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

2021-03-14 23:40劉彥娥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2期
關鍵詞:分層教學有效策略實踐教學

【摘要】新課程改革提出要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在這樣的條件下,教師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能夠推動學生進步。初中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特點,教學難度較高。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可以有效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學質量。由此,文章分析了運用分層教學的作用,提出了運用分層教學的原則,并探究了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踐教學;有效策略

作者簡介:劉彥娥(1987.6—),女,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馬營鎮六里營學校,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一、前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等都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開始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其中,分層教學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教師利用分層教學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防止班級出現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分層教學的應用,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學生的學習表現水平,制訂個性化的引導方案,讓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從實際情況來看,初中數學教學依然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教學的有效展開。因此,本文探討了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策略。

二、運用分層教學的作用

(一)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分層教學,教師可以面向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的數學學習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教師采用分層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數學,愛上數學[1]。

(二)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初中數學這一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抽象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獨立自主的學習,促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點。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進入相同小組中,讓小組成員之間合作交流、取長補短,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運用分層教學的原則

(一)堅持水平相近原則

教師劃分學生層次時,要把學習基礎相差不大、學習思考認知能力接近、學習成績處在相同階段的學生劃分為同一個層次。

(二)堅持差別模糊原則

學生的分層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按照學生近一段時間里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展開動態調整,讓學生可進可退。進步較為明顯的學生,教師要將他們調高一個層次;退步較為明顯的學生,教師要將他們調低一個層次。

(三)堅持自我實現原則

教師為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制訂教學目標時,要仔細考慮分層教學設計、作業安排與練習內容等,掌握好“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原則,即通過學生的努力就能夠達成目標,讓學生內心滿足于“自我實現”,從而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快樂[2]。

四、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分層學生群體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是一個復雜且系統化的方法。對學生科學分層,還涉及其他的教學環節。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會給課堂教學效果帶來重要影響,教師對此要高度關注。分層教學要達到的課堂效果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取數學知識?!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數學教師不但要為學生傳授基礎的數學知識,而且還要助力學生個性化、持續性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在為學生提供分層教學前,充分了解學生[3]。除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情況、智力因素外,教師還要了解學生個性特點、生活所處的環境。這些因素都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教師全面了解學生后,再結合動態性、自愿性的教學資源,科學分層學生,具體能夠分為以下三層:A層學生,學習基礎扎實,學習積極主動性較強,數學學習興趣濃厚,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接受知識的能力;B層學生,學習基礎一般,能夠按時完成作業,但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弱;C層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分層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初中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保護好每一名學生的自尊心[4]。

(二)分層教學目標

初中數學教師要嚴格按照初中生的不同層次、具體接受數學知識的能力,分層設置教學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能夠結合自己本身已經具備的能力,實現教師所設置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設置分層教學目標過程中,要嚴格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個性特征來詳細劃分層次,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在數學學習后,都能夠有所收獲,在原本的基礎上獲得一定的進步。面對教師設置的不同教學目標,學生能夠結合自己已經具備的能力,輕松完成教師所安排的教學任務[5]。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充分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和愛護,意識到即使自己的學習能力不強,教師也始終沒有放棄他們。教師這樣的人文關懷方式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能夠讓學生在認同數學教師的基礎上,主動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好數學知識。

例如,在講解有關“相似三角形”方面的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按照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來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面對學習成績優秀的A層學生,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具有較強拓展性的問題,如先給他們創設出一定的生活情景,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如測量學校當中某一棟樓的實際高度等;教師還可以安排具有一定開放性或者一題多解的題目,讓A層學生去做。面對學習成績中等的B層學生,教師要給他們安排中等難度的問題,如讓學生運用相似三角形的有關知識來對實際數學問題展開分析。針對學習成績一般的C層學生,教師只需要讓他們掌握好基本的概念與性質,做出基礎型的練習題即可。這樣一來,教學目標就會變得更具體、更有層次性。不同層次的學生擁有了不同的、具體化的學習目標,也就能更好地學習。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讓全班學生都得到進步,進一步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6]。

(三)分層進行備課

備課是確保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初中數學教學之前,教師要充分展開備課,在實際備課環節要保持認真嚴謹的態度,讓教學變得更有依據。教師要先對學生展開分層,明確好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之后,進行備課。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基礎差異性,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備課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教師要提前做好準備,精心對備課內容進行設計,展開分層備課[7]。面對A層學生,教師要加強培養他們的數學知識綜合應用能力;面對B層學生,教師要重視提高他們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重視提高學生的數學技能;面對C層學生,教師要保證他們可以熟練地掌握基礎數學知識和技能。

