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情可待成追憶”:試論《四個春天》的詩意美學表達

2021-04-08 04:44蔣詩潔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講稿葉嘉瑩物象

蔣詩潔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四川 成都610000)

一、前言

中國一位著名的古典文學學者葉嘉瑩教授曾經說過,人是有心靈有情感的,所以“當我們面對外在的一切物象,我們都應該有所感應?!雹偻馕锟梢砸鹪娙说母邪l,從而產生人的創作、產生詩歌作品。電影也是一種語言,創作者同樣可以通過這樣的語言表達感發,進而創作電影作品?!八^外物的這個物,人稟七情,應物斯感的物,應該分成兩方面,一個是大自然的物象,是草木鳥獸,一個是人世間事物?!雹趶娜~嘉瑩教授對外物的解讀我們可以看出詩歌創作最主要是一種感發的力量。實際上不管是詩歌還是電影,藝術創作的沖動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我們對物象的理解,由物象而對人的生命的感悟,所謂鳥啼花落,皆與神通?!端膫€春天》的導演陸慶屹在談創作的時候說,一開始錄視頻是為了記錄時光流逝的狀態,到后來素材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決定剪一個完整的紀錄片。從對導演的訪談中我們看到,陸慶屹希望通過對比時光的變化,表達對人生的理解,“差別最大的其實在于個人。父母本身沒變,是你自己的感知變多了……你會感受到他們那種愛是你以前忽略掉的……所以那個時候你才逐漸地去看到他們溫柔的本質,看到他們一些特別堅韌的品質?!雹壅撐膶L試用“賦、比、興”的詩歌理論來分析電影中的抒寫情志的美,利用“賦、比、興”所講的“心”與“物”之間的關系,來談談《四個春天》的詩意美學表達。

二、賦:即心即物

在《葉嘉瑩說詩講稿》中談到“賦是直陳其事,就直接說明,不需要一個外物的鳥獸草木的形象?!雹堋百x”的感發方式在《四個春天》中,首先從影片整體結構來看,用影像記錄從2013年第一個春天開始發生在貴州獨山一家人的日常故事,老兩口加上回家過年的孩子們,過年、登山、做菜、唱歌,每一年春天發生的事不同,但基于“回家過年”的主題內容在反復,直接呈現了時光的流逝。

導演用“賦”在這里更多表達的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人世間事物,每年都有電影中年邁的父母登山的場景、兩代人之間溝通的場景:第一個春天,父母上山采蕨菜,唱歌山歌,聽松濤的聲音,父親笑著用拾來的稻草捆綁壞掉的運動鞋,一邊說:“好玩得很!”哥哥陸慶松教父親用軟件,父親一邊在電腦上看老照片一邊給旁邊的大兒子講自己年輕時大學的同學,一個個讀出名字,感慨萬千,“歲月悠悠,光陰荏苒,一晃就是幾十年,還算爸(指自己)身體好咯,你看好多同學,都不在啦。嘖?!钡诙€春天,父母和兩個兒子登山踏青,母親說,“大地回春,赤梨發芽?!备赣H說,“萬物生長?!敝糁巧秸?,兩人相互攙扶登著陡峭的小山坡,父親說,“好玩?!蹦赣H唱起了山歌,“春風呀吹起了鳳凰山呀,山間的流水映藍天。楊柳呀映紅點頭笑,桃花悄悄地紅了臉?!钡谌齻€春天,父母上山整理女兒的墳,在旁邊種點東西。父親獨自一人上山砍了一根細長的竹,用作女兒墳上插白幡。母親對攝影機背后的小兒子說,“我和你爸都在想一個問題,如果我走了,你爸一個人守著這么大的屋子怎么辦?”第三個春天與前兩個春天全然不同,沒有了生命的生氣與快樂。第四個春天,春天來的時候,雪還沒有退去,父母登上山坡去給女兒上墳。與第三個春天不同的是,雖然沒有第一個和第二個春天的歡愉,父母終于能從失去女兒的悲傷中走出來,父親拿出了一年多沒有用的短笛,又用腰鼓做了琴,父親說,“(我)每天都為家里做一件事,修一把椅子,修電燈……”生活的希望又回到了老兩口身旁。

