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部編本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教學

2021-04-22 06:10潘丹婧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1年6期
關鍵詞:自讀課文部編本初中語文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自讀課文的教學處于引導學生從課內閱讀走向課外閱讀的過渡階段,其任務和目標是引導學生運用在教讀課文的學習中獲得的閱讀經驗和方法,嘗試自主閱讀自讀課文,在閱讀實踐中運用和強化閱讀方法,逐漸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本文結合《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學實例,認為教師在自讀課文教學中,應以單元目標為基礎,注意遷移和漸進;以助讀系統為支架,強調啟發和引導;以課外閱讀為方向,激發質疑和興趣,從而巧妙地引導、指導學生進行自讀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部編本;自讀課文;《再塑生命的人》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36-0051-02

自2016年9月始,由溫儒敏主編的“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簡稱“部編本”)被投入使用。部編本教材構建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格外重視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1]。其中,自讀課文的教學處于引導學生從課內閱讀走向課外閱讀的過渡階段,其任務和目標是引導學生運用在教讀課文的學習中獲得的閱讀經驗和方法,嘗試自主閱讀自讀課文,在閱讀實踐中運用和強化閱讀方法。

自讀課文的性質定位和教讀課文不同,所以它的教學目標、教與學的關系、教學模式和教讀課文有很大區別。在自讀課文教學中,主要不是教師講,而是讓學生自己讀,把教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讀課中,讓學生自己去試驗、體會,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什么都不用做,而是要做得更有度、更巧妙。學生“自讀”既是閱讀學習的重要方式,又是教師“教讀”的價值指向。在自讀課上,教師要做的工作是導讀導學,不是講解。本文結合部編本教材七上自讀課文《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學設計和實踐,認為教師在自讀課上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以單元目標為基礎,注意遷移和漸進

部編本教材七上第三單元要求重點學習默讀;要在閱讀中把握課文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重點關注標題、開頭、結尾及文段中的關鍵語句[2]。

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學生應該學習抓住標題和文中的關鍵詞句、段落來快速把握文章結構和基本內容的方法。因此,在自讀課文《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學中,教師只需引導學生遷移關注標題的方法,對標題進行一系列的提問,從而使其對文章產生心理期待。

通過幾次試教,筆者發現學生在默讀尋求解答的過程中存在幾個問題。一是不少學生缺少動筆標注的習慣。而在不動筆墨的情況下,很多學生對于問題容易給不出準確、具體的回答。二是在教師提示動筆圈畫關鍵詞句后,大多數學生也難以通過一遍默讀就兼顧“眼到”“心到”與“手到”。因此,筆者最終確立了“帶著問題、兩次默讀”的閱讀感知方案——在第一次默讀前,指導學生運用“眼到”和“心到”的默讀方法;在學生回答不夠理想的情況下,請學生運用“手到”的方法進行第二遍默讀,以此引導學生漸進式提高。通過兩遍默讀思考,學生已基本能夠結合文中的關鍵詞句,較為具體準確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同時,還可以提煉、整理關鍵詞,引導學生有條理地完成文意梳理(如圖1)。

二、以助讀系統為支架,強調啟發和引導

與教讀課文不同,自讀課文不設置課后習題,其助讀系統主要由“旁批”和“閱讀提示”組成,能夠為學生自主閱讀提供支架,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空間[3]。在《再塑生命的人》一文的自讀學習過程中,教師需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和使用旁批和閱讀提示,發揮它們在構建自主閱讀方案、遷移閱讀技能等方面的價值,避免結論的直接呈現。

旁批,是隨文設置的,主要作用是為學生自主閱讀提供思考并點撥重點、疑難、精妙之處;或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啟發學生思考。部編本教材的旁批具有鮮明的層次性和啟發性。學生根據旁批中的問題,多次閱讀課文,層層深入思考,對關鍵段落句子反復揣摩,這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抓住文本本質的一個過程。在《再塑生命的人》的自讀實踐中,學生在思考“生命為什么要被再塑?”“怎樣再塑生命?”時

