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MU平臺的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構建與實踐探索

2021-06-06 04:13王麗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1年4期
關鍵詞:綜合實踐

王麗

【摘 要】本文以北京市順義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培訓專題班的混合式培訓實踐為例,總結了如何利用UMU平臺提供的各種功能,構建基于UMU平臺的課前、課中、課后混合式教師培訓的基本模式和應用策略。這種“線上+線下”學習活動的有機融合設計,適應了當前教師培訓的最新要求。

【關鍵詞】UMU平臺;混合式培訓;綜合實踐

2020年以來線上教學在教師培訓項目中逐步深入開展。在這種背景下,以筆者負責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培訓項目為例,總結線上教學的經驗,尋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師培訓的基本規律,思考如何融合線上、線下教學優勢,構建高效的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是本文研究的出發點和意義所在。

基于UMU平臺的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的優勢分析

隨著時代發展和技術進步,“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培訓將成為教師培訓的發展趨勢?;旌鲜浇處熍嘤柲J讲皇呛唵蔚貙⑴嘤栒n程搬到線上,或是在線開展一些研討活動,而是基于教與學的實際需要和培訓內容的特點,將線上和線下方式有機融合在培訓項目、課堂教學以及學習指導過程中,更加符合學員的學習需求,更能提升培訓效率和質量。本培訓項目選擇UMU互動學習平臺實施和管理培訓活動,是基于UMU平臺在“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學優勢。

1.構建了一個無邊界的網絡學習空間

網絡學習空間是教師和學習者在網絡學習環境中建立的一塊領地,可以組織課程學習、管理學員的學習、分享學習資源、獲取幫助等。UMU有強大的課程管理功能,可以實現同一項目下多門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多個班級間進行互動教學、支持多名教師協同合作、支持學生分享自己的思考等,UMU平臺構建起了一個無邊界的學習空間。

2.有利于進行學習互動和參與式學習

混合式學習應該有更多的互動且能夠讓學員在放松的環境中進行參與式學習。UMU平臺有強大的課程互動功能,教師可以在此平臺上進行學習資源發布、提問、討論、問卷調查、作業上傳、考試、拍照等功能,實現了學、做、練、思的學習閉環,并且可以利用大屏幕功能實現現場實時互動,就課堂討論問題生成詞云,能很好地調動學員的學習興趣。

3.提供了便捷的學員管理功能

UMU學習平臺針對學員管理有小節參與度、課程積分榜、課程達成榜、卓越學習榜、積極學習榜等功能給予學員反饋,實時查看學員的學習情況,方便對學員學習情況進行大數據管理。

4.有利于培訓項目的系統化建設和管理

UMU平臺上所有培訓課程的內容和學員資料都是永久保留的,包括學員討論情況、學員作業、評價反饋、教師課件、授課實錄、拓展學習資料等所有的過程性資料可以隨時在平臺上保存和收集,這對項目管理者來說尤為重要,可以實現項目全過程、系統化管理。

利用UMU平臺構建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的實踐探索

疫情期間,筆者所負責的項目依托UMU平臺,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論指導下,根據學員學習需要設計了系列“UMU+騰訊會議+現場教學”的混合式培訓活動,實現了同步與異步學習相互配合。其混合式培訓的基本模式包括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

1.課前做好學情調研和預習

(1)利用UMU平臺的問卷功能,進行需求調研及前測,實現有針對性備課。在每次專題講座開始前,主講教師會就所講主題在UMU平臺進行課前問卷調研,了解學員在相應主題方面的知識儲備以及具體學習需求。如在培訓開始前通過UMU平臺進行了學員需求調研,發現由于疫情來襲,所有教學活動改為線上進行,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出了巨大挑戰,“線上教學的技術不熟練”“什么樣的主題活動適合在線開展”等成為學員最為關心的問題,項目組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安排相應培訓內容,提高了培訓的實效性。

(2)利用UMU平臺的文檔、視頻、微課、討論等功能,上傳學習資源,實現翻轉課堂。

學員作為培訓的主體,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需要通過多種方式被激發。項目組課前在UMU平臺發布學習資源、學習任務單或討論題目,鼓勵學員進行課前學習或課前熱身,以提高培訓的參與度。如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設計”這一專題中,授課教師在課前上傳了四種課堂教學評價理論的學習資料,要求學員自主閱讀并布置了相應作業,學員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在課前自主學習,為課上進行深度討論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課中構建參與式課堂

