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數字文化旅游服務插上5G網絡的翅膀
——“云文”數字文化旅游服務平臺建設探索

2021-04-08 04:44翟兆京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淄博市服務平臺數字

翟兆京

(山東省淄博市文化館,山東 淄博255000)

一、引言

淄博市文化館目前使用與國家公共文化云、山東省文化云接口一致的“淄博文旅云”平臺提供數字文化服務,已經實現了活動直播、場館預約、數字資源共享等功能。隨著文旅融合的推進和5G網絡投入使用,原有功能已不能滿足群眾對公共文化的需求,本文就5G網絡支持下淄博市文化館“云文”數字文化旅游服務平臺建設進行探索,主要目標是實現即時互動功能、借助5G網絡提供優質數字文化旅游服務體驗。

二、淄博市數字文化旅游服務概況

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首次為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數字化建設提供了政策依據,先后有國家公共文化云、聚匠網等網絡平臺投入使用。2017年12月,淄博文旅云(淄博市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申報國家基層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推廣項目;2018年4月,該項目經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審批立項;2019年1月5日,淄博文旅云正式上線運行。

運行以來,暴露出來的主要問題有:平臺功能多樣,使用率低,達不到預期效果;與微信、微博、短視頻等外部平臺存在兼容性問題;提供的數字化服務單一,在微信、微博、短視頻等平臺上有大量相似內容,用戶流失嚴重;舉辦活動以普及性培訓為主,不能滿足專業化、個性化需求。

三、現有條件下的數字服務瓶頸難以突破

(一)群眾數字文化旅游服務需求持續增長

2021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已經基本實現,人民收入水平、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生活工作方式發生變化,對專業化、個性化群眾文化服務需求不斷增大。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快、二孩政策放開,老年人及未成年人成為群眾文化服務的主要服務對象。相對于不斷增大的需求,文化旅游服務的供給總量存在巨大缺口、服務項目不齊全。

當前提供的數字文化服務主要包括藝術、非遺方面的線上展覽、講座、培訓,深受群眾喜愛。由于該類活動仍然以現場活動為主,只能通過平臺進行基礎的報名,提供數字化服務效果有限。由于當前用戶以少年兒童、中老年人為主,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年齡因素導致使用率低。截止2020年12月,50歲以上用戶占用戶總數約三分之一。

(二)相關技術人才、設備不足,維護、運行技術人才嚴重不足

與強大的設計功能相比,未建立起相應的專業人才隊伍。日常維護、運行由專業技術人員兼顧,僅能保證文化活動信息的實時更新,無法做到24小時值守。在運行過程中,終端設備無法及時維護保養,軟硬件問題無法及時解決。

服務器、網絡設備性能不足。在開展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用戶量激增,各級文化云平臺不同程度上暴露出訪問量超過負荷、線路擁堵、數據傳輸不暢的問題。

(三)保障體系建設相對落后

“淄博文旅云”平臺免費使用,僅通過公益廣告進行宣傳,無法使用商用APP大規模補助的方式吸納用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普及率、使用率。由于數字化設備(LED屏、燈光、音響、觸摸屏等)投入高、更新快、維護難、易損壞,故障的設備無法即時修復,影響效能發揮。

目前投入使用的數字文化服務終端以觸摸屏一體機為主,同時服務人數有限;遠程教學中,LED大屏在使用中存在通訊受網絡限制、無法即時互動的缺陷。

現有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層次結構不合理,年齡、專業分布不均。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年齡結構偏大,雖然具備較高文化造詣,但在接受網絡,使用淄博文旅云組織文化活動、開展培訓方面能力欠缺;年輕人員能較好的使用云平臺、數字化設備,但專業水平不足,在授課方面缺乏經驗,不能完全滿足平臺正常運行的需求。

四、5G網絡為數字文化旅游帶來的機遇

(一)4G網絡推動通信技術、設施升級

截至2020年12月,全國共建成4G基站575萬個,城鎮地區實現深度覆蓋,為移動通信產業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和全產業鏈基礎;網民規模9.89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9.86億,占比99.7%;2020年,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達3.08億部,其中智能手機2.96億部,占比96.0%。

(二)5G網絡應用范圍不斷拓寬

2019年6月,中國頒發5G牌照。同年11月,5G網絡正式上線。截至2021年4月,我國建成5G基站達71.8萬個,為全球最大的5G網絡,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及重點縣市。5G終端連接數達3.1億戶,居世界第一位。電信運營商積極推進5G+視頻娛樂類應用,文化產業發展應用場景不斷推廣。

(三)助推文化旅游融合不斷發展

5G網絡將推動各行各業的廣泛融合,為新型網絡共同體提供理論、運算能力支撐。目前已融合催生了5G+4K等應用,打通傳統制造商之間設置的技術壁壘,為文化旅游變革提供新途徑,應用前景最廣的將是結合超高清直播、VR、AR的互動體驗。