(即整體感知文章大意時)會遇到些許困難,此時教師提示學生圈畫出海倫·凱勒在老師到來前后的狀態以及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認識的詞句,就是在啟發學生利用好課文的一處旁批——“敘事之中穿插‘我的感受與認識,畫出這樣的句子,感受‘我學習中的苦與樂”。此后,在學生細讀課文,自主提問的環節中,不少學生能聚焦于“井房識‘水”這一事件,并結合旁批“‘水本身真的有這么大的魔力嗎?”提出“為什么‘水能夠喚醒海倫的靈魂?”“為什么偏偏是‘水而不是其他什么東西喚醒了海倫的靈魂?”等問題。在自讀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充分思考體現文章重難點的旁批,讓學生在足夠熟悉課文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的理解和疑問,必要時教師再適當地加以引導和補充,而不能以教師的精講細解代替學生的自主思考[4]。

閱讀提示,即配合單元重點或選取文章的獨到之處進行指導,既指向學生的自主閱讀、獨立閱讀,又向課外閱讀和學生的課外生活延伸,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學生的自主閱讀過程極具引導性。在《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授課結束后,細心的學生會有所發現,本文的自讀學習環節即按照閱讀提示中的步驟所示:先關注標題,提出問題;再帶著問題閱讀課文,注意一些抒情、議論的關鍵語句,了解“我”的心理感受;接著重點關注“井房識‘水”這一事件,因為這件事讓“我”在文字和事物名稱之間建立了聯系,迎來了學習和人生的質變;最后推薦課外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指導學生用好自讀課文的閱讀提示和旁批,不僅能啟發學生,讓學生內化閱讀方法和技能,也能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說既是鞏固,又是延伸。

三、以課外閱讀為方向,激發質疑和興趣

語文教材的篇目有限,課堂上如果只是教師精講精練,沒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沒有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那么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很難提升的[5]。如果僅僅讓學生在課堂上學語文,即使學得有趣、學得有效,語文課也是失敗的。那么,語文課如何才算成功呢?一定要延伸到課外閱讀去,讓學生養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擴大閱讀量是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自讀課是初中語文教學的“擺渡”課,一邊是教讀課,一邊是課外閱讀,教師作為“擺渡”人,要把學生送到“廣闊的閱讀天地”里去[6]。如何“擺渡”呢?就《再塑生命的人》一文來說,質疑和激趣是幫助學生前行的長篙。

在《再塑生命的人》的自主提問質疑的環節中,有學生產生了“為什么偏偏是‘水而不是別的什么東西喚醒海倫的靈魂?”的問題。問題一提出來,不少學生陷入沉思。此時,教師補充了來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里的兩段材料,不僅引導學生解決了以上問題,更為課外閱讀做了鋪墊。在課堂學習結束前,教師拋出幾個問題:海倫·凱勒看不見,怎么能從母親的手勢以及家人的來去匆忙中猜想到有事發生?莎莉文老師是怎樣教會海倫理解抽象的“愛”字?這些問題,有的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有的是教師提出來的,它們都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探索欲望,使得學生情不自禁地紛紛討論起來,課后也愿意找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閱讀,一探究竟。

自讀課是學生從課內閱讀走向課外閱讀的重要橋梁[7]。在學生學習自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巧妙地引導、指導,使得學生在獨立閱讀中更有方向,使得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和遷移閱讀技能,從而走向更廣闊的課外閱讀天地。

【參考文獻】

[1]溫儒敏.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的七個創新點[J].小學語文,2016(9).

[2]溫儒敏.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16.

[3]黃本榮.天梯石棧相鉤連——談“部編”語文教科書“自讀課文”教學[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12).

[4]馮曄.依“法”而讀 精巧點播——統編教材自讀課文教學設計思考[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1).

[5]向浩.自讀課文教學的有效范式[J].中學語文教學,

2017(12).

[6]任衛杰.自讀課文教學與教師“三導”[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0(36).

[7]李慧蘭,歐陽春勇.部編本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教法探究[J].文學教育(上),2019(7).

【作者簡介】

潘丹婧(1989~),女,漢族,江蘇丹陽人,碩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猜你喜歡
自讀課文部編本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部編本教材的編寫特色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小學語文教材中傳統文化內容研究
“部編本”語文教材課后習題的處理初探
切莫冷落小學語文“自讀課文”
“部編本”七年級語文教材簡析
以三步導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