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近十年未來學校研究熱點
——基于CNKI期刊文獻的可視化分析與內容分析

2021-05-13 03:41鮑婷婷
開放學習研究 2021年2期
關鍵詞:學校研究教育

鮑婷婷

(北京師范大學 遠程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一、背景

“未來學?!眹栏褚饬x上并不是一個學術概念,更像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育問題,隨著社會發展與技術進步,其內涵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人開始認可并使用這一概念,“未來學?!本统闪艘粋€具有獨特意義的專有名詞(曹培杰,2017)。從學校性質來看,學校是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系統化教育活動的專業機構,學校的教育活動受社會需求的影響,必須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從歷史變遷來看,早期的學校具有濃厚的家族或宗教色彩,以書院、私塾等形式存在。到工業革命時期,由于工業生產需要大量的人才,教育開始向社會擴張,學校逐漸走向統一化和標準化,導致其更像是一家“生產”和“加工”學生的工廠。

然而,時代發展必然會導致學校形態的更新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大規模、標準化的教育體系已難以滿足人們對個性化、高質量教育的追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于2013年啟動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組建了覆蓋全國300多所中小學校的“中國未來學校聯盟”,是國內探索未來學校新形態的先行軍。此外,我國第一個以教育現代化為主題的中長期規劃《教育現代化2035》中明確提出,“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是重點改革任務之一,必將加速對未來學校新型樣態的探索。

隨著近幾年未來學校的實踐與理論不斷涌現,對未來學校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但目前學界對未來學校研究熱點進行綜合分析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以2009年至2020年為時間跨度,探究我國未來學校領域的研究熱點如何發展演變,具有怎樣內涵與意義?希望通過回答上述問題為未來學校的相關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提供參考。

二、研究樣本與方法

本研究以中國知網 (CNKI) 為文獻來源, 以“未來學?!睆秃显~進行主題檢索,時間跨度為2009年至2020年,精確檢索到文獻307篇,進一步人工剔除會議綜述、刊首語、學校介紹、新聞訪談等非學術成果類文獻后, 最終得到樣本文獻168篇。研究主要采用科學計量法、知識圖譜法、內容分析法等方法,對樣本文獻進行多層次分析。首先運用科學計量法分析文獻的數量與學段分布情況,進而利用CiteSpace工具可視化未來學校研究熱點,探索其發展演變規律,并通過內容分析法梳理未來學校的特征及存在的問題。

三、研究結果

(一)論文基本情況分析

1. 論文數量分布

以兩年為間隔觀察未來學校發文數量的變化(見圖1),發現自2012年以來未來學校相關研究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尤其從2014年以后,發文數量以倍速增長??梢?013年“中國未來學校聯盟”開局之年是未來學校研究的重要節點,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未來學校的研究熱潮。同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在2016年和2018年先后發布《中國未來學校白皮書》《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教育部2017年發布《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9年正式印發《教育現代化2035》,在此背景下未來學校的發文數量較之前有了很大突破。此外,盡管與其他領域相比,未來學校的發文數量仍相對較少,但互聯網中存在較多信息源,如相關研討會、博覽會、新聞報道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未來學校的實踐研究正在不斷地推進,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圖1 未來學校發文數量變化趨勢圖

2. 學段分布

我國教育制度中明確指出學校教育包含四個階段: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而《教育現代化2035》強調提升職業教育服務能力與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因此本研究將未來學校的研究階段劃分為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終身學習六個階段,進而依據相關研究中是否明確提出或含有未來學校所賦能的教育階段進行分類,需要強調的是理論上終身學習階段包含前面五個階段,因而劃分學段時若該研究只強調了部分學段則不歸為終身學習階段類別,以此區分這六個學段的研究數量差異。對168篇文獻進行學段分類后,得到表1(同一篇文章可同時包含對多個學段的研究內容)。其中,有關未來學校的研究近一半分布在義務教育階段(44.3%);其次是高中教育(15.7%)和高等教育(7.1%),而學前教育、職業教育、終身學習階段占比較少,另外有23.4%的文章從宏觀層面探討未來學校的發展理念與特征,未明確指出學段。這一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未來學校相關研究對不同學段上的關注程度差異較大,學者較多關注在義務教育階段,而對學前教育、職業教育、終身學習階段的關注較少。

