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區教育數字化現狀分析

2021-04-13 01:48王靜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44期
關鍵詞:數字化學習現狀分析

王靜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總體提高,人們對于學習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而社區教育作為起源于80年代初期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其目的在于滿足并解決我國公民對學習的多樣化需求,是建設終身教育體系的有效途徑,并且具有幫助社區成員提高文化程度、形成積極健康的價值觀與推動社會全面教育發展等價值,對實現學習化社會的教育目標具有積極作用,并且社區教育的現狀是滿足我國公民學習需求的體現。在我國,社區教育可分為3類,即以學校、社區、工業區或農業縣等地域界限為中心,分別面向城市地區與農村地區。本文將以湖南省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的社區教育情況為例,對其數字化運用現狀進行分析。

【關鍵詞】社區教育數字化??? 現狀分析??? 數字化學習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4-0003-02

社區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是指將社區教育、文化等學習資源作為共享資源,并對該社區所有成員進行多樣化的教育活動,實現促使該社區公民與該社區共同發展的目標,具有滿足該社區公民學習需求的作用,尤其對滿足外來人口、失業人口的教育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同樣也是促使老年人受教育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的重要途徑。在我國,將移動互聯網的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在社區教育中,是現階段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本文將分別以湖南省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社區教育數字化運用情況對我國社區教育數字化現狀進行分析討論,具體內容如下:

一、我國社區教育數字化現狀分析

(一)以湖南省為例,分析其社區教育數字化運用現狀

以我國華中地區——湖南省為例,作為我國華中地區教育發展較快的省級行政區,湖南省社區教育歷經多年摸索與沉淀,已然初步建設完成將實體與網絡教學系統結合的基本構架,省內各社區教育機構也蘊蓄了相對較為夯實的促進社區公民利用數學化技術進行學習的實操經驗[1]。

(二)湖南農村地區社區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現狀問卷調查結果

湖南省作為中部教育資源較為充足的省級行政區,是獲批全國首個國家教育信息化2.0試點省,并且極大程度地促使了農村地區社區教育教學環境得到改善[2]。通過對湖南省內近80個農村地區社區教育點進行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調查問卷顯示,此次問卷調查的范圍涵蓋了全省內位于縣級行政區的78個鄉鎮農村社區教育點,其中包括詹橋鎮、白沙鄉、壩塘鎮、澄潭江鎮、跳馬鎮以及全民鄉等,共有社區教育教師1921人,社區居民133200人[2]。本次問卷調查對象將從這78個農村社區教育點的在職教師中隨機抽取,該問卷的調查內容包括該農村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基本情況、數字化學習資源庫、音視頻庫、數字圖書、在線考試系統應用情況、多媒體教室數量、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情況等。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該78個農村社區教育點中,33個農村社區教育點設立了數字化教學資源數據庫,占比42.31%;30個農村社區教育點設立數字化教學資源音視頻庫,占比38.46%;25個農村社區教育點建立數字化圖書資源,占比32.05%;13個農村社區教育點有數字期刊,占比16.66%。多媒體教室全校應用的農村社區教育點共7 個,占比8.97%;完全沒有應用多媒體教室的農村社區教育點有11個,占比14.11%;31個農村社區教育點建立了在線考試系統,占比39.74%;參與本次調查的所有農村社區教育點共有教學用機房共13間,機位152個,其中有13個農村社區教育點可完全滿足日常教學需求,占比16.66%;56個農村社區教育點可基本滿足日常教學需求,占比71.79%。其次,有51個農村社區教育點對任職教師進行過信息技術培訓,占比65.38% ;有39個農村社區教育點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情況為“偶爾”,占比50.00%;有8個農村社區教育點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情況為“經?!?,占比1026%;此外,認為將數字化教學資源廣泛應用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提高社區居民的文化素養、促使社區居民職業素養得到提升的調查問卷對象占比91.76%[4-6]。