例如,在講解有關“等腰三角形”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先要把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分層,完成學生的分層之后,再合理對教學目標展開分層。A層學生要熟練掌握幾何推理方法,真正做到舉一反三,解決實際問題;B層學生的要求相對低一點,讓他們掌握好運用全等方法證明“等角對等邊”,并且運用這部分內容解決一般的幾何問題;C層學生需要正確區分“等角對等邊”與“等邊對等角”之間的關系,準確運用“等角對等邊”的方式,解決簡單的幾何問題。在過程與方法設計方面,A層學生要利用推理能力,提高邏輯推理水平;B、C層學生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展開推理,驗證“等角對等邊”。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來說,所有學生都要培養探究意識和能力[8]。

(四)分層課堂提問

在教學當中,初中數學教師要將數學知識點循序漸進地傳授給學生?;诖?,教師需要對數學課堂中的問題展開分層設計,讓問題由表及里,從淺到深,逐步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學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以及掌握數學知識點[9]。例如,在教學“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過程中,為了更加有效地帶領學生思考以及探究,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這部分知識點,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部分層次問題。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與之前所學知識有關的問題:一元一次方程的核心含義是什么?等式包含哪些基本性質?學生在思考回答之后,教師繼續向學生提問:學校當中有部分圖書,將要分發給初一年級三班的學生展開閱讀,如果每一名學生分到四本書,最終少25本書;如果每一名學生得到三本書,那么多出20本書,請問這個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學生經過思考想到依靠方程來對這個問題進行處理,積極探索關系式,并列出相對應的等式“3x+20=4x-25”,之后學生思考這一方程的結果,發現只有求出x的值,才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積極地探索這一方程的解。在學生簡單地認識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之后,教師還提出部分具有延伸性的問題,讓學生深入展開思考探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層次性的提問方式,給學生設計從淺到深的數學問題。在解題過程中,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展開思考,熟練掌握數學知識。

(五)分層布置作業

作業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點的一種途徑?,F如今,大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鞏固學習效果。即使部分教師想要展開分層教學,也依然會采用傳統方式布置作業。事實上,如果作業難度與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不匹配,學生就很有可能厭煩寫作業、不寫作業,甚至還會抄襲作業。這就與布置作業的目的相背離。為了更完整、順利地展開分層教學,教師要分層布置作業。教師要先了解學生的解題效率,并在此基礎上布置作業。解題效率低的學生做題速度比較慢,教師要適當降低作業量。如果作業量過大,那么學生只想要快速完成作業,就不能深入理解題目意思。而適當的作業量正好能夠消除學生的這種心理,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來思考。另外,教師在作業當中要幫助學生培養解題思路。例如,針對中等層次的學生,教師要給他們安排幾道綜合練習題,幫助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靈活運用。面對高等層次的學生,教師要給他們安排幾道思考題,目的是幫助他們開發數學思維能力。但教師要注意的是,如果題目的難度較大將會削弱學生的成就感,不利于學生持續性學習數學知識。因此,在作業中劃分層次時,教師要保證學生在達到所在層次的基本要求的同時自主展開練習。

(六)分層教學評價

在數學教學中,評價是較為重要的一環,是學生充分了解自己學習情況、借鑒其他學生學習方法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不可缺少的一環。結合學生的評價結果,教師可以明確后續的教學目標,保障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因此,在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當中,教師要重視對教學評價的分層,要運用合適的措施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分層評價。教師要把學生的日常表現情況、學習態度、考核成績綜合在一起展開分析,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總結;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表現實施綜合分析,得到客觀的評價結果;將教師評價、學生評價進行總結,獲得分層教學評價。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分層評價結果,調整教學計劃,幫助學生制訂符合自身學習和發展的方案,讓學生更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教師還需要按照教學評價結果調整學生的分層情況,提高分層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對A層學生評價時,要找到學生的學習優點,肯定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對B層學生評價時,要運用激勵性的評價理念,指出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不足,并給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方案,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學習能力;對C層學生評價時,要運用競爭性評價原則,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分層教學評價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五、結語

總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給予學生鼓勵,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所以,初中數學教師要勇敢創新,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發揮分層教學的作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初中數學教師要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關注學生的內心變化,推動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羅曉麗.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63):66-68.

繆圣華.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科學咨詢,2021(09):178.

孫開波.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24):46.

曹明璐.全面發展理念指導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

(18):8.

賈曉會.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運用思考[J].散文百家,2021(24):290.

嚴孫桐.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法探析[J].考試周刊,2021(16):65-66.

賈???略論初中數學分層教學[J].新課程研究,2021(11):82-83.

石春喜.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03):107-108.

彭秀萍,魏吉林.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探究[J].新課程,2021(33):204.

猜你喜歡
分層教學有效策略實踐教學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如何通過分層教學打造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有效開展幼兒游戲課程教學的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