表1 未來學校研究的學段分布表

(二)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

借助CiteSpace的關鍵詞聚類功能來探究未來學校研究領域的熱點和發展趨勢。在CiteSpace中選擇時間跨度為2009~2020年,時間切片為2年,最終得到5個聚類主題(見下頁圖2):教育信息化、學習方式、核心素養、未來課堂和慕課。CiteSpace關鍵詞聚類的本質是將中心性最大的關鍵詞選為每一類的主題詞,即這五個關鍵詞在關鍵詞網絡中具有中心地位,由此可見,教育信息化、學習方式、核心素養、未來課堂及慕課五個方面是未來學校相關研究的重點關注內容。

圖2 未來學校研究熱點聚類圖

圖3為未來學校研究熱點時間線圖譜,反映的是五個聚類主題的相互關系及演變趨勢。從圖中交織的連線可以看出,五大主題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共同推動未來學校研究向前發展。其中,“教育信息化”出現時間最早,且節點與連線最多,從電子課本、電子白板到智慧學校、智能教育等持續受到學界關注;“學習方式”自2016年開始增多,反映了從關注“教”到關注“學”的轉變;“未來課堂”在2016至2017年間研究較多,涉及教師、教學、校園等多方面;“核心素養”在2016至2019年間持續受到關注,強調以課程為核心提升核心素養;“慕課”自2012年開始得到關注,逐漸成為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支撐。

圖3 未來學校研究熱點時間線圖譜

(三)研究主題的內容分析

借助CiteSpace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來學校的研究熱點與趨勢,減少了人工投入,但基于關鍵詞的聚類分析存在局限性,從而導致對未來學校研究的剖析不夠全面和準確,因此研究進一步建立了未來學校六維分析框架,以對未來學校呈現的特征進行深入分析。未來學校建設有三層境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支持下的學習方式變革、教育流程再造(尚俊杰,2014)。此外,如果沒有新的教育理念作為指導,那么未來學校的建設僅僅是新瓶裝舊酒,而課程體系變革是推動學校變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分析框架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學習空間、教與學方式、課程體系、組織管理和其他六個維度(見表2),前文所述的主題聚類結果均可包含在內。并將文獻類型分為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見表3),理論研究側重于未來學校的變革特征、意義、策略等,實踐探索則側重于未來學校建設過程中的案例總結、實踐反思等。

表2 未來學校六維分析框架

表3 2009年至2020年未來學校研究主題分布

依據六維分析框架,將樣本文獻劃分為六個年份單元得到下頁圖4,反映出研究主題的豐富程度逐年增加,且2017至2020年各主題研究相對均衡。其中“課程體系”和“學習空間”持續受到學者關注,且在近幾年數量快速增長,而“教與學方式”自2017年開始受關注度越來越高,“教育理念”自2015年受關注度緩慢提高,“組織管理”自2017年受關注度明顯提高。從文獻類型來看(見表3),整體上理論研究數量明顯多于實踐探索,一定程度上說明未來學校領域理論發展領先于實踐。下文將從分析框架的六個維度展開具體分析。

圖4 研究主題對應研究年份分布圖

1. 教育理念

1)個性化

未來學校的最終目的是創造符合學生需求的個性化教育(曹培杰,2017),主要體現在:①個性化的課程資源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學習內容,使學習更有目的性,如北京一中學開設了300多門選修課供學生自由選擇(陸芳,2017)。②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服務。從課程開發到學習發生的全過程,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曹培杰,2018a),為學生提供認知、情感、工具等個性化的支持服務。③個性化的電子檔案及學習報告。通過采集學生全過程的學習數據,形成多種形式的電子檔案,并基于學習分析等技術對學習數據進行科學、系統地分析,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報告。