導演在電影敘事中通過每年春天的平常事,甚至是看似普通的生活對話與日常起居,直接傳遞著情感:父親對時光流逝的感嘆、父母對春天萬物生長的喜悅、對失去女兒的悲痛、對兒子孫子離去的不舍,鏡頭忠實的表達了普通人最樸質的感情,在一年又一年稀疏平常的生活中,我們看到了生活的底色:人如何在變化的生活中過出向上生長的精神,不管年齡的大小,不論生活的艱辛。也正是通過這樣的直抒胸臆,導演陸慶屹讓我們看到了他內心的感動是如此真切、如此生動。

三、比:由心及物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比”的詩歌創作方式是“以此例彼”,用一件事情來比喻另外一件事情?!氨?,是經過你自己的理性安排的?!雹萦捌械谝粋€春天里出現了兩次紅色紗質的輕薄簾子。第一次是父親給大哥慶松看老照片時感嘆時光飛逝、人生短暫,接下來導演用了一個空鏡頭,書桌面前大大的窗戶占滿畫面,房間里些許幽靜,房間外是陽光正好的春日,窗戶向中間推攏,而兩旁被打開,微風吹進,紅色透明的紗簾隨風拂動,畫面外是父親吹笛的聲音——《紅河谷》。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有很多關于“簾”的描寫,“簾”的意象有傳情達意的作用,有一種含蓄委婉的審美情趣。在空間上,通過“簾”似有似無的遮擋,簾外與簾內的相襯相比,讓詩詞意境幽遠,感發之情也多曲折。例如“水晶聯動微風起”、“卷簾望月空長嘆”、“疏簾卷春曉,蝴蝶忽飛來”、“空簾閉幽情”、“簾風動,漏聲隱隱,飄來轉愁聽”,“簾”與中國人的傳情達意是聯系在一起的。導演陸慶屹通過紅色薄簾形象的安排來表達情意,這就形成了從物到心、從形象到情意的中國古典美學意義層面的關系。風吹起窗前紅色薄紗簾拂動,窗外是初春白日的光景,伴隨著“紅河谷”的笛聲,春雨、春雷、嫩葉、魚池等物象接踵而至,紅色的薄紗簾隱喻著父親和母親的婚姻生活,緊接著所有空間中物的展示,稀疏平常又暗含象征的意味:時間在流動,滑過每日所見之物,在我們日常所做之事旁悄然逝去,人可以這樣從青年就到了老年。于是導演又運用紅色的薄紗簾及簾外的黑夜來結束這一個影像的段落。這樣看似沒有故事情節的內容正是一種“比”的抒情,“先有情意,再安排如何以形象表現的技巧和方法?!雹抟环N“朝如青絲暮成雪”、從清晨到日暮就像人生從青年的婚姻到老年的相扶相持的情感,從“比”的技巧安排中悄然而至。如同形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是非常重要的,《四個春天》中的形象看似任意出現,卻抒寫了導演內心的情感,如同好的詩詞一般,給人以感發的力量。

中國古典美學中常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用自然界的物象、人事界的物象來表達內心的情意。葉嘉瑩曾經用明喻、隱喻、象征、外應物象等西方文藝理論來講中國詩歌中的“比”,論述的過程中列舉大量的形象進行說明。不僅詩歌,電影也通過造型語言,通過外物的形象化方式來表達電影內在的情感,《四個春天》中的表達是“賦比興”中“比”的方式,自然和人事的物象通過導演的安排表情達意,同時把這樣的情感傳遞給觀者。所有內心的波濤涌動都外化為各式各樣的形象符號和人事物象。

四、興:由物及心

中國古詩詞中的興發感動,或是對自然的愛悅或是對生命的感慨。例如陶淵明的“山滌余靄,宇暖微霄,有風自南,翼比新苗?!睂懞唵蔚难矍爸氨磉_其對自然的喜愛。例如李商隱的“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比~嘉瑩曾經評價李義山是多情善感,對一切的人一切的事物都是靈心銳感的,因此他能見物思感,傳遞寂寞之境界。那么像詩詞創作中書寫情志的“興”是如何在電影《四個春天》中使用的呢?

