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裂癥病人入院初期攻擊行為風險評估與護理觀察

2021-05-13 03:47華瑋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27期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護理

華瑋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入院初期;攻擊行為風險評估;護理

[中圖分類號]R749.3;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27-0221-02

隨著我國不斷的發展,人們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的壓力都在不斷增加,因此患有精神科疾病的患者也越來越多。精神分裂癥屬于常見的精神科疾病,具有病程長、復發率高、致殘率與致死率較高,威脅社會安全[1]。該疾病患者的言語與思想異于常人,行為沖動、自言自語且呆板,動作古怪等行為,傷害自身與他人的行為突然,因此對受害者的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颊叩墓粜孕袨槟軐е箩t護人員在治療與護理中受到人身傷害,且隨著發病率的增多,受害者的數量也隨著增多。精神分裂癥病人出現攻擊性行為與情緒、病史及性格等方面有關,因此醫護人員在護理中應注意防范意識,保證自身的安全。治療精神科患者的最困難的在于預防患者的攻擊行為,能較大程度上威脅到護理人員以及患者自身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風險行為評估后,對不同患者的情況進行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在護理中的態度可表現為熱情、和藹等,有助于患者對護理人員有較好的初始印象,在后續護理中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降低其出現攻擊行為的幾率,還可以穩定患者的情緒,避免情緒波動較大所導致的攻擊性行為。有資料顯示,采用攻擊行為風險評估后在進行護理,能對提高患者的恢復情況,減少患者出現攻擊行為,為患者或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具有保障性[2-3]。本次將選取精神分裂癥病人入院初期時,將采用攻擊行為風險評估與護理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間初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癥病人90例,將其按照隨機的原則進行分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對照組,n=45)與常規方案聯合攻擊行為風險評估以及護理的方案(觀察組,n=45)。對照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24:21,年齡19~62歲,所測均值(36.47±6.53)歲。觀察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20:25,年齡21~67歲,所測均值(37.21±4.36)歲。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后,組間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提示兩組患者之間可進行對比。本次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后進行。所有患者均滿足初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癥病患,患者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且自愿簽有知情同意書。排除多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癥病患,排除患有心、肝、腎等重大器官疾病患者,排除患有酒精依賴史的患者,排除心腦血管系統疾病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相關疾病知識的講解、進行心理疏導以及定期進行娛樂護理等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行為風險評估,將患者的病情分為四級,病情Ⅰ-Ⅳ級,病情由輕至重。Ⅰ級滿足一下條件之一,男性、行為紊亂以及意識障礙或合并癡呆、被迫妄想癥或幻聽合并精神分裂癥、狂躁等。Ⅱ級需滿足在無對象的情況下進行交談、在其過程中有不良、抵觸或厭惡心理。Ⅲ級患者為在有對象的情況下,辱罵、攻擊對方,發生社交粗暴的行為。Ⅳ級患者一天兩次及以上對其他對象進行主動攻擊,并使其他對象收到機體損傷。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后家屬滿意度評測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攻擊率評測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BPRS各因子評分評測對比。

1.4統計分析 實驗測得結果以SPSS22.0錄入評測。計量指標指以x±s形式表述,經t值對結果檢驗;計數指標在表示時用“例(%)”形式,經χ2值對結果檢驗,檢驗值為P<0.05提示統計學差異顯著。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家屬滿意度評測對比 觀察組中滿意例數為20例(44.44%),一般滿意例數為23例(51.11%),不滿意例數為2例(4.76%),總滿意例數為43(95.56%),對照組中滿意例數為9(20.00%),一般滿意例數為25(55.56%),不滿意例數為11(26.19%),總滿意例數為34(75.56%),觀察組較對照組的滿意度更高,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2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攻擊率評測對比 護理前,對照組有攻擊率44.44%,觀察組有攻擊率48.89%,兩組患者的攻擊率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攻擊率13.33%較對照組攻擊率35.56%有更低的顯示水平,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2.3兩組患者干預后BPRS各因子評分評測對比 經過護理后,對照組抑郁焦慮分值為(1.99±1.01)分、興奮(2.83±1.36)分、幻覺(3.74±1.89)分、自知力障礙(4.98±1.93)分、敵對猜疑(3.69±1.54)分;觀察組抑郁焦慮分值為(1.48±0.93)分、興奮(2.51±1.23)分、幻覺(3.19±1.63)分、自知力障礙(4.44±1.62)分、敵對猜疑(3.04±1.31)分。觀察組相關BPRS各因子分值較對照組更低,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3討論

