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文閱讀,讓語文教學更加精彩

2021-04-06 13:48丁暢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1年5期
關鍵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丁暢

摘 要:閱讀一直是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點,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教師們也在不斷的尋求新的教學方法,以求找到更為科學高效的閱讀教學方法。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走近群文,撥開“群”之迷霧

所謂“群”在《新華字典》中的釋義為: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2.眾多的人3.成群的4.用于成群的人或東西5.姓?!叭何摹本褪侵妇奂谝黄鸬囊唤M文章。

群文閱讀是指將某些具有共性的文章集中起來,展開多篇文章同時閱讀的教學活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有助于小學生在課本學習之余,進一步擴展學生的閱讀量,增加學生閱讀的廣度與深度,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閱讀的效率。

(一)確定有效議題

群文閱讀這一教學方法歸根結底是為了語文閱讀教學而服務的,因此,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應用也應當立足教材文本,結合教學目標,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為目的。議題作為群文閱讀教學開展的核心內容,是決定群文閱讀能夠順利開展的前提與基礎,因此,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活動時,應當立足教材文本,確定既與教材結合,又能夠讓學生關心、感興趣的議題。

(二)立足教材文本

當前部編語文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例如:寓言故事主題教育、心靈主題教育、以景托情主題等等。比如在教學《楓橋夜泊》、《長相思》這兩首詩之后,教師可以順勢提問:這兩首詩歌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你從那些景物感受到了這種情感?引導學生將討論的話題轉移到“思鄉”上來,然后再引導學生閱讀《泊船瓜洲》《月夜億舍弟》《蘇幕遮·懷舊》等多首與“月”和“思鄉”有關的詩詞,進而引發學生思考:這幾首詩詞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為什么月亮會引發詩人思鄉的情思?如此,緊扣“思鄉”這一議題,激發學生去探究“月亮”這個意向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在遷移閱讀中積淀更多的語文素養。

二、深入群文,拓展“群”之思維

(一)拓展閱讀,讀得更多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該是145萬字以上,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閱讀內容有限,無法滿足小學生的實際閱讀需求。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看展有效的課外閱讀活動,豐富群文閱讀的內容,完善小學生的閱讀思維。

(二)拓展閱讀,讀得更快

當前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時代要求我們需要不斷的吸收更多的資源,就必須加快閱讀速度。新課標要求,第三學段學生默讀一般課外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就要培養快速閱讀的技能。群文閱讀改變了以往幾課時學習一篇課文的傳統模式,這就要求老師和學生對課文學習有一個更好的規劃,來提高培養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理解能力,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三、整合群文,強化“群”之深度

(一)由淺入深,同步理解

通過對群文進行整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由淺入深,逐步的走進閱讀的主題之中,進而形成越發清晰的閱讀思路,還能夠幫助學生以一帶多同步化理解文章,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比如葉圣陶的《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文章,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在游覽金華雙龍洞的情境,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先寫了沿途所見的一路美景,緊接著寫了外洞的洞口、外洞、孔隙,最后寫了內動,表達了作者品賞大自然的情趣以及對祖國秀麗山河的熱愛之情?;诖?,教師便可以與學生一起閱讀《桂林山水》《趵突泉》等文章,橫向分析這些文章在表達方式、寫作方法、修辭手法等方面的異同,就可以使學生在橫向比較的過程中找出寫景類文章的寫作特點,加深學生對于寫景類文章的感悟。在閱讀完不同類型的寫景類文章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討論自己印象最深的自然景象,并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搜索相應的文章,讓學生到這好奇心共同參與到文章的閱讀中來。如此,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在不同景物類文章的閱讀、對比和分析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學生閱讀的深度。

(二)聯系群文,自主創作

作文教學是我們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進行群文閱讀時,我們就可以根據同一主題范文的寫作方法進行較深的認識與學習,歸類某一種寫作方法,產生共鳴,并能學會更加熟練、準確的運用。抓住時機進行練筆,群文閱讀的引導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四、聯合群文,縱橫“群”之交錯

群文閱讀的重點就是指導學生在多篇文章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多篇文章作為一個閱讀整體,設計一些具有遷移性、比較性、沖突性的問題,將所選擇的群文橫向聯合起來,培養學生重整、賞析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

比如在引導學生閱讀完《小壁虎借尾巴》《漁夫與金魚的故事》《七顆鉆石》這三篇童話故事后,便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這三篇文章在情節結構上有什么不同之處?這樣學生便會對這三篇文章進行橫向對比,比單篇教學更有優勢。又如在教學《刷子李》這篇文章時,這篇文章按照“黑衣上沒有白點、出現白點、小洞”這一情節結構,體現了“一波三折”這一寫作方法。通過這篇文章,再向學生介紹《泥人張》、《蘇七塊》等文章,讓學生進行思考:哪些文章運用了“一波三折”這一寫作方法,這種寫作方法具有哪些優勢?讓學生在遷移中鞏固知識,提升閱讀能力。

總之,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全新的閱讀教學方法,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教材為基礎,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探索,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意識與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蘇鳳萍. 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群文閱讀[D].廣州大學,2016.

[2]楊凌. 淺論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2019(32):96-97.

[3]張少華.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 西部素質教育,2017,3(02):236.

(浙江省義烏市繡湖小學教育集團)

猜你喜歡
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巧用單元課文整合有效實施群文閱讀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