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康復護理在中風偏癱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及意義

2021-05-13 04:34王春娟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27期
關鍵詞:應用效果意義

王春娟

【關鍵詞】中醫康復護理;中風偏癱患者;應用效果;意義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21-0232-02

中風偏癱是一類多發于老年群體的臨床常見疾病,康復過程非常漫長,常規的護理模式無法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不僅會使患者產生諸多不良情緒,還會嚴重降低其生活質量[1-2]。隨著祖國醫學理論和技術的不斷革新,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制定的臨床護理措施越發體現出護理優勢,特別對中風偏癱患者的康復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3]。故現代化護理模式應當立足中風偏癱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深入分析,采取中醫康復護理方案,以情志護理、中醫護理、飲食護理、生活護理為核心措施優化臨床護理過程和內容,從而大幅度改善中風偏癱患者的不良情緒并提升其生活質量[4]。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從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中風偏癱患者,隨機分兩組。其中,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9例、21例,年齡65~78歲,平均年齡(73.56±2.41)歲。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0例、20例,年齡63~80歲,平均年齡(73.53±3.3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篩選標準:本著自愿態度參與本次試驗的患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經影像學確診為中風偏癱的患者;神志清晰,精神正常,無精神病史的患者。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系統嚴重功能障礙的患者;合并血液疾病、腫瘤疾病等惡性疾病的患者;需無限制長期臥床的患者;存在認知功能和精神功能障礙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康復護理。觀察組實施中醫康復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①情志護理:中醫認為,人的情緒與身心健康密切相關,中風偏癱患者長期受病痛折磨,會出現焦慮、抑郁、不安、恐懼等不良情緒,不僅會嚴重影響治療過程,更會打擊患者的治療信心,護理人員應科學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予以科學的情志護理措施,例如疏泄法、移情法、節制法等等,通過心理疏導協調患者五臟之氣,使其感到身心舒適、愉悅。對于存在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的患者應予以注意力轉移法,可通過看電視、聽音樂、聊天等方式轉移其注意力。此外,護理人員應征得患者家屬的配合,共同陪伴患者,消除其孤獨和無助感,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向患者介紹以往成功案例,使其認識到該疾病并不可怕,自己可以痊愈,從而增強其治療信心。上述措施聯合應用,便能夠使患者通過情志護理達到身心全面的康復,即“欲治其疾,先治其心”。②中醫護理:首先,遵醫囑給予中藥熏洗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患者疼痛,將中藥包加熱水沖泡,先熏后洗,每次30min,熏洗過程中防止燙傷;其次要鼓勵患者堅持康復運動,指導患者進行太極拳,八段錦等練習,通過規律呼吸、肢體運動等方式調理身心,提高機體免疫能力。③飲食護理:中醫認為“食藥同源”,通過科學飲食亦可達到治療效果,故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制定健康食譜,按照中醫辨證施治理論,對風痰阻絡者選用黃瓜,食療方:魚頭湯;氣虛血瘀者選用山楂,食療方:大棗滋補粥;肝腎虧虛者選用芹菜,食療方:百合蓮子薏仁粥。④生活護理:中風偏癱患者需長期臥床休息,故護理人員應給予其科學的生理護理,包括口腔清潔、肢體清潔、定期翻身等,預防患者出現肺部感染、壓瘡等并發癥,同時應辯證護理,對陰虛風動患者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避免冷風直吹;對氣虛血瘀患者應保持室內溫暖少風。

1.3觀察指標 ①統計護理前后不良情緒評分,采用SAS、SDS評價量表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情緒越好;②統計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采用GQOIL評價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分值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處理 計算工具選擇SPSS22.0軟件,評分都采用x±s計算得出,進行t檢驗,P表示比較差異顯著度,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數據比較差異不明顯。

2結果

2.1兩組不良情緒比較 統計結果顯示,護理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不良情緒評分相近(P>0.05)而護理后兩組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如下:①SAS評分:觀察組護理前(55.72±7.19)分,護理后(32.26±5.27)分,對照組護理前(55.56±6.41)分,護理后(40.18±6.31)分。t值護理前0.1051,護理后6.0928,P值護理前0.9166,護理后0.0000。②SDS評分:觀察組護理前(56.28±3.08)分,護理后(42.46±1.18)分,對照組護理前(56.44±3.18)分,護理后(48.18±2.17)分。t值護理前0.2286,護理后14.6459,P值護理前0.8198,護理后0.0000。

2.2兩組生活質量水平比較 統計結果顯示,護理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相近(P>0.05)而護理后兩組評分均提高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如下:觀察組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110.72±5.19)分,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177.26±12.27)分;對照組觀察組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110.56±4.41)分,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134.18±16.31)分。護理前t值0.1486,P值0.8823,護理后t值13.3494,P值0.0000。

3討論

老年中風偏癱具有高發性和危險性等特點。雖然現代人的生命健康醫學常識逐漸豐富,大多數人已對老年中風偏癱的危險性有所了解,但并未引起高度重視,臨床中常規護理模式的固有不足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急劇下降,對其康復造成不利影響,故針對該疾病的臨床護理研究已成為醫學界較為關注的話題之一[5-6]。

中醫康復護理即由專業護理團隊制定科學的中醫護理方案,立足情志護理、中醫護理、飲食護理、生活護理幾個方面全面提升護理效果,改善中風偏癱患者的不良情緒并提升其生活質量[7-8]。具體來說:情志護理即心理干預,中醫認為人的精神狀態可以反映出身體健康情況,良好的心理狀態必然有利于病情恢復,護理人員立足多種心理疏導方法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其治療信心,自然便有利于疾病治療[9];中醫護理可以減輕患者身體疼痛并且促進其肢體功能恢復,在康復階段中將大幅度推進臨床治療過程,對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和較高的生活熱情均有重要作用;飲食護理可以為患者提供均衡、完善、充足的營養支持,從而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生活護理即從生理護理和環境優化兩方面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感和舒適感,可進一步促進患者康復[10]。

通過上述結果可以看到,相較兩組,護理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不良情緒評分相近(P>0.05)而護理后兩組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并且護理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相近(P>0.05)而護理后兩組評分均提高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對中醫康復護理相較于常規康復護理更加科學有效,故可對中風偏癱患者給予中醫康復護理[11]。綜上分析,中醫護理可滿足中風偏癱患者的護理需求,是中風偏癱治療中不可或缺的醫學措施,本次試驗由于患者例數有限,故有分析不足之處,仍需對中醫護理方案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E261DDC8-36E2-4CF2-AA0A-208244DD1746

猜你喜歡
應用效果意義
有意義的一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留學的意義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 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