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實現策略

2021-03-31 22:22靳昌偉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1年44期
關鍵詞:實現策略生活化教學道德與法治

靳昌偉

摘要: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在研究教育相關問題時,倡導以生活化方式教育兒童,主張“生活就是教育,社會就是學校,學習就是其中之一”。教育界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明確的指導方針,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教材的內容具有明顯的開放性和融入社會的特點,因此,教師的教學內容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對人生觀和學習觀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鼓勵小學生積極學習知識,向他們灌輸高尚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實現策略

前言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項以學生生活為本,以培育學生為目標的綜合課程,將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將教學活動引入現實生活環境,積極鼓勵學生分析和評價生活現象,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與法治意識,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必須開展與現實生活相關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活動,以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展開教學,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在學生道德發展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以法律為指導,而應該以自律為指導。小學生在道德上處于"無組織"狀態,當他們長大后,他們將進入"自我調節的過程"?,F階段小學道德和法治課程是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的道德和法治信息的主要途徑,然而,新一輪新課改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面臨更大的困難。在實踐中,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事例和生活現象,積極合理地運用到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從而為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現階段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現狀

2.1課堂教學以說教為主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方面,一些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分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忽視小學生的個人發展,導致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的深刻分離。教師仍然遵循一言堂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使得小學道德和法治課程枯燥乏味,嚴重損害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主動性,這不利于學生的個體發展,并且忽視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技能的培養,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2.2課堂教學方式存在缺陷

教師傳統的陳舊的教學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現代的教育教學模式很難得到推廣。尤其是那些老教師更是習慣了在課堂上花更多的時間來教授理論知識。這種問題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尤為突出,有些老師雖然愿意在教學過程中舉出一兩個好的案例,但由于老師的講解方法過于僵化,使學生無法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內涵。也很難與法治理論知識緊密聯系結合起來,并將其應用于實際法治生活中。不僅非但無法有效深化培養學生的道德和法治思想素養,反而可能造成課堂教學準備時間的嚴重浪費。

3.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實現策略

3.1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賦予學生成就感

實踐不僅是知識的直接來源,也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方面,教師應該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三觀和學科概念,簡單的語言教學效果很差。在這種情況下,相關的實際行動非常重要,社交活動不僅能使學習者將所學知識充分融入日常生活,還能給學生一種成就感。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必須積極開展社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得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得到提升。例如,在《讓我們的學校更美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處理校園里的垃圾,美化校園環境,還可以組織學生改善學校周圍的環境。因此,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教師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成就感,這對培養學生養成愛護校園的意識起著重要作用。

3.2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生活

實踐生活為道德與法治課提供了生動多彩的素材,道德和法治課程的任何內容都可以作為一種工具來記錄生活信息。教師應鼓勵學生觀察和收集有關學生活的信息,塑造課堂生活方式,并從學生關注的角度將圖像和文字轉化為客觀事物,創造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條件,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材,還可以創造性地運用教材,為課堂增添新的生活榜樣,加強學生的個人經驗,鼓勵他們積極學習,促進知識的內在化。例如,在《安全記心上》的學習中,教師指導學生收集交通信息,然后根據這些材料組織短劇或繪畫,讓課堂上的學生從他們的目光中獲得不同的情感,充分感知人生的價值。然后組織交通規則知識競賽,加深學生對交通標志、交通規則等的理解,這種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的自我保護,還使教學考核更加豐富。

3.3將知識內容轉化為生活

目前,道德與法治教科書包含了許多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的元素。同時,教師應努力滿足大部分地區學生的需要,以確保其普遍性,因此,不能根據當地的情況來準備它們的內容,學生的生活習慣和條件也是如此。在學習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終身學習的方法,明確和具體化持續學習的方法,深化學生日常接觸學生的實際條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使之適應當地的條件。例如,《家是最溫暖的地方》模塊中,由于生育政策的完全自由化,許多學生都有兄弟姐妹,這種家庭環境的變化在過去很難觀察到。教師可以強調同齡人和兄弟姐妹之間的友誼與和諧,還要教育學生互相關心和幫助,要接受生活教育,必須從小做起,注重具體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般的抽象概念,小學生沒有抽象和邏輯思維的能力,但將知識內容轉化為生活實際內容,可以促使學生有效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提升學生具體生活經驗的主觀思維邏輯。

3.4注意生活中的指示

學習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提高他們在生活中的行為和思維。這就是為什么教育必須牢牢扎根于生活中,必須組織學生的日常作業,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家長必須能夠觀察孩子的變化,并確保家庭教育的運作。這些課程旨在幫助學生自我調節,學生可以幫助父母改善生活條件,提高自力更生能力,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要積極向學生傳授生活的現實,向家長展示學校教育的成果,尋求更廣泛的教學認可和支持,與學校建立良好的關系。在小學道德和法治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并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育在現代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教師需要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所遇到的案例融入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進而使道德與法治課程更貼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小學生以后成為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實現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21(12):38-39.

[2]高曉敏.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1(34):8-9.

猜你喜歡
實現策略生活化教學道德與法治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初中數學實現學生合作學習的途徑
電能替代管控一體化的實現
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策略探討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論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現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