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土歷史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2021-04-25 10:59東懂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21年4期
關鍵詞:初中歷史應用

東懂

[摘? ?要]鄉土歷史是國家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鄉土歷史資源運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與積極性,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更能幫助學生拓展學習思路。

[關鍵詞]鄉土歷史資源;初中歷史;應用

[中圖分類號]? ? G633.5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10-0067-02

鄉土歷史資源傳承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從鄉土歷史資源中汲取營養。把與學生息息相關的鄉土歷史故事、鄉土民俗、家鄉歷史名人等巧妙地穿插到歷史教學中,能縮短課本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升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也有利于學生傳承與弘揚家鄉文化,樹立對家鄉、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筆者嘗試以江蘇省南通市及其所轄海門市的鄉土史為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進行一些實踐探究,以優化初中歷史教學。

一、運用鄉土歷史資源,提升歷史學習興趣

教科書是開展歷史教學的重要資源,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橋梁,是學生在校學習的首要資源。但無論是哪個版本的初中歷史教材都因為要考慮其通用性和滿足考試的需求,編入的只是最基本的史實。這些史實因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對特定的地方產生了影響,留下了遺跡,但教材因篇幅有限不可能一一列舉,教師可尋找、開發教材之外的鄉土歷史資源,并將其運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

例如,在教學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6課《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時,教師一般都會講到以下史實:1928年4月28日,朱德、陳毅與毛澤東會師于井岡山,兩軍會師后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這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后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在人民的支持下迅速壯大,建立起一系列紅色武裝。闡述上述史實后,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在我們家鄉南通地區曾經活躍的一支紅色革命隊伍——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

1930年4月,中央指示,將活躍在江蘇通海如泰地區(即今天的南通、海門、啟東、如皋、泰興、靖江、東臺、海安、如東等地)的農民武裝組織成紅十四軍,該軍由何坤任軍長,共1300多人,會同當地5萬多農民在南通地區開展斗爭,體現了南通人民為民族的獨立與解放,為共產主義事業奉獻的可歌可泣的精神?,F在的南通如皋建有紅十四軍紀念館,以紀念曾經在南通地區戰斗的革命先輩們。南通歷史中考就曾以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紀錄片《江海怒濤——回憶紅十四軍》和紅十四軍紀念館開館為背景材料來命題,要求將江蘇通海如泰地區紅十四軍的革命斗爭與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鞏固與擴大進行對比。這題既考查了書本知識,又體現了地方特色,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關注家鄉歷史,培養了學生愛國家、愛家鄉的情感,增強了學生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鄉土歷史資源能對初中歷史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教師合理地將鄉土歷史資源穿插運用到歷史教學之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歷史教學的目標。

二、利用場館及名人資源,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歷史遺址、遺跡、博物館、紀念館等鄉土資源是學生學習歷史最生動最直觀的資源,這些資源是中學歷史課本的有益補充,是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南通是一個歷史資源非常豐富的城市,作為中國近代博物館的發源地,南通有中國近代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南通博物苑不僅展示了南通的發展史,還有各類學科知識介紹和文物、標本展覽。

南通作為中國近代第一城,在江海大地這塊沃土上,孕育了眾多文化名人。張謇是海門常樂鎮人,清末狀元,中國近代教育家、實業家,主張“實業救國”。他拋棄世俗偏見,辭官回鄉,興辦實業。他一生共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家鄉的發展,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5課《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就引用了張謇興辦實業的史事。還有,海門人崔維成是我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第一副總設計師,他的弟弟崔維兵參與了神舟九號的設計研究。兄弟倆可謂是上天入海各顯神通,他們不僅是海門人民的驕傲,更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通過參觀南通博物苑、張謇紀念館等場館,學生對南通的發展史和歷史名人有了更多的了解。通過對張謇、崔維成、崔維兵等家鄉名人的介紹,使學生以家鄉為傲,感受到榜樣就在自己身邊,歷史就在自己身邊,從而對教材內容有了新的認知,對所生活的地方多了一份熱愛,培養了學生愛家、愛國的情懷。

三、收集挖掘鄉土資源,拓展歷史學習思路

學科知識必須要接地氣,也就是要和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才能提升學科的魅力。教師應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幫助學生感受時代變化。讓學生在明確調查目標,確定調查對象與調查形式后,選取某個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去進行調查研究,完成一項調查任務。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挖掘歷史素材,發現身邊的歷史事件,體會地方史的發展,進而感悟生活的變遷、家鄉的變化。

例如,可以從家里三代人“餐桌上的變化”看歷史。學生的祖輩們在青年時期,挨餓受凍,填不飽肚子。其父母在青年時期,由吃飽開始逐漸向吃好轉變。學生通過對長輩們的調查,真切地了解到在1959—1961年的天災人禍中,他們挖野菜啃樹皮;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們吃紅薯面艱難度日;改革開放后,他們不僅吃飽了,還逐漸吃好了。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開始關注健康飲食、營養均衡,追求綠色食品。又如,可以從“購物形式的改變”看歷史。祖輩們是用扁擔挑著籮筐去趕集,父輩們是開著摩托車去商場采購,而如今,在互聯網時代下,大家用電腦、手機就可以選購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商品。通過這樣的調查研究,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八年級下冊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和第20課《活動課: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的內容,而且能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使他們感受到如今家鄉的巨大變化和當下的幸福生活。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展望今后中國社會發展的美好前景,規劃自己家鄉或者個人的未來。

現在我們學校為每個班都征訂了《海門日報》,該報每個星期日都會有《東布洲》專欄,專門介紹海門地方史。例如,《東布洲》專欄就曾多次介紹明朝戚繼光在南通市海門沿海一帶抗擊倭寇的歷史。明朝中后期,由于國力減弱,海防松懈,日本倭寇侵犯中國沿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明王朝派將領戚繼光到東南沿??官?。戚繼光所領導的“戚家軍”,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能征善戰,消除了東南沿海一帶的“倭患”,被后人敬稱為“民族英雄”。這段歷史在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中有介紹。除此之外,我校還利用黑板報設置地方史專欄,專門展示學生收集到的鄉土歷史資源。

學生通過實踐調查研究、閱讀報刊、設計板報、撰寫鄉土史實小論文等形式多樣的課外拓展活動了解到了更多關于家鄉的歷史。在這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優化了學習方法,豐富了實踐經驗,開啟了智慧學習的新征程。

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通過巧妙地運用鄉土歷史資源,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通過充分地利用博物館、紀念館、家鄉名人等資源,培養了學生立志報效國家、建設家鄉的家國情懷;通過收集挖掘鄉土歷史資源,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思路,使學生改善了學習方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 ?參? ?考? ?文? ?獻? ?]

[1]? 海門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海門縣志[M].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96.

[2]? 海門日報社.發現海門[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 陳華文.文化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4]? 張謇研究中心.張謇全集[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5]?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責任編輯? ? 袁? ?妮)

猜你喜歡
初中歷史應用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歷史探究能力, 促進課堂自主學習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