們能夠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三、教師與家長之間要通力合作

家長是家庭之中的老師,老師是學習里面的家長。作為學生最容易模仿的兩個群體,雙方都需要為學生做好表率。在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時也要密切聯系,交流孩子近況。老師要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們的思想狀況。而家長也要做好自己的職責。老師面對學生,是一對多。而家長面對孩子,是多對一。對于老師在日常工作中的疏忽之處,沒有第一時間了解到學生的狀況,家長要予以幫助。

雙方都要在學習和生活中,做好學生的監護人,及時制止學生的違規違紀甚至是違法行為。做好思想教育,普及法律常識,培養社會責任感。對于問題學生,老師要向家長了解具體的情況,明白問題的根源所在,才能更好的為學生的成長,制定對策。

四、要定期開展普法教育活動

從正反兩個側面教育學生,正面宣講感人的正能量事例,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例如,播放全國人民道德模范典型的事例,給他們梳理學習的榜樣,培養他們遵紀守法,樂于奉獻等優秀品質。反面將一些誤入歧途的案例作為反面典型,讓學生明白違法對個人成長造成傷害,以及對社會發展造成惡劣影響。同時,布置記錄心得體會的任務,讓學生們認真思考,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舉辦上馬路打掃衛生,去養老院看望老人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之中,感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明白環衛工人的辛苦,養成尊老愛幼的美德。培養他們換位思考的能力,從體驗他人的生活,換角度去感受生活。俗語有云,當家才知油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在換位體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知足感恩的品德。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育,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路明燈。不僅僅要從書面講解,從口頭教育,借助相關的案例去講解,更應該是貫徹到學生的日常的事物中,讓學生去踐行社會核心價值觀,去感受人心的光芒與黑暗。這樣才能在生活中學會如何拒絕誘惑,做出正確的選擇。

3365501908201

猜你喜歡
法治道德青少年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走實“1+6法治同行”黨建之路
法治護航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
蔬果能讓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跟蹤導練(五)(2)
新時代道德與法治教師法治素養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道德
中日青少年體質PK
道德認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