最主要的還是從導演陸慶屹的拍攝視角,攝影機及導演的眼睛看到不管是人世間的事物還是物象而產生的情感。例如在第二個春天大姐回家時,攝影機正在屋內拍大姐,父親突然站在門口抑制不住的高興,他說了幾遍,“慶屹!燕子又回來了?!睌z像機隨著父親走出去拍屋檐上的燕子窩,鏡頭中的父親高興得像一個孩子。影片中出現的父親與燕子、蜜蜂、松濤、鯉魚的鏡頭內容,都顯得非常質樸而真誠,父親對自然的熱愛、對發現生活的美好的情感,通過影像準確的傳遞出來。這就是通過觀看人世間的事物——父親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導演創作時直接產生的一種感動,通過電影語言的表達,又把這樣的感動傳遞給了觀者。再如每一年春天來臨,萬物復蘇,導演通過鏡頭影像來表現生命的來臨和逝去。春天的山澗溪水流淌,父母登山采摘蕨菜,唱起了山歌,不經意間側耳傾聽松濤,登上山頂后面對著遠景的村莊唱起了青年時代的歌;通過鏡頭及組合,一種歌唱生命、嘆詠樸素生活之美的情感緩緩流出,同時又暗含著對生命易逝、時光易逝感慨;很好的映襯影片中大姐生病離世的故事內容,都是“由物及心”的一種創作,興發感動式的藝術手法的運用。

葉嘉瑩在研究中西方詩歌對比中發現,西方的詩歌理論沒有相當于我們“興”批評術語,西方的詩歌理論更重視安排的技巧,而中國的詩論更重視興發感動的生命,“西方詩論比較重視從一本所化出的萬殊,而中國詩論則似乎更重視萬殊所由來的一本”⑦,這是中西方詩論傳統在本質方面的一些差別。而筆者認為,在電影語言的表達上,同樣體現了中國詩論興發感動的特點,雖有技巧的安排,但就如同陸慶屹的這邊電影,更多時候是不經意間的記錄而感動于心,才有了導演后期希望把影像完整呈現出現的決定。

五、結語

“賦、比、興”不僅是中國詩歌里面為了表現形象與情意關系、心與物的關系而形成的技巧手法,也是中國審美不同于西方的獨特表達。因此這三種形式也會自然而然的在其他藝術形態中表現出來,形成詩意的美學特點。如觀看《四個春天》過程中我們被易于打動,其根本原因還是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如果要用一句詩來總結《四個春天》的美學表達,筆者認為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美好的東西,永遠是跟悲哀和失落結合在一起的,夢一般美麗迷人卻又短暫易逝,是一種悵惘哀傷。

注釋:

①葉嘉瑩.葉嘉瑩說詩講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8(01):3.

②葉嘉瑩.葉嘉瑩說詩講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8(01):3.

③曹蔚翔.嘉賓訪談|陸慶屹:在春天,感受世代溫情[EB/OL].http://js.ifeng.com/a/20190318/7284754_0.shtml.(2019-03-18).

④葉嘉瑩.葉嘉瑩說詩講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8(01):14.

⑤葉嘉瑩.葉嘉瑩說詩講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8(01):14.

⑥葉嘉瑩.葉嘉瑩說詩講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8(01):43.

⑦葉嘉瑩.葉嘉瑩說詩講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8(01):43.

猜你喜歡
講稿葉嘉瑩物象
物象再造系列
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物象幾何——新藝美固整木展廳
記敘文構思之“物象法”
學人書話·葉嘉瑩與徐培均
武術文化中“物象與興象”的博弈
葉嘉瑩:如朗月照人
鮑勃·迪倫受獎演說詞成書
葉嘉瑩,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講稿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