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業企業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

2021-04-25 18:52柏榮茂
商訊·公司金融 2021年36期
關鍵詞:庫存管理制造企業問題

摘 要:企業的庫存管理,既是對企業本身管理水平的檢驗,又是對企業管控物料、資金、流程等運營能力的考驗。庫存管理作為制造業企業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管理的結果直接影響到制造業資源的流動和分配,最終影響到企業整體的運營。文章通過梳理制造業庫存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和弊病,結合制造業的特點,從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實現企業利潤的優質增長。

關鍵詞:制造企業;庫存管理;存貨控制;問題;對策

制造業作為我國傳統行業和支柱產業,雖然在很多領域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不可否認大多數制造業仍處在中低端區域,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使企業長期處于發展瓶頸。同時,隨著制造業全球化浪潮的襲來,新材料、新工藝的迭代也愈發頻繁。良好的庫存管理是企業做好基礎工作的前提,是企業良性運作的有效保障,對于加快利潤流入和經營決策意義重大。

一、制造業企業庫存管理概述及必要性

(一)制造業企業庫存管理概述

制造業庫存按照用途可分為: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庫存和輔助生產的工具、零件、以及勞保用品庫存。庫存管理主要是指與庫存物料的計劃與控制有關的業務,目的是支持生產運作,故庫存管理又稱庫存控制。區別于倉庫管理的是,庫存管理的對象是庫存項目,即企業中的所有物料。庫存管理最基礎的功能是物料及成品的收發存,而制造業庫存的特點是原材料種類、名目繁多,產成品批次、規格多變,再加上每天物料收發、進出頻繁,本身工作量、數據量龐大,很容易掩蓋收發過程中的失誤;雖然事前、事中管理能夠對庫存管理起到一定的管控作用,但問題的出現往往具有很強的滯后性,事后管理占主導地位。

理論上來說,充裕的庫存有利于保障生產的連續和穩定,更有利于產品的及時交付。但在制造業的流動資產中,存貨所占比重較大,大量的存貨所凸顯的弊端對企業整體運作構成了一系列影響,所以如何在保障生產和減少存貨之間找到平衡點,也是庫存管理的重心。

(二)制造業企業庫存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業的基礎管理和經營分析

庫存管理是以實物的形式間接反饋采購、生產、銷售、物流等多業務板塊的協作結果,是企業整體運營的縮影。庫存管理中涵蓋的大量收發、結存等基礎數據本質上是企業經營的軌跡,做好企業的庫存管理,即是做好企業的基礎工作管理;而通過對庫存管理中大量數據的梳理分析,對照企業戰略規劃和預算執行,可以直觀的找到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2.有利于穩定生產、銷售,實現企業健康、良性發展

庫存管理類似企業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良好的庫存控制能夠保證企業健康的“吞吐”,從現金流、物流、業務流中汲取利潤,促進企業茁壯成長;同時利用其自身成熟的“免疫”機制,維持企業各項機能的平衡運行,保持生產持續穩定和銷售正常發貨,降低資金占用成本、管理成本、倉儲成本等,對抗企業運行過程中潛在的風險和誤區,從而實現資金、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企業的良性運作。

二、制造業企業庫存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庫存管理的主要業務有供應商材料入庫、生產發料、生產成品、半成品入庫、銷售發貨,甚至還有供應商退料、生產退料、銷售退貨等,涉及單據、部門、流程更是數不勝數,多點多線織就了庫存管理龐雜的業務網;另外物料特點特性有時也會對庫存管理帶來阻力,如數量、重量、顏色、尺寸等,致使物料在收發時很難做到實際清點,很大程度上只能做到主觀理論一致。同時各個節點之間存在關聯和勾稽關系,某一個節點的失誤會導致業務鏈條的連鎖反應,而長期的問題堆疊,很容易導致賬實不符。

嚴格意義上,材料采購取決于生產任務,生產任務又是根據銷售訂單分解,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受工藝水平或批次材料質量影響,總有一定量的材料損耗或殘次品出現,為保障產品交付的質量和數量,一般材料采購總量大于生產耗用總量,實際生產數量大于交付數量,但當訂單和生產任務結束后,非通用材料和訂單外產品若不能及時轉入二次生產或二次訂單,就極易形成呆滯庫存;另外,如果生產計劃不合理,或臨時增加、取消、調整訂單,導致生產任務的順序發生改變,都會讓存貨結構發生紊亂,更大程度上促成呆滯品的形成。

首先,存貨是企業制造過程的起點和終點,企業的生產過程是將材料轉化成成品的過程,是現金流的主要表現形式,存貨量過大意味著資金固化,流動性降低,直接導致機會收益變小、資金成本增加。

