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比閱讀教學探索體會

2021-05-07 16:52姚熙忠
關鍵詞:知識遷移

姚熙忠

摘要:類比閱讀是一種比喻類型的閱讀方式,利用閱讀對象相似之處的對應關系,形成在閱讀過程中逐層深入推理的思維導向。借助閱讀文本突出類似的事物的特征,形象地加深閱讀文本的理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單元教學中突出類比閱讀教學,明確類比目標。通過課文的整合類比,指導學生掌握類比閱讀的方法,有效提高閱讀質量和閱讀效果,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閱讀量和自主閱讀的能力。依據閱讀所得,精心設計作文訓練,強化想象力的培養。

關鍵詞:類比閱讀;模本教學;類比基點;知識遷移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4-067

朱永新教授說過,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這句話懸于本校顯眼位置,成為本校語文閱讀教學的宗旨和動力,結合本校著力提倡美文“悅讀”活動,打造書香校園,本校幾個教學班級這幾年通過實施類比閱讀教學實驗實施,收效顯著。筆者之前曾經著文闡明了類比閱讀的內涵,類比閱讀是一種比喻類型的閱讀方式,具有思維導向的擴展性,利用閱讀對象相似之處的對應關系,形成在閱讀過程中逐層深入推理的思維導向。借助閱讀文本突出類似的事物的特征,形象地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形成較為系統的理解。類比閱讀方法利用閱讀對象之間的相似性,引領學生不斷豐富閱讀,積累知識,擴展閱讀范圍。運用類比閱讀方法教學,創設生動有趣的自主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快樂閱讀,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了學生閱讀主動意識,使學生的閱讀過程逐漸由單一的閱讀結構模式向縱向層次的閱讀理解發展。在實施類比閱讀教學方法過程中,有幾點感受,值得一談。

一、單元教學中突出類比閱讀教學,明確類比目標,找準類比基點

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在單元教學中首先確立“模本閱讀元素”,即確立模本教材文本固有的特點,包括思想情感、寫作思路、人物形象、結構層次、語言表達特點等等,明確提出教學目標,找準類比元素,提出適當要求。最重要的是,在閱讀教學中如何理解單元教學的位置和在全冊教材中的位置。把握每個年級和班級閱讀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確立閱讀對象的相似和不相似元素,進行類比,建立起特殊的推理關系,促使學生把有關或同類的知識加以聯系。

以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為例:教學第一篇課文《背影》,明確教學目標,明確其屬性特點:1.“背影”描寫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2.“我”的情感變化趨勢。3.抓住人物特征進行細致描寫。4.本文質樸典雅的語言。5.寫人記事散文。

這節課圍繞這些目標組織教學,理解文意,作為下一篇閱讀對象教學自主學習的支撐材料和模本教學,在把握學生的理解水平基礎上,教學課文《白楊禮贊》,設計類比基點,出示問題:是否也通過人物形象的描寫,表現某一種思想情感?是否也有主人公情感的變化過程?模本中通過細致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有相似之處? 模本中以寫人記事為記敘方式,其他文章是否一樣?通過引導的方式,合作探究,讓閱讀過程變得更有創造性和有效性。學生理解明確:由模本的人過渡到物,寫作技巧也變為烘托、對比、欲揚先抑等,表達效果由模本的深沉父子情過渡為昂揚向上的感情,特別是象征手法的使用,更是明顯迥異之處。

模本學習中,我們發現《背影》是以通過對父親的言行描寫來體現父親對兒子的舐犢之情的,我們可不可以不通過描寫人物,而是通過對生命的思考,上升到理性高度,從哲理的層面,體會人生,思考生命?我們掌握質樸典雅的語言特點,在說理性的文本中有無體現?自然引出《散文二篇》的屬性特點:課文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清晰的寫作思路,意蘊雋永的語言,是哲理性散文特點。并進而探尋作者思想境界,引導領會課文的人文內涵。

教師按照“學習模本特點─積累閱讀經驗─推測文本特點”的思路模式設計教學思路,突出一篇文本的主要特點,然后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實際,確立類比點,作為切入點,引入新文本的思考,加深對文章的思想內容、人物形象、結構層次、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等各方面的理解,進行知識經驗的遷移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導向和求解能力,促使學生在系統閱讀和深層次閱讀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提升素養。

二、通過課文的整合類比,指導學生掌握類比閱讀的方法

縱觀七到九年級語文各單元的主題及語文能力點的安排,教師必須重視重建語文教材,重新整合語文知識體系的理念,在教學中尋找各種手段,努力使其構成學生系統性的知覺要素。整合方式依據類比理念,按照單元內容類型進行單元組合課文,如群星閃耀、家國情懷、凡人小事、生活哲理、四季美景、摯愛親情、修身正己、人生之舟等形成一條貫穿教材的類比線索,進行類比閱讀教學。按照教學需要,凸顯學生閱讀方式的整合與類比理念的滲透。