(三)湖南省城市地區社區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現狀

據湖南省城市地區社區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運行情況調查問卷結果表明,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對象均來自湖南省各個城市地區社區教育任職教師,共674人,本次研究涉及36個市轄區(長沙市:岳麓區、開福區、芙蓉區、望城區、天心區、雨花區;株洲市:天元區、石峰區、荷塘區、蘆淞區、淥口區;醴陵市:攸縣、茶陵縣、炎陵縣;湘潭市:岳塘區、雨湖區;衡陽市:雁峰區、蒸湘區、南岳區、珠暉區、石鼓區;等)與17個縣級市(瀏陽市、醴陵市、湘鄉市、韶山市、耒陽市、常寧市、武岡市、臨湘市、汨羅市、津市市、沅江市、資興市、洪江市、冷水江市、漣源市、吉首市、寧鄉市),共計53個城市地區社區教育點[7-9]。調查結果顯示,其中有49個城市地區社區教育點會經常利用經數字技術處理的多媒體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占比92.45%;50個城市地區社區教育點建立了全校統一的教學資源管理平臺,占比94.33%;47個城市地區社區教育點會幫助教師更新數字化教學資源,占比88.67%;49個城市地區社區教育點會利用微課、名師空間課程等數字化學習終端進行輔助教學,占比92.45%;51個城市地區社區教育點定制了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指導文件,占比96.22%。此外,湖南省城市地區社區居民的個人電腦擁有率高達94.16%,其中便攜式手提電腦的占比為87.95%,是湖南省社區居民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進行學習的主要學習工具。其次,調查結果表明,湖南省社區居民利用手機APP學習終端搜索數字化學習資料的比例為53.84%,更傾向于使用電腦搜索學習資料的社區居民占比為10.26%。表明便攜度更高的手機學習終端使用頻率更高,更利于社區居民利用零散的時間使用數字化學習資料進行學習[10]。調查問卷結果表明湖南省城市地區社區教育的數字化基礎教育相對完善。AD772970-6200-4840-AF5A-D6C9A2A41308

二、湖南省社區教育數字化現狀存在的問題

由本次研究結果可看出,湖南省社區教育數字化運用現狀中,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相比,前者的數字化運用情況明顯低于后者,體現了各地區社區教育的起點線不同以及各地區社區公民的文化素養存在不容忽視的差異,導致社會教育發展水平也良莠不齊。另一方面,相對于地處偏遠的農村地區,城市地區的數字化教育資源明顯更優質,體現了由于各地區關于社區教育的啟蒙時間長短不一、凝結的基礎差異參差不齊等影響因素,造成省內各社區教育發展水平與數字化資源在線共享平臺上仍舊存在較大差距。據相關文獻報道,導致社區教育運用數字化學習模式難以達到理想狀態的原因還包括社區教育數字化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模式較為粗略簡單、數字化社區教育人員管理體系不完善以及數字化教學資源雜亂無序等,均為我國社區教育數字化目前存在的棘手問題。

三、結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公民的生活質量與素質的提高,對知識的渴求度也隨之得到提升,并且逐漸意識到社區教育對提高我國公民文化素養與道德意識的重要性。而涉獵范圍廣闊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具有推動社區教育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被廣泛應用在我國社區教育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其次,現階段將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到社區教育中,不僅是滿足我國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會對提高社區公民文化素養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對我國現階段社區教育現狀存在的缺陷進行改善,對推動我國社區教育數字化全面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權.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網站共同體研究和探索——以“江蘇學習在線”網站建設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8(10):89-91.

[2]林春成.論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構建與共享[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6):165- 168.

[3]袁梁.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云課堂實踐研究[J].電腦與電信,2020(7):32-34.

[4]彭梓涵,王運武.智能化時代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模式與發展途徑[J].成人教育,2019(2):36-39.

[5]高洪波,杭成,馬素萍.共享教育理念下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重構[J].中國成人教育2018(10):118-121.

[6]喬維德.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評價模型研究[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3):1-6.

[7]卞金建.關于社區教育數字化資源建設策略的研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9(9):54.

[8]鄧登明.農村中小學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以湖南農村中小學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20(8):16-20.

[9]李健.湖南省農村中小學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現狀與趨勢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0(7):88-89.

[10]龔曦.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數字化生存現狀及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20(22):181-184.AD772970-6200-4840-AF5A-D6C9A2A41308

猜你喜歡
數字化學習現狀分析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分析與指導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基于Android平臺的學習類APP開發
對數字化學習環境下教與學的研究
基于虛擬圖書館的數字化學習環境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