(1)利用UMU平臺簽到功能,實現考勤管理。每次專題講座開始前設置線上簽到環節,并在簽到功能中設計一些問題來收集較為具體的學員信息,方便進行學員管理和學情分析。

(2)在直播或現場教學中,利用UMU平臺討論、提問、拍照、考試、問卷等互動功能,實現參與式學習。如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混合式活動設計策略”這一專題講座中,主講教師在課上通過UMU的討論功能提出了“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哪些內容可以在線上展開?哪些內容可以在線下展開?”這一問題,學員通過在線討論實現了遠程互動,同時這個討論過程用UMU的大屏幕功能進行實時互動結果展示,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和分享,激發了學員的創造性和參與感。主講教師和學員共同分析和歸納,總結形成了相應表格,成為本節課師生共同完成的作品。

3.課后多方拓展,深化課堂成果

(1)利用UMU平臺作業、問卷、考試、討論等功能,實現學練思融合。如在培訓的第一課“混合式教學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的挑戰”,在授課專家具體講解混合式教學設計的基本策略后,給學員布置了“混合式教學案例設計”的作業,引導學員在培訓初期就開始按培訓項目要求著手準備研修作業,后期利用UMU平臺的點評功能對其進行連續指導,幫助學員進行混合式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后續的培訓中,在學員上交作業中選取典型作為示范案例進行具體交流和指導,實現了理論與案例的有機結合,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利用UMU平臺的文檔、視頻等功能,實現個性化學習、異步學習。教師培訓中總是存在工學矛盾,不能保證每位學員都能準時參加集中的同步學習,項目組利用UMU的視頻及微課等功能,上傳講座視頻,實現了課程回看,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關注每位學員的學習態度和能力,上傳拓展學習資源作為選修內容,實現了個性化學習。

(3)利用UMU平臺收集反饋信息,對培訓效果進行即時評估和改進。每次專題講座結束后,設計問卷調查環節,收集學員培訓反饋,了解教學效果及學員收獲。主講教師可根據學員的學習反饋信息進行課后總結與反思,通過課后討論題目和學員進行深入討論和交流,實現線上和線下的有效聯通。

基于UMU平臺的混合式教師培訓的實踐反思

加拿大遠程教育學者Garrison等人在探究社區理論框架中提出混合式教學的三個關鍵要素——社會存在、教學存在和認知存在。他們認為只有當這三種要素都達到較高的水平時,有效的學習才會發生。[1]基于UMU平臺的混合式教師培訓充分挖掘了UMU平臺在學習支持服務方面的優勢,將線下、線上培訓進行有機結合,初步實現了混合式學習。但鑒于目前本項目的實施現狀,筆者認為教師培訓領域這三種要素都需要繼續提高水平。

1.教學存在方面——培訓者要有混合式教學設計和實施的意識和能力

需要培訓者深度思考培訓空間的串聯與整合,打破時空界限,在培訓開始時要全面考慮哪些培訓內容適合在線上開展,哪些培訓內容適合在線下開展;線上開展需要掌握哪些技術手段,設計哪些互動環節保證培訓效果;線下培訓需要線上設計哪些環節進行配合等。這對培訓者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2.認知存在方面——受訓者要有熟練使用各種軟件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混合式培訓也要求受訓教師掌握一些便于學習與教學的軟件,以適應時代的挑戰。同時,受訓教師要更新觀念,接受混合式培訓這種新的學習方式,能熟練使用混合式學習平臺的各種功能積極參與線上、線下的學習活動。

3.社會存在方面——構建完善的混合式教師培訓管理體系

混合式學習其實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有學者將混合式學習視為一個由學習者、老師、技術、內容、學習支持、機構等六個必不可少的子系統組成的復雜系統,所有子系統在這個整體系統中相互關聯并相互影響。[2]具體到教師培訓領域,同樣需要技術、學習資源等的支持,也需要管理制度和評價體系的保證,在后續培訓工作中要繼續思考和完善“線上+線下”的混合式課程體系建設、管理制度及評價體系的構建等工作,以有效促進教師混合式培訓實踐的改進。

蘭國帥. 探究社區理論模型:在線學習和混合學習研究范式[J]. 開放教育研究, 2018,24(01): 29-40.

Wang Y, Han X, Yang J. Revisiting the Blended Learning Literature:Using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Framework[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 2015,18(2):380-393.

猜你喜歡
綜合實踐
淺議如何上好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
關于綜合實踐在數學中的應用
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成長
淺談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構建設想
英語教學中凸顯給力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堂上發揮團隊合作精神的研究
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探究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有效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