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心理狀態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研究

2021-05-13 14:36陳麗鉆陳綺方駱倚菁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27期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治療依從性心理狀態

陳麗鉆 陳綺方 駱倚菁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艾滋病;心理狀態;治療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27-0099-02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又被稱為艾滋病,是一種全身性傳染病,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目前尚未有效方法,該病是一種不可被治愈的疾病[1]。作為一種能夠減少艾滋病患者機會性感染,使其生命得以延長,生活質量得以提高的治療方式,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需要患者具有較高的依從性,而多數患者在治療初期因多種因素而自行停止治療,導致治療難以長時間維持[2-4]。同時由于患者社會環境、家庭背景及教育背景差異,治療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心理問題,會對治療的堅持產生嚴重影響,導致患者治療依從度降低,致使治療失敗[5-6]。為研究心理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心理狀態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特選取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艾滋病患者250例作為研究對象行對比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艾滋病患者2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125例。對照組,男性100例、女性25例;年齡22~77歲,平均年齡(57.62±11.58)歲。試驗組,男性102例、女性23例;年齡23~79歲,平均年齡(58.16±11.96)歲。確保兩組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①心理咨詢:設立心理咨詢室并開通咨詢電話,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咨詢服務。通過醫務人員親切的語言,將患者的恐懼及顧慮消除,向患者耐心的講解艾滋病相關知識,使其知曉該病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控制,并使傳染性及機會性感染發生幾率明顯降低,能夠使其生活質量及免疫功能得到提高,并將成功病例進行宣傳,以增強患者信心。②單獨溝通交流:通過誠懇熱情的態度與患者進行溝通,取得其信任。要盡量遵循患者的意愿進行談話,對其陳述事宜不加以判斷。適時用手勢、語言等作出情感回應。特別是對吸毒人員及刑滿釋放人員,態度要盡量誠懇,不帶姓呼其名,對其生活及工作狀態加以關心,拉近雙方關系,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③保護隱私:患病屬于個人隱私,醫護人員有為患者保密的責任與義務?;颊叩娜∷幖半S訪應分時段進行,盡量錯開每個患者取藥及隨訪的時間。對患者的特殊需求盡量滿足,對患者的各種資料嚴格保密。④家屬座談會:定期邀請愿意接受患者的家屬參加座談會,積極與家屬進行溝通,打消其顧慮,使其放下思想包袱,讓其主動參與到治療中。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康復家庭氛圍,營造輕松、積極的治療環境,使患者配合治療。⑤電話隨訪:開始治療后,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告知治療副作用緩解時間及分散注意力方法,如參加社會活動、進行適當運動、聽音樂、進行食療調養等,以減少痛苦,并保持與醫生的密切聯系。激勵患者的求生欲望及堅持治療的意志,隨訪中要對治療的注意事項及依從性的重要加以強調,對其認知加以鞏固,以成功病例進行激勵,重拾他們的治療信心,以配合治療。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干預前后抽取兩組空腹靜脈血,檢測CD4+T淋巴細胞絕對計數以及HIV病毒載量;采用醫院焦慮抑郁量表對兩組治療前后的抑郁、焦慮情況進行評估;采用用藥依從性自陳式問卷,于治療兩周后,對兩組用藥依從性進行評估。其中,依從性良好:用藥依從程度≥95%;依從性差:用藥依從程度<95%。

1.4統計學方法 對本研究內所涉及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時均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算,采用χ2檢驗進行樣本率比較,用x±s表示正態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結果

2.1干預前后,兩組CD4+T淋巴細胞絕對計數以及病毒載量比較 干預前,兩組CD4+T淋巴細胞絕對計數以及病毒載量的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CD4+T淋巴細胞絕對計數以及病毒載量的值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且試驗組改善更加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干預前后,兩組抑郁和焦慮評分評分變化比較 干預前,兩組抑郁和焦慮評分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抑郁和焦慮評分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且試驗組均改善更加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兩組服藥依從性比較 兩組的服藥依從性比較,差異顯著,且試驗組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討論

艾滋病患者由于其特殊性,常被大多數人排斥和歧視,存在明顯的絕望、沮喪、憤怒、抑郁等心理特征[7]。艾滋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患者在承受疾病痛苦的同時,還擔負這各種心理負擔,使病情進展加速[8]。故在接受規范的抗病毒治療的同時,患者還需要相應的心理支持[9]??共《局委熌軌蝻@著延緩疾病病程,降低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等相關并發癥的發病率及病死率,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提升。但抗病毒治療持續時間較長,患者的依從性對治療起決定性作用[10]。因此在患者治療前就進行依從性教育,制定服藥依從性策略,讓患者對藥物的作用機制及副作用有更好的了解,同時開展心理咨詢活動,使患者認知提高,建立相互信任的醫患關系,并幫助患者建立和諧的家庭康復環境,獲得患者家屬的幫助及支持極其必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CD4+T淋巴細胞絕對計數以及病毒載量的值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且試驗組患者改善更加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抑郁和焦慮評分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且試驗組患者均改善更加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比較,差異顯著,且試驗組患者的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能夠使艾滋病患者的免疫能力得到提升,心理狀態得到改善,服藥依從性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對艾滋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免疫能力及治療依從性具有顯著提升效果,值得臨床推廣及使用。

猜你喜歡
心理護理干預治療依從性心理狀態
探討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談談播音創作主體的心理素質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與治療依從性分析
基于《初、高中過渡階段學生心理狀態及學習狀態調查》的分析
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研究
64例兒童學??植腊Y患兒的臨床特點及心理護理干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