2)開放性

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知識分子對知識的壟斷,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只有樹立開放的發展理念,未來學校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教育理念強調的開放性包括三方面:①時空的開放。讓隨時隨地的學習成為可能,任何可以實現高質量學習的地方都是學校(曹培杰,2018a);②資源的開放。優質資源向全人類輻射,學校內部、區域間、城鄉間、國內外等均可實現優質資源的開放共享。此外,大量的社會教育資源也逐步向公眾開放,如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以及教育企業免費提供的學習資源等,因此要敢于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享受社會上優秀的教育資源(曹培杰,2016);③組織體系的開放。教學服務不只由學校提供,也可以來自虛擬學校和網絡服務等網絡組織(于偉,2017),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通過網絡融為一體,形成多方參與的育人新形態(張生,曹榕,陳丹,韓盼盼,齊媛,2018)。

2. 學習空間

1)融合性

學習空間融合是為了滿足教師和學生多樣化的教學需求,使學習空間具有更大的延展性,更加開放,具體包含兩層含義:①物理空間的融合,強調未來學校的空間設計要模糊學科間的界限,延展公共空間的學習功能,促進學習區、活動區、休息區等空間資源的相互轉化(曹培杰,2017)。②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相融合,通過虛實融合的學習環境為師生創設靈活多變的適應性環境,推動應用混合式教學的發展(艾興,趙瑞雪,2020)。這一方式既可減輕學校建設實驗基地等的成本壓力,同時有助于滿足不同地域的體驗和實踐需求(張治,李永智,2017),構建支持學生協作學習、個性化學習的網絡學習環境(曹培杰,2018b),從而真正實現無邊界學習。

2)智能化

智能化學習空間包含兩層含義:以學習為主線的學習環境智能化和以生活為主線的校園環境智能化。①學習環境智能化,打造以智能終端為學習載體的課堂并使之常態化。②校園環境智能化。打造全面感知的校園環境,為師生提供更加精準、便捷的校園生活服務,記錄學生的學業狀態和實踐活動數據,預測學生的健康指數(項陽,2015),實現人工智能維護校園安全等(周寶,楊現民,2017)。

3. 教與學方式

1)數據化

互聯網中的所有平臺都存在大量數據,數據在輔助教育教學中帶來了極大便利。以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只能借助階段性試卷,而現在借助大數據可以對學習全過程進行跟蹤與記錄,精準分析學生的學習特征(曹培杰,2016),既可以將數字化的學習內容推送給學習者(劉軍,2017),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給予及時反饋。如華南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為學生開發自主學習系統,并引進國外合作高校的課程資源和慕課課程(張優良,尚俊杰,2018),通過建立數字平臺與數字資源實現教與學的過程數據化。

2)自適應

未來學校將從“批量生產”模式走向“私人訂制”模式(曹培杰,2017)。傳統的教與學方式,主張以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為主,強調的是教師的“教”,而未來的教與學方式,則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最喜歡、最適合、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而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學習系統將越來越了解學生,使“私人訂制”學習模式成為可能。

3)情境學習

情境學習是促進學習高效發生的新型學習方式之一。依據“情境”載體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兩類:①技術提供學習情境為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的應用有助于打造易被學生接受的情境式學習模式,從而增強學習體驗、促進知識遷移。②內容提供學習情境為主?;谡鎸崋栴}重組教學內容,采用探究式、游戲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體驗中不斷學習(曹培杰,2017)。不論是哪種方式,情境學習的目的均為激發學習者興趣,讓學習真實、有效地發生。

4)學習支持工具

學習支持工具是改變教與學方式、輔助教與學過程的技術手段。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學習支持工具由單一的輔助教師教學演示的多媒體轉變為可以促進學生認知發展的多元化工具,從課堂互動到協同編輯,從課件制作到思維導圖,從題目識別到作業批改,從智能系統到虛擬實驗室等,為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提供了功能性支撐。學習者可以利用學習支持工具進行信息與資源的獲取、分析、處理、編輯、制作等,也可用來表征自己的思想,與他人交流協作等(劉軍,2017)。

