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運用策略探究

2021-04-14 18:12王金花
卷宗 2021年25期
關鍵詞:導圖知識點生物

王金花

(哈爾濱市劍橋第三中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1 引言

生物是一門綜合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在高中開展這門課程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學生應對考試,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從而為他們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思維導圖法能夠有效提升生物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本文對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供大家參考。

2 思維導圖的概念及應用意義

2.1 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的原理是將放射性思維具體化呈現的一種方式,在實際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具有重大意義。思維導圖具有將圖與文字充分融合的特點,對學生接受新知識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重點知識與圖文進行連接的同時,也可以應用多種顏色來填充圖文,從而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終目的。在高中生物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個人思想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思維導圖來提高并激發學生的個人思維能力,并且真正提高教師的個人教學效率。

2.2 思維導圖的應用意義

在整個高中教育體系中,生物學科具有知識點復雜的特點,其不僅包含了文字及圖形等。學生在學習新的生物知識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所以教師要拋棄老式的教學觀念,要勇于創新教學模式。思維導圖這一前沿性教學模式可以將原本復雜且偏理論性的生物內容以直觀化的形式展現出來,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吸收,同時思維導圖也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個人思維及創新能力,提升自身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

3 當下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分析

3.1 學校和教師對生物課堂的教學分析不夠嚴謹

想要充分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效果,就必須對每一章節的生物知識進行嚴格的分析。教師需要在課前思考不同的知識需要用何種授課方式,為學生帶來最合適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受到熏陶并充分掌握基本知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普遍采用理論知識的灌輸,對于情景帶入,氣氛渲染,寓教于樂或實驗教學等多種方式都很少應用在實際的課堂中,所以學生對生物課堂的學習體驗會進一步降低。這樣也會影響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和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還需要對生物課堂的教學分析進行深入研究。

3.2 教師在高中生物知識點的應用方面有待提高

在高中階段內學習的生物知識,有很多都可以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而教師通過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也可以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所以教師還需要在實際的課堂當中應用靈活的教學方式,為學生講述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的關聯。但是有很多教師由于自身的能力不足,很少在實際課堂上為學生科普生物知識點在現實生活當中的應用,導致學生學習生物知識較為僵硬,也不知如何應用。這便與生物教學的初衷有所偏差,所以教師還需要充分提高自身在生物知識點應用方面的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講述。

3.3 學生對枯燥的生物知識,學習興趣不高

在教學形式上來說,學生大多會被生動形象的教學形式所吸引,而對枯燥的生物知識會產生一定的抵抗情緒,所以教師還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渲染和諧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學會生物知識。但是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該方面的引導較少,教師很少為學生營造氣氛,對生物課程的設計也不夠完善,無法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來帶動學生的興趣。而且在課堂上缺乏討論與交流的環節,這樣便會讓課堂陷入一片沉寂,學生之間沒有交流和探討也會使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進一步降低。

3.4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夠

當下已經實行了素質教育,教師不但要在實際課堂當中為學生講述理論知識,還需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對綜合素質培養的工作落實還不到位。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很少去啟發學生思考,而生物這門課程需要學生自行去思考和探討,并充分培養創新能力,還需要通過小組合作和實驗探究的形式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豐富自身對生物的理解。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顯然缺乏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師很少帶領學生去聯系實習生活,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所以教育工作者還需要在這些教學問題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4 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運用策略

4.1 運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

完善的知識體系構建,對于學生的生物學習來說,有著積極意義,每當學習完一課或者一個單元,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制作思維導圖,將階段性學習內容加以整理,并構建層次分明的邏輯關系,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記憶效果。以“細胞”這部分內容為例,在對相關知識進行梳理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共同完成思維導圖的構建,比如以“細胞的基本結構”為中心點,可以向下延伸多個內容方向:細胞壁、細胞骨架、細胞核、細胞質基質、細胞器、細胞核等等,接著,再通過每個小知識點,向下繼續延伸,以細胞器為例,可以繼續向下延伸如下內容:雙層膜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單層膜細胞器(高爾基體、內質網、液泡、溶酶體)、無膜細胞器(核糖體、中心體)。這樣的清晰的羅列和層次分明的知識體系構建,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生物知識的豐富性,并在復習相關知識內容時,靈活地調動和運用相關知識,切實增強記憶效果。