五、“云文”數字文化旅游服務平臺建設探索

淄博市文化館在淄博文旅云設有專題模塊,有良好的用戶基礎;建有“淄博市文化館”“淄博市文化館訂閱號”微信公眾號,使用戶在手機端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群眾文化資訊?!霸莆摹睌底治幕糜畏掌脚_投入使用后,將彌補短視頻、互動直播培訓方面的短板。

“云文”數字文化旅游服務平臺將依托5G網絡,直接連接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平臺,充實數字文化資源庫,從外部平臺開放式訪問。將現有數字化服務平臺的“點擊播放”模式擴展為即時在線互動模式,更加精準地滿足5G環境下數字化服務需求,搭建7×24自助服務平臺,切實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平臺可推動文旅融合進程,將群眾文化服務范圍向旅游延伸,還可根據情況向文物、博物、圖書、舞蹈、音樂等其他文化旅游單位推廣。

“云文”作為文化云子模塊設計建設,數字文化旅游服務平臺接口標準與國家公共文化云、山東公共文化云一致,可實現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平臺以網站、微信公眾號、淄博文旅云APP為基礎架構,向外與釘釘、騰訊、微博、Bilibili、抖音等短視頻、直播類新媒體平臺結合,形成使用簡單方便、信息發布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服務平臺,融信息傳遞、知識服務、藝術欣賞、文化傳播、交流互動為一體,有效地解決文化活動信息不對稱、服務不對應、互動不及時等問題。

除信息外,用戶還可以通過評論互動,及時反饋意見,增強文化服務的針對性。百姓只需打開電腦、手機APP或者通過線下多媒體終端就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淄博市的文化活動信息、享受數字文化服務。

構建的主要模塊有:

1.“云文”服務推廣。利用5G網絡高清直播功能,打造宣傳平臺,全方位推廣館內、館辦團隊的專業干部授課、創作、排練、演出。著重解決群眾對文化館工作不了解、不理解的問題,最大限度地覆蓋群眾關注熱點、吸引群眾參與數字化文化服務。引入社會力量合作,與云服務進行融合,使其成為連接群眾需求和文化旅游資源的中間節點,彌補傳播效率低、內容單一的缺陷。

2.“云文老師”活動培訓。借助5G網絡直播各培訓班教學,可在線互動并即時講解。課程結束后通過授課人、內容、時間等方式進行索引點播,實現不出門即可享受優質文化資源,主要解決學生、上班族參加培訓時間沖突,以及不同用戶群體個性化需求的問題。除專業干部課程外,吸收社會各界優質數字文化資源,實現公共文化資源的社會共建、各方共管、市民共享,充實數字文化資源庫,提高服務效能、探索群眾文化長效發展新機制吸。

3.“文起云涌”活動組織。提供用戶自發組織中小型群眾文化活動的發起、組織功能,彌補參加大型活動時間沖突、新興文化形式無法覆蓋的短板。除各業務部門、專業團隊外,專業干部、參訓學員、群眾文化愛好者均可通過該模塊面向所有用戶發起活動?;顒舆M行直播并錄入數字文化資源庫,進一步拓展文化館的服務空間、時間,形成公共文化的共建共享。

4.“我云我秀”藝術展示。此模塊主要與微信、短視頻等外部平臺兼容,依托5G網絡,突破文字、圖片和音頻局限,以高清視頻的形式展示學員優秀作品、個人技巧、學習趣事等。內容經管理員審核后向全體用戶及外部平臺發布,實現資源的共享。通過點擊、收藏、分享等方式進行排名,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能促進文化團體進行創作,成為數字文旅資源庫的有力補充。

5.“云游云文”在線展覽。建設虛擬展示平臺。該模塊系統借助5G網絡以及VR功能,搭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美術展廳的虛擬展示平臺,通過全景照片、圖文、音視頻以及現有資源以鏈接的方式將收藏的藝術品和藏品展示在互聯網上,通過滑動或拖動實現展品360°旋轉展示,可以實現旋轉觀賞,展品縮放,細節觀察等功能,用戶足不出戶就能身臨其境地參觀各種展覽。隨著5G、VR功能不斷擴展,將提供更優質的體驗效果??深A留端口,鏈接館外展館、展廳、景區虛擬入口。

6.“云志”保障服務。該模塊設置志愿服務平臺,根據需要吸引志愿服務人員參加活動,引入社會力量進行補充,合理配置和調用資源。業務干部在工作中很難兼顧前期組織、活動開展、后續跟蹤服務,開展演出等大型活動時表現得尤為突出。隨著設施設備的不斷更新,原有的“黑板+粉筆”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需求,信息化、數字化設備的操作、使用應由專門的保障部門、人員承擔。

猜你喜歡
淄博市服務平臺數字
《歡慶》
打造一體化汽車服務平臺
淄博市大力推進交互式在線教學系統應用
江蘇省一體化在線交通運輸政務服務平臺構建
山東省淄博市鵬翼美術教育作品展示
論基于云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構建
基于云計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答數字
數字看G20
淄博市工程咨詢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