4. 課程體系

1)課程資源的整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我們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這要求我們首先要從課程體系上進行整合:①學科自身的整合。以學科的知識點為基礎,與相關知識點進行整合,有助于幫助學生建構屬于自己的完整知識體系。②跨學科的整合。越來越多的復雜問題僅借助單一學科無法得到解決,而跨學科的課程整合為真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方向與手段,有助于促進知識學習向實踐創新的遷移。③社會資源的整合。將來,整個世界都會變成學生的教材。如博物館、科技館、實驗室等資源與學校課程相整合,一方面可以作為學校課程資源的補充,另一方面也可以緩解學校教育投入的壓力。④線上線下資源的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相互補充,學生既可以選擇線上課程,也可以選擇線下課程(曹培杰,2017)。

2)個性化

未來學校的課程體系需要滿足學生個體的發展需要,“一人一課表”的中高考教育改革正是順應了這種趨勢。未來課程體系的構建可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從豐富性角度入手,充分考慮興趣驅動和個性需求(陸芳,2017),構建多元化的課程資源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征、心理需求、家庭特點等選擇課程(張治,李永智,2017)。另一方面,從不同的認知程度劃分,構建符合不同認知階段的課程,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認知和性格特征(金艷,陳丹,張生,2017)。

3)聚焦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的發展

未來學校的核心目標是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未來的人需要具備解決未來社會不確定、復雜問題的能力。有研究者提出,未來教育的核心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適應性、責任感等變革性素養和全球公民技能、技術技能、人際交往等關鍵技能(張娜,唐科莉,2020),未來學校的構建必須以核心素養來統領(成尚榮,2017)。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提出,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融入社會的關鍵是不能把知識、能力、過程、情感、態度分割。因此,未來的課程內容要以生活中的真實問題為核心,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

5. 組織管理

1)精準化

未來學校的組織管理需要先進教育理念的引領、科學管理方法的統籌,才能最終實現系統的、精準的組織管理。學??山柚髷祿蛯W習分析等技術,建立“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精準教育管理機制(曹培杰,2017),不斷探索宏觀層面的教育行政創新和微觀層面的學校管理創新(張生等,2018),如教師隊伍選拔、教學評估、評獎評優等。通過挖掘數據背后呈現的教育規律,不斷優化教學管理過程與模式。

2)開放性

未來學校必須打破固化的組織體系,聯結多方主體構成一個可參與、支持的體系(王小工,2018),推動學校與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社區、家庭等開展跨界合作(曹培杰,2017)。2020年OECD發布《面向未來教育:未來學校教育四種圖景》中提出,未來傳統的學校教育系統將隨著社會力量直接參與公民教育而逐漸瓦解(蘭國帥 等,2020)。如目前社會上已出現的將學校部分課程體系外包給社會中的教育機構,由其承擔籃球、編程、美術等課程的開發與教學等。另外,彈性學制是未來學校組織管理開放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學校不再根據學生的年齡來劃分班級,而以學生的能力作為評判標準來組織學習。

6. 其他

1)有關教育評價的研究

未來學校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發生了變化,教育評價必然需要一同改變。有關教育評價的研究主要有兩類:①強調教育評價內容的全面性。要求教育評價與教育目標相匹配,從知識為本走向基于核心素養的評價,從單純的分數評價轉向包含綜合素質的大數據分析(張治,李永智,2017)。②強調教育評價主體與評價方式的多元性。北京四中網校聯合全國50多個學校開展線上寫作活動,并通過全體師生對學生作文的點贊、評論等方式進行學習評價,同時實現了評價主體的多元與評價方式的創新。

2)有關新型師生關系的研究

未來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陪伴者、引導者,需要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更高質量、高難度的服務。有關新型師生關系的研究主要有兩類:①師生角色的轉變。未來教師從知識的搬運工轉變為學生心智發展的營養師(張治,李永智,2017),學生則轉變為學習的主動探究者和知識的協同建構者(徐晶晶,張虹,2018)。②對教師角色的高要求。未來教師的使命是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的目標,促進他們應對不確定的未來社會的實踐能力(嚴文蕃,2017),應具備跨學科課程整合的意識與能力(張新民,2016)。未來教師也要能夠恰當地借助技術輔助教育教學,如基于大數據的分析結果挖掘每個學生的特征與學習需求。

