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道德與法治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021-05-10 13:28張天瑞
成才之路 2021年9期
關鍵詞:道德法治健康成長

張天瑞

摘 要:加強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科學精神素養、法治意識素養和公共參與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增強角色意識、準確定位自我、正確認識友誼、感受親情、開展實踐探究活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道德法治;角色意識;定位自我;認識友誼;感受親情;健康成長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9-0143-02

道德與法治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立德樹人,在這一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需要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科學精神素養、法治意識素養及公共參與素養。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關注度不高,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簡單地講解書本上的道德與法治基本理論。要改變這種教學現狀,道德與法治教學就要緊跟時代潮流,積極發揮學科育人功能。為此,教師應加強道德與法治教學,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增強角色意識,聯系實際生活

初中是學習生涯的一個重要階段,學生應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增強角色意識,積極主動地面對外部壓力,努力適應緊張的學習生活節奏,盡快融入初中生活。教師要主動探索符合學生健康成長的教學路徑,引導學生清醒地認識初中階段對人生成長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初中階段不僅是學生身體快速發育的階段,也是學生積累知識,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道德與法制課教學的作用,實現育人目標。

例如,在教學“感受誠信”這一單元時,教師可聯系生活實際開展教學,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不講誠信的問題。有的學生指出個別小商販缺乏誠信,還舉出了他們缺斤少兩、違背誠信的具體事例。有的學生提出與家長交流中存在的問題,指出少數家長存在作出承諾又違背承諾的現象。對于生活中這些不講誠信的現象,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剖析,讓學生明確不遵守誠信的危害,培養學生講誠信的優良品質。

道德與法治教學融入實際生活,能增強學生角色意識,讓學生明白,只要作出承諾,無論多么難以實現,都要堅守承諾,做一個講誠信的人。誠信是為人之本,無論走到哪里,未來從事什么職業,誠信都將是首先要做到的,只有這樣,未來的路才會走得更遠。

二、準確定位自我,揚長避短,快樂成長

初中階段的學生個性更加突出,有時會看不清自己,目標設定得很遠,而現實中往往不能達到所設定的目標,因此,他們會感到迷茫,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合理看待、分析、認識自我,總結自己的優勢、劣勢,全面、深層次地尋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揚長避短,健康成長。

例如,在教學“認識自我”這一單元時,教師應與學生敞開心扉地進行深入探討交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對自己作出評價外,還要引導學生相互評價,這能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不足,獲得更全面的進步。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使學生全面認識自己,還能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更加理性的判斷,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這種教學活動對調整學生青春期的心態具有積極的作用,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

三、正確認識友誼,學會與人相處

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在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如部分學生斤斤計較,為人處世不夠大度,不夠坦誠;有的學生對友誼的理解存在偏差,盲目地追求兄弟情義;有些學生法治意識淡薄,做事魯莽。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分析什么是友誼,全面深刻地理解友誼的內涵,改變他們對友誼的錯誤理解。這樣,學生才會更加友善地對待身邊的同學,才能對結交朋友持有正確的態度。

例如,在教學“深深淺淺話友誼”這一單元時,教師應和學生共同探討什么是真正的友誼,友誼在生活中如何展現,并選擇相關事例進行講解,積極引導學生辨識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誼,怎樣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誼。這樣的教學模式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功關聯學生的思想行為。教師所講述的真實案例,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甚至是學生曾經經歷的,或許是將來所要面對的。這種引導式教學,能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誼,從而更加珍惜友誼,并樹立正確的交友觀。由此可見,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糾正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

四、感受親情,懂得感恩,孝敬父母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進入初中便與父母之間產生隔閡,有了代溝,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也出現很多問題。但是,這種隔閡并非無法消除。為此,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體會父母的辛勤付出,感受父母深深的關愛,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拉近學生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融洽的親子關系。

例如,在教學“親情之愛”這一單元時,教師可列舉有關父母對兒女無私奉獻的事例,比如,父母獻出自己的腎救治孩子,“暴走母親”每天步行10公里減脂,割掉肝臟救治孩子等。這些充滿父母對子女無限關愛的故事,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父母對子女的愛。父母的愛無私而偉大,只是有時候,愛的表達方式可能不被青春期的他們所接受,但這不是孩子與父母產生隔閡的理由,作為孩子應該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學生在接受教育后,能更加全面地認識父母的愛,對教學內容理解得也會更加深刻。

五、開展實踐探究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緊張的學習生活壓力,往往會導致學生沒有時間對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嚴重影響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為扭轉這種教學局面,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實踐探究活動,按照新課改要求,將實踐活動融入理論教學之中,使之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例如,在教學“古代科技文化與建筑”這一單元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分組學習古代科技、文化、建筑等。比如,針對當下興起的穿著傳統服裝的潮流,教師可鼓勵學生對該服飾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特征進行探究,領略傳統服裝的獨特魅力,感受中華民族服飾文化。有很多學生癡迷中國的古代建筑,尤其是喜歡刻在橫梁上的圖騰,這些圖騰具有民族特色,能反映其建筑思想和建筑藝術。為此,教師可收集有關中國古代建筑思想和藝術特色的信息,在課上進行展示,以開闊學生視野。有一些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如尊師重教、家國情懷等,認為儒家思想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教育價值。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儒家思想進行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一些歷史故事的講述,讓學生理解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每一次實踐探究活動結束后,教師都要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活動,分享調查發現,交流實踐成果。開展實踐探究活動,能擴大學生學習空間,開闊學生知識視野。

六、結語

總之,加強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科學精神素養、法治意識素養和公共參與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增強角色意識、準確定位自我、正確認識友誼、感受親情、開展實踐探究活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康.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培育學生核心素養路徑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

[2]吳波.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3]齊笑蕾.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7.

[4]余佳霖.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

猜你喜歡
道德法治健康成長
道德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
在中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幾點思考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助推道德法治課程建設
淺談道德與法治教學如何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加強道德法治教育 做品學兼優文明人
因為有你,我才健康成長
為青工健康成長盡心盡力
“三抓”促青少年健康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