其次,對于價值較高或存儲條件要求苛刻的存貨,如恒溫、冷凍、冷藏等,大量存貨意味著倉儲場地、倉儲支出增加;對于跟新換代較快或存在保質期的存貨,如食品、飲品、快消品等,大量存貨意味著需要消化周期,過長的消化周期必然引起存貨跌價。另外,為保證存貨安全和清點、盤點準確,也導致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增加。

最后,存貨問題容易掩蓋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各種矛盾,不利于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如生產計劃制定不合理導致的材料庫存較大,生產工藝、水平的不成熟導致的殘次品、廢品較多等。

在實際生產中,隨著企業的存續,往往超齡庫存和呆滯庫存會越來越多。在企業初創期,因為規模較小,業務單一,庫存管理更趨于現場管理;但隨著規模擴大,業務量增加,管理者的注意力也被生產和銷售轉移,但銷售、生產、采購環節的溝通不暢,使得無效采購無效生產的情況屢屢發生。

此外,庫存管理制度的制定,流于形式,不能根據實際業務的變化做出及時調整,在執行過程中也過于呆板,沒有切實發揮服務生產的目的,更沒有起到庫存控制的作用。管理者更缺乏將采購、庫存、生產、銷售四部分統籌管理的意識,僅僅將庫存管理定位在收發準確、賬實相符的基礎功能上。而作為直接參與倉庫管理的倉管員,因為缺乏業務溝通和培訓,大部分精力被基礎性收發工作占據,缺乏必要的思考和主觀能動性。

庫存管理的現場管理,側面反映了企業整體的管理水平。但實際情況卻是很多中小企業,由于庫存管理意識不強,以及節約人工成本的考慮,沒有專設倉庫,倉管人員也由其他崗位兼職;即使專設庫存場地,材料和成品混放、不同規格材料混放、不同批次成品混放,都給平時收發和月末盤點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浪費大量人力的同時也容易造成物料短缺、丟失。

庫存管理的另一個重心是安全管理,包括作業安全管理、物料安全管理兩方面。作業安全主要是物料進出倉庫裝卸、搬運過程中的人身、物品、設備安全,物料安全指倉庫物資的防火、防潮、防盜等風險防范。由于現場管理的缺失以及采購和生產的脫節,再加上機械作業、物料的特殊屬性等因素,都容易在一定程度上給安全管理帶來隱患。

三、制造業庫存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加強信息化建設控制庫存管理業務節點

首先,加強信息化建設可以將庫存管理中的物料屬性、收發數據存儲化、系統化,將業務流程、業務節點以網絡的形式傳遞,做到有跡可循,最大限度降低紙質書寫和人為因素帶來的失誤;同時,強大的數據匯總和查詢功能,也能在第一時間獲悉庫存動態,有利于成本核算和庫存盤點。

其次,加強信息化建設還可以將影響庫存管理結果的外圍因素,如銷售、生產、采購三大模塊串聯成整體,以庫存管理為窗口,實時反饋物料流轉環節和結果,將庫存管理立體化的展現在管理者面前,讓管理者實時獲悉存貨狀態,便于經營決策的制定和實施。

(二)加強生產和采購管理減少無效、呆滯庫存

無效存貨的產生是由無效采購和無效生產導致。所以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從采購和生產入手。

首先,整合訂單,多訂單同批次采購和生產。企業應結合當前資金情況和材料價格走勢,分解訂單物料需求,對于通用和常用物料,合并采購數量或大于需求數量采購,對于特殊性質物料或不通用物料,應謹慎對待,按照實際需求數量采購;企業還應根據訂單交貨時間和數量,合理安排生產計劃,不同訂單的相同規格產品,合并生產,如此不僅能夠降低單次采購的頻率和成本,還能降低生產時的單位損耗。庫存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證生產持續穩定的同時,最大可能的降低庫存量。本著這一原則,對于常用物料和常規產品,企業可以根據產品特性和生產周期,設置材料和成品安全庫存,既能夠保證正常生產,又能保證安全交付。

其次,加強物料質量和生產流程管理。良好的原料質量是良好產品的前提,企業應根據客戶和訂單需求,把控材料和產品檢驗力度,避免不合格材料的流入和不合格產品的流出;同時加強生產過程管理,杜絕人為浪費,提高設備有效運轉率,減少過程損耗和廢品、次品的產出,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合格率。

(三)加強存貨管理降低資金占用

加強存貨管理的目的是減少存貨周轉天數,提高存貨周轉率,加強存貨流動性,降低資金占用。從材料轉化成產品,再從產品變成應收賬款,如何實現存貨的從有到無,以及提高從有到無的頻率,主要途徑有成品發貨、轉入生產、直接外賣三種。