四、結論與討論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運用科學計量法、知識圖譜法、內容分析法,對2009年至2020年我國未來學校相關研究的數量、研究主題等情況進行了整理和分析。研究發現,2014年以后,有關未來學校的文章數量以倍速增長,研究內容多集中在義務教育階段。具體來說,本研究的結論可歸結為以下三點。

1. 未來學校的研究現狀

從整體上看,有關未來學校的文章數量并不多,但從2012年開始,未來學校相關的文章數量不斷增加,尤其從2014年以后,發文數量以倍速增長。從研究熱點分布來看,這在一定程度上與2012年MOOC元年、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報告的發布,以及交互式多媒體、電子書包、互聯網等工具和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有關。此外,未來學校的研究一半以上集中在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教育階段次之,高等教育排第三,而學前教育、職業教育、終身學習階段的比例較低,均未超過5%,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國家教育變革多聚焦于基礎教育階段的趨勢相似。

2. 未來學校的研究熱點與演化趨勢

使用CiteSpace工具對未來學校的研究進行聚類后得到5個主題:教育信息化、學習方式、核心素養、未來課堂和慕課。進一步通過時間序列觀察未來學校的熱點演變發現:2009至2010年較多研究關注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電子課本等;2011至2012年關注學習工具、交互式電子白板、智慧教育等;2013至2014年關注交互型媒體環境、教師發展、慕課等;2015至2016年關注互聯網+、課程體系、核心素養等;2017至2018年關注個性化學習、新型師生關系、學習資源等;2019至2020年關注學校形態、知識觀、混合式教學等??梢钥闯?,未來學校的關注要素不斷豐富,且從關注技術應用逐漸過渡到深層次的教育理念變革。研究進一步建立了未來學校六維分析框架,各個維度的發文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充分體現了未來學校領域正處于不斷發展前進的階段。

3. 未來學校的基本特征

本文通過內容分析法從“教育理念、學習空間、教與學方式、課程體系、組織管理、其他”六個維度梳理了未來學校的基本特征,各維度的特征有助于指導未來學校進行實踐探索。

未來學校從教育理念上強調個性化與開放共享。學校教育從大規模的工業式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個性化教育培養體系,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課程資源、學習支持服務、學習分析報告等。另一方面,互聯網使得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未來學校具有時空開放、資源開放、組織體系開放等特征。未來的學習可隨時隨地發生,世界就是學生的教材,社會多方主體聯結在一起共同創設育人新生態。

未來的學習空間強調空間的融合性與智能化。融合的目的是拓展學習空間,從而滿足師生多樣化的教學需求,包括物理空間的融合、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融合。智能化則從學習環境和校園環境兩方面入手,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服務以及精準、便捷的校園生活服務。

未來的教與學方式服務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大數據技術助力分析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數據,基于對學情的精準診斷為學生提供適合的學習內容。同時,VR、AR技術的應用有助于為學生打造游戲化、探究性、體驗式的學習情境,多樣化學習支持工具的應用將從技術層面為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的課程體系聚焦學生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的發展,強調課程整合與個性化。課程內容以生活中的真實問題為核心,立足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課程體系需要從學科自身整合、跨學科整合、與社會資源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整合四方面進行重組。此外,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考慮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與個性化差異。

未來的組織管理強調精準化與開放性。借助大數據、學習分析等技術挖掘教育規律,實現系統的、精準的組織管理,打破傳統學校固化的組織體系,與社會多方主體攜手共同探索育人新生態。

未來的教育評價由以分數為主導轉向包含綜合素質的大數據分析,注重評價內容的全面性、評價主體與評價方式的多元性。未來的教師需要具備更高的知識儲備、信息素養、整合能力等,引導學生不斷探究問題,是學生學習的陪伴者與引導者。