教師的主導地位是關鍵。明確學生的閱讀興趣,根據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制定專題性的閱讀學習目標。例如,七年級下冊五單元生活哲理單元:《紫藤蘿瀑布》、《一顆小桃樹》、《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未選擇的路》,從引導學生思考人生珍愛生命的角度,可以和八年級下冊情感哲思單元:《我為什么活著》、《永久的生命》,這幾篇文章整合知識點,確立目標明確,類比基點簡明,容易激發學生深入思考和交流合作的興趣。七年級上冊“有朋自遠方來”單元,聯系下冊“家國天下”單元,進行類比閱讀教學,八年級下冊“以和為貴”單元教學,可以聯系九年級上冊“君子自強不息”單元進行類比閱讀教學,內容相關,教學目標明確,設計類比基點簡明。統編重組選文編次,突出類比閱讀教學方法的培養。促使學生不斷反思閱讀習慣,建構閱讀經驗,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文學鑒賞水平,提升閱讀鑒賞能力和水平,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運用類比閱讀,進行語文知識體系整合,可以有效提高閱讀質量和閱讀效果,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閱讀量和自主閱讀的能力,讓學生擁有更多的閱讀自主權,幫助他們從自己的視角去閱讀文本,感悟人生。

三、按照模本教學,引導課外閱讀,增加學生閱讀量

一個新的想法是許多要素的新組合,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量的基礎之上的,學生在課堂上通過類比閱讀學習,積累達到一定的量,形成知識經驗,在類比基礎上就會產生聯想,通過模本閱讀,把課內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融會貫通,交互開展,不斷引導學生盡可能的閱讀課外相關的文章和文學作品,幫助學生擴大閱讀量,不斷提高感悟閱讀文本的內在情感和思想價值。強化閱讀讀法的訓練,不斷加深理解類比效應,做到“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以模本閱讀目標為基礎,指導閱讀課外讀物,擴充閱讀范圍。制定課外閱讀的指導計劃,要有目標有重點,學生會主動對比自己的感受,促進分析思維的訓練。

例如,教師教學《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師提問:文章中“我”的信念是什么?這種信念你是從文中的哪句話讀出來的?你有跟他們有一樣的想法或經歷嗎?接著閱讀谷聲的《山路彎彎》和林清玄的《桃花心木》。思考:分享交流從這兩篇文章中你明白了生活中的哪些道理,你是從文中哪里體會到的,找出這句話來讀一讀。經教師點撥,小組間合作探討,評議形成總結性的結論。學生對課外文本的閱讀興趣十分濃厚,課堂氣氛非?;钴S。最后教師提問:思考三篇文章在敘事類文章中篇末點題的作用。學生經過類比閱讀,仍然能準確找出異同點,并且很深地理解文章點題在結構上的作用。引導學生由特殊到一般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系統思維能力。

這節課體現了類比閱讀指導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模本閱讀(取得閱讀經驗—自主閱讀學習(類比實踐)—合作探討(小組活動)—評議總結(個體效果)。

通過類比閱讀收獲的經驗和體會,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閱讀探究時間,在教師的引導下,按照模本閱讀設計的途徑,不斷探索類比點,引導課外閱讀,增加學生閱讀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他們終身受益。

四、依據閱讀所得,精心設計作文訓練,強化想象力的培養

類比閱讀鍛煉發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增強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引導學生向更廣闊的思維發展,尤其在作文教學中,必須培養喚醒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想象的空間里縱橫馳騁,類比閱讀是積累,恰當的仿寫就是知識能力的遷移。通過類比閱讀,生本交流,學生知識得到擴展,思維得以開拓,知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都會有所提升,教師此時順應學生思維發展趨勢,依據類比閱讀所得,抓住時機進行深入拓展,向寫作能力上遷移。這種仿寫,不是引導學生機械地照搬,而是運用類比閱讀所得,在選材、構思、立意、結構布局、過渡照應、開頭結尾、點題等方面積累方法技巧,運用到寫作實踐中,進行寫作訓練,不斷提高寫作能力。例如,閱讀了《回憶我的母親》這一課,作者從生活中按照時間順序選取材料來表現母親的偉大形象,文章的結構方式,值得借鑒,就安排學生編擬一個提綱,要求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選取母親或父親的點點滴滴,分類歸納,就幾個方面,學生不用花太多的時間,課堂上即可完成,同時又為以后寫作親情的文章積累素材和寫作方法,積淀作文思路,強化想象力的培養。只有經過寫作實踐,才能最終形成能力。

寫作是建立在學生對文本充分閱讀感知的基礎之上,只有夯實閱讀基礎,進一步拓展思維導向,將閱讀引向深入,才能為寫作提供基礎。讀是基礎,寫是拓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寫作也是對學生類比閱讀的一個檢驗和提高。通過寫作實踐,進一步將學生在類比閱讀中感悟到的寫作技巧、語言積累及情感體驗等遷移到能力的層面,類比閱讀,才會真正體現出它的重要性和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顧明遠,孟繁華主編.國際教育新理念(M). ??冢汉D铣霭嫔?,2001.

[2]朱永新.新教育之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王承緒,朱勃,顧明遠.比較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馮增俊.比較教育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初中語文類比閱讀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專題論文,課題批準號:GS〔2020〕GHB3669?!?/p>

(作者單位:甘肅武威第十中學,甘肅 武威 733000)

猜你喜歡
知識遷移
在素質教育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初中化學圖形分析題型解題思路研究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探討
在素質教育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研究
由一道物理題引發的對繩子張力的討論
幾則高中化學實驗改進的探討與反思
運用遷移理論 提高歷史材料解析能力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遷移策略
把握考試真實內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