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生舞蹈表現力的提升策略

2021-04-08 04:44王艷俠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表現力舞蹈動作

王艷俠

(安徽省靈璧師范學校,安徽 宿州234099)

一、前言

毋庸置疑,舞蹈作品全部源自于日常生活,舞蹈亦是情感溝通的形體語言。中職舞蹈教學高度注重舞蹈技巧的表現和綜合素養的提升,教學目標同樣放在提升廣大學生舞蹈表現力上,唯有學生們不斷提升舞蹈表現力,方能逐步具備舞蹈演練中所應有的各項技藝,進而學好舞蹈。

二、著力增強學生們的音樂節奏感

如今,中職舞蹈教學中的每一部完整作品,都離不開音樂的幫襯??梢哉f,音樂伴奏是舞蹈的靈魂,假若喪失了音樂,那么舞蹈就會異常乏味、單調,亦難以引發觀賞者強烈的情感共鳴。鑒于此,中職舞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增強學生的音樂節奏感,使學生們深切的意識到音樂節奏感的增強對于提升舞蹈表現力的重要意義。

中職舞蹈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引領學生們在訓練舞蹈之前先欣賞著名音樂伴奏作品,提醒大家思考隨著音樂的跌宕起伏,每一項舞蹈動作應當怎樣表演才能合乎藝術表現的要求。學生們在實際表演中也可自我體悟,善于根據音樂伴奏的旋律、節拍,把握好舞蹈動作的每個細枝末節,方能更高效地提升大家的舞蹈表現力,在實際表演中贏得廣大觀賞者的好評。

其次,教師不但給學生們傳授舞蹈動作,還要給大家指點舞蹈高潮時重點音符的把握,使學生們能熟知伴奏音樂的節拍,主題節奏要把握到位,方能凸顯舞蹈的內核。事實上,學生們訓練時間長久后就不難發現,舞蹈動作放佛一顆顆珠子,任何一項分解動作既不能“串聯”起整部舞蹈作品,唯有借助“繩線”把每一項舞蹈動作“串”起來,方能使舞蹈的動作表現更加順暢,連貫性更強。

當然,在實際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師可給大家分成若干小組,給學生們編排不一樣的舞蹈,輔以截然不同的音樂旋律,并借助小組測試的手段,請每個小組交叉評分,評選出哪個小組又好又快地掌握音樂節拍,進而對表現優異的小組予以精神獎勵。教師在這種互評探究的新型教學模式下,可以更深入地掌握教學主動性,豐富舞蹈表現力訓練的內涵,在強化音樂節奏感的同時,使學生們保有對舞蹈的熱愛之情。

三、夯實舞蹈基礎以增強舞蹈的感染力

毫無疑問,扎實的舞蹈根基是表演好一場舞蹈的關鍵,舞蹈藝術的表現力亦需要扎實的基礎作為支柱。學生們唯有擁有較高的身體素質和精確規范的舞蹈動作,方能成功演繹令人難忘的、出彩的舞蹈作品。從這個角度看,舞蹈教師要鼓勵全體學生強化身體訓練,尤其要注重舞蹈藝術感的熏陶和培養,使自己的舞蹈動作更加專業化、更加合乎藝術美感、更具有表現力。

首先,學生們要著力增強身體素質,要保持形體的美感,需要日以繼夜地鍛煉身體,尤其是舞蹈力度的控制和肢體柔韌度的調節,更需要刻苦摸索、勤加訓練得以解決。唯有體能訓練到位,肩部和手臂力量拿捏得當,學生們的動作表現能力才能順暢、自然。

其次,要著力培養“舞感”,擁有扎實的身體素質是基本功的集中體現,“舞感”的培養對于舞蹈表現力的提升同樣是必不可少的內容。教師要強化學生們對各項基本功的鍛煉,使其全身每個部位的動作都能靈敏、協調,特別要關注類似于細枝末節的訓練,譬如腳趾尖屈伸或者延伸的程度等。

再次,要增強學生們舞臺表演的自信,唯有給中職學生提供更多舞臺現場表演的機會,方能使其得到歷練與成長,豐富大家的舞臺演繹經驗,開闊廣大學生的視野,增強自信心,其藝術風格和藝術魅力便會朝著個性化方向發展,藝術表現力的提升亦不在話下。