(二)現狀反思

1. 未來學校發展的不均衡

未來學校發展的不均衡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不同學段發展的不均衡。如前文所述,未來學校的研究多集中在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階段(60%),而學前教育(3.8%)、職業教育(2.4%)、高等教育(7.1%)和終身學習(3.3%)占比較少。教育是國之大計,各階段教育都應該被重視,但每一階段又有其獨特之處。因此,未來不僅需要均衡各個學段未來學校的發展,也要不斷探究各個學段的創新特征與規律,努力構建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未來教育體系。二是不同維度發展的不均衡。未來學校并非是以教育理念、學習空間、課程資源、組織管理等某一維度面向未來,而要以面向未來為核心,革新教育理念,創新服務模式、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重構資源配置模式和教育組織體系,推動深層次的教育體制機制變革,從而打造未來教育新生態。因此,研究者應關注未來學校變革的各要素,不斷豐富未來學校的內涵,加速未來學校創新發展。三是理論與實踐發展的不均衡。未來學校的理論研究明顯多于實踐探索,這對于正處在快速發展的未來學校領域并非壞事,但是實踐是檢驗理論真偽性的必經之路。未來學校領域應加速實踐創新,形成“理念先行、實踐檢驗、總結經驗、革新理念”的模式,以理念帶動實踐,實踐進一步反饋于理念的良性循環。此外,對比國外未來學校的實踐發現,國外政府在未來學校項目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如歐洲的未來教師實驗室項目、新加坡的“智慧國2015”項目、芬蘭的“FINABLE2020”項目、俄羅斯的“我們的新學?!表椖康?,我國在未來學校項目的政策主導、資金支持等方面稍顯不足。

2. 缺乏對回歸論知識觀的認識

回歸論知識觀是互聯網時代教育理念的創新產物,是推動教育變革的催化劑。傳統的知識觀認為,知識固化在書本中,是靜態的、抽象的、分科的知識?;貧w論知識觀認為,知識是人類的所有智慧,是動態的、境遇化的、綜合的知識。學校教育中的知識是人類智慧的提純部分,互聯網中的知識可以還原為人類的全部智慧(陳麗,逯行,鄭勤華,2019)。也就是說,互聯網時代知識的內涵更加豐富,信息、經驗、態度、價值觀等都是知識。然而,盡管未來學校領域已有較多學者開始關注“互聯網+教育”的發展,提出要進行課程整合,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的培養等,但未來學校所依賴的仍舊是傳統的知識觀,因而大多形式的教育變革都只是發生在表層,而無法觸及其本質。因此,未來學校領域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要充分認識回歸論知識觀,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地推動未來學校在課程體系、教與學方式等方面的突破性創新。

3. 缺少對社會網絡交互現象及腦科學的研究

另一方面,未來學校領域缺乏對社會網絡交互現象的規律研究。未來人類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復雜,需要依靠群眾智慧解決,而互聯網提供了不依賴時空關系和社會關系的信息共享和眾籌社區(陳麗 等,2019),如知乎、微博等。人類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與他人、信息等建立連接的過程,但其中蘊含的教育教學規律目前還尚不明晰,給互聯網環境中學習內容、學習策略、學習評價等的設計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且難以保證學習質量。因此,研究者應關注社會網絡交互現象的規律、本質等,以促進有意義學習的發生。此外,《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①指出,未來的學習是以腦科學為支撐的學習。但是目前人們對人腦的機理尚不明晰,可用于指導學習的結論則更加有限。因此,加強對腦科學的研究將是推動未來學校變革的另一重要手段。

當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本研究僅選取CNKI 數據庫的文獻作為數據來源,未能涵蓋該領域全部的研究結果,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豐富數據來源。其次是本研究僅對2009至2020年的國內文獻研究趨勢與特點進行討論,未來在本研究基礎上,有必要綜合國外的研究進展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比較。

注釋

① 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 https://www.sohu.com/a/280324865_734486.2018-12-07.

猜你喜歡
學校研究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題解教育『三問』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學校推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