4.2 在復習中利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網絡

高中生物課程中包含著許多知識點,學生在復習時,如果全面梳理勢必會感覺到十分混亂。思維導圖能夠快速且全面的展示知識點,可以幫助學生將繁多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也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及其內在的聯系,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高效的復習手段。例如:在復習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時,可以將眾多知識點進行合理的組織,從細胞開始,然后將細胞的概念、組成、分類以及作用等組合成一個大的知識網,這樣學生復習的時候會更加直觀、明了、有層次感,最后教師可以再設置一些題目以作鞏固,從而提升復習效果。

4.3 思維導圖在預習教學當中的應用

當教師提出預習的要求后,部分學生只是簡單的翻書,還有部分學生只是閱讀教材,這樣的效果并無效果,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效果沒有半點幫助。因此為了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以及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則需要教師在進行課前預習時充分的準備。通過將思維導圖與預習進行結合,主要可以通過兩個方式來實現:第一個是建立知識網絡,將思維導圖繪制出,并在上標志出重點、難點知識;另一個方式就是教師可以先設計一張還未完成的思維導圖,從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出發,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而將新知識與舊知識充分地融入到學生的知識體系當中。

4.4 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創新能力

教師可以著眼于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優勢,比如在學習“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教學手段,向學生們進行具體實驗步驟的展示,促使其能夠通過反復觀看,切實提升記憶能力,當學生有了豐富的基礎知識作為支撐,接下來的實驗過程,教師可以全面調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動力,完成相關實驗活動,促使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夠得到切實體現。此外,教師還可以在開展實驗學習過程中,組織開展組與組之間的實驗競賽活動,比如在進行“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這部分內容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分組,促使學生自主討論實驗方案,并設計實驗活動,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實驗過程更具創新性,實驗研究方案更加高效。

4.5 教師通過帶領學生進行觀察和實驗,培養學生對生物科學的嚴謹態度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帶領學生去多次觀察和實驗,培養學生對生物科學嚴謹的態度。例如在“免疫”這一章教師可以發起探討,引起組織水腫的原因都有什么?帶領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去尋找答案:首先,當毛細淋巴管受阻,組織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質不能回流至毛細淋巴管時,會使組織液濃度升高,組織液吸水造成組織水腫;其次,過敏反應中組織胺的釋放會引起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使其濃度升高,造成水腫;除此之外,營養不良、組織細胞代謝旺盛和腎小球腎炎,都會使組織液水分增多,出現水腫現象。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去觀察,充分培養學生對生物科學的敬畏。

4.6 運用思維導圖實現高質互動

交流互動活動是幫助學生高效開展生物學習的重要環節,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念,看到新課程改革方案中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要求,并積極響應落實,同時還可以將思維導圖這一學習工具引入其中,從而有效達到生物課堂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目標。以“酶的作用和本質”這一課教學內容為例,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出示具體思考問題,比如: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是什么?接著,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依據相關問題,制作思維導圖,具體內容可以包括:酶的含義、細胞代謝(場所、實質、意義)、實驗、酶的作用原理等等。在出示相關問題后,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發揮思維的能動性,將所涉及的相關內容進行羅列和整理,并促使學生在對知識進行吸收把握的過程中,和教師、同學展開良好的交流互動,深入挖掘知識內涵,加強理解能力,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

5 結束語

總體來講,當今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廣下,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不適合現在的高中教育,因此要改善傳統的教學理念,并且將拓寬學生的個性思維、提高其自身綜合素質作為首要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科的特點與重點內容進行深度分析,將難點簡易化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并利用思維導圖這種前沿式教學模式將知識充分地展現出來,要讓原本復雜及抽象的生物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

猜你喜歡
導圖知識點生物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上上生物
烴思維導圖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借思維導圖算24點
角的再認識思維導圖
第12話 完美生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