在精神科進行工作的醫生與護士,極易受到攻擊與傷害,具有較大的威脅性,因此在治療與護理中,需要格外小心[4-5]。在精神分裂患者的入院前期,根據對其精神、行為以及醫生自身經驗等結合,對患者的攻擊行為進行等級分類,可以有效預防重度患者對醫護人員的生命造成的威脅,也能防止患者在住院期間自我傷害的風險有所降低。精神分裂的大多數患者社會經驗較少、文化水平較低、父母過分的保護與有嚴厲懲罰等,因此證明不良的教育方式與知識水平低下均能導致該疾病的發生。有資料顯示,對患者的病情穩定,不僅能預防住院期間發生的不安全事件,也能幫助其他患者的情緒穩定,從而使住院期間的治療與護理順利的開展[5-6]。

在護理中應注意住院環境的安全,清除患者房間內及附近的危險因素,在患者住院期間營造一個安全、干凈、舒適及安全的環境,有助于患者心情的放松,降低其防備心理,有助于依從性的增高[7]。在患者住院后對其進行全面評估,采集患者入院前的個性、癥狀、發病原因及院后對其進行精神狀態,可有助于針對患者更全面的預防其攻擊因素,不同患者應予以不同的護理,如情緒高漲、無理要求等患者應密切觀測其行為,必要時可進行藥物治療[8]。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要求護理人員需親切、友好、耐心的與患者交談接觸,避免粗暴、強制性使患者出現敵對情緒,從而引發其攻擊行為,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友好關系,有助于進一步的護理;對患者進行相關的知識教育,讓其正確的認知該疾病的相關知識,患者可有效的提高配合度,在護理中對情緒難自控的患者,教其如何正確控制情緒,在無法控制自己的時候,必要時通知護理與醫生進行必要的措施;在恢復期的患者,應讓其能慢慢融入正常生活,如參加集體活動及運動等,可有效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攻擊行為。病情的評估能使護理人員更佳的了解患者,因此能更全面的做到相關護理工作,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其依從性,提高護理效果,有助于患者盡快恢復,降低護理人員受到攻擊行為,保護患者及護理人員的生命安全[9]。對攻擊性強、情緒波動較大等重點患者,必要時可進行約束與隔離,以確保相關人員不受到攻擊。另外有必要時,需對患者家屬進行相關知識與護理的講解,有助于患者出院后降低其復發率,保障社會的安全。

觀察組較對照組的滿意度更高,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提示使患者家屬對護理滿意度的提高,能緩解護患之間的關系;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攻擊率13.33%較對照組攻擊率35.56%有更低的顯示水平,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能有效降低患者對自身或醫護人員的傷害,使各位相關人員的生命得到了保障。觀察組相關BPRS各因子分值較對照組更低,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提示經過護理后,能有效改善各種能導致攻擊行為的因素,因此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攻擊率,有助于患者臨床癥狀的好轉。

對精神分裂癥病人入院初期的攻擊行為風險評估與護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攻擊率,有助于患者的風險評估等級的降低,提高患者家屬對我院的護理,具有顯著的護理意義,值得推廣。496AB06C-EC39-4281-8034-F32F6A8DC2A7

猜你喜歡
精神分裂癥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精神分裂癥病例積極心理護理應用研究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認知功能的影響
隨訪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依從性影響
奧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的成效分析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精神分裂癥的常見類型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