首先,及時發貨是有效產出的具體體現和企業經營變現的主要途徑。在實際經營過程中,短期內材料市場短缺,批量性質量事故,客戶回款不及時或更改、取消訂單,以及旺季的生產能力大于物流發貨能力等,都會讓訂單需求、生產執行和物流發貨三者之間失衡,導致生產加班趕單或是成品爆倉的極端情況發生。企業應加強訂單、生產和發貨的事前、事中管理,根據訂單交期,結合材料市場環境,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做好客戶回款管理,既要保證如期發貨,又要防止成品積壓。

其次,轉入二次生產、二次訂單或直接外賣是減少超庫齡庫存的有效手段。存貨盤點時,發現有新增訂單外存貨,應根據存貨性質給出處理方案,常規或保質期內的材料,可修復的殘次品,經簡單加工后可重復利用的廢品等,符合二次訂單材料要求的,盡快投入生產,不符合的安排外賣;訂單外成品,或存放時間較長、預計客戶延期或取消的訂單成品,符合其他客戶要求的,可更換包裝,及時發貨,存在保質期的,應在保質期到期前折價銷售,將跌價損失降到最低。

最后,從存貨資金占用的結構入手降低其資金占用。誠然,降低存貨庫存是最直接的手段,除此之外,還可通過賒銷原材料或設置付款賬期等方式延期付款,減少材料的資金占用;通過預收賬款或預收保證金等方式,降低成品的發貨風險和資金占用。

(四)提高全員對庫存管理重視程度

首先,加強庫存管理制度的制定。根據公司業務特點、生產模式、物料習性、收發習慣等制定最適合本企業的一套管理制度,包括物料收發流程、成品出入庫規定、安全庫存管理辦法等,并根據實際業務內容的變化,不斷調整和修正。

其次,加強庫存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和激勵機制。包括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崗位職責的制定等,實施必要的績效獎懲制度,績效工資直接與收發、盤點的準確性掛鉤,對能夠發現問題、提出方案的給予獎勵,對在工作中善于思考、認真負責的重點培養。

最后,加強管理層對庫存管理的重視。包括加強倉庫同采購、生產、銷售的溝通,厘定安全庫存警戒線,設置庫齡最高閥值;加強現場管理,出具盤點報表和庫齡庫存報表,對盤點過程中發現的短缺或溢余認真對待,找出原因,分析原因,對超庫齡庫存給出具體解決方案;重視庫存管理相關制度的制定,加強倉管人員的培養和培訓等。

(五)加強現場管理和安全管理

加強庫存管理的現場管理,應從三方面著眼。第一,規劃建筑布局根據實際需要單設倉庫,每一倉庫單設倉管員;倉庫內按照作業要求,合理設計布局,劃分存放區域和物料倉位,增加必要的倉位標識;為便于管理和保證收發的準確性,可根據實際情況單設收料區、發料區、備貨區、臨時存放區等;第二,各規格物料設置物料信息標識卡,注明生產單位、批次、入庫時間等必要信息,存在多次收發的,應注明每次收發的時間、數量、結存等信息;第三,加強倉庫的清掃清潔工作,借鑒6S管理要求,做到倉庫物料碼放整齊,標識清楚,既能方便平時收發,也能保證盤點工作的順利進行。

加強庫存管理的安全管理,第一,加強作業安全管理,在加強現場管理的基礎上,規范機械和設備使用,對于特種設備,必須專人持證上崗,倉庫內多設置安全標識,經常作業的區域、道路,應設置警示標識,對具有一定操作要求的物料也應設置提醒標語;第二,加強物料安全管理,對于特殊屬性的物料,如易燃、易揮發、易受潮霉變等應單獨設置倉庫存放,并關注其在庫時長、在庫狀態等,保證倉庫內通風設施、消防設備良好,做好防火防潮;另外,保證倉庫內外監控設施良好,便于查找事故原因及做好防盜工作。

四、結語

文章從庫存管理的含義和特點切入,介紹了庫存管理的難點和重要性,接著闡述了我國制造企業庫存管理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用對策,并且站在安全生產的角度,對現場管理和安全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議。然而,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制造企業,庫存管理所面臨的實際問題也千差萬別,管理者應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

參考文獻:

[1]孫銘浩,喬瑞中.制造業企業存貨管理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13):62-63.

[2]陳艷.關于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的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J].當代會計,2020(9):110-111.

[3]范洪貞.中小型生產企業存貨管理模式[J].全國流通經濟,2018(29):50-51.

[4]陳峰濤.當前制造業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J].財會學習,2016(22):181-182.

[5]張妍.淺析制造業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1):107-108.

作者簡介:柏榮茂(1985—),男,漢族,江蘇連云港人。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猜你喜歡
庫存管理制造企業問題
企業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汽車售后備件物流服務體系研究
生鮮食品超市庫存控制研究
基于營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業納稅籌劃方法分析
淺析制造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制造企業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分析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