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2021-03-13 21:47戴進寶
人物畫報 2021年12期
關鍵詞: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學

戴進寶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推進,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每個老師都在積極探究的問題。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改進教育方式方法,以滿足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要求,激發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以此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本文旨在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學教學聯系生活、實施分層教學、開展教學游戲等方面探究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育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最重要的問題。教師要積極探尋新的方法和活動,以此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任何事情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前提。由于數學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學習并全面掌握的,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存在難以理解的問題,進而會逐漸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可以輕松、有效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問題導入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其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以小學數學《時、分、秒》的教學活動為例,通過本章節的學習,要讓學生認識新的時間單位,并明確“1小時有60分鐘,1分鐘有60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形式,進行情境導入,通過播放新年聯歡晚會的倒數計片段,并提出的問題:比分還要小的時間單位是什么?以此展開課程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時鐘的鐘面,使學生明確時、分、秒的關系,了解比分還小的時間單位是秒。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倒春節晚會計時短視頻;設置問題:比分還小的時間單位?用一個問題概括本章節的重點知識,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其數學學習興趣[1]。

二 、將數學教學聯系生活

學生的思維是發散的,如果教師只是一板一眼的講授教材中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其思維變得狹隘,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從而使得其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只拘泥于書本上的知識,不懂得發散思維和靈活變通,嚴重制約了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教師要將數學緊密聯系生活,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將數學生活化,由于是學生所熟悉的事物,可以使其快速理解并掌握,思維也得到了發展,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以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活動為例,要讓學生認識分數,能夠正確的讀寫分數,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尋找素材,運用生活中的事或物幫助其更好的學習數學。在講解分數的時候們可以利用中秋節分月餅進行講解,提出問題:將一塊月餅平均分為兩塊,叫做平均分,用數字怎么表示?將復雜難以理解的分數與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聯系,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學會靈活變通應對問題[2]。

三、創新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

傳統的教學是將學生看作一個整體,教師往往就會忽略能力較弱的部分學生,只關注大部人學習知識的速度,然后制定計劃,這就導致了部分學生對學習數學沒有興趣,從而使教學效率逐漸降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首先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能力和個人情況進行分層,將其分為高、低層,進行不同程度的教學。對數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在正?;A之上拓展知識內容,對能力較弱的學生要求其掌握基本內容。實施分層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能力較弱學生的自尊心,使其能夠參與到數學課堂中,慢慢發展不斷進步;對與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促進了其數學能力的發展,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以小學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活動為例,通過本章的學習,要讓學生了解四邊形的形狀和名稱,認識圖形的周長。教師可以開展分層教學,對高、低層次的學生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提出高要求,要求其在了解四邊形的形狀和名稱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并靈活運用;對能力較弱的學生,要求其掌握四邊形的形狀和名稱,初步了解周長的計算方法[3]。

四、豐富教學活動,開展數學競賽

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精神,激發其斗志,當大腦感知競賽、處于競賽時,會比日常生活中的效率高很多,受想要獲勝心理的影響會使學生產生興趣,從而投入到競賽活動中。因為小學生都喜歡爭搶好勝,喜歡競爭、與別人相比較,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心理,在數學的教學活動中開展競賽,將會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其興趣與積極性。教師可以針對難度不同的問題采用不同的活動,如提問簡單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搶答的方式,對于較難的問題,可以采用團體賽、小組接力賽等方式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以小學數學《混合運算》的教學活動為例,通過本章節的學習,要讓學生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能夠熟練計算含有乘法除法混合的計算題。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快的掌握運算順序,教師可以適時地開展競賽活動“計算接力賽”,在黑板上列出“13×6+11×7”、“19×7-14÷7”、“9-2×3-2”、“10÷2+3×6”,分別提問四名同學,然后以接力的形式向后傳遞,答題用時最少且全部正確的小組獲勝。也可以開展“個人賽”,教師列出題目,通過搶答的方式,五分鐘內答對問題最對的人獲勝,可以獲得一個記事本。競賽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結束語

由此可見,要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受興趣的驅動,才能使其積極地投入數學課堂學習中,發展數學素質,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實現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明.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178.

[2]柳佳君.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71.

[3]張永平.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8,06:210.

2970501705295

猜你喜歡
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學
當代藝術概念的確立與有效性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