四、深化學生對舞蹈內涵的理解和把握

中職學生要提升舞蹈表現力,僅僅憑借短期訓練是難以實現目標的。舞蹈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們創設鉆研舞蹈的氛圍,使其得以熟知舞蹈作品的內涵與要義,揣摩舞蹈的形體表現方式,在訓練前,可以先在腦海中回顧一邊舞蹈動作要領,自主摸索更生動的舞蹈表現方式。例如,教師可給學生們開展示范表演,或者借助多媒體投影設備展現舞蹈表現的方式方法,借助這種更加直觀、生動表現舞蹈動作的方式,使中職學生加深對舞蹈作品的理解,把握舞蹈的主題和內涵,為培養學生扎實的舞蹈表現力夯實根基。

在一線舞蹈教學中,教師可與學生們一道對類型各異的舞蹈風格加以探究,使大家盡速把握每種類型舞蹈作品的舞臺表現特征,充分展現舞蹈作品的情感和內核。

其次,教師要反復提醒學生們在舞臺訓練或者表演時要注重動作的張力,將自身對這部舞蹈作品的情感體驗融匯到活靈活現的肢體語言之中,讓自己的肢體動作“發言”,進而增強舞蹈表現力。例如,在演繹軍事戰爭類題材的舞蹈作品時,學生們要從分展現軍人保家衛國的豪邁、陽剛、堅韌、拼搏等情感;當然,假若在演繹幼兒類舞蹈題材作品時,則要表現出守護和問候等情感。

五、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便發揮對提升舞蹈表現力的作用

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對提升舞蹈表現力具有重要作用,而綜合素質的培養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穩扎穩打,方能步步為營。通常而言,基于提升舞蹈表現力的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主要包含模仿能力、創造能力、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

(一)要培養學生的模仿能力

舞蹈學習和訓練離不開模仿,實際上,幾乎全部的舞者均是通過模仿開始入門的。模仿能力直接關乎中職學生實際的反應能力。在模仿時尚有較多記憶和觀察等因素,假若學生們能夠精確記憶和專心查看,那么學生們的模仿能力就會與日俱增。例如,舞蹈教師通過分組訓練舞蹈,或者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投影設備播放著名舞者的優秀、典型作品,學生們均要對此特別留意并仔細觀察、精確記憶,進而學會在自己的舞蹈訓練中加以模仿,提升學生的模仿能力。

(二)舞蹈藝術表現力的提升亦離不開創造能力

創新可謂是舞蹈永葆生命力的重要根本,創造能力的鍛造亦會帶來富有創意的作品,對于創造力較為活躍的學生而言,在探求舞蹈動作要領時,亦能大膽發揮想象力,激活發散思維,進而在持續的藝術聯想中體會舞蹈的美感和美學價值。教師在舞蹈教學中要刻意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加以培養,要把學生從思維慣性中解放出來,勉勵學生在兼容并蓄中發揮自身優勢,并在大膽創新中不斷提升舞蹈表現力。

(三)觀察能力的形成至關重要

一位優秀的舞蹈表演者亦是生活中善于觀察的人,必然對日常社會情形加以有效考察,同時又通過對各類舞蹈類型加以觀察,提取有效經驗,形成自我認知,使記憶得以有效,進而使自己的知識點得以升華。觀察是一種自主學習的方式,中職教師要千方百計為學生創造觀察事物的機會,尤其要讓學生們善于做生活中有心人,必要時傳授給大家觀察方略和技巧,使其將觀察逐步內化為一種生活習慣,進而在不斷觀察中累積經驗,使整體舞蹈表現力會有所提升。

(四)記憶能力

對于舞蹈表演而言,每一個動作要領均源自于學生的記憶。記憶力可經由后天訓練逐漸增強,相應地,假若不刻意鍛煉記憶力,那么記憶力便會每況愈下。舞蹈的形體動作要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下完成,更需要舞者培養良好的記憶力,并同時以恰當的形體動作得以完美詮釋,這就需要中職學生要在教師的幫扶下掌握記憶技巧、摸清記憶規律,在持續不斷的舞蹈訓練實踐中鍛煉記憶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舞蹈教學是富有情感體驗的課堂,舞蹈表現力的提升更需要廣大學生持之以恒的完成。鑒于舞蹈是運用肢體語言完成藝術內涵表達,因此,舞蹈表現力在日常訓練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著力增強學生們的音樂節奏感,夯實舞蹈基礎以增強舞蹈的感染力,深化學生對舞蹈內涵的理解和把握,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便提升舞蹈的表現力。

猜你喜歡
表現力舞蹈動作
如何增強聲樂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如何通過線描畫提高幼兒觀察力和表現力
學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檔
舞蹈課
動作描寫要具體
談電視劇音樂的藝術表現力
論民族聲樂的聲音表現力
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